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康学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51
|本章字节:10746字
在我们的采访快要结束时,汪副镇长最后又对我们诚恳地说:“我在这里才干一年。剩下的两年时问,我还要争取给这个村多干点事。我的想法是,在三年内,我们要让全村村民的上交和孩子上学的经费问题,都能从村办的集体企业收入中去解决,还要让全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比现在有一个大的提高!”从汪德林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他的决心是很大的,他的行动又是实在的。“当于部只要务实不务虚,群众还是会拥护的。”汪德林从自己这一年的下乡工作实践中,已悟出了这一个道理。假如,我们所有下乡下村的扶贫干部,都能像汪德林那样有务实的精神和干劲,踏踏实实地为村民服务,那在农村该是一股多么大的推动力,又能为村民百姓做多少好事啊!
甄业成
一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四十年如一日坚持为他人做好事,为人民作奉献。他的事迹,被人们传颂着,赞扬着,他就是湖南省桑植县教委的干事——甄业成。
一桶豆渣吃一个星期,拾元钱开一个月伙食,甄业成把自己积攒下来的钱全部奉献给了国家、集体和他人……
甄业成60岁了,他的全部家当,只有10把椅子,一张床,一个放书兼作放衣的柜子和一些炊具。他生活简朴、节俭,近五年来,他没有缝制过一件衣服。平时,总是以辣椒、豆渣之类的素菜下饭,拾多块钱开一个月。他的工资收入并不算少,负担也并不大,何以如此节俭?追寻他的足迹,我们不难发现……
1951至1953年,他初参加工作先后调到官地坪完小、人朝溪向家台小学、西莲乡白岩头小学和自石乡的李家坪小学、教书,那时国家的报酬就是一个月几十斤大米。他每年都将节余下来的近150公斤大米,全部送给了学校附近的贫困农民和贫穷学生。
1954至1959年,甄业成在官地坪小学、马合口乡单家峪小学等地教书,他曾用自己的工资,接济过几十个贫穷的学生读书。
1988年的一天,甄业成从官地坪坐车回县城。在车上,他听人说马合口乡刘世耕老师的家遭了火灾,于是,把刚从银行取出的100元钱递到了刘世耕老师的手里……
甄业成用自己的钱粮帮助别人,更多的粮钱还是捐献给了国家和集体。
1975年,捐给官地坪公社洞口大队买动力机200元;
1977年,捐给官地坪乡会龙村小学1100元;
1985年,捐给马合口乡中学100元;
1989年,捐给受灾的赤溪乡金家台村100元;
1983~1989年,捐给聋哑残疾人200元;
1990年,捐给桑植“贺龙教育基金会”1500元;
几年来,他给国家、集体和残疾人的捐献总计约5000余元,加上历年来他用不计其数的几元几十元的小数支援别人的钱和物,至少在一万元以上。
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要去。
1972年春季,当他获知官地坪公社回马迪大队小学条件艰苦而无人去任教的消息后,便找到当时的学区校长,主动要求去该大队小学任教。
回马迪大队是一个海拔1500多米的高寒山区,离官地坪镇30多里。甄业成第一次翻山越岭气喘吁吁地来到这个学校时,面前的一切使他愣呆了:乱土墙垒成的一间破房子,上面盖着茅草,正逢下雨,屋里一片潮湿。这间土墙房的一旁,还有一间用两根木头撑起的摇摇欲坠的茅棚,这便是他的住房!他的心冷了一截。他真有些想打退堂鼓了。学校旁边,一位中年农妇好心劝他:“甄老师,你还是回去吧!这里没得老师呆住过,也没学生愿上学。”甄业成思量很久,最后还是决心坚持下去。
开学了,学生却寥寥无几。他感到奇怪,一打听,原来是因为太穷,交不起学费,于是他又决定全部免费让孩子们上学。山民们果然都把伢女送来了,第一期终于有23个流鼻涕的孩子坐在了教室里。
学生多了,甄业成的一点工资,已无法维持孩子们的学费。他开始组织学生勤工俭学。每个星期天,他都带领学生上山采集草药,砍山竹编制竹器卖,然后再换回学生需要的纸笔、墨水、课本和图书。5年过去,这里不仅有了新的教室和礼堂,还平整了操坪,添制了桌椅、板凳、黑板、兴办了校办工厂,学生也由23人增加到75人,从入学到毕业全部实现了免费。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达到100%。
