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郦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19
|本章字节:5920字
我很喜欢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句话,她说:
“得到了,就会有失去;得不到的,才永远存在。永恒的距离不变,我的相思就永远不会背过身去。”
对于汉元帝刘奭来说,他后宫里面那个最美的女子王嫱王昭君,他是得到过呢?还是没得到过呢?
对于绝代风华的王昭君来说,所有女人都渴望的幸福的婚姻与爱情,她是得到了呢?还是没得到呢?
这一切还得从毛延寿的那一支笔说起。
那支笔和神笔马良的笔一样,是一枝画笔;但拿画笔的人跟马良不一样,是一个宫庭画师,是一个史有定论的小人。一个小人拿着一支画笔,跟王昭君又有什么关系,这又要从皇帝的老婆说起。
古代皇帝的后宫里到底有多少老婆?这是一个让很多现代人都很困惑的问题。
平常我们会用“三宫六院”这个词去形容皇帝老婆这个特殊阵营的庞大,但事实上,皇帝的老婆并不多,狭义的老婆是指妻,这和民间一样。从夏商周开始,皇帝的妻一般也只有一个,周代称王后,秦以后称皇后,民间传统的说法叫正宫娘娘。但广义地说,老婆不仅指妻,还指妾。也就民间俗话说的“小老婆”。皇帝有多少小老婆呢,周代规定周王最多可以有十二个小老婆,其中三个被称为“夫人”,九个被称为“嫔”。连上大老婆,十三个,这也不少了,比那讨老婆的天才韦小宝已经多了将近一倍了。从秦始皇开始,帝王们开始大规模地讨小老婆,比如说到汉武帝的时候,他除了一个皇后之外,把“嫔”这个层次,也就是“妾”这层次分了十个等级,每个等级十几个人,总数要有一百多人。
看上去蛮多的了,但离一般人的想像还有不小的距离。有人会说了,不会吧,就这么少,我们去过故宫,见过紫禁城,那三宫六院的规模就住这么点人?
这个问题提得好。事实上,在史书中,在我们的印象里,那些荒淫无耻的帝王确实远不止霸占这么点儿女人。但关键是,我们刚才提的那个问题不应该是“古代皇帝的后宫里到底有多少个老婆”,而应该是“古代皇帝的后宫里到底有多少女人?”
有人会问,这两个问题有区别吗?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很大,这个区别所造成的影响也很大,尤其对王昭君的命运产生过关键性的影响。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杜甫写王昭君的那首七言律诗,开头两句就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在这里称王昭君为“明妃”。称昭君为“明”是因为到了西晋的时候要避司马昭的讳,所以改“昭”为“明”;但称“妃”,就是明确说王昭君是当过汉元帝的老婆的,因为嫔妃就是皇帝的小老婆的统称。
事实上,这是后世文人在抬高王昭君的身价。
我们刚才讲了,皇帝的后宫里有很多女人,但可以被称为大老婆和小老婆的只有少数人。那么后宫里剩下的那些数量庞大的女人们又是些什么人呢?按古代的后宫制度,她们又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最低级的宫女,婢女,但宫女中也有很多随时有可能被皇帝宠幸,从而随时向上升级的。还有一类就是没有小老婆的名分,但随时准备接受皇帝宠幸,从而获得嫔妃的名分,她们中有很多人不能获得嫔妃的名分,最终就只能降级为宫女。这些女人在汉代被称为“待诏掖庭”。应劭注《汉书》的时候说:“郡国献女,未御见,须命于掖庭,故曰待诏。”王昭君就是这样一个待诏的女人,一直到她毛遂自荐要远嫁匈奴的时候,她还没有获得任何嫔妃的身份。
试想一下,如果这时候王昭君已经是汉元帝的小老婆了,哪有一个男人肯把自己的老婆送给别人去和亲的呢?汉、唐两朝实行合亲政策,嫁的可都是公主,哪有嫁老婆的呢?正是因为王昭君这个“待诏掖庭”的身份还不是皇帝的妃子,所以她才可以远嫁匈奴;也正是因为王昭君这个“待诏掖庭”的身份已经是时刻准备着成为皇帝的老婆,汉元帝在把王昭君嫁出去后才把肠子都悔青了,马致远才由此演绎出了《汉宫秋》的悲情故事。
那么杜甫明明知道王昭君只是“待诏掖庭”,他为什么又称昭君为明妃呢?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昭君“和亲”使命的推崇,二是对昭君出塞的同情。其实这两点也是后世,也包括现在,大多数人对昭君出塞这件事的态度,但我认为这两点本质上都陷入了一种严重认识误区。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昭君出塞到底是不是和亲?
晋以后的文人开始把昭君远嫁匈奴定义为和亲。但奇怪的是《汉书》有两处地方,也就是在《元帝纪》和《匈奴传》里分别提到过昭君远嫁匈奴这件事,但都没说这件事的性质是和亲。只说匈奴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遂“赐亲”于单于。也就是说匈奴来求亲,愿意当大汉天子的女婿,所以汉元帝就赐婚了。但汉代的其他几次和亲,《汉书》都是明确写出了“和亲”两个字的。
我们知道整个汉代,从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开始,与匈奴和亲就是一项解决匈奴问题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和亲呢?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汉高祖为解决边境的骚扰问题,亲率大军与匈奴开战,结果打不过,还被围在白登,差点丢了老命。这回来实在没办法了,手下就献了这么个憋屈的主意,反正也不嫁真的公主过去,找个什么诸侯王的女儿顶着公主的名嫁过去就行了。匈奴好蒙,一看人家连女儿都嫁过来,还捎一大堆礼品,就安生两天。可过不久老毛病就又犯了,汉朝这边还是打不过啊,只好再嫁公主,这叫做和亲。也有不嫁给匈奴的,比如有名乌孙公主。汉武帝朝就有两个乌孙公主,一个叫刘细君,一个叫刘解忧,都先后嫁给了乌孙国王,与乌孙合亲也是为了联合乌孙,夹击匈奴,所以依然是属于“和亲”的国策。
但昭君出塞的时候,情况已大不相同。《汉书?匈奴传》记载,经过一百多年的汉匈战争,到汉元帝的时候,匈奴已经是“大虚弱”,匈奴内部也分崩离析,最多的时候,居然有五个单于在互相攻伐!后来剩下了两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他的哥哥郅支单于。这时候,匈奴已经到了“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的地步,也就是依附汉朝的一方才能存活下来。呼韩邪单于就主动臣服了,最后汉朝就出兵把郅支单于给灭了。当时郅支单于感到无力对抗大汉,就逃到了今天的伊犁河流域一带。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和副校尉陈汤“矫制”,也就是伪造命令出兵,在康居诛斩郅支单于,他们在给朝廷的上疏中说:“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话说得才叫掷地有声,简直就是汉人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豪言壮语!呼韩邪单于看到这个情况,怕啊,赶快屁颠儿屁颠儿地来朝觐,还撒着娇要认岳父。这时候汉元帝44岁,而呼韩邪单于已经40岁了,还要认一个比自己大四岁的人为爹,说明在大汉威势之下,匈奴害怕得都已经有些心理变态了。就在这种情况下,昭君出塞,虽然确实对两个民族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决不是汉代标准意义上的和亲,决不是乌孙公主那样为解汉朝危难而牺牲自我的奉献与献身。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到底是昭君出塞更值得同情呢,还是不出塞更值得同情?
李白有首诗,就叫《王昭君》,诗曰“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短短二十个字,充满了同情与感叹。感叹什么呢?就是出塞的境遇,就是“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的境遇。李白为什么觉得这种出塞的境遇让人同情与感叹呢?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