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查德·怀斯曼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5
|本章字节:6370字
“表现”理论还能帮助人们在相识后留下好印象,变得更亲密。来自海德堡大学的塞比娜·科赫着迷于人体活动对头脑的影响这一主题。
她对舞蹈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人们流畅地运动时,他们会感到更快乐;而当人们做固定的直线运动时,他们会感到情绪低落。意识到很难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跳舞,科赫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一个更实际的行为:
握手。
科赫训练了一帮人,教他们用一两种不同的方法握手。一些人学习如何顺畅地握手,另一些人学习如何生硬地上下握手。然后,这些人勇敢地与将近五十个实验参与者握手。每一次握手后,科赫都会询问实验参与者的感受。结果是显著的。与那些和动作生硬的人握手的实验者相比,那些和动作顺畅自然的人握手的实验者感到更加快乐,与对方心理上更加亲近,认为这些人更加招人喜欢、态度随和。那些握手动作顺畅的人使实验参与者表现得更加快乐,而这反过来也令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更想再次见到到刚刚见过的那个人。
握手与说话隐含着能量塞比娜·科赫的研究可以用来帮助人们打造良好的第一印象。科赫教给调查者各三种“顺畅”的和“生硬”的握手方式,然后得出了很有趣的发现。科赫的“顺畅”的握手方式是:握住别人的手,缓慢流畅地上下移动自己的手。相反,“生硬”的握手方式指的是突然将手移下,停一小会儿后再快速地将手抬起来。一开始,你的动作可能看上去有点奇怪做作,但只要多加练习,它们就会变得更加自然。尽量精确地重复“顺畅”的握手。一旦你对你自己的“科赫握手法”感到自信了,就请在现实生活中多加应用吧!因为与他人顺畅地握手,能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其他的一些研究,也检验了说话的内容与方式是否会影响人的情绪。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米特·费尔腾想要找到一种在实验室中制造快乐的简单、快捷的方式。费尔腾想知道,人们快乐、自信地说话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为了找到答案,他找来一批志愿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并给每一组一沓卡片。
第一组实验参与者拿到的卡片中,最上边的一张向他们说明:每张卡片内容不同,他们要大声地念出卡片上的话。第二张卡片上写着:“今天既不比过去好,也不比过去差。”实验参与者根据指示大声地念出了这句话,继而念下一张卡片上的内容:“然而,我今天感觉确实不错。”慢慢地,实验参与者念完了全部六十句话,接近结束时,卡片上的话变得越来越积极正面。
第二组实验参与者也要念出卡片上的话,但这些话并不是积极向上的。于是,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大声朗读各种事实,包括“土星有时候与太阳和地球连成一线,所以我们看不到它”“东方列车行驶在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之间”“希望钻石能通过普通的邮政业务从南非运送到伦敦”,等。
实验的最后,费尔腾让所有的实验参与者为自己的快乐指数打分。第一组的参与者情绪反应相当好,而第二组的参与者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受到费尔腾实验结果的鼓舞,其他的心理学家迅速采纳了这一试验程序,以此让世界各地的实验参与者快乐起来。
但是,其他的实验并不是让参与者只读单个的句子。比如,夏威夷大学的伊莱恩·哈特菲尔德和她的同事们在实验中,让一组参与者朗读一个段落,其中虚构了他们的朋友为其举办生日惊喜派对的场景,另一组实验参与者则朗读一段描写他们听说自己的亲人患病时的场景。
朗读这两个段落让实验参与者的情绪大为不同:与亲人患病相比,那些生日时得到来自朋友的惊喜的实验参与者感觉好得多。让实验参与者像他们真的感到高兴或难过时一样说话,可以切实影响他们的内心能量。
“表现”原理不仅仅是让你挤出一个微笑,而是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包括走路的方式、说话的内容,因为在这些不起眼的行为中,蕴涵着神奇的能量。受到以上实验结果的鼓舞,学者们很快投入对“表现”原理应用的其他研究中去。
快乐地与内心交谈你真的能通过和内心对话来使自己变得更快乐吗?下面,请做两个练习:
首先,大声朗读以下句子。尽量发自肺腑、有感情地朗读,就像你自己正在和一个朋友讲话一样。尽量控制语速,慢慢读,在每一个句子读完后停一小会儿,再继续读后面的句子。很多人一开始觉得这个任务很奇怪,但是,他们很快就适应了。
1今天我感觉特别好。
2我觉得我能成功。
3别人都对我很友好,为此我感到高兴。
4我知道如果一门心思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5我现在激情四射。
6我现在精力充沛,感觉压力简直不值一提。
7今天我效率特别高。
8我现在很乐观,我觉得自己能和所有人相处愉快。
9今天我感觉很好,周围的一切也很美好。
10我现在兴致高昂,特别具有创造力。
11我确信我的大部分朋友都不会离我而去。
12我感觉生活就在我的掌控之中。
13我心情愉悦,希望能有人播放点美妙的音乐。
14我很喜欢做这件事,且享受这一切。
15今天感觉太妙了,我一直期待过上这样的日子。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大部分人在念完这十五句话后,都会快乐爆棚。
现在,试着大声朗读一下段落。记着,尽量读得自然、感情充沛。
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和一个朋友打电话,甚至可以即兴创作,让这个段落更加充实丰富:
一切简直太棒了。今天是我的生日,你绝对猜不到发生了什么。一个朋友请我傍晚时到他家玩。我一进门,就发现原来他给我准备了一个惊喜派对!这简直太棒了!几乎所有我认识的人都到了,其中一些人还是推掉了其他安排专程赶来的。他们为我订制了一个生日蛋糕,还送给我礼物,并且为我唱了生日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今天,很幸运我能有这样的朋友。
大笑吧,像不曾受过伤一样1995年,马登·卡特里亚医生在印度孟买做家庭医生。一次,他研究杂志上关于笑的文章,得知笑对人体健康有益,于是决定尽量让人们更多地欢笑起来,提升他们内在的能量。
卡特里亚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办法。一天晚上七点,他来到当地的一个公园,说服四个游客互相讲笑话给对方听。这四个人都很愉快,表示很喜欢这种方式。于是他决定下周重复这样的练习。参与的人数迅速增加,超过五十个人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由此,世界上第一个欢笑俱乐部诞生了。
最初的聚会里,人们围成一圈,轮流讲笑话。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过了几周后,人们笑话讲得差不多了,开始讲一些黄色笑话。
两个女士因为黄色笑话问题扬言要退出小组,这促使卡特里亚开始探索另一种让人们面带笑容的方法。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方法——改变世界的“哈—哈”法。他想,也许人们不用听笑话,只是哈哈大笑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一开始欢笑俱乐部的成员们对这个方法深表怀疑,但他们最终决定不讲笑话,试试这种新方法。他们像听到一个好笑话一样哈哈大笑了一会儿,其中很多人意外地发现自己感到很高兴。这种快乐的情绪蔓延开来,很快几乎所有人都咯咯笑了起来。卡特里亚这种卓有成效的新方法很快传播开来,欢笑俱乐部也在世界各地应运而生。
新泽西州菲尔莱狄更斯大学的心理学家查尔斯·谢福尔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研究是否表现得像刚听完笑话一样真的能使人感觉到快乐。谢福尔开始着手一项针对欢笑俱乐部的实验,对比了大笑和微笑对人的不同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