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郦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19
|本章字节:9748字
我们知道,历史跟人生一样,总是充满了遗憾。
就大明王朝的历史而言,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既不是明成祖朱棣一怒之下杀了执拗的儒生方孝孺,也不是亡国的崇祯皇帝自毁长城杀了边关大将袁崇焕,而是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曾经产生过一位明代历史上最好的老师,也曾经产生过一位明代历史上最好的学生,而且,这位学生的身后还有一位最好的家长和一位最好的陪读,当然,还有当世最好的教学条件,可这一切最好的元素加在一起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你绝对想不到!
一个最好的老师,加上一个最好学生,加上一个最好的家长,再加上一个最好的陪读,四个一加在一起的结果并不等于四,它甚至不等于三,也不等于二,也不等于一,它实际的结果竟然是等于零!等于一场几乎是有史以来的最失败的教育!
这场最失败的教育在大明王朝1582年的夏天爆发出惊人的毁灭力,直接为明王朝的终结拉开了大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样的教育事件是不是特别值得我们来研究、分析一下呢?
最好的老师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最好的老师。
说起这位明代最优秀的老师,他第一个突出的特点倒还不在他的教学上,而在于他的长相。
《明史》这样记载他的长相,说他“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明史·卷二一三·张居正传》后同)
这十九个字里提供了两点信息。一个纯粹是外形上的。“颀面”就是指英俊的面孔,这种面形较修长,不是国字脸,有点类似于梁朝伟在《赤壁》里扮演周瑜的那种儒雅风流的长相。在这张英俊的面庞上长着一双细眉毛、长眼睛,这细眉毛、长眼睛用专业术语来说,那就叫卧蚕眉、丹凤眼。这还不算,颌下还有一缕长髯。说这个胡子长得太漂亮了,“须长至腹”——美髯一直垂过胸前,那就是一个标准的美髯公啊!这要是左手拿把青龙偃月刀,右手再一捋长髯,大家说这是谁啊?
对啊,活脱脱就是一个关羽关云长在世。
那关羽多帅啊,可谓三国中四大美男子之一,至少在刘备那边儿也就赵云能与他一拼。而且关羽还不只是长得漂亮,问题是在漂亮之外还特别有气质。袁阔成先生讲的《三国演义》听过吧?说关公若是蚕眉一竖、凤眼一睁,那绝对是要威震华夏的。所以关公最后在民间文化里就被请到了庙里给供了起来,就是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男子汉气质的象征。
这也正是明代这位最优秀、也是最帅的老师的第二个特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就是说他不仅长的漂亮,而且还特别有气质。什么气质呢?和关公一样,男子汉豪放、勇敢与沉稳的气质。
搁着现在,这长相,这气质,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酷!
有人会说,这么帅的一位大帅哥怎么去当老师了呢?
这话说的,好像古代当老师的都只能是私塾里那种干瘪的小老头、就不能有英俊瀟洒的帅哥一样。这位明代的大帅哥还就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教育岗位,用毕生心血担负起了一项特殊的教育工作。
说这项教育工作比较特殊,是因为他这辈子只教过两个学生,而且是两位极为特殊的学生。这两位学生是父子,他是教完了爸爸教儿子。如果不是因为他死得早,我估计他教完了儿子还得去教孙子。
那么,这两位父子学生凭什么能请得动这位明代最好的老师呢?而这位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又要为之倾尽毕生的心血呢?
那是因为这一对父子学生的身份太特殊了。
爸爸的名字叫朱载垕,儿子的名字叫朱翊钧。
有人会说,这谁啊?名字不熟嘛,好像没听说过。
不要紧,他们还有许多其他的名号,你保准听说过。这位父亲朱载垕还被称为是隆庆皇帝,他死后的庙号叫明穆宗;而儿子朱翊钧则被称为万历皇帝,他死后的庙号叫明神宗。
原来,这父子俩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二任和第十三任皇帝,怪不得他们可以请动天底下最好的老师。
那么他们请的这位最好的老师是谁呢?
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
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说他是近三百年大明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政治家。
美学家朱东润先生称他是“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同时又陶熔了一个时代的人物”。
明代的大史学家王世贞称他是“救世宰相”。
他生前的对头明代思想家李贽在他死后称他是“宰相之杰”。
而《万历十五年》的作者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则称他是“智慧的象征”。
他在一些历史课本与教材上最常见的情况是与商鞅、王安石等人并列,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
这个人,就是明代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四最”组合
有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听出来,你说了这么多后人的评价,虽然都很推崇张居正,但没人说他是明代最好的老师啊?你凭什么这么说呢?
确实,前人是没有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评价过这位大明王朝最杰出也是最英俊的宰相张居正,但这并不等于说他就不是大明朝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他的从教学经历里就可以看出这个“大明朝最好老师”的评价并不过分。
张居正给隆庆当老师的时候倒并不突出。隆庆登基之前就有一个讲师团在负责他的教育工作,张居正只是这个讲师团中的一个,而且在这个讲师团里按资历和地位排他只能排老末,所以他并不是隆庆老师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按现在的学校教育打个比方来说,他也就是个年轻的副科老师,并不是主科老师,对隆庆的教育也不负主要的责任,所以至于他在教隆庆的时候,他的教育事业到底怎样,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史料可以提供参考。
我们说他是明代最好的老师,那主要是从他教育小万历的过程中看出来的。
隆庆六年,也就是公元1572年,隆庆帝突然病逝,才十岁的小万历就接替了皇位登了基。当时小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很着急,急什么呢?一怕小皇帝的位置坐不稳,二怕小皇帝的教育抓不好,这两个担心让这位孀居的李太后心里很是着急。
这时候,从小带大小万历的大太监冯保就给李太后出了个主意,说我可以给你推荐个天下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位老师的指导,小万历的教育固然不成问题,而小万历的江山也将因此固若金汤。
李太后忙问是谁?冯保就说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张居正!
