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多数被强暴者从不愿承认发生了什么?

发布:2018-11-16 10:30 · 奇闻异事

实际上,在2016年,一项研究调查了两年里上报英国中央警方的所有强暴案件,结果显示在这400宗案件中,没有一例符合“真正的强暴”的描述――在夜间的户外场所,一个陌生男子手持武器,使用武力对一个抵抗的女性实施侵犯。

“一项关于求助强暴急诊中心的女性的调查中,70%的受访者表示产生了明显的僵直状态――由于巨大恐惧而产生的短暂、无意识的瘫痪状态。”

比如,强暴受害者没有进行身体上的抵抗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当时他们处于无意识、极度恐慌或身体僵硬的状态中。2017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在斯德哥尔摩强暴急诊中心就诊的女性,其中70%的人表示产生了明显的僵直状态。这是一种因巨大恐惧而产生的短暂、无意识的瘫痪状态。这些女性并非逆来顺受,而是身体对威胁做出了正常的生理反应。

科贝尔最初在青少年时期体验到的身心分离,也是一种面对威胁的常见自动反应。正如佐伊・彼得森(Zoe Peterson),这位在印第安纳大学金赛研究所主导性侵犯研究计划的临床心理学家所说,“当人们身处创伤事件中而又无处可逃时,这种心理上的逃避十分常见。”

为何多数被强暴者从不愿承认发生了什么?

身心分离是常见的创伤应激反应,但会使幸存者降低反抗的可能性。图源:BBC/Getty

大脑可能产生分离状态,以帮助幸存者挨过痛苦的时刻,但也会使他们降低反抗的可能性。讽刺的是,这使得此种经历和我们许多人所学的“真正的强暴”相去甚远。而这可能是女性不反抗的原因,因为“不想把这段经历归为强暴”,彼得森这样说道。

另一种文化预设是只有妇女和女孩才会被性侵。令人忧虑的是,幼时遭受***或成年后被强暴的男性大多都不认为他们被虐待或强暴过。彼得森和同事进行了一项调查,邀请323位男性完成了关于性经历的网络问卷。在成年时期被强暴过的人中,只有24%的人把它称之为强暴。

居住在加利福尼亚的马修・海耶斯(Matthew Hayes),深知使用该词有多么困难。他知道他二十出头时所处的关系是不正常的。然而,他女朋友通常是胁迫而非使用身体暴力,所以他一直拒绝认为这是强暴。(经本人要求,本文中的马修・海耶斯为化名。)

海耶斯记得三次具体事件,当时他的前女友喝醉了,且充满威胁性。

“第一次是她一直打自己,直到我们***。第二次她拿了把刀,整晚都威胁要割自己,除非我们***。”

“第三次是唯一一次加诸于我身上的(威胁)。当时不知道她怎么弄到了一把枪。她把枪拿了出来,像平常一样跟我说,除非我和她***,否则就会发生些什么。”

为何多数被强暴者从不愿承认发生了什么?

“真正的强暴”的文化叙述可能会让幸存者更难厘清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图源:BBC/Getty

直到分手一年后,朋友听他谈起这段经历时大惊失色,他这才意识到这不只是操控,而是强暴。毕竟他的经历并不符合一般的强暴叙事,而这大部分原因在于他的性别。

不过,在很多方面,受害者的经历和他们自己对强暴的定义也有出入。彼得森和同事夏琳・玛莱哈德特(Charlene Muehlenhard)就77位非自愿发生性关系的女大学生做了调查,发现女性未将这种经历定义为强暴的原因不一而足。包括以下几点:

・攻击者并不符合她们关于强奸犯的设想(“他是我的朋友而且每个人都喜欢他”)

・她们担心自己的行为并不是“正常”的受害者行为(“烂醉如泥是我自己的错”)

・并没有发生身体暴力或者抵抗(“他没有打我”)

为何多数被强暴者从不愿承认发生了什么?

有些女性未将非自愿性行为视为强暴,因为她们认为喝醉是自己的过错。图源:Manila Bulletin

当被持有武器的陌生人室外强暴的案件频发时,一些刻板的强暴预设可能更适用于冲突、流离失所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众所周知,强暴是一种战争武器。当秩序普遍崩溃时,性暴行会增加。这种普遍现象本身可能导致对“强暴”的文化定义更加狭隘。

拉尼特・米歇里(Ranit Mishori)是一位人权医生组织(Physicians for Human Rights)的医学专家顾问,该组织在冲突地带研究性暴力项目。他们的工作地点之一是刚果民主共和国(DRC),暴力冲突在此持续数十年。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