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作者季羡林先生,学问好,人人都知道,散文写得好,却容易为人们忽略,其实他的文章一直伴随着他的学问,是他学问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季羡林的散文精髓就在于真情二字,情感的纽带把他和环绕着他的人情物事连接了起来,把今时今日和往时往日连接起来,文字再朴实不过,情感再真纯不过。他建造的文学宝塔,带有繁丽多姿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复调散文。钟敬文如此评介: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再恰当不过。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人生走到这个地步,也并不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实甜。 东方人似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更关注背景和关系,更多借助经验,而不是抽象的逻辑,更能容忍反驳意见。西方人更具[分析性],倾向于使事物本身脱离背景,避开矛盾,更多地依赖逻辑。两种思想习惯各有利弊。 我只是想,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我从来不相信轮回转生。既然如此,一个人就应该在这短暂的只有一次的生命中努力做一些对别人有益,也无愧于自己的良心的事情,用一句文绉绉的话来说,就是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能做到这一步,一生再短暂,也算是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了。 如果青年朋友们问我有什么经验和诀窍,我回答说:没有的。如果非要我说点什么不行的话,那我只能说两句老生常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苦]二字就是我的诀窍。说了等于白说,但白说也得说。 古代哲学远比现代哲学更符合多数人对哲学的概念。古代哲学家很单纯地认为,哲学就应当在某种方式上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这个美丽的理想在现代哲学中几乎根本找不到。——季羡林--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

《忆往述怀》是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作品集,在平实无华的叙述中,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从该书,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却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每天进步多一点

每天进步多一点

刘墉给孩子的成长书”是华人世界首席励志大师刘墉先生首次专为8-14岁孩子量身定制的一套成长全书。全系列从刘墉先生作品中分主题精选适合孩子阅读的篇目,涵盖了学习、写作、口才、交友、处世、挫折、情感等多方面内容,帮孩子解决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刘墉以亲切、有趣的文笔和养料丰富、事例详尽的故事将人生万物浓缩成一个个细节、一幅幅画面,为初涉人更多 每天进步多一点:刘墉,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1949生于台北。1958丧父。1962家中失火,夷为平地。母子二人于废墟筑一草房以栖身。1964入台北成功高中,获全省学生美展教育厅长奖。1968入师大美术系。1971获中国新诗学会颁优秀青年诗人奖。与师大同学毕薇薇结婚。主演红鼻子(又名快乐的人)舞台剧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金鼎奖。1972获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教育部长奖。《听蜀僧浚弹琴图》由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第八届中日美术交换展。(此后均应邀)主演《武陵人》舞台剧。应聘为成功高中美术教师。育子刘轩。1973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应聘为中视

不要忘了你的爱

不要忘了你的爱

世界上的爱有很多种,爱并不仅仅在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在本书中,作者带我们用心去爱美好的生命,用心去爱美丽的自然,教我们理解和宽容各种不同的人、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方法,学会大爱,快乐生活。.

学会爱

学会爱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但你是不是常为父母不理解自己而苦恼?在本书中,作者为你讲述:怎样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怎样得到父母的理解,怎样和父母沟通交流,让父母成为你最贴心的朋友。 学会爱:刘墉,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1949生于台北。1958丧父。1962家中失火,夷为平地。母子二人于废墟筑一草房以栖身。1964入台北成功高中,获全省学生美展教育厅长奖。1968入师大美术系。1971获中国新诗学会颁优秀青年诗人奖。与师大同学毕薇薇结婚。主演红鼻子(又名快乐的人)舞台剧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金鼎奖。1972获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教育部长奖。《听蜀僧浚弹琴图》由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第八届中日美术交换展。(此后均应邀)主演《武陵人》舞台剧。应聘为成功高中美术教师。育子刘轩。1973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应聘为中视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我们都渴望长大,但长大就像蛹羽化成蝶一样,有快乐也有烦恼。在本书中,作者讲述如何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时间,克服懒惰和粗心,改掉不良习惯,让你在不断磨砺自己的疼痛中,独立而坚强地成长,摆脱成长中的各种迷惘和烦恼。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刘墉,画家、作家。一个很认真生活,总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1949生于台北。1958丧父。1962家中失火,夷为平地。母子二人于废墟筑一草房以栖身。1964入台北成功高中,获全省学生美展教育厅长奖。1968入师大美术系。1971获中国新诗学会颁优秀青年诗人奖。与师大同学毕薇薇结婚。主演红鼻子(又名快乐的人)舞台剧获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颁金鼎奖。1972获师大美术系师生展国画第一名教育部长奖。《听蜀僧浚弹琴图》由国立历史博物馆选送第八届中日美术交换展。(此后均应邀)主演《武陵人》舞台剧。应聘为成功高中美术教师。育子刘轩。1973主持中视益智节目《分秒必争》。应聘为中视

