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世界吗?

发布:2018-10-09 14:44 · 奇闻异事

在传统物理学中,不知从哪里冒出这样的线学说其实已有先例。比如,物理学家们对于光的量子解释:光粒子,或者光子其实是电磁场背景下崛起的一束束活跃的能量,就像从另一片寂静的海水中荡漾开来的水波。甚至,量子论的不可预测性也延伸到了看似空洞的真空,所以我们永远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绝对的真空。这使得成对的“虚拟光子”在它们重新组合和消失之前得以从显而易见的空洞中快速建立。阿斯特卡提出的圈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量子概念,它还自然而然地对“量子几何”这一假想的领域表现出振荡,阿斯特卡认为这一领域永远无处不在。之后,这些圈相互链接,织就成一张网,将时空编织在一起。

起初,在人们看来他似乎是用一个同样神秘的量子几何和圈的概念取代了已被广为接受却高深莫测的爱因斯坦时空系统。但阿斯特卡的理论还有另外一个绝妙的特点:他划定了最小的圈的边界,低于这个尺寸,圈就无法编织在一起。反过来,这就设定了一个最低尺度,低于这个尺度,由圈编织而成的时空本身就无法被挤压。这意味着,根据圈量子引力构想,宇宙永远不可能被压扁成一个微小的奇点,即便是在它刚刚诞生的初期。

为了发现宇宙大爆炸中的世界发生了什么,阿斯特卡和同事在圈理论的框架下创建了一个宇宙的计算机模拟器,然后将时钟拨回到大约130亿年前,人们普遍接受的宇宙大爆炸发生的时候。一开始,一切照旧,按部就班,随着时间的倒推,宇宙越来越小。但就在快要接近传统物理学所指的宇宙大爆炸中无限小的奇点的时候,宇宙收缩到一个特定的微小而有限的尺寸,继而又重新开始向外扩张。阿斯特卡认为这表明我们的宇宙并没有奇点,也并不在大爆炸的奇点中诞生,宇宙是一直存在的。他说,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宇宙发生了收缩,而后又重新向外扩张,而如今的我们正生活在扩张时期。

佛教哲学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世界吗?

图源:Quanta Magazine

阿斯特卡说,他的圈理论和古印度经文二者都描述了一个不断在创造和毁灭的阶段中循环往复的宇宙,这样的相似仅仅是一种凑巧却也可喜的呼应。但是在其他领域,他在物理学和宗教学中建立了更加明确的联系。

在过去10年左右,阿斯特卡已然成为了一位更加虔诚的佛教徒。追随着毗婆舍那学派,他参加了为期10天的集中冥想,在此期间他被禁止讲话和阅读。在与世隔绝的日子里,他竭力达到一种“超越思想”的意识状态,这对物理学家精神上的专注和毅力是个挑战。

“在我的精神生活中,我能够保持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对此我由衷感到自豪,”他说。“在我工作的时候,我可能会完全脱离轨道,而有时我会感觉很不好。”不过,这个问题在持续深度冥想所召集的强大意识力的作用下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阿斯特卡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他们确实说过第一次冥想就像一场’心灵的手术’,可以使意识得到非常非常深刻的净化。”他说。

在冥想练习的启发下,阿斯特卡正在训练自己用科学的视角观察佛教哲学的其他方面。冥想练习传授的是一种被未来的启蒙或者涅打破的个体轮回的循环。阿斯特卡一直在思考是否有可能建立一种与此相符的物理学意识模型。他的观点与林德所推崇的二元论类似,认为有一片广大的意识领域嵌在我们每个个体中。

最好的证据并不来自实验室,而是来自正在尝试进行深度冥想的人们。

再次回到光子在电磁场中突起的量子物理学描述,以及他自己的理论,圈是从量子几何这个背景海洋中抛起的能量块,阿斯特卡将我们的个人意识描述为这片公共海域的一场骚动。当我们每天经历生活的考验和无尽的痛苦时,我们就像愤怒的巨浪从平静的海域中被强行拖起。而冥想,阿斯特卡认为,可以使思想沉静,让我们重新浸入到平寂的海洋。“也许涅仅仅是意识领域中的基态能量,就是最低的能量状态。”阿斯特卡推测。

佛教哲学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之前的世界吗?

图源:HUMANITY

对阿斯特卡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隐喻,还是一个科学上的理论,尽管目前他还不能有力地发展和证明它,因为至少目前还没有办法进行实验。这并不会令阿斯特卡感到沮丧,他说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就预测时空体系中的涟漪也许能够被观测。一个世纪以后,物理学家们才真正观测到了这些涟漪,或者叫引力波,它们产生于很久以前的黑洞相撞。

阿斯特卡认为,最好的和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并不来自实验室测试,而是来自进行深度冥想的人们。这样的影响可能是如此深远,可以渗入你的内心世界,直到你与外部世界全然失联。“你会丧失你的动力,或者抱负,”阿斯特卡说。由于担心在无意中自己学习物理学的动力遭到破坏,阿斯特卡现在只在感到压力时才做短暂的冥想,这能为他带来“根本的快乐”。

阿斯特卡和林德都承认,许多科学家对于将科学和神学相结合的尝试嗤之以鼻,担心这会将物理学拖向神秘主义。非西方哲学的学者们也同样对于教义中被遴选出来作为7410宇宙切入点的客观影响态度谨慎。不过,宗教教义有时的确会提出一些对物理学家有着天然吸引力的猜想和观点。面对与之对立的物理学理论,直觉或许能够帮我们确定哪一方更合自己的品味,甚至对职业科学家们也是这样。正如林德所言,你全心推崇的理论一定不是仅仅合乎数学逻辑的理论,它一定“在某些方面合乎你自己心意的逻辑”。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