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私奔锦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7:13
|本章字节:8502字
回去在公交车上,肉松拿着分来的一百元买了两盒万宝路和一瓶二锅头,我喝着喝着恍惚有点想吐,但又吐不出来。林晓更靠在我身上睡着了,肉松把车窗打开了,他对着窗外忘情地唱着歌。
3
肉松在北京交的第一个女朋友叫蕾蕾,姑娘很酷,典型的大不列颠英伦范儿,喜欢穿那种黑白波点的衬衫,蕾蕾是青岛人,在北京某学院表演系读大二,人长得漂亮,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跳舞、演戏、主持样样精通。
肉松和蕾蕾志趣相投,无话不谈,两个人开始用同一款手机,戴一样的手表和帽子,在同一家美发店剪头发……俩人好得就像藏在同一个拳击手套里的拳头,怎么掰也掰不开。
有一次,我和肉松去吃麦当劳,肉松无意间看到麦当劳在搞促销活动,服务员说凡是购买汉堡套餐的顾客,就可以换取一款维尼熊玩偶。肉松知道蕾蕾特别喜欢维尼熊,为了讨她欢心给她一个惊喜,肉松偷偷地开始了一段艰苦而漫长的吃汉堡之旅。
由于麦当劳每周只推出两款维尼熊,而且数量有限,送完为止。肉松每隔几天便骑着自行车跑去吃,周周如此,风雨不误。最后,他整整坚持了两个月,费了好大劲儿换回了全部的二十五款维尼熊。也许是因为吃得太频繁了,在那之后肉松只要见到麦当劳就吐到不行。
肉松对我说,当蕾蕾被这些维尼熊围在中间的时候,特别像童话世界里的白雪公主。
接下来的故事有一点悲伤,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在过了两个月蜜糖生活之后,肉松的爱情突然急转直下,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困境。那一段时间,肉松每天用电脑下载一个音乐软件,因为在地下室,很多家共用一条网线,所以网速特别慢。肉松为了省电,每天只开一个小时电脑,开电脑就下那个软件。后来,肉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那个软件下完了,而他和蕾蕾的爱情也在这时候画上了句号。
这突如其来的一切,让我有点不解。
我疑惑地问肉松:“你和蕾蕾不是一直挺好的吗,怎么突然就分手了?”
肉松无奈地回应道:“唉!说来话长啊!”
“咋了?不会是她有别的新欢了吧?”
“彭锦,你听我跟你说,有一天晚上她的qq没关,我偷看了她以前的聊天记录,发现她同时和好几个男人有暧昧关系。”
“啊?不会吧?我一直觉得蕾蕾这姑娘挺好的啊。”
“说实话,我不怪她,真的!她一直想有机会可以做艺人,但我帮不了她什么,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只要她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随她去吧。”肉松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表情里包含着痛苦、困惑和绝望。
几天后,蕾蕾彻底搬走了,肉松平淡地接受了现实,用他的话说,以后打死也不再找文艺青年了。文艺青年们都有着不可救药的自恋情结和爱浪漫的幻想症,太情绪化,太飘忽,翻脸无情,根本就抓不住。她们动不动就说为谁谁去死,屁大点事没有,还一天到晚劲儿劲儿的。这帮人每天在网上写博客、发照片、聊音乐、玩着纯洁的男女关系,她们在主页上的自我介绍都写得文艺腔十足,不是引用电影对白,就是用某乐队的歌词。她们的相册里都是手机自拍和旅行摄影,当然有的也会秀一下所谓的“事业线”。
这些姑娘都看了太多的文艺电影,总觉得生活就是电影,总把女主角的情绪当成自己的,她们喜欢像电影里一样在漫天飞雪中躺在房间里抱着最爱的人一起听音乐,她们觉得这是让烦躁退烧的最好药剂。她们希望你可以无条件地爱她,包容她,赞美她,亲吻她。可是她们又总说你太情绪,太胡思乱想,总喜欢把顺其自然这四个字挂在嘴边,可又说这不代表她对爱情的态度。这些女孩生活得太强烈了,都他妈没有安全感。
真的,找个文艺女青年谈恋爱挺痛苦的,女的一文艺就容易纠结,一纠结就容易放纵,一放纵就容易“桃花乱开”。网上有一篇帖子说得特别好,说文艺男青年的四大结局是自慰、流泪、做gay、犯罪,文艺女青年的四大结局是孤寡、后妈、拉拉、出家。真是一语道破玄机啊,概括得太精辟了!
