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登上帝位(2)

作者:辛欣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23:27

|

本章字节:12346字

吕蒙原本只是个靠实战一步一个脚印硬拼出来的士官,一直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事件发生之后,才智力大增,从吴下阿蒙一跃成为一员具有战略头脑的将领。


借荆州以后,吕蒙转回东线,在濡须、皖城之战中都立有功劳,拜为庐江太守,总管淮南要地。但他对西边的荆州战略一直情有独钟,早在借荆州之初,他就针对和关羽的关系,向鲁肃提出过五项机密对策。现如今借荆州也已经过去四年了,联姻策略又告失败,孙权的耐心用尽,差不多该是吕蒙这头鳄鱼游回荆州的时候了。


当时东吴的荆州事务仍由汉昌太守鲁肃负责,由于孙、刘在荆州的界线并不明确,双方部队驻扎呈犬牙交错之状,擦枪走火在所难免。鲁肃总是尽可能地维持两家和平,期望保持南方联盟的和谐。


不过,孙权的这口气实在是憋得太久了,他已经不在乎这种表面上的和谐。建安二十年初,孙权派诸葛瑾来到成都,先恭喜刘备领益州牧,紧接着便单刀直入地告诉刘备:你得了益州,我们承认,所以麻烦你兑现当初的承诺,把荆州还给我们江东。


当时,刘备刚在成都过完征服者的瘾,马上就收到这封存证信函,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还荆州是不可能的,但在道理上似乎又稍嫌站不住脚,最后刘备只好用了一个超级蹩脚的借口来搪塞,他说:还是等我得了凉州之后,再还荆州吧。


说实在的,刘备这话说得实在是没什么水平,这么一来,不但默认了他有归还荆州的义务,同时还给人留下一个找借口赖着不还的坏印象,实在毫无道理可言。不过,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大概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了。


果不其然,孙权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他悍然采取了单方面行动,直接对外宣称拥有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的主权,并派出官员上任。而另一边,关羽也是个不会让步的人,他马上派兵驱逐了所有江东官员。


孙权自然也料到了这种结果,这回他决定不再退让了,召集了两万大军,直接攻打三郡,而统帅便是野心勃勃的吕蒙。鸽派代表鲁肃率军西上,进驻巴丘牵制关羽。孙权自己则前往陆口,坐镇指挥。


吕蒙终于回到了最喜爱的荆州。他的行军速度极快,长沙太守廖立来不及防御,弃城逃跑。名不见经传的桂阳太守,大概不是逃跑就是投降了,反正桂阳被轻松拿下。只有零陵太守郝普稍微坚守了一下,但不久也被吕蒙用贱招所骗,献城投降。


吕蒙轻取江南三郡,士气大振,向北进驻长沙郡益阳县,准备和刘备、关羽援军决一死战。


回头再说蜀汉。


孙权出兵荆南的消息在新成立的成都小朝廷内引发巨大震动,对于荆州集团来说,荆州是家,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入孙家之手,更何况他们才刚刚征服了巴蜀,倘若就此退缩,恐怕就再也镇不住巴蜀豪族了。


出兵这一议题根本不容反对,刘备马上动员了他有生以来所能动员的最大兵力,由关羽先带荆州兵三万人前往长沙益阳争夺三郡,他自己则从益州调动五万人,快速开回老巢公安,准备和孙家动手。


当时大约是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上半年,在湘江两岸,超过十万名士兵列阵对峙,曾经携手击败强敌的盟友,最终走到了反目驳火的边缘。


不过,就在这大战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和平之鸽鲁肃仍未放弃以外交手段解决争议的机会。他在益阳前线和关羽安排了一场面对面会谈,打算将一切是非曲直理顺弄明白。


当然,那个时代还没出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种提法,要么归你,要么归我。


会谈是采取单刀会的形式,也就是双方的军队都停驻在百步之外,由少数高级将领带着贴身短兵器进行会谈。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的是关羽单刀去赴鲁肃的会,后世有些翻过头的翻案文章,又称是鲁肃单刀去赴关羽的会,其实这是一场平等的会晤,所有人都是单刀,没有人在武装或人数上占便宜。


这场单刀会的过程很像港台黑帮片中黑道大佬之间的谈判,鲁肃有点类似于口齿伶俐的山鸡型大哥,他一见面就反问关羽:当初我们让地盘给你,是看你们输得裤衩都没得穿,才暂时挺你们一下。现在你们拿了益州,却不还荆州,我们退而求其次,只要你南方三郡,你还是不肯,关二哥,你说这公道不公道?


