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有爱有一切———冰心

作者:余秋雨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7:11

|

本章字节:4988字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冰心


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


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巴金


在我国众多现代作家中,有个人的文章尤富爱意;她有很多着作不但受读者


喜爱,也受作家们的尊崇;她虽然已是文坛元老,却从不肯停笔直至生命的最后


时刻,她就是着名现代女作家──冰心。1999年3月19日,首都各界人士送别世


纪老人冰心,大厅中没有哀乐,却依然满溢哀情,人们向安眠于花丛中的她,献


上一枝枝玫瑰色的祝福。在大厅的正中,挂着冰心手书的字幅:有了爱就有了一


切。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在福州。1923


年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获文学学士学位和金钥匙奖。毕业后,赴美国威尔


斯利大学学习英国文学,1926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燕京大学、清


华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后来又在云南呈贡师范学校和日本东京大学任


过教。1919年,冰心的第一篇《两个家庭》发表,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


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由于翻译泰戈尔的《飞鸟集


》,同时也创作类似的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


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成散文集《寄小读者》。此后着有散文《南归》、小


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


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


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冰心创作的题材,多从家庭而来,她从父亲讲过的一些故事与个人的生


活时间与日常语言中汲取创作的源泉。没有他人干预,也没有忌讳,心之所至,


想到便写,这是冰心当时的写作状态。除之外,她的作品还有另外两种形式


:随感和小诗。《笑》《山中杂感》等等,都属于随感之类的文章;而随时随地


用小纸头记下的思想闪光之类的不规则的长短句组成的诗集———《繁星》与《


春水》,给读者一个全新甚至陌生的感受。冰心的这些小诗从古典文学中脱颖出


的现代美,从短小的诗行中流露出抒情式的哲理,令人倾倒。那时,许多人都学


着冰心写小诗,包括一些着名文人如宗白华、苏雪林、巴金等,形成了一个“小


诗运动”。


形成冰心这一时期文学高峰的,还有一部带有游记性质的散文集《寄小读者


》。它是写给小朋友们看的,成为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儿童育教性文学作品。


冰心以平等的心态,简明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到美国去和在美国留学时的有趣


的故事和情景,长久以来成为许多小读者的心爱读物,甚至成年人也从中得到新


与美的享受。


冰心的,文笔清新,简洁却富有韵味,勇于实践,在促成我国的文学从


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上做出了特殊的贡献,表现出了作者良好的古典文学修养与


敏锐的对现代语言的掌握,有着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她的文章的作风,文学造


诣之高超得到了很多着名作家、学者的赞许,其中胡适先生对冰心作品评价道:


“冰心女士曾经受过中国历史上伟大诗人的熏陶,具有深厚的古文根底,因此她


给这一新形式带来了一种柔美和优雅,既清新,又直截。”“不仅如此,她还继


承了中国传统对自然的热爱,并在写作技巧上善于利用形象,因此使她的风格既


切实无华又优美高雅。”巴金先生对冰心本人是这样评价的:“我们喜欢冰心,


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


母爱。”


冰心的创作,从“问题”到现代白话散文,从《繁星》、《春水》到《


寄小读者》,以文体与语言的形式而论,都具有开创的性质,语言清丽、自然并


夹杂着古汉语韵味,是一种具有鲜明艺术特点与个人叙述风格的文体。而以文本


的内容而言,母爱、童心和大自然,是冰心写作的基本母题,体现为对爱与美的


礼赞、追求与思考。“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


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


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正如本文的题目所言,冰心的文章透彻地反映


了她本人对爱的信仰。早在30年代,郁达夫就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


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她)对父母之爱,对


小弟兄小朋友之爱,以及对异国的弱小儿女,同病者之爱,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


泉水似的柔情。”而她结婚后,作品显着减少,关于爱的哲学的论调少了些,却


比以前有更多的现实感和较为厚实的社会内容,主要有散文《南归》、《分》、


《姑姑》等。


冰心80岁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创作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创作,从《空巢》到


《桥》到《万般皆上品》到《落价》到《远来的和尚》,都深刻而尖锐地切入到


实际问题中。她也写了大量回忆录与散文。晚年的冰心文字炉火纯青,不饰雕琢,


自然天成。像《绿的歌》、《霞》、《我的家在哪里?》等文,熟透而至美,读


之爱不释手。


曹文轩曾说:“冰心老人的去世,在一段时间内,会在文学和教育界留下空


白感,一方面这是由于她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冰心先生始终


与社会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