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雅瑟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本章字节:11790字
诗人名片
温庭筠(约801—约870)
字号: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作品风格:秾艳精致
个人简介:相传温庭筠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被誉“温八叉”。温庭筠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得罪宰相令狐绹,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大中十三年(859),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召为巡官。后归江东,任方城尉。咸通七年(866),徐商知政事,任国子助教。最后流落而终。他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内容多写闺情,仅少数作品反映时政。
有《温飞卿集》七卷,别集一卷;《全唐诗》编其诗九卷。
过陈琳墓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2,今日飘蓬过此坟3。
词客有灵应识我4,霸才无主始怜君5。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6。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7。
【注】
1陈琳:汉末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墓在今江苏邳县。据载陈琳曾替袁绍拟讨曹檄文。袁绍败亡后,陈琳投奔曹操,曹操不计前嫌,重用了他。
2遗文:指陈琳流传下来的作品。
3飘蓬:蓬草秋天衰折,随风飘摆无定。这里以此比喻飘泊不定的诗人自己。
4词客:指陈琳。
5霸才:雄才,作者自称。怜:同病相怜之意。无主:指诗人不被人赏识和陈琳得不到袁绍重用。君:陈琳。
6铜雀:指曹操所建的铜雀台。
7将:带着。
这是一首咏怀诗。陈琳是我国汉代末年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曾为袁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这首诗就是诗人凭吊陈琳墓有感而发而写作。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说曾经在史书上读过陈琳的文章,今日在漂泊辗转的生活中又恰好经过陈琳墓。语气充满感慨和敬仰。“青史见遗文”,既点出陈琳以文章著称,还含有钦慕崇敬之意。次句点题。“今日飘蓬”四字,透露出诗中所要抒发的情感和诗人的遭际紧密相连,而所要抒发的情感又与陈琳有着紧密相连的。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紧承第二句。词客,指陈琳;识,指懂得,真正了解之意。上句说,陈琳灵魂有知,应该真正了解我这个飘蓬之人吧。“应”字中,蕴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又有两个人才惺惺相惜。同时,诗人竟然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经去世的古人身上,这正反映出他空有才华,不为世用,不被人了解的孤寂和哀愤心情。下句中,诗人自称“霸才”。陈琳遇到了宽怀大度的曹操,可以说是“霸才有主”。而诗人的遭遇却是“霸才无主”,可见他处境凄凉。“怜”字,指羡慕之意。在这里,陈琳的“霸才有主”和诗人“霸才无主”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诗人特别羡慕陈琳。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生不逢时的深沉感叹。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上句写墓前景色,下句写墓前思考。年久失修,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被埋没在了浓密的春草中了,显得古墓荒凉落寂。诗人借景传达自己对陈琳的追思,也暗表当世不重视人才,使先贤的坟墓荒芜寂寥。缅怀陈琳的过程中诗人想起重用陈琳的曹操,想象远方的铜雀台,也荒废无人顾恋,只能独自与黯淡的暮云相对了吧。这不仅是缅怀重视人才的明主曹操,也流露了诗人对那个重才时代的追恋。“铜雀荒凉”,象征了重才的时代已经消逝。这样就蕴含了诗人对当世不重人才的怨愤。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时代不同,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从武,征战沙场,这使人感慨万千;而今日从军之路,就一定不会怀才不遇吗?想到这里,诗人不禁惆怅满怀,黯然神伤。这进一步表现了时代黑暗,生不逢时的感慨。
这首七律诗,把诗人和陈琳两人不同时代、不同际遇相对比;文章留青史和书剑飘零相对比,深刻揭露深刻主题。语言沉郁,情感深沉。
