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筱懿
|类型:诗词·散文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5
|本章字节:2492字
每次看到她在自传中客气地称他“徐先生”,读到她的自陈“和悲鸿结缡二十年,我不曾得到过他一丝温情的抚慰”,都让人百感交集。这些极简极淡,山寒水瘦的文字,写的都是抱怨,抱怨他不忠、背叛、离弃。而她自己,为人妻的贤达知礼,为人母的宽厚无私,又做到几分?纵然当年他移情孙多慈,她难道没有别恋张道藩?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他用一生的愧疚偿还,她用一世的怨怼相对。
许多道理,不是聪明可以明白,那需要一生沉浮后的顿悟。
当年的她,必然是黑白分明、爱憎了然,眼里容不得一粒沙,美狄亚一般充满被辜负的愤懑,和报复而后快的凶悍。
而经年打磨,她老年后发现,原来这一生不曾用过任何人一块钱,也没有向任何人借过钱,都是依靠“徐先生”离婚时给她的画换钱为生。原来她视为生命的尊严和骄傲,都是那个“负心人”提供的。她的心里是否会有一丝自省的后悔?
后悔当年不知进退的强硬。人生漫长却又苦短,幽长的路途充满险阻,谁不曾迷失与错谬?生活中并没有纯粹的黑与白、对与错、爱与恨、补偿与亏欠、得到与失去,大多数只是黑白之间深深浅浅的灰色,模糊而难解。绝艳易凋,连城易碎,多少美好毁在了一意孤行的执拗。
进退相隔不过是分寸的把握,人生苦短不过在迂回之间。
这些,以她的聪明,她迟早会明白。
假如没有张道藩。
蒋碧微同时代的女子,有过如此浓烈、炽热情感经历的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徐悲鸿和张道藩的巨大光环,她不期然地成了民国两件最出名情事的女主角。婚姻中的蒋碧微,向徐悲鸿展现了人性中毫无顾忌的一面:强悍、任性、虚荣、计较;婚姻外的蒋碧微,却留给张道藩一个女子力所能及的美好:聪明、优雅、温柔、得体。对比之间,你不得不感叹,婚姻化神奇为腐朽的作用,竟也是如此强大。
关于张道藩如何官至国民政府“宣传部长”的要职,当年有段内幕。
为了加强中、英、印共同抗敌,蒋介石与宋美龄于1942年2月4日访问印度。随员三人中有当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英文秘书、“中宣部国际宣传处处长”董显光,再一个便是张道藩。
蒋氏夫妇受到印度朝野欢迎。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与蒋介石第一次会见时,双方不是握手、拥抱,而是尼赫鲁向蒋等一行全身拜倒。这本是印度教大礼,但对这种宗教礼节毫无准备的蒋介石,一时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应对。
尴尬之际,张道藩从后面跑出来,众目睽睽之下,对着印度国大党人员来了一个就地打滚,接着做拜倒姿式。这是印度教的回拜礼节,一下子缓解了气氛,拉近了距离。经过与国大党谈判,蒋介石得到了印度“决不做不利于中国抗战举动”的保证,此后美、英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加尔各答中转运送,支援中国的抗战。
而张道藩就地一滚的机智和渊博,让蒋介石、宋美龄大为赞赏。当年11月,张道藩升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