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男女:是时候重新定义性别了

发布:2018-10-31 09:59 · 奇闻异事

不止男女:是时候重新定义性别了

利维坦按:在如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一个孩子降生后,医生或者助产士都会通过观察外生殖器来宣布这条生命是个“男孩”,要么是个“女孩”。随后,这个性别进入到你的身份证、驾驶执照、社保卡、护照等一切与社会身份有关的文件与档案中。公共卫生间除了母婴/残疾人,只设置了男女这两个空间可以选择――长久以来的性别二元论,使得我们习惯了***/***所定义的两个类别,以至于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当我们说某人“不男不女”的时候,这个表述往往是充满敌意和侮辱性的。

而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性别的定义远非依靠***/***就可以判断――不论是性别分化障碍还是特定的基因表达,人类的性别界限更像是一个光谱图,这无疑使得那些无法定义自身性别的人,面临社会道德以及法律的冲突。非二元性别作家亚历克・瓦德-梅昂(Alok Vaid-Menon)曾说过:“我并非投错了身体,我只是出生在了错误的世界。”身体适应世界,还是世界根据不同定义适应身体,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保罗・詹姆斯(Paul James)是一位临床遗传学家,他常习惯性地与自己的患者谈论一些最为敏感的话题。但是,在2010年年初,他发现自己在一次关于“性与性别”的对话中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一名46岁的孕妇来到他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医院的诊室,获取自己的羊膜穿刺结果,这种检查是为了筛查胎儿的染色体异常。胎儿的检测结果很好――但母亲在后续检查中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她的细胞来自两个不同的个体,也许是双胞胎的两个胚胎在她母亲子宫内融合造成的。

不止男女:是时候重新定义性别了

图源:Gifer

事情还不止这么简单,她身体中一类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通常使人表现出女性性征;而另一类细胞则有X、Y染色体各一条。这位女士活了40多岁,孕育了三个孩子,才第一次知道她身体里相当一部分的细胞染色体组成为男性形式。詹姆斯说:“对于一个仅仅是来做个羊水穿刺检查的人来说,这简直是科幻小说的素材了。”

性别的构成可能比看起来复杂得多。简单地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有无Y染色体:如果有,你就是男性;如果没有,你就是女性。但是,医生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有人“跨界”――他们的染色体构成是一回事,但是性腺(卵巢或睾丸)或性解剖学结果又是另一回事。这样的人被称为中间性,又名性别分化障碍(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简称DSDs),在他们小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常常不知道该把他们当作男孩还是女孩来抚养。一些研究人员表示,如今每10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一定程度的DSD症状。

若把遗传因素也纳入考虑范围内,两性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科学家们已经发现,DSD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与许多基因相关,这些基因的多样性对个体解剖学或生理学上性别的微妙影响也已经被逐步揭示。另外,DNA测序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新技术证明,几乎每一个人的细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基因差异,有些细胞的“性别”和身体其他细胞是不一致的。

不止男女:是时候重新定义性别了

图源:Teaching Tolerance

有些研究结果甚至认为,每个细胞的“性别”能通过一个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网络控制着这个细胞的行为。伦敦大学学院儿童健康专业研究性发育和内分泌的约翰・阿克曼(John Achermann)说:“我认为,在男性和女性之间还有更大的多样性,并且肯定存在一些重叠区域――有些人无法在二元结构中清晰地定义自己。”

在当下以二元术语定义性别的世界里,这样的发现难以立足。几乎没有一种法律体系允许生理性别的模糊不清,而个体的合法权利和社会地位又深受出生证明上所载性别的影响。

“严格二分法的主要问题在于,总有一些中间性的案例在推动界限,并且要求我们确切地界定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界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理性别差异的学者阿瑟・阿诺德(Arthur Arnold)说,“但是这往往是最难的问题,因为性别有很多种定义方式。”

性别的开端

不止男女:是时候重新定义性别了

图源:Gineers Now

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别是很明显的,但是在生命的开端,情况却不是如此。人类胚胎在发育的前5周内,既有可能形成男性生理结构也有可能形成女性生理结构。在发育中的肾脏旁侧,两个叫做生殖嵴的突起沿着两对导管一起出现,其中一个能够发育成子宫和输卵管,另一个可以形成男性内部生殖系统:附睾、输精管和精囊。大约六周时,性腺开始发育,成为卵巢或睾丸。如果睾丸形成,它会分泌睾丸激素,支持雄性生殖导管的发育。它也会分泌出其他荷尔蒙,迫使子宫和输卵管萎缩消失。如果性腺形成卵巢,就会产生雌激素,而睾丸激素的缺乏就会导致男性生殖系统的萎缩。性激素同样支配着外部生殖系统的发育,它们会在青春期来临时再次发挥作用,触发第二性征的形成,如***发育、面部毛发等。

不止男女:是时候重新定义性别了 不止男女:是时候重新定义性别了

图源:The Sexual Study of the Male and Female Human Body in Color Pictures

这些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对个体性别产生显著影响。影响性腺发育的基因突变会使一个携带XY染色体的人表现出典型的女性特征,激素信号传导的改变会使XX型染色体的人沿着男性的人生轨迹发展。

多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发育成为女性的过程是“默认过程”,而发育成男性的过程是由Y染色体上某一特定基因的存在启动的。1990年,科学家们揭示了这个基因的身份,并将其取名为SRY,这一发现迅速抢占了头条。这个基因能够仅凭一己之力使性腺的发育方向由卵巢转向睾丸。举例而言,XX型个体携带的Y染色体片段上如果有SRY基因,TA会发育成男性。

然而,到了千禧年之际,促进卵巢而抑制睾丸发育的基因(比如WNT4)的发现,推翻了“成为女性是被动的默认选择”这一假想。带有这一基因多余复制品的XY型个体性腺和生殖器的发育更加特殊,并且会形成发育不完全的子宫和输卵管。2011年,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另一个促进卵巢发展的关键基因RSPO1不能正常工作,XX型染色体的人就会发育出卵精巢――一个兼具卵巢和睾丸发育空间的性腺。

这样的发现使确定性别变成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在这场两类水火不容基因的对抗性活动中,性腺的“性别”问题半路杀出。基因网络中,分子(比如WNT4)数量和活性的变化都可能使平衡向着朝向或背离染色体表明的性别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我们看待性别方式的一种哲学层面的变化,即性别是一种平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性别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人埃里克・维兰(Eric Vilian)医生说,“这颇有些从系统生物学视角看待性别世界的意思。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