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意大利(4)

作者:梁小萌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49

|

本章字节:11844字

雷奥纳多准备的晚餐以意式调味饭risoo作为头盘,并配有面包。用肉汁炖煮出来的risoo尝起来像泡饭,但却没有泡饭的颜色鲜丽、口味丰富,而汤汁是由洋葱和胡萝卜碎,加奶酪调味熬煮的。手边的硬壳面包吃起来更简单,只需要将它先剖开,在一面浇上橄榄油,再撒上研磨的盐和黑胡椒就可以了。想来,意大利人还真是爱橄榄油呀……


虽然头盘这碳水化合物加碳水化合物的组合真是和日式的炒面面包有一拼。而第二道的主食,则同样是把硬壳面包剖开。其中一面盖上清煮好的牛肉,再浇上青蒜酱;另一面摆上用汤煮好的胡萝卜、葱、芹菜、胡萝卜、西红柿、洋葱之类蔬菜,最后撒上黑胡椒提味。接下来……


“把这两部分合起来”雷奥纳多很认真地示范着,“然后,放入你的口中,吃吧。”他定然不知道这一连串一本正经的动作和表情,已经成为了我们三个年轻人之后一边模仿一边笑得前仰后合的笑料了。


手边是一杯意大利的葡萄酒,桌面上有可口的食物,还有让人愉悦的谈话。从身旁吹来了佛罗伦萨清凉却温柔的晚风,侧过头一看,有漂亮的月光洒在阳台上。虽然我真是一点都不饿,而且吃完饭都已经晚上10点半了,但却觉得品尽了本土味道的这一晚愉快得让人难忘……


第二天早上,我帮着雷奥纳多一起准备了些简单的早餐,他拿出了意大利圣诞时的特色蛋糕paone给我们尝。糕体松软,果干清香,配上一杯红茶刚刚好。早餐后,雷奥纳多去上班,而克里斯则给了我一个顺风车,载我到了市区。


我们停在了米开朗基罗广场附近,登山、下山,走走看看,拍拍停停,又向市中心前进。


我喜欢与喜欢拍照的人相伴出行。这里的拍照不是指一路上叽叽喳喳,然后拿着卡片机随意按快门,而是指能沉静在自己的创作氛围中,去捕捉停留在自己眼中的世界。


一路上与克里斯和迈克总有很多闲聊,但到了维奇奥老桥附近时,克里斯就安静了许多。他眼中总在寻觅、捕捉些什么,并时而驻足凝望。我看着相机带上尼康那鲜艳的黄色logo在他的脖子上绕出好看的弧线,而他用力眯起的一侧眼角被挤出了很多有趣的皱纹。伴着清脆的“咔嚓”声,想是又一枚照片落入了存储卡中。


我时常觉得摄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即使在同一时间相伴着走过同一段路,但不同的人却有了不同的心境,入眼的风景也不同。在我不假思索匆匆走过的地方,却能让他停留。就连身高的不同,也能在面对同一片风景时,看到不一样的光景。比如,他1米8多的个子,视线与水平面交出的角度都与我的不同。在我平视时,他需要俯视。而我因为眼前的障碍而看不到的风景,他却可以轻易越过,一览究竟。那么,以他的视线出发,房屋有着怎样错落的角度,人头攒动的街市有着如何的喧嚣呢?同样是从米开朗基罗广场上走到维奇奥老桥,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相机中留下了怎样的风景呢?


不一样的视角和体验,便有了仁者见仁的差异性,而这点也让我格外着迷又充满好奇。不由地想起在海牙时和师父一起的城市漫游和外拍。在旅途中,能邂逅波长一致的旅伴,并可以同行一阵,实乃一大乐事!


