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人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53
|本章字节:9140字
却说肃庵自回乡以迄于死,短短一两年间又干开了“业余讼师”。他所以要这样做,首先当然是为了钱,其次是想利用他同官厅的关系,来保障自己一部分财产,从而增加他财产的数字,显赫乡里,使乡人和地方政府,对他人丁稀少的户口不敢欺侮。
就在这一段期间,光绪十三年中法订约开龙州、蒙自为通商口岸;十四年康有为上书论政;十五年慈禧太后还政,德宗亲政;十六年中英订哲孟雄条约;十七年初设北洋海军,十九年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论国政;二十年中山先生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是年甲午之战,清军大败;翌年订马关条约,清廷承认朝鲜自主,割让台湾澎湖,赔款两万万两。康梁上书请求变法维新,中山先生第一次革命失败,陆皓东等遇害。
在这一连串巨大的演变之中,小小的溪口也不免受到波动,肃庵能言善辩,见多识广,乡人不免把这些丧权辱国的事情向他请教。肃庵老是叹一口气,认为清廷气数已衰,但孙中山这批人秀才造反,也不可能有所成就,洋人有洋炮洋枪大洋船,中国人只得认命听任宰割。他这套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三发子,致使他以后连洋人放个屁都是香的。不过肃庵凭他如簧之舌和一个假功名“候补道”,回乡之后倒也发了一点小财,乡里有纠纷,肃庵总是采用“两面战术”,把甲乙双方的费用逐步提高,彼此“竞争”,而最后的结果他却早已同官府暗中说妥,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就是输赢之间相差无几,胜诉人固无所得,败诉人也平了这口气,在《蒋介石先生传》中记载肃庵说:“仕子清,……晚(年)……挂冠去,遂终焉。”邵元冲说他“好排乡里纷争”;朱大符给他作的墓志铭说:“锦溪人喜讼,讼辄不休,先生遇有讼者,悉力弥之,使必胜……自先生之殁,乡人有讼者兴,父老往往相与叹息曰:肃庵先生在,不至是也。”蒋介石特准编印的《中国最高领袖蒋介石》一书中也说:“当乡民要打官司的时候,他们便喜欢到肃庵公那里去;肃庵公简直是一个法庭以外的法官,他的判决是被完全接受的。”
肃庵是个盐商也有可靠的证明:“重振盐业,”(《蒋介石先生的家庭》)“以货殖起家,兼居积盐鹾。(蒋介石自撰《蒋玉表行状》)“经营盐和茶的批发交易,积蓄了相当的财产。”(《伟大的蒋介石》等书)在盐商与讼师的家庭中,三发子受了多大的影响,是不言而喻了。
肃庵在世时凭着他同官厅的关系,接揽了不少诉讼生意。天高皇帝远,穷乡僻壤根本谈不上什么法律不法律,公道不公道,何况清朝的皇帝一塌糊涂!于是一些地主豪绅,帮会人物,便变成了老百姓的“父母官”,直接掌握了乡民的生死之权,而肃庵就变成了统治者的代表,他是“一个法庭以外的法官”。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是完全建立在利害关系上的。肃庵一死,人丁稀少的家庭里没有人替代他的“职务”,没有人承继他的位置,这种特殊的权力也就跟着肃庵带进了棺材,因为三发子年纪太小,他只有九岁。
肃庵的新夫人早已看在眼里,可是她没有办法,她没有受过教育,只在婚后短短一个时间中由肃庵教她念了几本《孝女经》之类,派不上用处。她怨恨自己是个女流之辈,叹息三发子年纪太小,又抱怨肃庵活不到他父亲蒋玉表的年龄。要是肃庵也能到八十一岁才死,三发子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儿子三十多岁,她就不再有所畏俱。
可是事实无情,三发子娘儿俩终得要“节哀应变”,马上与蒋锡侯分家,由他住溪口大宅报本堂东厢,娘儿俩和瑞青住西厢旧宅。肃庵在世时结交官厅,鄙视乡民,兜揽诉讼,无事生非。肃庵一死,有钱有势的人们不再同孤儿寡妇往来了,相反的一切苛捐杂税同样分派到了肃庵遗属的头上;肃庵一死,无钱无势的乡民不再畏惧他的孤儿寡妇了,但他们是善良的老百姓,虽无害于蒋家,可是同蒋家来一个“不合作主义”,用沉默来作为报复:“肃庵这家伙在世时你们神气活现,现在他死了,看你们神气个屁!”