关羽是那种嗓门大,但不太会讲话的基哥型人物,他反应没那么快,鲁肃跟他讲道理反而让他没辙了。这时身旁一个不知名的小弟(不是周仓)忽然应声道:占地盘靠的是拳头硬。你说是你的,就永远是你的,哪有这样的道理?


鲁肃一听这话马上变脸,大骂道:你算老几?大哥间谈判,哪有你这鸟人说话的份!


关羽心里多少有点感激那人帮自己活络场面,但被人抢了话也实在是件很丢面子的事,于是拔刀起身,大声道:这是帮中大事,你小子知道个屁!还不快滚!同时朝那人连使眼色,要他快点退下。


经过这么一闹,关羽总算是理顺了头绪,对鲁肃道:当年乌林之战,我大哥也是流血流汗拼了老命,这才打跑了那个王八蛋曹操,这样子换一块地盘都不行?怎么着,肃哥,你现在是来跟我抢地盘的?


鲁肃冷笑:你这是什么话?当年我跟你家大哥在长坂碰面,你们人少又狼狈,从街头仆到街尾了,只想逃到交州去,哪会想到今天这番光景?是我家老板看得起你大哥,舍得下地盘,给你们一块地方暂时蹲蹲,想不到你大哥虚情假意,今天夺了益州,却连荆州也想整碗端走,这种事,一般的小混混都没脸去做,更何况是当大哥的!


说到这里,鲁肃忽然将语气放缓,恢复到读书人的样子,说:我听说,贪而无义,必有大祸,我们俩身负重任,如果不能帮忙分是非、辨对错,只会带不义之兵硬争,又怎么会有好结果呢?


鲁肃这番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道理恐怕已经超过了关羽所能应答的范围。关羽无言以对,只好沉默。


最后,这场单刀会便在关羽的沉默中草草收场。


表面上看起来,鲁肃狠狠地刮了关羽一通,确实是大快江东人心,但话又说回来,问题解决了吗?没有,这场单刀会的实质意义几乎是零。当时双方的话事人刘备跟孙权分别在公安与陆口,要谈也该是这哥俩去谈。鲁肃就算把关羽的脸皮整张刮下来,对于解决争端也没什么帮助。


不过,要说一点帮助没有那也不现实,这场谈判还是起到了一些稳定情绪的作用,毕竟双方合作了那么久,多少还有点情义在。


就这样,双方大军在益阳对峙了数个月,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期间关羽曾试图采取积极攻势,渡过资江,却被甘宁给挡了下来。一直到了建安二十年七月,刘备方面才出现了让步的迹象。


刘备态度忽然松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七月,曹操击败张鲁,进驻汉中。


再见曹操


先说张鲁。


此人是个传奇人物,其祖父张陵本是北方陈留人,也曾经是个士人,后来看破红尘,躲到益州的鹤鸣山修道,道成后称受太上老君赐宝剑与符箓,以天师之名降妖救世,遂在益州开坛传道,信徒要先奉纳五斗米,因此又被称为五斗米道。


张陵过世之后,他儿子张衡继承了天师之位,张衡之后又由张鲁接手,他的道友张修掀起益州五斗米道之乱,公元189年才归顺刘焉,并在刘焉的安排下进军汉中,使汉中南郑成为五斗米道新的道场。