肉松说的其实有一些道理,后来我也慢慢发现了,其实在北京真有不少文艺女青年是自己甘愿混入这个圈子的。尤其是那些刚上大学的,以前在家里看不到摇滚演出,来北京之后见乐队就跟见偶像似的。但是在经过几年糜烂的生活之后,在被几个乐手过了几手之后,她们还是会想明白,然后逐渐远离那样的生活,回到自己最初的生活圈子,开始看村上春树和杜拉斯,开始听小野丽莎和麦斯米兰,开始出入咖啡厅和电影院,开始拿起单反四处旅行,最后,她们会在实在纠结不下去的时候找个有钱人把自己嫁了,只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说老实话,其实在北京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戴着一副文艺的面具,这东西其实很脆弱,往往一撕就破了。但是有一点还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有过几年文艺生活经历的姑娘,只要她能成功混入小资圈,绝对会是一个相当有品位的“伪小资”。
后来听肉松说,蕾蕾被一家公司签了,受电视上的选秀节目影响,心存明星梦的她只要有比赛就去参加。她先后跟好几个评委有过关系,最后利用潜规则进了某赛区的前十,可大浪淘沙,有机会并不等于有运气。很快,蕾蕾和肉松的八卦被知情人曝光在豆瓣的小组里,蕾蕾这个名字还牵扯到了好几个当红乐队。这个帖子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无数的新生代文艺青年争相点击,甚至还有网友指名道姓求爆料某某人,搞得很多戏果儿大师面容失色,提心吊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摇滚乐开始繁荣的一个标志。
肉松和大学时候一样,一失恋就喝酒,而且比以前喝得更凶了。他那个圈子里的人热衷于所谓的“发觉心灵”游戏,也就是说,他们通常需要催化剂,这个催化剂说白了就是毒品和迷幻药,他崇拜的很多摇滚前辈都是骨灰级的“药罐子”。肉松也称呼自己为“飞行员”,每天半夜一点,他准时“起飞”。
“你知道他们为什么都玩这个吗?因为他们太出色太自信了,所以他们需要毒品的帮助来进入潜意识从而进行音乐创作。”肉松一脸严肃地对我说。
肉松的状况时好时坏,毒品的作用常给他带来幻觉。肉松说那一刻他所有的感官都被放大了,感觉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是明亮的,能看到音乐里有颜色在跳跃,就像金子一般闪耀。
4
有一段时间,肉松常常在中关村一带活动,我问他做什么,他说去刻碟,做乐队的小样用。我跟他去过几次,可是中关村的人实在太多了,卖电脑的都大呼小叫的,拼生意到了疯狂的地步。
中关村这个地方人口密度很高,除了电脑城就是各种名牌大学,而这里唯一可以称之为“风景”的,要算路边那些戴着口罩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了。
她们有的零散,有的三五成群,在电脑城的路边常年停留。她们大多衣衫破旧,眼睛紧紧地盯着行色匆匆的路人,如果有人回头或驻足,她们就会凑过去询问。这些妇女一般都很机警,经验丰富,甚至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果有人想验验货色,她们就从小包里拿出cd或dvd,包里大多都是成人片,也有一些游戏光盘和电脑软件,以及各种假学历证和发票。
时间长了,我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就是她们怀里的孩子都很乖,几乎从来不哭。很明显,她们是拿孩子来做挡箭牌的,傻子也看得出来。
有一次,我和肉松在中关村买软件,我俩刚转悠了一圈就被一个戴口罩的中年妇女盯上了。
中年妇女客气地对我说:“小伙子,要片吗?各种货齐全。”
我回应了一句:“有啥好的吗?”
“有啊,来来,你跟我过来。”
我和肉松对视了一眼,跟着她走到了一根电线杆后面。中年妇女向四周看了看,然后钻到路边的草坪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大袋子。
“小伙子,这里面都是尖儿货,你们随便翻翻,肯定有你们喜欢的。”
我和肉松蹲下来,将袋子打开,几百张a片稀里哗啦地倒在了我俩的脚面上。
这时候走过来一个女孩,看着像个大学生,她戴了顶红色的鸭舌帽,耳垂上扎着一对银色的耳环。
她停留了片刻用京腔对老板说:“老板,有全黄的碟吗?”
中年妇女呆呆地看了她足有五秒钟,吞吞吐吐地回答:“有……”
女孩迫不及待地追问道:“那拿出来我看看呗。”
中年妇女迟疑了一下,还是拿出个小纸箱递给那个女孩。那女孩估计是嫌在箱子里翻太麻烦,就抓出一大把,一张一张地翻看。我也顺便瞄了下,里面都是日本三级的卡通片。
翻了一会儿,女孩一脸失望地对中年妇女说:“老板,我不要卡通的,我要全黄的!”
中年妇女说:“这就是全黄的。”
女孩不耐烦地说:“我是说有好多人那种,各个国家的都有,还带绝招的,能互相打架的,各种惨叫什么的。”
女孩的话把我和肉松弄惊呆了,我心想,妈呀,现在女孩的口味都这么重啊。
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欧美真人的在下面呢,你自己找找吧,都是你说的那种,绝对猛!”
女孩听罢,突然停顿了一下,红着脸很尴尬地跑开了,连头都没回。
过了很久,我才反应过来,那女孩说的应该是“拳皇”。
我和肉松接着挑碟,品种实在太多了,挑着挑着就挑花眼了。中年妇女见我俩犹豫不决,便主动递过来一套精装dvd,我接过来一看封面上印的是《日本女优最新av合辑》。
“小伙子,这是新进的货,现在卖得可好了,很多人送礼都送这个。”
肉松一把抢了过去:“这个多少钱?”
“四十元一套。”
“好!给我来一套。”肉松迅速地掏出一张百元大钞。
中年妇女一脸高兴,临走的时候,她还给了我们一个黑色塑料袋。
她嘱咐我们说:“你们拿这个塑料袋把碟套上,保险。”
“谢谢,谢谢,您这服务可真周到啊。”我笑着说。
买完了影碟,我和肉松心急火燎地上了公交车,心里一阵窃喜。
回到家,我们就把碟放进了dvd机,看了不到两分钟,我们就傻眼了,这他妈哪是什么毛片啊,画面上居然出现了一堆圣斗士,最可恶的是连圣斗士也被打上了马赛克。
肉松气坏了,他从机子里抽出dvd,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妈的,这世界还有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