花痴日记

花痴日记

回归的冬季,透过心灵的第三只眼睛,作者感动着莱克瑟丝湖远离尘嚣的冰雪表情,一百多盆室内植物的暗香春梦,候鸟虫鱼的雪泥鸿爪,野火远厅的世外生活,天恩与过客的嶓然醒悟……十数年种花种菜的劳动,换得这一卷最乐最炫的作品,只为娱己,不为娱人! 美轮美奂的文字,匠心独运的绘画作品与偶得手心的摄影画面,刘墉自由出入三种领域,举手投手游刃有余,无不展示了这位才子的魅力与风采。 这莫不是在自然天籁中成就的么? 《花痴日记》一书是刘墉老师在莱克瑟丝湖隐居一年之中孕育出来的晶莹之花,就像作者本人在后记里说的那样,他在很多年前就已经预告要写一本有关种花种菜的书,而且说,自己患有这种精神病是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了,只是拖到今年才发作。所以,这十多年酿造沉淀的果实,更醇厚,更香甜,更意味深长,更耐人寻味。此外,刘墉老师将本次图书的版税拿来献给印度洋海啸的受难者,这毫无疑问是一个爱心的表示,让我们真爱生命!这是一个作家在冬天与他自己心灵的对花,以绵里藏针的笔触,透过自然的风花雪月,反讽人间的爱恨情仇。作者如是说。.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这本书不单是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回家、快快乐乐地睡觉、快快乐乐地长大…… 我写了这本书,表面看,它只是给我女儿的一封封信,实际谈的是美、是爱、是公义。是关怀、是开阔……童年是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们应该为孩子早早打开一扇扇窗,让他们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啊!这本书写得非常平实而生活,没什么专有名词,所以即使不加注音,也能让十岁的孩子看懂。我衷心盼望它不但能点亮十岁到二十岁年轻人的心,也能传达给父母师长一些重要的观念。

新鬼故事

新鬼故事

来自地狱的声音,来自地狱的呼唤,你听到了吗?

鬼故事之寒

鬼故事之寒

一个莫名其妙失去了生前记忆的鬼,在机缘巧合之下竟和一个暴力的美女通灵师成为了通灵界里的搭档,作为交换条件,鬼答应柳家,在和柳家千金执行通灵任务中保证其安全,而柳家就要帮这个失忆的鬼查出生前之迷。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更多 中国戏剧史: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慈溪市桥头镇),著名学者、作家。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首富,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3年6月日余秋雨云南曲靖讲学,受聘为曲靖师范学院荣誉教授。 专业从事艺术理论研究、散文写作,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据传入载了英国剑桥《国际著名学者录》、《世界名人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等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何谓文化》《中国文脉》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著作长期位于全球华文排行榜前列,同时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的读者广泛接受,其作品具有第一流的美文,第一流的深度。令人气愤的是,因为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深受读者喜爱,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盗版的余秋雨先生著作。许多读者因此而上当受骗,余秋雨先生更是不胜其扰。 有鉴于此,余秋雨先生觉得不应该再麻烦这些盗版者了,于是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出版物。在整理的过程中,又增补了许多作者重访文化遗迹时产生的新感觉,加入当时漏编、漏写的篇目,并对自己已经不满意的文章进行了删减和推敲。这样就构成了一套面貌崭新的文化苦旅全书。其中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路程,第二部分有关世界的路程,第三部分有关自己的路程。 眼下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书里边的文章,除了一篇之外,都没有在以前出版的书里出现过。 从此,余秋雨先生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所有的版本不再印行。--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