张鲁的寡母据说是个法力高强的道姑,且驻颜有术,以至于刘焉常常借故拜访张家,结果弄得外面流言满天飞。但即便两家如此交好,下一代张鲁跟刘璋却完全不对脾气。刘焉一死,张鲁就在汉中宣布独立,而刘璋也毫不客气地将张鲁的母亲与族人夷灭,巴蜀与汉中的仇冤就此结下。


张鲁在汉中推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治国理念。他奉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不称王只自称师君,手下的干部则依资历为祭酒或大祭酒,一般信徒则称鬼卒。


他下令全面禁酒,春夏禁止杀生,犯罪者可先被赦免三次,轻者可以做义工来代替刑罚。他又设置义仓、义米肉等社会福利措施,倘若有人敢妄取,便画个圈圈诅咒人家(恐吓其会遭疾病)。


张鲁这个简单又迷信的体制很快就被居民所接受,稳定的汉中平原也不断吸引难民涌入,使得张鲁势力越来越大,越做越强。帝国中央无力管制,只好给他一个汉宁太守的头衔作为紧箍咒,以约束他的行为。


曹操在建安十六年不小心说了一句我想打张鲁,结果引起整个关中、西凉军阀的整体爆发,曹操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才肃清帝国西疆。直到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三月,张鲁等得花儿都谢了,曹操这才带着夏侯渊、张郃、朱灵等人的部队来到陈仓,对五斗米道国正式宣战。


同年七月,张鲁战败,丢失了阳平与南郑等主要重镇,退入到大巴山区,跟曹操打起了游击。


对于刘备来说,孙权是竞争对手,曹操则是仇人,丢掉荆南三郡了不起是被对手打败,不伤腰,但如果失去汉中和巴郡,则无异于被仇人割喉。


就在这个当口,刘备权衡轻重,决定以巴蜀为先。他立刻派出使者前往陆口通知孙权愿意和谈,而孙权一看刘备主动求和,也立马将鳄鱼吕蒙召回,放出和平之驴诸葛瑾,前往公安负责谈判的具体事宜。


近世不少论者认为,就当时的局面,孙权应该拒绝和谈,与曹操头尾夹击刘备,自己吞下荆州,岂不快哉。然而笔者却有另外的看法:孙、刘和谈是必然的。平心而论,孙权也一定担心曹操拿下巴蜀,一旦得逞,刘备必亡,那么天下两分,曹操下一个目标便是自己,而自己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吃掉曹操,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维持现状。自己在东方单线作战,刘备在西边为他多承担一些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


既然刘备现在肯让步,孙权对内也就有了交代,于是他给出了相当优惠的和平条件:江东只要长沙、桂阳两郡,归还零陵,并释放零陵太守郝普。


刘备同意这个条件,双方于是重新签订了和平共处条约,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孙家所有,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则属刘备。


对于刘备来说,他虽然失去了长沙这个江南大粮仓,但至少稳住了南郡大本营,另外收回零陵,也算是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之后,刘备仍旧以关羽都督荆州军事,让小舅子糜芳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另外以武陵人潘浚为荆州治中处理州中政务,自己则带领部队火速赶回蜀中应付更加麻烦的曹操。


从事后的发展来看,这次奇袭三郡事件其实相当严重,这意味着建业小朝廷仍未忘记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梦想。这回虽然只取得了两郡,但不代表将来荆州防备衰弱时,江东不会趁机再度出手。


然而刘备或许是被诸葛瑾那张老是挂着和蔼笑容的长脸给忽悠住了,在他的思维中,他和江东的荆州烂账已经结清,从今以后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北方的曹操。


很遗憾的,这是个错误的想法,而且错得相当离谱。


此乃后话,容后再表。


却说刘备,约莫在八月到九月回到成都,刚一坐定便急招参谋商量曹操占据汉中、侵袭三巴的问题,这时候最有资格就这个议题发言的不是诸葛亮,更不是法正、刘巴,而是身为巴郡阆中土著的黄权。


