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村小代课教师

作者:耿立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08

|

本章字节:9182字

万里晴空,天色蔚蓝,国旗下,老师集合了全校学生,高唱着国歌,歌声穿越山谷飘向蓝天,使这个孤零而破旧的学校充满生机。


穆西西在省报上发表的通讯《村小里的重庆知青》,得到了县领导的批示,因而也就有了它的合理性。省报发表不久,《村小里的重庆知青》也在《汇文报》上全文发表了。这篇通讯的发表就像是在汇文县这个平静的大海里投下了一块巨石,在汇文县众多的代课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连日来,报社的热线电话全都是反应代课教师待遇问题的。


这天,穆西西刚到办公室坐定,就有一位自称是旺场村党支部书记的中年男子走进办公室,他是请求穆西西跟他一起去旺场村小采访的,他希望通过《汇文报》反映他们村小的实际情况。


面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真诚,穆西西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去了。


旺场村是陈家镇一个偏远的村落,从县城坐中巴车到陈家镇要翻山越岭,从陈家镇到旺场村同样要翻越大山。虽说从陈家镇到旺场村有一条乡村公路,但有路不通车,这条五年前修建的乡村公路,因为没人管护,已被严重损坏,地面坑坑洼洼,积满污水,有些地段已经是野草丛生,名为乡村公路,其实和羊肠小道没什么区别。


旺场村党支部书记叫杨青山,平头方脸,皮肤黝黑,体格健壮,为方便到镇里办事,他去年花缘00块钱买了一辆旧摩托,杨支书要用摩托带穆西西去旺场村,面对眼前这条坑坑洼洼的公路,穆西西对杨支书这辆旧摩托没有信心。杨支书也很为难,穆西西看着杨支书为难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如果自己就这样打道回府的话,还真是对不起人家的一片诚心。杨支书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他立即拨了个电话,放下电话他兴奋地告诉穆西西,“我们就骑马去,骑马很安全。我们镇上有好多支马帮,我们村里就有一支。”杨支书又补充说,“骑马比坐摩托车安全。”


穆西西自言自语说:“我哪里敢骑马呀。”


杨支书说:“骑马安全,就像你们城里人在公0里骑的马一样,前面有人牵着,只要你抓紧前面的扶手就会没事。”穆西西想想说:“我还是坐摩托车吧,我还真的从来就没有骑过马呢。”说话间,穆西西听到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杨支书说:“他们都来了,你还是体验一下骑马的滋味吧。”可穆西西不敢上马,执意要坐摩托车。


杨支书开摩托很小心,遇到险路他就叫穆西西下来,等开过这段路后穆西西再上车。远公里路,穆西西上下了七八次。途中,他们也遇到了马帮,杨支书告诉她,旺场村是山区,这条路又是两省交界的地方,是古时候两省商贸往来的必经之路,以前的旺场村是一个商贸集散地,只是后来有了省级公路,大批的货运都被公路取代了,因而旺场村这个商贸流通地也衰退了。马在这里是主要的运输工具,人们到镇上购一些大件商品还得由马帮运送,这些年,经营马的人比经营车的人更发财。


陈家镇是一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镇上有彝、苗、侗等五个少数民族。旺场村有4个村民小组,2300户人,愿0豫都是苗族,村里现在都还保留着吊脚楼和芦笙场,还要过苗家节、过鼓社节。


旺场村小坐落在一个突兀的小山头上,从下往上看,土墙瓦房的校舍孤零零地耸立在山头上,如果不是那面高高飘扬的国旗鲜艳夺目,谁也不会想到那是一座学校。


穆西西到达旺场村小学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万里晴空,天色蔚蓝,国旗下,老师集合了全校学生,高唱着国歌,歌声穿越山谷飘向蓝天,使这个孤零而破旧的学校充满生机。


杨支书告诉穆西西,老师们专门集合学生在等她到来,要是平时这个时候,学生们该放学回家了。


见穆西西有些疑惑,杨支书又补充说,我们学校是上午9点钟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中午有一个小时的自习时间算是休息,这些娃儿读书辛苦,最远的学生每天上学要走3个多小时的路,而且全是羊肠小道。


穆西西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情景,她家离小学只有两站的距离,她每天都由奶奶接送,有时公车拥挤,奶奶怕她被挤,还要打出租车送她,一个月下来光是打车的钱就是好几百,而眼前这些学生,他们上学走那么远的山路,他们的爸爸妈妈会接送他们吗?


“欢迎穆老师来我校采访!”全校师生齐声说道,声音洪亮。


接下来,学生们在操场上上集体活动课。穆西西举起照相机变换角度拍照。尽管操场是泥土的,而且凹凸不平,但学生们都很认真。


放学后,学生们纷纷向老师挥手作别,穆西西目送着学生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道上。学生们走后,学校也安静了下来,就像深秋的林子,鸟儿飞走后,林子没有了生机,静悄悄的有点凄凉。


杨支书把穆西西请进办公室,全校远名老师便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杨支书告诉穆西西,旺场村小的教学楼是八十年代初期农民集资修建的,以前的课桌是木板做的,后来又改成了现在的水泥板,凳子烂得没法修了,就只好让学生自己带凳子到学校来。土墙不透风,潮湿的教室里弥漫着霉味儿。旺场村地处高山,村民住地分散,全村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想找个有点文化的人来当老师都不容易,全村有4远名适龄儿童,不读书也不是个办法,村长是七十年代的初中毕业生,在村里也算是文化人,他不但是村长还是村小的校长,校长不是上级认命的,而是因为他经常管学校的事情,时间长了别人就叫他校长,村小的远名教师全都是代课教师,其中两名还是从外村请来的,文化最高的关秀梅老师读过一年的职高,最年轻也是文化程度最低的李凤老师今年1远岁,是前年从旺场村小毕业的学生。杨支书说:“如果遇到哪位老师生病不能上课,他还得代课。他现在感到最头痛的是这些老师们的待遇,一个月2缘0元钱的工资实在是太少了,县里又从来不给他们签合同,学校的李玉仙老师已代课12年了,从来就没有签过合同,学校放假老师们连2缘0块都领不到,你说老师们图个啥?还不是都看在这些小娃儿的份上,以前说要想富先修路,村民们集资修了路,可是路修通了不通车,这路修来又管啥用?依我看啊,要想富就得先读书,我看有知识比有路好……”


