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道家《易经》与中医医理-4

作者:南怀瑾

|

类型:武侠·玄幻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41

|

本章字节:10554字

继续研究下去,根据中国医学的哲学部分为原则,也就是以理论的基础为研究的方针。


至此,应该先放弃《易经》的关系,而以五行干支为研究的重点,因为阴阳与道家合流的阴阳五行,以及干支,正是医理的最基本思想,在医书之中,充满了五行干支,如果不弄通干支阴阳,想读通医书是很困难的。


驺衍是否胡诌


在战国的时候,齐国有个鼎鼎大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名叫驺衍(历史上另有邹衍,并非一人)。


这个驺衍也是位阴阳家,在那个时候,他的弟子极为众多,到处都欢迎他去讲学。


他的见地不同凡响,对于所谓世界的定义,他首倡一种见地,把世界分为九大洲,中国不过是九大洲之一罢了,名为赤县神州,在那个时候,说出了这样的话,许多人都骂他胡诌、诞妄。


这是集成阴阳学说的一位大师,而阴阳家的五行、天干、地支等学说,后来成为医理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小天地


道家称宇宙是个大天地,人身是个小天地。


撇开生命的来源不谈,道家认为人的生命作用,与天地是一样的,先从既有的现象来说吧,《内经》上把一个人身归纳为二十六部分,都与天地的法则相配合。


比方说:人的头,圆圆的,在整个人身的顶上,就像天一样;而我们的脚在下,平平方方的,像地一样。


我们的双目,闪闪发光,不是天地间的日月吗?


七窍再加上下体的两窍,恰如天上九洲。


人有喜怒的时候,就像天地之雷电。


我们的四肢,就像一年的四时,如此配合共为二十六,比之天地:


头天


脚地


左眼 太阳


右眼月亮


九窍九洲


喜怒雷电


四肢四时


五脏五音


六腑六律


寒热冬夏


十指上古之十日(十日称旬)


十二肋 十二时辰


夫妇阴阳


三百六十五骨节 三百六十五天


十二关节 十二月


膝肩高山


腋腘深谷


十二经脉(十二经水) 江河


卫气泉气


毫毛草芦


卧起昼晦


齿牙二十八星宿


小节地上小山


高骨山石


幕筋林木


(月困)肉 聚色


(人有时不生育,地有时不生草)


以上是《黄帝内经》的二十六人身形象,配合天地之形,这种说法是否有理?或者有牵强之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魏晋以后的思想。


十个太阳的故事


在前面人身与天地二十六形象之中,说到了上古时候的十日,十日就是十个太阳。


在上古的神话书中,也有一个故事,是说上古的十个太阳,后来被后羿射掉了九个,只剩下一个,使天地间的温度降低了些,植物才能够生长,适合人类的生活。


总之,不论如何说法,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是处在太阳系中。


但是十个太阳的说法,却吻合着佛教的宇宙观与世界观。


在佛教的世界观学说中,以包含了一个太阳及一个月亮的星球系统为一个世界的单位,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太阳系中的地球。


可是,在无限的宇宙中,却有许多许多类似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星球世界。以什么为多的代表呢?就算十吧!干吧!万吧!


一千个太阳系,称它为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


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人比沙都小了,宇宙是如此的宽阔无垠,说太阳有十个,不过是微微形容一下罢了。


然而,上古的十日,正是对无垠宇宙的一种说明。


彩色有声有味电影


不论人身是否与天地配合得一模一样,人类的躯体,不可否认的是有声有色,有气有味,就好像七彩玲珑的有声电影所表现的一样。


如果用五行的方法,配合性质来表明一下的话,就可以列出下面这张简单的表:(见128页)


看了这个表,才知道我们每人的小天地,真的五花八门,多彩多姿,色香味俱佳的一具肉机器。


在这个巧妙的机器中,最玄妙的一样东西,就是其中的气。


气功是什么玩意儿


大家都听到过气功治病吧!真正的气功的基础是什么?


