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康学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01:51
|本章字节:11516字
覃垕道:“我们曾当面向杨璟提出条件,他答应承认现状,给土民实行“计口授田”,我想,只要土民们能得到实利,我们个人荣辱也就在所不计了。”
“你们把理想寄托在朱元璋身上,这是靠不住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就会变卦,更会歧视土民。不信,以后看吧!当然,现在你们归附朱元璋,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朱元璋派杨璟领大兵压境,你们若不归附,就难免一场战火。这我很理解。”
“朱元璋他若变卦,不对土民一视同仁,那我们就会再造反。”覃垕又道。
“到那时造反,只怕有些迟了。”向大坤又道:“现在你们就要胸中有数。虽然你们已归附了朱元璋,但我也劝你们要‘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要为朱元璋去卖命。还是和我们夏国友好吧,咱们可以暗中结成同盟。我大哥也希望你能归附明玉珍。对了,我大哥还特意写了一信给你,请你过目。”
向大坤说罢,就从衣袋里取出信来,递给了覃垕。
其信这样写道——覃安抚使鉴:
万州狱中一别,不觉已20多年。忆兄当年行侠仗义,专打抱不平,为人坦荡磊落,实乃今世之豪杰英雄耳。弟大雅每与人谈及兄,无不钦佩之至。可叹如今世道大乱,各路草莽英雄辈出。朱元璋新胜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亦踞守一方。天下归统何人,尚未见出分晓。依弟愚见,明玉珍处有我三弟和我七弟任事,兄若结好明玉珍,共同对付朱元璋,将来兵出蜀地,夺取天下或可有望。若各路英雄和土司不能结成联盟,则会被朱元璋逐一击破,那时对土民亦将带来更大不利。我弟向大坤充任明玉珍使者,前来商谈实有诚意,还望兄深思熟虑作出决断。
靖安宣抚使向大雅覃垕看罢书信,点头又对大坤道:“你大哥希望我能结好明玉珍,我有心与夏国结盟。但日前杨璟率大兵压境,我不得不作权宜之计。暂时我们不能接受夏国的任命,但我们暗中可保持友好往来,需要结盟时,我会派人来联系。你看如何?”
向大坤道:“这样也好。只要我们心中都有数,你们不听命朱元璋对抗夏国即可。”
覃垕道:“我们土司决不会与夏国作对,必要时我们一定接受夏国的分封,请你务必转告明玉珍吧。”
“好,就这样说定了!”
两人谈到这里,就彼此达成了默契。当晚,覃垕吩咐人摆了一桌宴席,对向大坤一行作了款待。
第二天早上,向大坤辞别覃垕。一行人又经大庸到了永顺宣慰司。永顺宣慰司使彭天保对夏国派来的使者不敢怠慢,双方商谈结盟一事时,彭氏口头表示赞成,并暗中接受了夏国的分封。向大坤顺利完成在永顺游说后,又转而向桑植宣慰司走去。
十九
桑植两河口,临水傍山的一处平地边,修建有百余栋砖木结构的土家房屋,此处便是桑植宣慰司旧司城所在地。该司的第一代宣慰使向思胜,原是慈利境内的一大土豪。南宋初年,洞庭湖一带爆发了钟相、杨幺的农民军起义。澧州、石门和慈利一带相继为起义军占据。不久,向思胜率土兵配合官兵进行征剿。起义军失败后,向思胜又率部转战川湘边境,先后在桑植等地征服了土酋、苗酋十二处。南宋灭亡后,向思胜率土酋入朝归附,始被朝廷封为桑植宣慰司使之职,最初桑植宣慰司城建在今沙塔坪乡茶盘口屋场,到元统3年(1333年),该司第三任宣慰使向仲山袭职,始将司城迁往今两河口乡旧街村。桑植宣慰司下辖有朝南安抚司、芙蓉长官司、神旗长官司、龙潭州、化被州、安定州、美坪州等十三处地方,并兼辖施州三里下军民。向仲山卸职之后,正碰上元末大乱。数年间,他与朝廷断决了往来,即使陈友谅、朱元璋派使者来找他,欲给他加以封任,都被他作了拒绝。向仲山虽不卷入各路豪杰混战,但对局势发展却也在时时关注。近来,他爱上了钓鱼,且常常在司城外的澧水河潭上,一钓就是几小时。
那河潭水碧緑清澈,水中的鱼儿很多。河潭下不远处是两河口水码头。码头之上,有百来米长的街巷,向仲山的司衙就在那巷子正中。
临近傍午,向仲山忽然钓到了一尾二斤多的大鲤鱼。他兴致勃勃地收起鱼竿,把那尾鱼亲自提着,与两个随从沿码头走回衙门去。这时,从沿河的青石板路上,走来了几位骑马的行人。那为首者正是从永顺赶回桑植的向大坤。
“请问,你们这里的土司衙门在哪?”向大坤向迎面碰到的向仲山问。
“你找土司衙门干啥?”
“我要拜访宣慰使向仲山。”
“你是什么人?”
