第33章 可怜的“威大炮”——威尔逊

作者:王翰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8

|

本章字节:7646字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民主党人。1856年12月28日,他出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斯汤顿的一个牧师家庭。少年威尔逊立志攻读法律,先后在四所学校攻读法律、政治,曾与人合开律师事务所。后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历史、政治,获法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885年至1902年,其先后当过教师、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靠撰写文章闻名全国。八年后,他弃文从政,任新泽西州州长,1913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毛泽东称威尔逊是个主张和平者,亦是个可怜的人。


Δ毛泽东评点威尔逊


威尔逊任期已满,正在选举中。候补者威尔逊、许士、罗士福。有举威者,芝加高则举许。许,大理院长,主和平与威同。美人忌罗氏雄杰,罗亦自知不胜,乃宣告让许。吾意美人既不愿加入欧战,又扩张兵备之事,舆论尚未成熟,故此次非威即许,政策既不变,则威不妨联任。圣罗当民国元年与塔虎脱竞争,由共和党裂为进步党,以此使民主党之威尔逊坐收渔人之利。


——摘自《致萧子升信》,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2页。


威尔逊在巴黎,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怎样才好?四周包满了克勒满沙,路易乔治,牧野伸显,欧兰杜一类的强盗。所听的,不外得到若干土地,收赔若干金钱。所做的,不外不能伸出己见的种种会议。有一天的路秀(透)电说,威尔逊总统率已赞成克勒满沙不使德国加入国际同盟的意见。我看了“卒已(已)赞成”四字,为他气闷了大半天。可怜的威尔逊!


——摘自《可怜的威尔逊》。


Δ威尔逊小传


伍德罗·威尔逊(1856年—1924年),美国第二十八届总统,民主党人。1856年12月28日,威尔逊生于弗吉尼亚州的斯汤顿。其父虽是个并不富裕的牧师,但却饱有才学,他的长老派思想对威尔逊产生了深刻影响。威尔逊年少时立志攻读法律,先后在四个专科学校和大学学习法律、政治。1882年,他从弗吉尼亚州法律系毕业后,曾在美国南部的亚特兰大与人合开律师事务所。1883年,他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历史、政治,于1886年在该校获得法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885年,从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威尔逊先后在美国三个大专院校任教。1890年,威尔逊结识了大资本家克利夫兰·道奇、赛勒斯·麦考米克和大财阀摩根、卡内塞等人。在道奇等人的资助下,威尔逊于1902年当上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校长。这段时期,他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撰写文章和发表演说,威尔逊很快就闻名于全国。八年后,他辞去校长职务,正式投身政界,当选为新泽西州州长。1913年3月4日威尔逊当选为美国总统。在总统任期内,他主张加强总统权力,使总统成为全国真正的领袖,而不是执行命令的管理人。对内则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诸如实行累进所得税法、铁路工人八小时工作制、设立联邦预备银行、降低关税以及通过反托拉斯法、农业立法等。他的对外政策主要体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爆发后,威尔逊呼吁美国人严守中立,要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不偏不倚”。趁此机会,美国则在拉丁美洲排挤英、德势力,巩固自己的“后院”。1914年和1916年,美国分别两次出兵干涉墨西哥革命;1915年至1916年,美国又武装入侵海地和多米尼加,实行军事占领。与此同时,美国还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生意,使美国垄断巨头大发战争横财,获得了38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然而,德国于1917年实行的无限制潜艇战严重地威胁到美国的利益。1915年5月,一艘德国潜艇在爱尔兰沿海用鱼雷袭击英国班轮“路西塔尼西号”,杀害旅客1200人,其中包括一百二十余名美国旅客。