5年后,根据工作需要,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回马迪学校,回到学区去从事农民的扫盲工作。
在山区,给学生上课都不容易,要组织社员上扫盲课就更难了。针对社员的实际,甄业成决定送教上门、上地头。每天,他都提着一个小黑板,上面写满了生字,到处给上课对象去送教。一天,他来到新桥村,见十八岁的村民谷进英在种油菜。他走过去,将黑板挂在一棵树枝上,然后问谷进英愿不愿认字?谷进英说:“你不要教,我读不成。”甄业成一面帮她干活,一面和她拉家常。谷进英被他的精神感动了,最后坐下来,认真地跟着甄老师学完了黑板上的字。在新桥,还有个年轻油匠谷小三,白天打油没空学习,甄业成就晚上提着灯到他家送教,这个油匠很受感动,用功学习二十多天,认了1200多字。短短半年时间,有200多名文盲在甄业成的辅导下先后扫了盲。
1989年,甄业成听说县委要组织社教工作队下乡扶贫,便不顾年纪大,主动要求下村扶贫。县委批准他的请求,让他带队去陈家河镇扶贫。下村后,短短二个月,他走村串寨,先后走访了100多家农户,700多人次,对扶贫对象作了全面调查了解。他负责扶持的黄木滩居委会,有650多人,人平仅二分田。这些居民不是商品粮供应,60%的居民年年都缺粮吃。为了解决这里贫困农户的温饱,他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1000多元钱,先后垫资联系扶持村办企业和十几家农户办起了牛蛙场、酒厂、水泥花板厂、小鱼场、猪场、肠衣加工厂、洗发精厂、皮蛋厂、柑桔园艺场等十多个厂(场)。除开会外,他天天都蹲在村里,白天和村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深入到各家帮助出谋献策脱贫致富。一年过去了,这个村90%的被扶持农户解决了温饱,10多户村民都先后成了万元户。
他处处关心别人,却唯独忘了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他失去了青春、妻子、儿女和其他许多许多……
几十年来,为了给他人和社会作奉献,甄业成失去了许多属于他的宝贵的东西。年轻时,他曾有个小家,也和妻子相亲相爱过。后来,这位妻子吵闹着硬要他调回本村小学去教书,否则便要和他离婚。而当时,因为工作需要一时又没有办法迁就她的要求,最后妻子和三岁的孩子终于离他而去。
如果说,家庭的破裂给了他沉重的打击,那么,失去孩子的打击,则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那时,他还在回马迪小学教书。一天,有人忽然来告诉他。他在官地坪读书的孩子在学校劳动时不慎掉进了天坑,身上摔成了重伤,现在县医院抢救。正在上课的甄业成猛听了这消息,脸色顿时变得惨白。怎么办?是去看自己受伤的孩子,还是继续把课教完?他的心里激烈地翻腾着。看到课堂上那几十双敖敖待哺的孩子们的目光,他咬了咬牙,忍住泪水继续给孩子们讲课,直到星期六放了学,他才匆匆下山乘车赶到县城。此时的孩子,躺在病床上一动不能动。孩子被摔得遍体鳞伤,头骨、锁骨、肋骨等多处骨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望着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的儿子,甄业成的心碎了!但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星期天他匆匆安排好儿子的生活和医疗费后,又往百里外的宫地坪赶路。就这样,在儿子躺在病床上的3个多月里,他都是星期六下山,星期天返校,没有误山上孩子们的一节课!不幸的是,他的儿子终因伤势过重,最后在“爸爸、爸爸”的呼唤中离开了人世!
失去了唯一的孩子,甄业成看起来生活十分孤独了,但是,他仍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对人说:“我的儿子虽然失去了,但我教的学生却是我的亲人,我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他们也都时常来看望我,我还有什么孤独哩!”
对于甄业成,有的人并不理解,甚至有人说他傻、说他憨。甄业成却不这样认为,他常这样对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奉献!”