经五丈原温庭筠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2。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下国卧龙空寤主3,中原得鹿不由人4。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5。
【注】
1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南斜谷口西侧。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军伐魏,屯兵于此,与魏军相持于渭水南岸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军中。
2柳营: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
3下国:指偏处西南的蜀国。寤(wu):古同“悟”,明白。
4鹿:化用中原逐鹿。这里的鹿喻指整个国家。
5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在他的怂恿下,后主降魏。
诸葛亮图
温庭筠在经过五丈原时,想起诸葛亮在此和魏军对峙,最后,病死在这里的事件,不禁心生感怀写下这首咏史之作。
“铁马云雕共绝尘,柳营高压汉宫春”,诗文开篇写蜀国军队气势雄壮,向北进发的场景。蜀军彪悍的铁骑,高举绘有熊虎和鸷鸟的战旗,神速向北奔驰而去,进攻中原。“高压”词,写得很抽象,但是结合前面“铁马”、“云雕”、“柳营”这些形象的铺陈,便使人自然感觉到一种大军压境紧迫感。诗人选用“柳营”这个典故,把诸葛亮比作西汉大将周亚夫,暗表诸葛亮志军有方,流露诗人的钦慕之情。这两句描写笔力雄健,气势恢宏。
“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天清杀气”,既点出秋高气爽的季节,又暗表战云密布,情势紧急。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灾难却降临到诸葛亮头上了。据传诸葛亮死时,夜里有一颗“赤而芒角”的大星,坠落在渭水南。“妖星”,即是指坠落的这颗大星,这个词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无限痛惜之情。气势悲怆。
前四句写景,首联写春,颔联写秋。第三句写白天,第四句写到夜间。四句相互联系,组成了几幅典型的画面,概括了诸葛亮最后一百多天里战斗生活,跌宕起伏,慷慨悲壮,深沉动人。
后四句以前四句的勾勒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转入议论。“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写诸葛亮竭力效忠,却仍无法让昏庸的后主刘禅醒悟过来。一个“空”字,蕴含了无限感慨。作为国家辅臣,诸葛亮受托孤之命,鞠躬尽瘁,然而形势如此,怎能使他夺取中原,统一天下呢?“不由人”照应“空寤主”,表现了深沉的叹惋和无奈之情。
“象床宝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诗人看着五丈原中的诸葛亮庙,不禁想到,诸葛亮一死,国势江河日下。可是供奉在祠庙中的诸葛亮象却已经无话可说,无计可施了。“老臣”二字,本是杜甫在《蜀相》中“两朝开济老臣心”句中使用的词,表达对诸葛亮赞誉。而这里,诗人反用其意,辛辣地讽刺谯周不励精图治,治理朝政,导致国家败亡。谯周的卑劣、后主的昏庸与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形象做对比。不禁使人对后主、谯周两人心生强烈的痛恨之情。
整首七律,笔力遒劲,感情沉郁,内容深厚。同一题材诗有杜甫的《蜀相》,读者可以参读。
后人点评
贺裳评温诗:大抵温氏之才,能瑰丽而不能澹远,能尖新而不能雅正,能矜饰而不能自然;然警慧处,亦非流俗浅学所易及。”(《载酒园诗话又编》)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2,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3,枳花明驿墙4。
因思杜陵梦5,凫雁满回塘6。
【注】
1商山:又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2征铎:马车上挂的铃铛。
3槲(hu):落叶乔木。
4枳(zhi):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明:使……明丽。驿:旧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5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6凫:野鸭。
7回塘:环形曲折的水池。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写早晨旅店中情景。“晨起”,点题“早行”。诗人在开首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叮当的车马铃声。这一句话极为简练概括。从“征铎”声我们可以联想到,旅客们有的正在忙着套马,有的正在驾车向外走,热闹非凡。
“客行悲故乡”,这句虽然出自诗人之口,但代表了许多旅客的心声。在封建社会里,交通不变、交通工具不发达,身处他乡人情浅薄,总之,当时人们安土重迁,怯于远行。“悲”字,表明客人们离家远心、前途未卜的悲凉心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例如“鸡声”,“鸡”和“声”结合起来,诗人想起雄鸡引颈啼鸣的形象。同样,“茅店”、“人迹”、“板桥”也会使人联想到不同的画面。