原来学道家的人,早已发现六个字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六个音对人体器官健康的影响。


这六个音就是所谓的六气:


嘘、囗、呵、吹、呼、嘻。


那些修神仙的道家人士们,清晨的时候,面对东方,在生气升发的那段时刻,发出这六声,引通体内的气脉。


当发此六音,不是大声吹叫,而是轻轻地,声音的大小以自己可以听见为准,一直练习,每次作到腹中无气时为止。


用针灸治疗无效的病人,采用这种气功的治疗,发现颇为有效,因此演变出了气功治病或健身的方法。当然,方法并不如此简单,另当别论。


音乐可以治病吗


看见前面的表上五脏配合了五音,前两次我们也说到了律吕(音乐)与五行内脏的关系,证明音乐与人体是有绝对的关联的。


就拿西方的医术来说吧,也早已证明了音乐对人类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在鸡舍中放某种音乐,可使鸡多下蛋,牧场中的音声可影响到乳牛的产量。


说到我们人类,有些音乐使我们沉沉欲睡,有些会使青年人舞个不停。


所以西医早已采用声音的治疗,而最早的中国医书,时常提到的音色,也就是以音声的方法治疗病人。


至于道家,有时根本不用吃药的方法,而用音声使人身体好转。


颜色对病人如何


根据五行与颜色的表明,至少由病人的颜色,可以判断出他身体的病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再根据这个原则发展下去,颜色对人的影响就很大了,所以颜色与声音一样,都被用作医疗方面考虑的因素和方法,近代的西方医学,也同样注重颜色的治疗。


由目前的实际现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证明,道家以音、色配合人身的器官,是绝对正确有理的。


青菜萝卜和《本草》


在前面五行的表上,有五味与内脏配合,提到五味,我们就要读一读《本草》(本草就是药用植物)了。


根据此种可信的传说,最初编的《神农氏本草》之中,只包括了七十多味药品,经过历代的研究,实验增添,《本草》逐渐在增多,不仅是项目的扩大,而且是范围的扩大,青菜萝卜、童便、人粪,统统都已进了《本草》的纲目之中。


明代的一位名医李时珍,将各项药品分类,重新编订名为《本草纲目》,可说是一本最有价值的中医药物学。


谁认识“人”字


要说起医学,真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几乎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还要中通最要紧的一门学问——“人”。


先替“人”字看一看相。


左撇是阳,右撇是阴,一阴一阳构成了人。


再看看我们这些人,从人中以上,两鼻孔、两眼、两耳,岂不就是坤卦吗?


从人中以下,一张口,外加下体的另两孔,就是三个阳爻,构成了乾卦。


所以人是地天泰卦,就是平衡的意思。


就算是这个说法是一个笑话吧!要认识“人”的确不易,而要作一个医生,最基本的条件是要认识“人”。


中医之医学有一个说法:“医者意也”,要头脑聪明,将呆板的原则,加以灵活运用,才能对付灵活变动的“人”,所以,医是智慧之学。


中医的头一步,了解病情,诊断病人,要由四个字入手。


望闻问切


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四个字到底包含些什么?


望——看相术


清朝有一个才气纵横的名医,名叫陈修园,对于所谓“望”,有诗一首如下。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随宜。左肝右肺形呈颊,心额肾颐鼻主脾。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为悲。更于黯泽分新旧,隐隐徽黄是愈期。


这一首诗说明了由外表诊视病人的原理与方法,就是说人的气色可以与四季同样,与颜色配合,以断病情。面颊上左边气色灰暗表示肝有病,右边灰暗是肺有病,如果心有病的话,额头颜色必会反常,肾病表现在颐处,鼻子呈现了脾脏的毛病,如果各部位气色与时序相合则佳,如果逢到克制当然不吉,颜色的不佳则愈旧愈久愈劣,如果面现微微的黄气,则证明胃气上升,是病愈之兆。