佛罗伦萨:只要一眼,便已钟情


我想,我对佛罗伦萨是一见钟情的。


当我坐了4个小时的火车,在傍晚的五点钟到达这个艺术之城时,暖暖的日光已经把车站大厅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颜色。放眼望去,名画,艺术展的海报触目可及。我就是在那一刻知道,对于这里,我没有因为它是旅游胜地而有着避之不及的恐慌,反倒是心安理得地愿意沉沦其中。


做好准备,敞开心扉去面对这里,更被佛罗伦萨处处渗透着的艺术感而感动。先不说做足了各种展览宣传的火车站,让人还没进入市内就先领略了这个城市的艺术氛围。暖阳之中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也好,维奇奥老桥也好,王宫也好,让人目不暇接的各种雕塑也好,都可以在凝视中,让人感到美得窒息。它们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这里是意大利,这里是佛罗伦萨。


虽之前刚从人人都爱的威尼斯过来,但那里给我的感觉大概也只是喜欢的程度,到了佛罗伦萨,看到街上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充满韵味的蜿蜒小巷、近在身旁的雕塑以及亚诺河边美丽的傍晚风景时,我就觉得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


浪漫的佛罗伦萨,并不“冷”的翡冷翠


你可以想象,如果意大利有广告语,大概会说,“爱她,就带她去罗马”或者“爱她,就带她去威尼斯”,但似乎不太容易会想到佛罗伦萨这个艺术之都。


是的,罗马有太多可以看的地方。你还可以跟你心爱的人走在街市中,举着一球geo或者来一杯咖啡,追随并缅怀一下《罗马假日》中的情节。当然,威尼斯也自有它的可爱之处。它可以与爱人牵手迷失在小巷中听听水声、船声,在一个转角遇到一家精致的小店,或者不经意间被一间充满色彩的小房子吸引眼球。但在我心中,它们无一能够匹敌佛罗伦萨带给我的浪漫。


金色的夕阳,红色的圆顶。圣母百花大教堂,老桥维奇奥,山上的米开朗基罗广场。


佛罗伦萨——佛罗伦萨——


我一遍遍地在心里念叨着它的名字,那么浪漫和唯美。每念一声,好像心里都会飞扬起玫瑰花瓣。而佛罗伦萨的名字和圣母百花教堂,也确实有与“花”脱不开关系的意味,所以这个城市又有了“花城”的美称,而玫瑰自然也是极受当地人喜欢的花朵之一。


旅行后我曾买过一本lpdiscovery系列的意大利篇。翻开前面的彩页部分,首推的“意大利op25体验”中,第一位的就是佛罗伦萨的“heduomo”——意大利语中的教堂。


“我牵起她的手说‘跟着我,不要讲话’,然后快速地穿行在狭窄的街巷中。我让她闭上双眼,而后将她推向广场,‘看!佛罗伦萨的教堂!’只这一瞬,意大利便溶进了她的血液,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浮现在她脸上的表情。”


——译自lonelyp《discoverialy》


这是一对来自澳大利亚的旅客写下的话。即使曾在米兰仰望过堪称雄伟的大教堂,也在梵蒂冈的圣殿中流连惊叹,但这份如爱情般甜蜜的,对佛罗伦萨的感觉,让我感同身受。如果说罗马的浪漫在于历史,威尼斯的浪漫源于清新,那么佛罗伦萨的浪漫则是文艺。


随意在网上看几眼大家对佛罗伦萨的游记和感想,无不提到徐志摩和“翡冷翠”这个更加诗意的名字。但对我来说,“翡冷翠”——这个直接从意大利语“firenze”翻译过来的名字——从一开始就并不符合我心中的画面。只因字面上闪烁着的湖绿色光泽,犹如翡翠般高洁又不可亵玩,有点拒人千里的味道。所以,哪怕只是单纯的音译,但不知为何我就是更喜欢“佛罗伦萨”这个英语译名,读起来充满了异国情调,又像花的名字般美好。


佛罗伦萨的日落


佛罗伦萨,有着太过厚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而它的落日,被温柔的夕阳抚摸而变得更加娇美、温和又婉约的模样,是这个城市在被掀起“艺术殿堂”这一轻纱后展露出的最真、最美的容颜。