古时旅客为保证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而本诗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很有特征性的景物。茅店又是具有山区特征的景物。“鸡声茅店月”五个字,便把旅客住在茅店里,听见鸡鸣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亮,就收拾行囊,准备赶路赶路等很多内容,都有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出来。同样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具有特征性的景物。雄鸡报晓,夜色朦胧时,诗人就起床出发,没想到此时外面已经到处都是人迹然,自己已经不算早行了。这两句将早行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历历在目。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写的是刚上路时的景色。冬季里,槲树的叶片留在枝上等到次年早春,树枝发芽时,才掉落下来。而这时,枳树的白花正在开放。因为天刚蒙蒙亮,所以,驿墙边枳花的白色,非常显眼,所以,诗中用“明”字。这是早行特征的景象。
诗人看着早行时周边的春景,不禁想起了昨夜梦中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的回塘水现在已经很暖和,凫雁在水中自由快乐地游玩着。诗人用梦中家乡美丽安闲的春景,反衬诗人此时奔波在外的凄凉心境。诗人离家多日,距离家乡越来越远,在外借宿茅店,起早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心中孤寂凄凉,对家乡就越发思念了。“杜陵梦”引发的心境与“客行悲故乡”遥相呼应,互相补充。
这首五律在写景的过程中,又自然转到对家乡的思念中。思乡之情和景色交织在一起,把诗人的思乡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同时诗人用大量意象,给人创造联想空间,达到不言自明的效果。
后人点评
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
瑶瑟怨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2,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3,十二楼中月自明4。
【注】
1瑶瑟:是玉镶的华美的瑟,瑟声悲怨。
2冰簟(diàn):凉爽的竹席。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3潇湘:水名,即潇水和湘水,均在今湖南境内。
4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这里指女子的闺楼。
这首诗写的是女子别离的哀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首句正面写诗中女子。女子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连虚幻的梦境也没有过,伴随自己的,只有散发着凉意和寂寞气息的冰冷的席子和银床。“梦不成”三字,暗含她不能圆梦之意。相会渺茫无期,就只能把希望寄托虚幻的梦中;而现在,连梦中相见的愿望都无法实现了。这进一步表现出离别之久,思念之深沉。会合无期心情失落。
“碧天如水夜云轻”,诗人宕开一笔,写屋外夜晚的景色。秋天的深夜里,晴空澄澈青碧,月光如水,几缕飘浮的云在空中轻轻掠过,更显夜空的辽旷清澄。这些景色既是诗中女子看到的景色,又是她活动的背景环境,又是她眼中所见的景物。清丽的景色不仅衬托出女子的娇柔清丽形象,而且透露了诗中女子清冷寂寞的心绪。孤居之人面对这样清寥的景色,给女子添染了几缕愁思。
“雁声远过潇湘去”,这一句从听觉角度,紧承上句“碧天”继续写景色。月夜朦胧,只听到碧空中大雁鸣叫声由远及近,接着消逝在夜空中。寂静的深夜,大雁的鸣叫更显凄清冷寂。“雁声远过”四字,也表现了诗中女子凝神倾听、沉吟低思的情态。古有湘灵鼓瑟和雁飞不过衡阳的传说,因此,“雁”和“潇湘”写在了一起,不禁使人联想到雁过潇湘。雁能传书,听到大雁南去,诗中女子的思绪也被牵引到南方。这就大概暗示女子所思之人潇湘那边吧。
“十二楼中月自明”。前面三句,分别写诗中女子的所感、所见、所听,而最后这句却撇开诗中女子,转笔写明月映照中的“十二楼”,《史记·孝武本纪》集解中引应劭称:“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诗人借“十二楼”,点明诗中女子的高贵身份。“月自明”中的“自”,用得饶有情味。孤独的人仰望明月,总会会勾起他们的离愁别绪,并用月寄托他们希望团圆的渴望。但月无情,依然自顾地照着高楼。月亮的皎洁明亮反衬了诗中女子的孤独寂寞和怨愁,那无限的哀愁之情仿佛融入在这月光了,结尾韵味无穷。
这七绝诗,诗中除“梦不成”三字之外,其余全是写景。诗人用几组夜景图着力渲染愁怨的氛围。意境朦胧悲凄,哀愁之情蕴藉悠远。
后人点评
清人宋顾乐:此作清音渺思,直可追中、盛名家。(《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