白衣天使
湖南湘西桑植县人民医院,有一位医术高超、态度和蔼的女大夫。她,就是去年被卫生部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好医生——廖丽君。
廖丽君出生在长沙闹市。1964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医学院,被分配到湘西最边缘的桑植山区工作。
60年代的桑植,各方面的条件还十分艰苦,但这更坚定了廖丽君献身山区医疗事业的决心。她立志全心全意为病人治病,当一名出色的山区医生。
县人民医院每年都组织人员轮流到乡下巡回医疗,送医送药上门,廖丽君每次都积极报名参加。桑植县的40多个乡镇和几百个村寨,她一个个走遍了。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廖丽君巡回医疗来到汆湖乡医院,挎着的药包都来不及放下,即有一个村民飞跑而来,告诉她10多里路外有一名产妇难产,危及生命。廖丽君听罢,顾不上吃晚饭,立即同一护士爬山涉水10多里,匆匆赶到那产妇家,及时采取了急救措施,终于使那产妇顺利生下孩子,脱离了危险。
在县医院工作,对于那些进医院来看病的病人,廖丽君更是热忱服务,关怀备至。1986年腊月29日,升任副院长的廖丽君正在医院值班。从上洞街乡来了一位家境十分贫困的农民,背着一个烂柴背笼,手里抱着一个患肺炎已病危的小孩,可是他身无分文。廖丽君破例将孩子收下住院治疗,并叮嘱食堂,每天给这位病孩及其父亲送饭菜,伙食费由她私人负担。住院费则请求县民政局与卫生局作了解决。孩子病好出院时,其父亲感动得直向廖院长叩头谢恩。还有一次,一位年约30多岁的农妇患了肝腹水,肚子肿得老大,家里无钱,只得每天到县卫生局门口求救。廖丽君知道她的景况后,亦将她收进医院作了精心治疗。半个月后该病妇出院了,廖丽君又给她买了一张回程车票。
廖丽君高超的医术,与她对病人高度的责任感分不开。1988年4月,县百货公司一职工的孩子脖颈里面长了个脓疮,其家属找了几个医生,都被误为淋巴结整治,吃药打针均无效。后来该职工抱着孩子来到廖丽君家里,其时廖丽君正为80多岁的姑妈喂饭。她给孩子作了反复仔细的诊断,并迅速领到手术室作了穿刺,使孩子的病很快就好了。还有一次,淋溪河修公路桥出了事故,被塌方所伤的20多名民工生命垂危。送到医院后,医院全体人员奋力抢救。其中一位重伤员初诊时没有发觉问题,廖丽君却在反复复查中,将这位病人诊断出是脾脏破裂,并及时进行抢救,才使该伤员脱离了危险。
廖丽君的事迹还有许多许多。县医院的医生护士们都说,廖副院长为人非常好,她关心医院里的每一个病人,也关心每一个医生和护士。平时职工有谁病了,她也常常帮助照料、护理。
廖丽君在桑植县人民医院工作,一干就是27年。记者问她是否想过调回长沙工作?她说曾经想过,而且有凡次很好的机会,甚至对方的商调函都发过来了,但她最后还是没走。能为贫困山区的人民解除疾苦,能受到群众的称赞厚爱,她说这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夕阳无限好
离休之后,怎样生活才更有意义?张世琦——江西省赣州地区原行署副专员,用他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1988年7月,年届花甲的张世琦要离休了,组织上征询他的意见。他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我去贫困县开发荒山办果园。”
张世琦办了离休手续,果真一头扎进了果园的开发中。他计划在赣南贫困的于都县和宁都县各办3000亩桔子园。此举不少人都觉得惊奇和不可理解。“这老头子,离休了不知享清福,不去钓鱼养花摸牌过日子,却办什么果园!”“要办果园,也不要搞这么大规模。”
面对人们的议论,张世琦没有丝毫的犹豫。几年前,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观时,就曾深受启示,觉得在中国办果园是条脱贫致富好路子。赣南地区气候土壤都适宜发展柑桔,这是早些年胡耀邦总书记在世时,就指示中科院考察届得出的结论,现在他要亲自创出一个样板来。
张世琦说干就干。为考察适合大规模的连片荒山,他连续几月在于都宁都两县蹲点,风餐露宿,深入调查。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两县的几个贫困山乡选好了地方,面积总数超过了6千亩。
有了地盘,即着手进行建场开发。1988年11月12日,张世琦在于都县召开了果场成立大会。果场定名为于都县力杰夏橙试验场,投资果场的人员,只要入股1000元,将来即可参加分成。结果,全场共集资121万元,分为121股。其中,征集当地几个乡村的荒山土地算66股。当时,场部的管理人员只有7人,除两名是当地村干部外,其中大多数都是由离退休的老干部担任。场长康定沐,原担任县水电局长。副场长管世英,原在县柑桔研究所当过技术干部。财务会计肖本林,原在县轻工局当过会计。张世琦自己当董事长,又另聘了中国柑桔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校伸当技术顾问,这些人都有着各自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办场在行政、技术和财务管理上都有了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