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失落的一代

作者:陈文茜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9:25

|

本章字节:3696字

我无法给读者全貌,因为连英国媒体也找不到答案。


英国广播公司(bbc)引述伦敦2011年8月6日起的暴动景象,有若电玩闪电战;部分地区让活过二次大战的老人回忆起德军轰炸的景象。在伯明翰15名年轻人砸破药店,有人试图保卫其他商店,一辆疯狂的车子向着手无寸铁的义务保卫者冲过来,先辗死了一人,再倒车,彻底辗碎死者的头颅,再冲一回;这一次“复仇之车”成功地撞死了两人;任务达成。


伦敦有太多杰出的历史学者、社会学家,本来可以告诉我们这一场持续一整周,从伦敦四面八方,烧向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整整八天的暴动为何发生?然而他们内心蕴藏了太多深刻的悲伤,一下子答不出来。


首相卡梅隆从意大利一回国,就下令警方动手抓人。卡梅隆认为警方动手抓人太晚,是全英动乱的主因;但这显然不会是历史学家可以接受的答案。被逮捕的多为年轻人,不分肤色,不分族裔,甚至不只为了贫穷。他们有人是大学毕业生,有人为大学助理教授,有绘图工程师。英国政府发言人愤怒地表示,这群年轻人滥用英国的民主,他们并非受歧视的边缘族裔,许多人仍有收入,或领政府津贴。英国官方的总结:年轻,就是要乱,问题出在教养。


英国前首相顾问丹尼·克鲁格则提供给我们另一个视野。他先看着伦敦火光冲天,接着亲眼目睹伯明翰车子故意撞死人的“手机上传”画面,愤怒地一一记录这群“孩子们”惊动英伦史的对话过程。


先是8月7日下午,一条短信在黑莓手机上流传,“所有北部的兄弟们,下午4点恩菲尔德(enfield)车站集合。”短信写道:“不管你来自何方,蒙上脸来这里集合。我们一起搞破坏,看什么,抢什么。”


接着8月9日,一则“战果”发表于wier上,暴徒袭击了伦敦诺丁山地区(noinghill)最昂贵的餐厅。即使电视台一旁采访,一名妇人公然自某家商店搬抢一台电视,并宣称“我只是拿回我交的税。”


于是英伦之雾(londonfog),举世闻名的迷雾,更阻挡世人对这场骚动的理解。它不全然是郊区失业者暴动,它不全然是黑人或土耳其后裔引发的骚乱,它在英国市中心、贫民区、富人区……尽情而全面地破坏。


丹尼·克鲁格目前担任英国预防犯罪慈善组织onlyco


ec的首席执行官,他结语这场不可思议的暴动:“我们”宽容“他们”,但“他们”对他人只是以尽可能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可耻。他们并不在乎毁掉自己的人生,反正这个沦落的国家已经把他们毁了!


bbc访问一名参与暴动的大学生,2010年11月他与数万名牛津大学生上街抗议政府调高学费三倍,游行大致和平落幕。他坦白地告诉bbc,我们和平示威,然后国会平静地把我们彻底出卖。“只有暴力,才足以震醒那些自以为是的上流人士。”


英国大学原学费每年约为3000英镑(约为人民币3万元),2010年12月9日国会以323票对302票通过大学学费调涨案,从此涨至9000英镑(约9万元人民币)。当天3万名学生已预告了此次8个月后的暴力演出;随着国会表决出炉,学生开始丢棍棒、纵火,并焚烧原本过两周后为众人祈福的国会场外大圣诞树。


支离破碎的英国给了许多人沉思,英国的社会福利、公租屋、贫困照顾,在全球几乎首屈一指。但福利金代替不了亲情,公共部门冷冰冰的社会服务取代不了日渐西落的经济大环境。已被迫卸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卡恩,2011年4月出席财长会议时曾深刻地感慨2008年金融海啸后年轻的一代,他很担心这些人如今的失业,将是永久的失业。因为这场70年一遇的大衰退,欧洲至少十年以上才能恢复;而届时他们又已太老了,有人可能永久失业。卡恩用了一句悲伤的字眼形容他们:“失落的一代。”


如今失落的一代转为“愤怒的一代”,时代把他们压得扁扁的,于是去他的教养,去他的牛津;人性中的爱,彻底地被恨取代。


发狂,或者用官方的字眼“可耻的骚动”,带领他们前往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目的地的地方。队伍在wier召唤下前进,希望早已被搁置于比星辰更遥远的国度。


英伦愤怒的灵魂如今或许已然疲惫,这几天伦敦渐渐安静了;但相同的怒吼声正在其他国度智利、以色列街头……一一上演。


2011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