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送什么礼物给父母

作者:积雪草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1:32

|

本章字节:3420字

曾经看过一项调查:过年过节,父母最期待儿女送什么礼物给他们。答案五花八门,有人选择经常提醒父母天冷加衣,有人选择经常跟父母通电话,有人选择陪父母出去旅游,甚至还有人选择给父母一张专用卡,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选什么的都有,唯独没有人选择经常陪父母吃饭——这就奇怪了,是因为从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太多了,所以吃饭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吗?


有一个年轻人,年纪轻轻,便已事业有成。前段时间他送给父母一份礼物,让大家艳羡不已——礼物是一套价值两百万的房子。他对父母说:“我小的时候,咱们家很穷,几个人挤在一起,我甚至一直到十岁之前还没有自己单独的房间。现在我有能力让你们住得宽敞一点,舒适一点,虽然我不能天天陪在你们身边,但是你们能幸福地安度晚年,是我最大的安慰。”


这无疑是所有人对幸福的理解:住得宽敞一点,吃得好一点,想干什么不会因为“钱”这个概念而受到制约。


亲戚朋友们都夸这个年轻人孝顺懂事,可是他的父母却唉声叹气:“懂事是懂事,孝顺也是真孝顺,可是我们住在这么大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安逸,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什么时候回家看我们,什么时候能和我们一起吃个饭。他永远都是忙。我们也能理解,在外面做事不容易,可是上次,他爸爸犯了心脏病,幸好抢救及时,若就此一命呜呼,住再大的房子,手里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要留遗憾在心里?”


我想起前段时间,朋友聚会时,大家讨论父母过生日,到底送什么礼物好?


现今社会,物质极大的丰富了,吃的、喝的、穿的、戴的,好像什么都不缺,所以每年父母过生日时,这份生日礼物着实费些思量。


有人说:“我给母亲买了护手霜。母亲每天在家里干的活儿最多,洗衣,做饭,洗碗,手变得粗糙不堪,所以我买了护手霜送给妈妈。”


也有人说:“我给父亲买了老花镜。我父亲的眼睛越来越糟,报纸上的字都看不大清楚,所以我给父亲买了老花镜。平时可以读读书、看看报,老人家也能打发时间。”


还有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什么都没买,每次都直接塞点钱给父母。”


尽管听上去大家的礼物各不相同,但总体感觉就是温馨、主题突出、暖意融融。坐在角落里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一个朋友突然说:“每年我父母的生日,我什么礼物都不买。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什么都不缺,所以我没有买礼物。”


他的话,让大家面面相觑。安静了一小会儿,有人指责他:“你也太抠门了吧?买个小礼物能花多少钱?不缺吃不缺穿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什么礼物都不买?尽管每次父母都骂我乱花钱,但我知道,每次父母收到礼物,心里都特别高兴。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一辈子不容易,礼物大小不限,礼物多少不拘,就是个心意,就是让父母知道我们的心里一直是爱他们的。”


角落里的那个朋友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买礼物,是因为我每次都把自己当成最好的礼物,送回家去给父母看看!不管那一天有多忙,不管那一天在哪里,我都会赶回家,陪父母吃一顿饭,聊聊天,让父母看看,我依旧健康,依旧阳光,只为让父母少一些牵挂,多一些安心。”


大家都不再出声,一下子安静下来。我想起那道很出名的亲情计算题,报纸上,杂志上,网络上,都曾有过这样的亲情计算:如果一个在异地工作的孩子,半年能回家探望父母一次,或者一年能回家探望父母一次,父母在余生还能见上几次。每一次想起这道亲情计算题,心情都会莫名地忧伤起来,仿佛离愁在即。


有的人,即使住得离家很近,也常常因为各种理由,比如工作忙、事情多、心里烦等一些小由头就不回家。打一个电话问候一下,就心安理得地自己找乐子去了,根本不能体会父母在家里望穿秋水的那种心情。


常回家看看,什么都不用买,什么都不用带,父母盼望的不是你能带回什么奇珍异宝,不是你能带回什么山珍海味,父母盼望的就是你这个人能经常回家看看。你,就是最好的礼物,父母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接纳你这个礼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