旺场小学的现状令穆西西吃惊,面对这片贫瘠的土地,穆西西想到的不仅仅是学校怎样教学,而是如何把这片土地利用起来,发展农业产业化,大量的土地荒着实在是可惜。


杨支书的家就在学校旁边,他家有3间房子,里屋并排放着两张床,房间显得很拥挤。最大的一间堂屋并排放了4张桌子,厨房里修了一个大灶头,灶头上堆放了很多碗筷。杨支书告诉穆西西,他家也是学生食堂,因为学生们的家大都离学校远,早上出门晚上回家,中午就在学校吃饭,全都是学生自带大米到他这里蒸饭,杨支书的妻子王淑华就长期充当厨师的角色。


晚饭就是在学校食堂吃的。为了穆西西的到来,杨支书专门宰杀了一只鸡,还特别煮了一碗老腊肉。穆西西吃得很香,一边吃还一边称赞味道好。穆西西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杨支书,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杨支书喝了酒,话也多了起来。他再三叮嘱穆西西回去后一定要写一篇像《村小里的重庆知青》那样的好文章,一定要好好反映反映旺场村小的情况,他说他最担心的是某一天这几个代课老师也不干了,要真是那样的话,他不知道旺场村的娃儿怎么办?


杨支书说:“老师们一个月2缘0块钱实在太少了,如果出去打工,随便找个工作都是四五百块钱,老板还包吃包住呢。在这里教书磨脑壳不说,有时候老师们还要捐赠一些衣服什么的给穷学生,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受饿挨冻吧……”


“这种现状你们就没有向县里反映过吗?”


杨支书说:“怎么没有反映过啊,材料递上去了就没有回音了。老师们要求也不高,他们就希望签个合同,承认他们的地位,寒暑假也给他们发点工资,大记者,这样的要求不过分吧?”


夜里,穆西西失眠了,山区的夜静得出奇,但穆西西却感到心里无法平静。都什么年代了,旺场村小的现状还这样令人揪心,当城里的老师们嚷着每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只是解决了温饱,而闹着要求涨工资时,他们根本就不会知道,在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省市里,还有这么一批一个月只有2缘0元工资,但仍在讲台上努力工作着的代课老师们。当城里的孩子们享受着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就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一批和他们年龄相同的孩子还在充满潮湿和霉味儿的教室里努力学习。城里的学生追求的是重点大学,而山里孩子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穆西西先后走访了汇文县的十几所村小,在走访的村小中,也有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尽管学校条件不错,但师资严重缺乏,有的学校的代课教师每个月能领到300元钱工资,那是村里为留住老师,由村民们出资为代课老师涨的工资,涨一点工资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朴实的村民来说,这些钱就象征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老师来说,这些钱代表的是村民对自己的信任。钱在这里更是桥梁,它搭起的是村民与老师的心灵通道,而这条通道上承载着的就是传授知识这个重担,只要有良知,就不能轻易放下这个重担。


穆西西认真地记录着每一次采访,她希望自己能把村民的渴盼通过文字传达出去。穆西西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近万字的“村小采访手记”。她找了个机会把文稿送到了县委书记李大可手里,李大可读后又先后传给县里的其他几个主要领导。最后,李大可在穆西西的调查报告上批示:


解决村小代课教师待遇问题刻不容缓。


这又是一个好消息。那天下午,县委书记李大可和县长方文荣抽空接见了穆西西,认真听取了穆西西对汇文县落实村小教师待遇问题的看法,李大可鼓励穆西西继续努力工作,多深入基层采访,汇文县需要穆西西这样敢说真话的记者。


不久,汇文县出台了《关于落实村小代课教师待遇若干问题》的文件,代课老师们享受与公办教师同等的待遇,按代课年限给予相应的工资,并且由代课老师自愿签定用工合同,交纳养老保险金。政策一落实,全县1愿远名代课老师欢呼雀跃,寨坝镇香蕉村的4名代课老师还给县委送来了一面锦旗。


县委书记李大可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落实代课教师待遇问题是事关汇文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而代课老师们真正要感谢的人应该说是《汇文报》的记者穆西西同志,以前,县委县政府领导从来就没有认真详细地了解过这些事,县教委也从来没有真正去关心过这批在村小教育中默默工作着的老师们,如果不是穆西西的调查报告,我们还会继续犯着这样的错误……”


穆西西的名字在一夜之间成了汇文县的焦点。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穆西西成了县里的名人,汇文县开始流传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穆记者”,穆西西的电话越来越多。穆西西成了人们心目中的“救世主”。穆西西热情也很高涨,起初只要接到群众的电话,只要是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她都会深入调查采访,也写了许多反映民声的文稿,但这些文稿很难见报。渐渐的穆西西也发现,群众反映的情况有很多是县里无能为力的事,更多的还是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穆西西被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弄得头昏脑胀,她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需要人去调解或做工作的事情太多了,不是她穆西西一个人就能解决的,纷繁的社会就会有纷杂的事情,穆西西很茫然,她没有这个能力充当“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