黄权严肃地告诉刘备:倘若失去汉中,则三巴不振,等于是去了蜀地的臂膀,不可不争。


刘备同意黄权的看法,他很爽快地追封这位巴郡人为护军,让他统率诸将,包括新任的巴西太守张飞在内,北上迎接张鲁,以便联合抗曹。不过阅人无数的刘备,这回却看走了眼。


张鲁原本就倾向于投降曹操,当初曹操攻阳平关时,他就打算投降,只是他老弟张卫坚持要战。阳平陷落后,张鲁又想投降,但阎圃劝他多撑一下,争取更好的谈判条件,所以他暂时退入到大巴山区。现在黄权来劝降他,正好给了他和曹操讨价还价的筹码。


九月起,巴郡的板循部落便陆续向曹操举起白旗,曹操分封两个部落的头目杜濩、朴胡为巴中与巴西太守。到了十一月,张鲁终于投降,换来的条件是拜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张鲁的五个儿子和阎圃也都封了侯。


应该说,张鲁这邑万户的待遇算得上是天价了,后来汉献帝退位当山阳公,刘禅降魏当安乐公时,也才食邑万户,张鲁以败将的身份投降能拿到这等高规格的待遇,让我们不得不承认阎圃在谈判上确实很有一套。


此外,和张鲁一起投降的还有马超的旧部庞德,曹操拜他为立义将军,此人颇为忠勇,后被关羽所斩杀。


这里插两个题外话。


第一,曹操所封赐的杜濩、朴胡等板循头目,来头可不小,板循又名人,是巴地的原住民,早在商周时便已在大巴山区建国。板循人最大的特色就是能歌善舞、勇猛善战,他们的巴渝舞便是一套著名的战舞。楚汉相争时,板循对汉朝的建立立有大功,刘邦于是特别免除了罗、朴(濮)、督、鄂、度(杜)、夕、龚板循七姓的赋税,向曹操投降的杜濩与朴胡,就是七姓中的杜、朴两族的头目。


此外,板循人是五斗米道化很深的民族,八十年后,板循人李特以五斗米道号召起兵叛晋,他的儿子李雄则建立了以板循、五斗米道为主体的国家:成汉。


第二,由于张鲁没跟曹操死扛到底,天师家族因此得以保留了下来。张天师成为一个历朝政府都承认的高贵封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第六十四代张天师张源先生于公元2008年10月17日在台湾去世,第六十五代继承权发生争议,似乎时至今日仍没有定案。


书归正传。话说张鲁这一降,便意味着曹操完全据有汉中,并透过板循部落将势力伸入到三巴地区,这正是当初黄权所谓三巴不振的最坏情况。黄权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他身为当地土著的价值,虽然迎张鲁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但他还是成功击溃了板循部落,斩杜濩、朴胡,总算是稍稍稳定住巴地的局势。


但无论如何,曹操盘踞于汉中,就如同灰太狼在羊村外徘徊一般,你不知道他会用什么方法、手段,或是什么时候闯进来,也不知道羊村的围墙是否足够坚固。


当时巴蜀上下为此躁动不安,许多地方都有小股叛乱发生,甚至一日之内多达十余起,刘备必须不停地镇压。但人杀得越多,他心里反而越没底:入蜀还不到一年,他恐怕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抵挡住曹操。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曹操并没有趁着征服汉中的气势继续向南挺进,而是于建安二十年十二月诡异地离开了汉中。他的这一举动,总算是给了焦头烂额的刘备一个喘息的机会。


消长之间


曹操究竟为何会放掉到嘴的肥肉?


答案其实很简单:他累了。


当时曹操身边的参谋如刘晔、司马懿等人,都建议他应该趁刘备立足未稳,一鼓作气掀掉巴蜀这个新巢,但曹操最终还是放弃了,他留下一句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得陇望蜀这句成语就是打这来的)的千古之叹后,带着主力人马班师回到邺城,留下都护将军夏侯渊、平狄将军张郃、平寇将军徐晃等镇守汉中。


曹操这一叹,也叹出了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