冯保为什么会推荐张居正呢?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冯保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那位最好的陪读。他是看着小万历长大的,不仅照看小万历的生活起居,还要陪着他玩儿,所以小万历从来不叫他的名字,只叫他“大伴”,就是年龄很大的伙伴。冯保当然跟小万历是有感情的,他也希望能找到最好的老师来教他,正好他很了解张居正的才华,于是就推荐了张居正。
第二个原因大概更关键些,《明史》里不只一次说“保与居正深相结”,也就是说冯保与张居正在政治上是同盟的关系,由谁来做皇帝老师这个关键的位置,冯保当然要推荐自己的政治盟友啦!
不过,张居正跟冯保这位大太监的关系到底怎样,两个人到底是不是盟友的关系,自晚明以来,众说纷纭,也算是一个历史谜团。至于事实到底是怎样,我们在以后会结合事实来分析解读的。
冯保一推荐张居正,李太后当时心中一动,一下就想起那张“颀面秀眉目”的俊美的脸庞来了。在隆庆登基前还是做裕王的时候,李太后当时还是李才人,她在裕王府里就见过张居正,但也只是见过面而已,并没有过交谈。
这时候,冯保把张居正请来,李太后当面跟张居正就有了一番交谈。
我们说李太后虽然因为小万历的登基而成为了太后,但她的年龄这时候其实也就二十多岁,而死了丈夫的李太后在孤独无助的时候领教了张居正的热情与才华,一下对这位张老师就佩服得五体投地。打这儿以后,她就把大明朝的江山和她那位皇帝儿子都托付给了张老师,而且从此以后,她对张老师在小万历教育上的各种做法一直都是绝对无条件支持的态度,这种支持与配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最好的家长才会有的表现。
但历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李太后在张老师面前之所以成为一位最贴心、最通情达理、最好的家长,是因为她爱上了张居正。
那么,年轻的李太后与英俊的张居正之间到底会有怎样的情感纠葛?
他们是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发展出了秘密情人的关系?还是像另外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二人之间根本没有任何暧昧关系?我们暂且先把这个有趣的谜题放下,留待后文,自然会有一个详细的分析。
不管张居正与李太后、与冯保之间有多么“数不清、理还乱”的关系,反正在这位最好的家长与最好的陪读的支持下,张居正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了对小万历的教育工作中。
跟做隆庆的老师不一样,给小万历当老师的时候,张居正身份已经相当于是“校长”兼“班主任”再兼“语文老师”了,他是所有老师的总负责,而且是万历所有老师中最尽心尽力的一个。
说他是最好的老师,看他做这个“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为了这个十岁小朋友的学习,张居正不仅要编定全年以及之后数年的教学大纲,还要非常仔细地亲自审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每次上课的时候,他总是要提前一个小时到课堂上做好准备。他一生只为两件事付出过全部的心血,一是他的改革大计,另一个就是他这位学生的教育。
最能说明他为教育这位学生付出巨大心血的一个细节是,他在教授“古代皇帝治国策略”这门课的时候,考虑到小万历还是个小孩子,就辛辛苦苦地在备课的同时,在教学内容旁边画上连环画,以使得故事生动形象。
要知道这虽然不是最早的插图本读物,但也可算是颇有创意的“连环画”或“小人书”了。
《明史纪事本末》里说小万历看了这本名叫《帝鉴图说》的书之后“喜动颜色”,当时翻得就很勤,可见这本教材的魅力了。
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张居正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语文老师,他并不是美术老师,他的画也不够精美,这本书现在还流传于世,我们完全可以从那些生动但并不精美的画里看出这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一片苦心来。
我读遍明代的典籍,再也找不到另外一位为学生画插图本教材的语文老师,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称张居正是明代最好的老师,我想也不为过。
有了好老师,没有好学生,那也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张居正应该没有这个遗憾,因为在他眼里,小万历这位学生一直都是个难得一遇的好学生。
按道理,虽然张居正是小万历的老师,但从更大的礼法上讲,小万历是皇帝,张居正是大臣,小万历是君,张居正是臣。我们知道封建社会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大义才是根本。可是身为皇帝,小万历从来不以君臣之礼来对待张居正,他和张居正之间几乎只有师生之情。
小万历尊敬张老师到什么地步呢?
他从来不称呼张居正的名字,甚至不称他的官职,不论人前还是人后都只称张居正为“先生”,而且不论是在私下还是在朝堂上都这样称呼。在万历朝的头十年里,这个“先生”一词在朝廷里那就是一种专有名词,几乎就是专门儿为张居正而设的。你说这种尊师重教之心,真可谓是天下学生的楷模了。
最重要的是这位小万历同学不仅是在形式上尊师重教,而且在内容与精神上完全能领会这位张老师所传的道、所授的业和所解的惑。一般张居正要是讲个道理,问小万历能否领会时,这个小小的小学生总能深刻领会,并适时地做一些精辟的发挥,这让张老师非常感慨——能教到这样天资聪颖的学生实在是一个当老师的幸福。
要说师生间也推崇“理解万岁”的话,这个已经成为皇帝的小万历的理解能力在当时可足够称得上是“万岁”的水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