看日落,唯两处最好。老桥维奇奥和山上的米开朗基罗广场。一个近触,一个远观。


在维奇奥桥上看阿诺河,晴天下映着空中的蔚蓝。但赋予了这个城市灵性的河水,等到河面泛着如金子般璀璨光芒的傍晚时,又变得妩媚几分。


夏令时相伴的温暖季节,天黑得迟,却也黑得快。我只是快速折回旅店扒了两口晚饭再出门,原本暖橙色的暮光就已经快凉透了,还要借由一盏盏初上的华灯来撑起渐临的夜幕。等走到老桥时,已经变得只能看夜色了。但佛罗伦萨的天格外清透,深蓝的天空画布中只有一弯明月,剩下的空间都交由灯火掩映中的老城来点缀。虽然没看成日落,看了夜景也算值得。何况我眼前还有抱着吉他的小伙在自弹自唱,把微凉的空气添上了讨人喜欢的生动色彩。借着他的音乐来跟佛罗伦萨说“goodevening”正好。


只不过,在维奇奥桥上看日落虽本身就是极致温馨浪漫的一件事,但却无法得见暮色中夕阳一点点穿过这个古老的石拱桥,并为它镀上金色、橙色、红色、紫色的外衣。所以,除了选择同游的其他桥以外,还可以去山顶的米开朗基罗广场。


次日,为了不至于错过夕阳,我早早地就走过维奇奥桥,顺便漫步至皮蒂宫,又顺着街巷和山路步行至米开朗基罗广场。虽然在地图上看起来路程并不复杂,但真走起来却有点出乎意料。之一是小路间经常百转千回,沿着坡路上上下下,走久了颇有点疲乏感,远不如想象中那么平坦顺利。就这么兜兜转转地,也放弃了看地图认路,只循着心里的指南针凭着感觉找方向,倒也遇到了“之二”的惊喜,就是可以远离了市区的游客密集后,终于走进佛罗伦萨人住惯了的街道了。我喜欢看意大利的民居,暖色的墙面,木质的百叶窗,狭窄又逼仄的小巷,被高顶瓦楞切出的一长条天空……真是极富生活气息。


从山脚走到山顶的广场又要经过一番低回曲折的弯路。其实,大可在火车站坐12路公交车直达米开朗基罗广场,方便、省时、省脚力。但我还是选择了步行。一是为剩下零星半点的旅费,虽然它也许连球geo都买不到,但更重要的是,既然我已是匆匆而至暂停即离的过客,那就更不愿借着交通的便利而错过了亲自用双脚走过所到之地的机会。更何况沿路遇到的民居、小街、山林、石坡……全是好风景。之前曾在高屋瓦檩中失了方向,但登山的过程中,却能见到佛罗伦萨在自己的眼中一寸一寸地完整起来,直到最后变成了在前景绿树的簇拥下,中景阿诺河的掩映中,远景教堂和钟楼的衬托出的一派极安稳静美的古城。


没错,此时、此地,确实是欣赏佛罗伦萨的最好地点。


我7点刚过就早早地到了山顶,彼时太阳依然浓烈得让人睁不开眼,仿若自下午3点开始就一直停在空中那个位置没变过一般,周围温度高得让人想再来一球冰激凌或开瓶啤酒与朋友干一杯。等待日落的时间比较漫长,不过似乎没人在乎这一点。聊天也好、吃饭也好、喝酒也好、单纯地看风景也好,不管以什么方式,时间都可以轻易又悠闲地消磨掉,不掺杂半点急躁的心情。是啊,在意大利,日子就是应当这样慢慢地、不紧不慢地过,没有什么是值得着急地去过的。


本以为被金黄色染遍的风景就要如此这般一成不变下去,但日落却来得突然又急速。大概在晚上8点到8点20之间,太阳就可以淹没在山下,眼前的颜色也从最初的嫩黄绿色过渡到金粉色、橙红色、玫瑰蓝紫色……这些都是佛罗伦萨瑰丽又华美的色彩。


天空终于冷却成了蓝色,只留一抹金红作为一天当中最后的告别。广场上大卫早已成了不辨细节的剪影,周围吹起的晚风凉得让人有点头晕。丧失了走山路返回的勇气后,我还是坐着公车下山了。但车刚驶出去一站路,我就后悔没能边散步边拍点照来结束这一行程了。因为透过窗户,我看到了在微冷的夜风和摇曳在水面的灯光中的佛罗伦萨,这时的它,才更像另一个名字叫的那样,是在冷色中依然透着一丝丝莹润光泽的“翡冷翠”吧。