后来蒋介石陈述这段日子道:“中正九岁丧父,一门孤寡,煢孑无依。其时清政不纲,吏胥势豪,夤缘为虐,吾家门祚既单,遂为觊觎之的,欺凌胁迫,靡日而宁。尝以田斌征收,强令供役,产业被夺,先畴不保,甚至构陷门庭,迫辱备至。乡里既无正论,戚族也多旁观。吾母子含愤茹痛,荼靡之苦,不足以喻。”在这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到三发子娘儿俩自豫入浙,在肃庵死后的日子是如何浪狈了:官厅和“地方势力”欺侮她,作劳役,夺产业,迫辱备至!可是乡里们不愿出面打抱不平,戚族也都冷眼旁观。肃庵的同乡们仇恨他到这个地步,肃庵生前为人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但三发子她妈却想到了一个求助的地方:雪窦寺里的老和尚。原来雪窦寺和尚当时也在溪口大户人家化缘捐钱,每逢出动,背后总有孩子们一窝蜂跟着瞧热闹。某次有一个孤寒财主不肯“随缘乐助”,同和尚言语不通,大声说话,孩子们以为不肯捐钱吵了架,大家在旁呐喊助威,三发子便顺口唱着他的河南曲调道:
“家里粮食吃不尽,手内广有银子钱。若有邻居向他借,如同揭他盖一般。放账俱是十分利,他争人家永不还……”凑巧那个和尚正是河南人,乍一听大吃一惊,也忘记了化缘这回事,找着这个小同乡啦起呱来,变成朋友,有了往来。蒋玉表死后,少不了做做法事;第二年肃庵跟着逝世,免不了又请雪窦寺和尚吹打一番,三发子他妈也就认识了方丈。肃庵既死,戚族绝迹,乡里反感,官吏压迫,在这情形之下三发子他妈几乎要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但一想到三发子的前途,她也就软了下来,幸亏有个雪窦寺可以去拜拜菩萨念念经,诉诉遭遇散散心。和尚们当肃庵在世时便认识她,希望通过这个外省信女,在本地讼师之前说几句好话,少惹一些是非,多弄一点香油钱,肃庵死后和尚照样欢迎她,但出发点可就有点不同。其中主要是肃庵还剩点钱,希望这个外省信女送进庙里,而这个年轻的外省信女更有着悲惨的遭遇,她一门孤寡,举目无亲,她饱受欺凌,需人援手。当时的和尚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雪窦寺方丈在可能范围以内便替她在权门中求求情,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三发子娘儿俩就拿雪窦寺作为孤儿寡妇的慰藉,而庙里也从她那里得到了不少捐助。
因此有人说,蒋介石是雪窦寺方丈和他母亲的私生子,根据是蒋介石每当军国大计不能解决的时候,经常不带宋美龄独个儿和侍卫住在雪窦寺,思索解决的办法。据说他在庙里,夜间幽灵似的跪在老和尚骨灰塔前虔诚祈祷,他是个基督徒,这种行动委实可疑,而且如果与宋美龄同行,便决不到雪窦寺去云云。其实这种行为,就是肃庵死后她娘儿俩同和尚往来密切,蒋本人受他母亲和方丈的影响太深之故,如要说他是和尚所生,那倒是冤哉枉也,阿弥陀佛!