“我是从蜀地来的客人,这几位是我的同伴。”
“算你们找对人了,我就是向仲山!”
“啊,你就是向宣慰使!”向大坤紧忙跳下马道:“真是碰得巧!我还以为你是打鱼人。”
“我就是个打鱼佬嘛,哈哈!”向仲山提着鱼换晃了晃道:“你看这鱼就是我钓的,我每天都要钓几条哩!”
“不错,不错!”向大坤赞赏道:“你当爵主,还有闲趣钓鱼,桑植司境内必定治理得很太平吧!”
“那那算什么!治国若烹小鲜嘛!”向仲山说罢又道:“你们几位远客,跑到我司来干什么?”
“告诉你,我们是夏国的使者,这次是专门来找你这位土司爵主的。”
“什么,你们是夏国的使者?”向仲山略带诧异地说:“有什么事?到我衙署去谈吧!”
“好!”向大坤一行紧随向仲山进了衙署。
通过几重山门,到达衙署内的一间大客厅内,向仲山便招呼道:“坐吧,你们有什么事?”
向大坤便坐下并自我介绍道:“我是明玉珍派来的夏国使者向大坤,这次专来湘鄂边界,想与各土司友好结盟。贵司如若愿意,我可报请夏王分封桑植为夏国的宣慰司使。”
向仲山道:“原来是为这事,我明白了。如今天下混乱,自从陈友谅在湖广举兵以来,曾屡次派使者来桑植,欲分封我为土司宣慰使,我都没有答允。陈友谅兵败之后,朱元璋亦派人来此游说,要分封我为吴国的宣慰使,我亦还未答复。现在你们夏国又来拉拢我,我可对这分封不感兴趣。”
向大坤又道:“当今天下,群雄纷争。有识之士,当择主而事。我们夏国之主一向与各土司有友好往来,且蜀地与湘鄂边一带紧密相邻,你何不接受夏国分封,将来能有所依撑。”
向仲山道:“不,现在天下局势未定,我宁守中立,不愿归附任何一方豪雄。将来谁若能统一天下,那时我再归附不迟。”
向大坤道:“我劝你还是与大夏国结盟为好。再说,我们都是同一向氏家族,我不会骗你的。”
“你是向氏一族,但不知你们的启祖发于何处?”
“我们的启祖都在重庆!”向大坤又道:“向氏启祖叫向一品,原居重庆府巴县,那地方有九井十八梯,花桥一铁城,排楼有倒影。至今其他踪迹犹存,东汉以后,自明德公起,才率部来至楚地,驻扎五溪,土人推为部长。后汉章武年间,武侯驾征,孟获诸蛮,领本部土人,有功授以土官职事,世守九女隘口,以九女寨、五峰岗、五寨庄等处为所居之险,落业于高济之潭,柘坪、麻溪源等处,自耕自守,世袭土职唐祖名向谈,天宝载投诚,被授总官职。宋朝历十三代,至元朝时为武德将军。如今向氏宗族在桑、容、靖安及石门慈利等处均有分布。归根溯源,我们向氏都是四川重庆一支。”
“没错,你对族源来龙去脉了解很多。”向仲山又道:“不过,我们虽是同族,但不通往来已久。”
“不通往来不好嘛,今后我们应多加联络。”
“没此必要,没此必要!”向仲山道:“我不想受任何束缚。将来谁能做了真命天子,我才愿去投靠,你们夏主若有这等本事,把中原扫清,统一了天下,那时我一定自动来归附,现在你就不必多费口舌劝我了。”
“好吧,即是这样,那我们就告辞了。”
向大坤未能说服向仲山,只得带随从走了。
三日后,向大坤回到靖安。与母亲及几位兄长团聚数日后,便将三嫂莫氏及两个孩子带着,又走上了返回夏国都府的征途。
重庆望江院,向大亨站在自家楼上的栏杆上,两眼正出神地望着远处的长江江面。长江上的船只往来不少,他心中正盼望大坤带着随从和家眷们乘船到来哩!屈指算来,大坤回靖安已去一月有余,他肩上的使命完成得怎样了?明玉珍皇上昨日还问过他,他据实相告,还未有消息。明玉珍倒也不急,他反而对向大亨道:“你七弟此番去游说土司,短期内未必都能说好。土司们大都会见风使舵,和他们结盟要有诚意和耐心。”
向大亨道:“对,对,皇上所说甚是,和土司们打交道,这个诚意和耐心最重要。我想,我七弟办事牢靠,他一定会不辱使命!”
“好,那就好!”明玉珍又道:“你们兄弟为大夏国出力不少,特别是你当司寇以来,操心尽力,为朕分忧不少,你府上没有女眷,朕就赐你美女两人,以供侍寝伴乐如何。”
“多谢皇上美意,不过我不需要美女。”
“为何要相拒?莫非你不是一个男人?”
“不……不是这意思,我是有家室的男人,需要尽做丈夫的职责。”
“哈哈,做丈夫的职责是什么?要忠于妻子是不是,没见到你还真是一个痴情汉子。可是你的妻室不在这里,你长久这样怎么行,没有女人,日子怎么过得开心!”