即使这样,威尔逊还是抵制住了国内参战的呼声。1917年2月,德国又正式恢复潜艇战。同月,威尔逊收到英国谍报部门截获的德国外交部长给德国驻墨西哥公使的一份电报。这份电报透露,若美国加入大战,德国将与墨西哥结盟。它写道:“我们将提供普遍的财政支持,不言而喻,墨西哥将重新获得在新墨西哥、德克萨斯和亚利桑那丧失的领土。”当这份电报被公诸于众后,激起了美国公众反对德国的情绪。1917年4月2日,威尔逊出席国会两院联席会议,要求对德宣战。4月4日,参议院以82票对6票同意参战;4月6日,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同意参战。于是,由约翰·珀欣率领的美国远征军在海外独立作战,不受协约国控制。大战后期,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威尔逊为防止苏维埃政府提出的缔结全面民主和约所产生的影响和夺取美国在战后世界的领导权,于1918年1月8日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了十四项和平条件,即“十四点”和平纲领。1919年1月,威尔逊亲自率团参加巴黎和会,提议成立国际联盟,即以原来的国际联盟方案为蓝本,重新拟制一个巴黎方案——国际联盟盟约草案。在和会上,威尔逊还与日本妥协,牺牲中国利益。巴黎和会于1919年6月28日结束。威尔逊于29日回国后,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拒绝加入国际联盟,他们认为凡尔赛和约已成为英法宰割战败国的条约,国际联盟已经变成英法操纵的工具,参加国际联盟对美国并无利益,而置身其外则更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威尔逊为了求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促使国会批准和约,加入国际联盟,三周内他在全国二十九个城市发表了数十次演说,但遭到的同样是冷遇。由于心力交瘁,威尔逊匆匆返回华盛顿休养。数天后,他突然中风,此后身体一直没有得到完全恢复。威尔逊中风后仍然执掌大权,躺在病床上处理公务,并由其夫人决定哪些事情需要由总统来处理。此期间,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领导了给和约增添较小的保留条件的斗争,遭到威尔逊的坚决拒绝。结果,参议院没有批准和约,美国始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但由于威尔逊在实现世界和平与建立国际联盟所作的贡献,他获得了191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威尔逊卸职后,寓居华盛顿,避而不谈任何政治问题。1924年2月3日,威尔逊在睡梦中悄然死去。


Δ作者点评


1917年4月6日,正当协约国与同盟国双方打得精疲力尽之时,坐收渔利的美国终于脱下“中立”的外衣,向德国宣战。不久,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并坚决主张这些纲领是实现持久和平的唯一基础。其中提议“成立一个普遍的国际联盟,以保障所有成员国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尽管“十四点”没有一条明确谈及中国问题,但饱受不公平待遇和屡遭欺凌的中国人似乎从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竟天真地以为从此“公理便可战胜强权了”。于是,他们对这位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总统充满了好感,以致不少中国学生在美国大使馆欢庆胜利时高呼:“威尔逊大总统万岁!”陈独秀也在1918年12月22日的《每周评论》发刊词中赞扬道:“美国总统威尔逊屡次的演说,都是光明正大,可算是现世界上第一个好人。”然而不久从巴黎和会传来的消息却给中国民众当头一瓢冷水,美好的幻想瞬间化为泡影。


在1918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首次以战胜国的身分应邀出席会议,与其他国家一道参与拟定对德和约及缔结战后世界和平协议。中国政府和民众希望借助机会,特别是依靠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来达到恢复主权与领土的要求。中国代表团慎重地向巴黎和会最高“四人会议”提出了《七条希望条件》和一份取消1915年5月25日中日协约及换文《中日民国四年条约》的陈情书。为达到主要目的,中国代表团“委曲求全”,以直接归还山东和取消“二十一条”作为迫切要求,其余各款议题仅作为“希望条件”。即便如此,中国的两项提案均被最高会议拒绝。只是由于山东关系到德国殖民地问题,才被列入和会议程。在巴黎和会上,中日就山东问题展开了激烈斗争。中方代表顾维钧慷慨激昂的发言语惊四座,获得极大成功。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国务卿蓝辛起身走向顾维钧,与他握手道贺,英、法、意首脑也纷纷表示祝贺。在日方代表气急败坏,日中双方相持不下时,威尔逊甚至还发表了对中方有利的建议和看法,并获得大会主席——法国总理的支持。就在中方代表重新鼓起希望并认真准备有关材料时,美、法等国为讨好日本再一次出卖了中国。4月30日,英、法、美三国在中国代表团缺席的情况下议定了《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由日本承袭。列强的丑恶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随即便爆发了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这时,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的《随感录》中哀叹道:“难道‘公理战胜强权’的解说,就是按国力强弱分配权利吗?”并告诉人们:“威尔逊总统的《和平意见十四条》,现在也多半是不可实行的理想。我们也可以叫他做‘威大炮’。”威尔逊不仅遭到中国人民的反对,连美国人民也冷落他,弄得他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最后竟急得中了风,毛泽东冷冷地说了一句:“可怜的威尔逊!”


威尔逊虽曾一度同情中国,但他终究是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为了保护美国的利益,他选择的必定是出卖中国。他的“十四点和平纲领”似乎很动听,其实不过是用民主词句精心包装的扩张主义,极具欺骗性。还有他倡导的国际联盟,被列宁一语道破了天机,斥之为“强盗联盟”。威尔逊的谎言和巴黎和会再次证明:弱国无外交!同时也告诉善良的中国人,不要再对西方抱有幻想!


【马晓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