所以所谓“望”,是用看相的方法,察究病人的病情,其中还包含了看舌苔等等,及一切眼睛可以观察到的因素,来判断病情。


闻——听病人的声音


根据五行生克,及五脏六腑的配合,用声音判断病人的情况。


肝病出怒声,容易发脾气,轻易动怒的病人,一定是肝有病;若常自喜笑,那么他的病一定是偏重于心脏方面。


脾病则多思虑,除了一般过度用脑,神经有问题外,得病时,比平时思虑还多。


肺病忧悲爱哭泣。


肾病多呻吟,转身弯腰起身坐下,浑身疼痛,常发哼唷之声,必是肾病体弱。


实际上,从声音分辨病情是颇为困难的,关于这方面以后还要作较详细的说明。


问——病人自己的感受


给病人看了相,注意到了病人声音的变化,现在要问一问病人自身的情况,与自己的亲身感受了。


关于问的范围,陈修园也编好了要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人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脉要参机便。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言告儿科,天花麻疹虔占验。


由于这几句要点,可知古代中医的治闻,对病人事先也要经过严密的审察,等于现在的全盘检查,同时已对“人”有具体彻底的了解,才好下诊断,所以中医内科是全科的医生,包括了小儿科、妇科等。


切——诊脉


诊脉是最深奥的一门学问,事实上,这是需要长久及多方面的实验,才能有所成就的,初学的人常从诊猪狗开始,试一试没有生命的脉,是怎么一回事,再来摸有生命的脉,什么猪呀狗呀,抓到了就要摸一摸它们的脉,其中的道理,陈修园有诗如下:


微茫指下最难知,


条绪寻来悟治丝。


三部分持成定法,


八纲易见是良规。


胃资水彀人根本,


土具冲和脉委蛇。


脏气全凭生克验,


天时且向道从窥。


阳为浮数形偏亢,


阴则沉迟势更卑。


外感阴来非吉兆,


内虚阳陷实堪悲。


诸凡偏胜皆成病,


忽变非常即弗医。


只此数言占必应,


脉经补叙总支离。


医案的奇谈


清代有个有名的医生,被人称为天医星的叶天士,后来许多传奇性的惊人医案,大多都挂在他身上。


有一次,叶天士在路上见抬格而过,棺下似沾有血渍,当时叶天士挡住,询问棺内何人,得知是妇人因难产而死,叶天士立刻命其开棺,坚称棺内之人未死,他可以救治。


在当时,开棺是桩大事,经叶天士全部负责始开棺。叶天士即用针灸法,在死者心口扎针治疗,片刻婴儿呱呱落地,产妇也有了活气。


原来叶天士的判断,产妇是一时昏厥,并非真死。


又有一天,叶天士正与友人下棋时,忽然跑来一个人,老婆难产,痛苦呻吟,请叶天士救命。


叶天士即在棋盘上抓了一把铜钱,到产妇家去了,进了大门,当即把铜钱往墙上一掷,哗啦一声,屋内的产妇正在苦痛时,大吃一惊,婴儿也跟着呱呱落地了。


这真是天医星,许多人询问叶天士为什么,叶天士说:人人都爱钱,死也要钱,活也要钱,小孩不下世,一听到钱声,马上就来了。


这虽近乎笑话,但是叶天士可能是了解产妇的紧张,用声音转移注意力,难怪称他为天医了。


三指禅


在《礼记》中有一句话:“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许多人以为,这个医家要三代作医生,才能请他治病。


其实这个三世,不是三代的意思,三世是指:一《黄帝内经》、《灵柩》、《素问》;二《神农本草》;三《太素》(脉理)。


精通这三项,是作医生的必备条件。所以,不通三世者,不能算是医生,不能服其药。


《太素》所讲求的,完全是气脉的问题,在宋、明以后,懂得《太素》的,称为三指禅,不但在摸脉以后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并且可以了解人的穷通富贵。脉理真是一门玄而又玄的学问,难怪称这些人为三指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