“禀皇上,我七弟这次回去,已答应把我的家眷帮助带来,估计他们快要到了。”
“啊,你把家眷接来了,那就好!省得朕还为你操心,这两美人你不要,我就留下了,哈哈!”
向大亨回味着皇上的话,不禁又把两眼瞪大,直看着江面的船只发呆。
这时,忽有待从跑上来禀报道:“向副将一行到了门口!”
“啊,七弟回来了?”向大亨连忙下楼,果见大坤和嫂夫人等已进了院子。
“三哥,我们回来了!”大坤叫道。
“好哇,你们都来了就好!我天天在盼你们哩!”
向大亨一面说着,一面拉起大儿子向宏远的手道:“看我这孩子,几年不见,个头快有我肩膀高了。”
黄氏道:“两个儿子天天吵着要来看爹,见了爹,你们怎么不吭声了?”
小儿子向宏云叫道:“爹,你怎么不回去?”
向大亨道:“回去干嘛,把你们接来,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了!”
大儿子宏远道:“我们老家好玩些。”
“这里比老家大多啦,你住久了就会习惯!”
向大亨如此说着,就带着家人进了房去。接着吩咐厨师做了一桌丰盛酒席,晚上一起在家里相聚痛快吃了一顿。席间,向大亨问大坤道:“此行游说情况如何?”
向大坤道:“此次回去收获还是有的,几个主要土司处都到了。慈利覃垕那里去迟一步,他说已接受朱元璋封任,但是他表示愿和夏国暗通往来,如果与朱元璋合作不了,他会投向明玉珍。永顺土司彭天保答应接受明玉珍封任,但其人善见风使舵,很难靠得住,桑植土司向仲山明确不接受明玉珍封任,我就不能勉力强求。”
“如此说来,那桑植土司是拉不动了,不过我们要让其保持中立,不和我们作对才好。”
“桑植土司是向氏一支,与我们作对暂也不会。”
“好,这情况要向皇上禀明,现在我们要继续与各土司保持联系。明玉珍说了,我们与土司打交道,要有诚意与耐心,以后要多和他们加强交往。”
兄弟俩如此商议着,直到散席许久才各自休息。
二十
朱元璋在与群雄争霸天下之初,一直谨记着儒士朱升的建议:“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即使打败了主要劲敌陈友谅,他亦只称吴王。待到打败张士诚并北定中原之后,才在金陵郑重宣告登基称帝。朱元璋坐上天子龙椅时,天下尚未完全掌控。新征服的许多地方还在不断叛乱,蜀地还有夏国政权与之并存。一日早朝后,他将军师刘基留下询问道:“朕欲扫灭夏国,以便早日实现天下一统,但不知现时进兵是否合适?”
刘基道:“陈友谅,张士诚都已扫除,消灭明玉珍盘踞之夏国已不难矣,但为稳妥起见,臣有两策可供我皇参考。”
朱元璋道:“哪两策?”
刘基回道:“一是调兵遣将,集聚人马,打造战船。准备从三峡顺水路而上,直接进攻重庆。一是布兵到湖南、湖北及广西的蛮夷之地,用武力征服反叛的蛮民,防止各土司与明玉珍的夏国相勾联,以便大军进兵蜀地时无后顾之忧。”
朱元璋:“嗯,你说的这两策可以参考,近日,有御使巡视广西回来,说广西黄岑之乱尚未平息,为此向朕呈奏了《平蛮六策》,其要旨就在用兵征服蛮夷,认为可以立威。不过,依朕看来,对于蛮夷之民,不能只立威不立德,还应注意施惠感化其心,只有威德并行,才能驾驭蛮民。”
刘基:“我主英明!所谓畏威怀德,古称善政。若能照此去做,蛮吏之地何患之有?”
朱元璋:“朕已决定采纳你的二项建议,欲派汤和为征西将军、廖永忠副之,让二人作进兵蜀地的准备,至于对湘川一带的土司蛮民,朕将召来杨璟,让他速作应变准备!”
刘基:“皇上多谋善断,如此安排甚好。”
第二天,朱元璋果然传令召见杨璟。住在武汉的杨璟接到诏令后,立刻乘快船赶到金陵,在金銮殿参见了皇上。
行礼如仪后,朱元璋问道:“朕闻湖广土司蛮吏,不易驾驭,尔上任后治理如何?”
杨璟回道:“启禀陛下,臣率大兵沿澧水到过石门的三江口,湘鄂边界的土司大都已望风归附。但土司蛮吏性多犷顽,彻底征服,尚需时日。”
朱元璋:“湘鄂边境与蜀地相邻,朕欲派汤和领大军西征明玉珍,尔应密切配合,注意蛮吏动向,勿使土司反叛。”
杨璟道:“臣率重兵深入慈利、大庸,拟在大庸设立永定卫,将慈利州撤销,另在渫水中上游设添平所,在澧水中上游设安福所,在溇水中上游设麻寮所,以便加强对湖广土司蛮吏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