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力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8 02:29
|本章字节:5020字
三、司马迁死之谜
正史中司马迁只有出生年: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无卒年记载。后世传说不一,有说被武帝所杀,右说是自杀,那么司马迁究竟是死于什么情况呢?分析如下:
第一,被武帝所杀。
据东汉《汉书旧仪注》(卫宏著)记载:“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李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就是说,司马迁因写《孝景本纪》揭露了景帝的短及武帝的过,使武帝怒不可遏,于是借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一事而处治他,被阉出狱后,又因有怨言,而再度下狱处死。
正史《汉书·司马迁传》(班固著)也记载了司马迁的死因是“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夫唯《大雅》既明其哲,能保其身。难矣哉!”即班固隐晦地哀叹司马迁未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近代学者郭沫若提出司马迁之死有被武帝二度下狱致死的说法,郭沫若据《盐铁论·周秦篇》(桓宽著)所载:“一日下蚕室,创未瘳……出入宫殿……食大官享赐……故或载卿相之列,就刀锯而不见悯。”就是说司马迁第一次入狱,处以腐刑(下蚕室),出狱后当上中书令,后又再度入狱终至处死(“就刀锯”)。
至于再度下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因为武帝不满司马迁写《孝景本纪》及《武帝本纪》的实录,然后借巫蛊之祸处治他。因为《汉书》有载,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连坐处死了不少人,包括士大夫在内。司马迁性刚言直,必然对当时武帝犯下的这一大过失有所针砭,所以被害。
有人认为是司马迁给任安写的《报任少卿书》对武帝的抱怨和隐指,而被武帝杀害。试想《报任少卿书》是司马迁对武帝血泪的控诉。武帝岂能容忍他向一个死囚犯指控自己,所以自司马迁写《报任少卿书》之后,司马迁就神秘地失踪了。
第二,自杀说。
司马迁自杀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其《报任少卿书》中司马迁就对挚友任安如泣如诉地表明,自己受了奇耻大辱,之所以还苟活,就是为了要完成史书的撰写。
司马迁说:“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子宫刑。”认为自己已受了天下最大的耻辱,成为了“与宦官为伍”的人,只要想起这些,就“汗未尝不凉背沾衣也”!
司马迁说他之所以忍辱苟活,就是为了要完成《史记》的撰写。
他的千古名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贤》;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所作也。也表明他活着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书。现在书已写成就没有再生存下去的必要。
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现在自己自从遭了祸后,“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
再加上司马迁从来最重气节,年轻时就在泪罗江为屈原之死而痛哭,他写的《史记》中也以大量篇幅讴歌前人的气节,这就是说,司马迁一旦完成《史记》就没有再生存下去的欲望。所以司马迁自杀的可能比较大。但是书还没有出版,司马迁还不应该去死,这就是说司马迁还有另外的原因促使他必须速死,那就是第三种原因。
第三,被逼自杀。
被逼跳河,这是本书给司马迁安排的结局。理由何在?
司马迁受宫刑后所以苟活的原因,在其《报任少卿书》中已经骂得很清楚,是为了完成父嘱写史书,书虽然完成了,但尚未出版,那他是不可能就去死的。但为何匆匆而死,肯定是有人相逼。
那么是谁逼他的,当然是汉武帝。因为武帝病重,所以非常关心自己身后的历史记载,就逼迫司马迁按旨修改,但司马迁坚持要实录,致武帝不满,于是为保名节,只有以死相抗。
另一原因是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到了武帝手中,使武帝下决心处治他,所以司马迁不得不托人把副本藏于名山,然后自己匆匆出逃后跳河自杀。
黄河龙口是司马迁出生的地方,所以司马迁在被君王所逼的情况下效法屈原投江,用生命捍卫历史的真实,就成为了司马迁的最大可能。这也就是本书之所以安排司马迁投黄河的缘由。
另外,据《汉书》作者班固说《史记》缺十篇,这十篇只有目录无文字。《汉书·艺文志》载:“《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
《汉书·司马迁传》也载:“而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张晏具体认为所缺十篇中包括《景帝本纪》及《武帝本纪》,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史记》中的《孝景本纪》及《武帝本纪》就可能非司马迁原著,那就更可说明汉武帝当时的震怒,从而人们对司马迁的死因也就更有了清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