关于雪窦寺方丈同蒋母的微妙关系,以往在大陆上传说不一。所以有这些传奇性的故事,主要在于时常听说“蒋委员长返奉化扫母墓”,而从未听说蒋去扫“父”墓。同时蒋介石经常夸耀他的成就系由于“家教”、“母教”,却很少甚至没有听见过蒋介石对于父亲的怀念和颂扬。蛛丝马迹,就因为“蒋母”被渲染得过份“伟大”,因而显出了“蒋父料的渺小甚至不存在,此其一。
父母死后合葬,以往在民间视为当然之事,而这个风气在江浙尤甚。“贫穷夫妻百事哀,大难来时各自飞。”连骨头烂在何处都无从揣测,遑论合葬?但蒋介石是中国的首富,又是当年的“中国第一人”,他为什么不把父母合葬在一起呢?你说他不重视“死后哀荣”,那么关于“蒋母墓”的极力渲染又当何解?见不得人、甚至死后不见坟墓的“蒋父”其中必有奥妙,此其二。
浙东风俗,不但父母死后合葬,而且如果子女早荡,做父母的也得给死者找个“对象”,把生前从未见面的一对年轻“死鬼”合葬在一起,使他俩在九泉之下结为夫妻。而两家不幸的父母也就成了亲家,彼此了却一段心愿。蒋介石既自称为奉化人,岂有不知这个风俗之理?而“蒋父蒋母”并非阴间姻缘,使之葬在一起更是顺理成章,但事实上并不如此,蒋使他的父母“死后离婚”,显然并非“顾此失彼”,内中必有道理,此其三。
香港上演过一部国语电影,里面有一幕新嫁娘同雄鸡拜堂成亲的镜头。有钱人家的儿子死了,找一个贫穷的女孩子作“象征结婚”,那个女孩子当然得守一辈子活寡。生前不能睡在“丈夫”的怀里,死后却要葬在他“丈夫”的“棺”旁。这种惨无人道的悲剧也正是浙东当年的风俗,它说明一件事情:在可能范围以内,不论手段如何残酷,绝不能让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做孤魂野鬼。蒋介石满口忠孝仁爱,却让他父母死后分葬两地,对这一件在他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都不能“尽孝”,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此其四。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声望”不可一世,他的一个老师为了炫耀他与蒋家的关系,编印了一部《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宣纸仿宋,装订华丽,共二十余本,分装三函。里面提斑蒋母与肃庵结婚的年龄,说是二十二岁。女孩子二十二岁出嫁,在新社会已经嫌早,在香港算不了什么,但在当年的溪口却不寻常。有钱人家抱孙心切,“爹十三、娘十四”,早婚风气甚盛;蒋介石与毛氏结婚那年,只有十五岁。贫穷如庄稼汉者,因为需要劳动力,结婚年龄也非常低。女孩子逾十五六没人说亲,她父母就开始担心;到十七八还找不到婆家,她父母要急得拜托三姑六婆,代为作伐;女孩子逾二十岁还在待字闺中,那这个姑娘一定有了问题。所以,当时逾二十岁才出嫁的女孩子,如非长得太丑,就因为私奔潜回,寡妇再醮那些原因。肃庵的续弦并不丑,而到二十多岁才结婚,证明了她的嫁给肃庵,是有其不平常的经历,因此也使人不能不怀疑,此其五。后来这部《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被蒋介石禁止出售,有人认为,把她母亲出嫁的年岭“公诸于世”,把当时当地的风俗戮了个大漏洞,是禁止这部书销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这部书对蒋是如此歌功颂德、拼命赞扬。
上列五点,以及所有种种传说,证明了肃庵的续弦绝非普普通通的奉化女孩子,而蒋介石家谱中“肃庵”其人者,也绝非蒋介石的生父。列位看官,寡妇再醮,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寡妇带着她儿子改嫁,也绝无半点可笑之理。吃人的“礼教”应该摧毁,吃人的封建社会应该推翻,在下垂垂老矣!丝毫没有揭人阴私的念头。所以要把蒋介石的那段家史公诸于世,目的无非如此:蒋介石幼时颠沛流离,逃荒讨乞为生,总该了解民间疾苦了罢!其母遭遇如此不幸,总该了解中国妇女的痛苦了罢!但当他登台以后,又怎样去统治中国呢?
正是:欲言语又止,搔首问苍天。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