维奇奥桥(ponevecchio),这座建于1345年的佛罗伦萨城中最古老的桥,怕是算得上,这个浪漫城市中最浪漫的地方了。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有太多人在这里留下过美丽的故事,但唯独一位女子,为这座桥带来了传奇又浪漫的色彩,也成就了一个伟大诗人一生关于爱情的追随和梦想。难怪桥周围的铁链上挂满了情人锁,而桥的石柱上写满了情话和一对对恋人的名字。


是的,这里是几百年前但丁初遇贝阿特丽丝的地方。年少的但丁徜徉在河畔时,无意间看到了仿若天使般的贝阿特丽丝从桥那边款款而至。只是一眼,便已倾心。8年后,但丁再次在河畔偶遇她,这幕场景也多次被后人描绘在画作中。只是那时,心灵受到强烈感情激荡,以至无以措词的但丁,就这么看着她走了过去。之后,出身高贵的贝阿特丽丝也嫁为他人,并在不久后香消玉殒。怀着灼烈感情又悲伤万分的但丁,在早年为她写了《新生》,又在晚年以她为圣女原型构筑了庞大的《神曲》。若不是但丁对她的这份真挚、崇高又热烈的爱慕,想必也就没有开启文艺复兴大门的《神曲》。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也是贝阿特丽丝带来了文艺的复兴呢?


但丁爱得深沉又纯粹,让这份柏拉图式的爱意如此动人。澄澈得如川流而过的阿诺河水,悠远得如这座老桥本身。只是,让人遗憾的是,也许贝阿特丽丝本人并不知道,在这个世上,曾经有人对她怀有如此珍贵的爱。


曾经走在这座老桥上时,我只知道它有着被时间积淀的厚厚的历史,也是在旅程结束后才读到这个故事。突然觉得,年轻时的我们,会因为木讷,怀有太多无以言说又无法传递出去的感情;会因为笨拙,做了许多想想就傻到生气的举动。这些都变成了日后无法释怀的遗憾。要对这样的自己多懊恼才可以呢……也是知道了但丁的故事后,才知道世上曾有人怀有比自己更遗憾的遗憾。既然注定不会像他那样因炽烈的爱而写就《神曲》,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对莽撞又平凡的自己宽容一些,也放下早已如烟的往事?


如今,白天的桥上喧闹无比,除了往来不息的人流外,两边小贩还卖着金银首饰。它们高昂的价格和夺目的光泽,实在有着与这座桥的古朴陈旧气质格格不入的世俗味。但到了晚上,桥却出奇地让人感到宁静。商店关门,古旧的木板和门闸把店铺好好地锁了起来,所以里面的不和谐元素统统不得见。只留下因年代已久而尽显斑驳的桥身和昏黄的几盏灯光、门扉紧闭的木头小窗、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相映成趣。这时,我才在一片明明灭灭的暮色中,恍惚回到了那个古时期的佛罗伦萨。


维奇奥桥一端连着维奇奥宫,一端连着皮蒂宫。


维奇奥宫,也叫旧宫,里面有着精美的壁画,华丽的雕刻,敞亮的天井。不过它面前的领主广场(piazzadelsignoria)却最叫我迷恋。倒不是海神或复刻的大卫雕像,而是有着风情万种的意大利韵味。略显老旧的房屋,铺着石板路的街巷,被鲜花簇拥的露天餐厅,扎着领结穿着红色西服的侍者……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在歌舞升平和古城环绕下食尽人间烟火的地方。


圣母百花大教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城市的地标,也是我活动的中心。在佛罗伦萨的几天,每日都难免经过这里好几次。早上路过这里,看着渐渐升起的阳光一寸一寸照亮了它;中午路经这里,还因为天热而在周围小店吃鲜嫩多汁的披萨;晚上兴尽而返时又走到这里,看着夜幕下被灯光映衬的另一番风姿,结束一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