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郦波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0:19
|本章字节:6670字
到了官任上,这出戏精彩的部分来了,有三个悬疑的陈年冤案要结判,而且三起都是杀人重罪,这位黄春桃姑娘就像当年的那位“大宋提刑官”宋慈,缜密断案,而且更厉害的是她三案同审,每个案子的审法都不一样,在短时间内,使三起杀人重案沉冤昭雪。这一下,这位黄春桃状元名声大震,当时宰相周庠就是黄春桃当年的主考官,按古代官场的规矩,那要算是黄状元的“座师”了,也就是她的老师了。这位周宰相本来就很器重黄状元,听说黄春桃断了这三件奇案之后,就特意跑到成都来考察。
当朝宰相亲自跑到一个边远的地方去考察官员,这相当于国务院总理亲自去考察一个市长,按规矩这明显是不太合理的啊。是这位周宰相特别的爱岗敬业吗?不可能!只有“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才会这样为了工作、为了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这位周宰相的成都之行名义上是考察官员,可实际上还是有私心的。
那么,他到底有什么私心呢?
周庠选拔黄春桃的时候就对她的文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才从众多的男人中把她选出来做了状元。这会儿看她又断案如神,所以此次成都之行就专门考察黄春桃的行政能力。说白了,就是专门的“行政能力测验”,所以你看到现在考公务员还要考这一门课程,不知道是不是打这儿来的。
周宰相的行政能力测验考察得还是很细致的。他主要有两个考察方面:
一个是政绩与民生。四下一打听,自打黄春桃来到成都,这里是政通人和,百姓呼声很高,看来是个真正的“公仆”型的好干部。
另一个方面是看黄春桃执政的公文档案。这一看不得了,周宰相是从心底服了气了,心得话我都干了几十年了,这公文处理得还没她漂亮呢,这绝对是个人才啊!
这老周同志为什么看了黄春桃写的公文就彻底拜服了呢?原来,我们常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是专指革命年代,也就是时势动荡的年代。要换在和平年代,那就是“笔杆子里面出掌权的了”。所以很多笔杆子特别好的,就跟领导做秘书去了;跟领导做了几年秘书,就做领导去了。这是中国官场的一大现象,古今一个理儿。这老周都做到宰相了,他能不明白这个理儿吗?所以他当时就很高兴,觉得为国家找到了栋梁,也就是他认为黄春桃是可以当作后备干部来培养的,用股市的专业术语说,就是超级操盘手老周宰相相中了黄春桃这支“二线绩优蓝筹潜力白马股”。
老周这乐啊,心的话:“不虚此行!”
原来,此行除了考察后备干部,老周还存了一个私心,就是在为国家挑选后备干部的同时,为自己家也挑选个“后备干部”。原来这位周宰相有一子一女,都尚未婚嫁,作为目光如炬的宰相,老周看上了很有发展潜力的黄状元,想让他做自己的女婿,所以这位当朝宰相才有了自降身价的成都之行。
周庠主意已定,就把这个意思直接就告诉了黄春桃。换了别人,当朝宰相亲自跟你提亲,还不爽歪歪了,可黄状元可犯愁了,总不能像冯素珍等到了洞房里再作公主的工作吧,况且她又不像冯素珍有个刚好单身的哥哥在那儿等着做替身。
要说这个黄春桃确实有几分男子汉的爽朗与豁达,她也不忸怩作态,她也不设法隐瞒,而是很坦然地写了首诗递给宰相。周庠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有几句是这样写的:“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坚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这话说得很磊落,意思就是说“本官坐不更名,行不改姓,一女人是也!其实我要是男人的话,我也是很愿意做您的女婿的,但估计要等下辈子了。”
周庠一看,大吃一惊,当时就很惋惜。因为现在黄春桃的身份泄露了,这官也就不能再做了。周宰相既为国家流失了这样一个人才而惋惜,也为自家流失了一个好女婿而惋惜。说起来,这位周宰相还真不是个坏人,他也没有难为黄春桃,也没有指责黄春桃女扮男装考状元是属于“骗官”行为,大家好聚好散,黄春桃从此荣归故里,这一段佳话也就可以到此打住了。
可是这是戏曲啊,哪容情节这样平淡地结束。说周宰相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脑筋转得也很快,在了解到黄春桃是女儿身之后,立刻想到,既然不能做我的女婿,那可以做我的媳妇儿嘛,反正自己的儿子正好也没定亲。
你看,这个周宰相那可是由衷地喜欢黄春桃。这下黄春桃要投桃报李啊,不能再拒绝了,况且这个老周同志看起来也是很可爱的,他儿子一定也不错,也就答应了。刚答应下来,那边捷报频传,说周宰相的儿子今科考中了状元,朝廷已刚刚发榜下来。于是女状元嫁给了男状元,好女婿变成了好儿媳。
你说,这两口子都是状元,是不是可以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了呢?
有细心的读者会问了,不对啊,这女状元名叫黄春桃,明显就是个女孩子的名字嘛,这男人的名字,叫黄梨、黄秋都可以,哪有叫黄桃的啊?而且还是春桃。这堂堂的宰相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其实啊,戏里说黄春桃只是这个女孩子的本名,她女扮男装后就给自己改了一个很男性化的名字,叫黄崇嘏。说到这个名字,这段从“女驸马”到“女状元”的谜一样的旅程就真相大白了。因为历史上刚好有这么个人,她也是女扮男装,她也叫黄崇嘏,看来她就是徐渭写《女状元》的那个人物原型。
明代的史学家杨慎在他的《升庵乐府》里说:
“崇嘏,临邛人。作诗上蜀相周庠,庠首荐之,屡摄府县,吏事精敏,胥徒畏服。庠欲妻以女,嘏以诗辞之‘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掾,未抛鸾镜画蛾眉。’庠大惊,具述本末,乃嫁之。”
也就是说是有黄崇嘏这个人,而且确实是个奇女子,也确实女扮男装做过政府官员,而且行政能力确实很强,甚至连周庠提亲的事儿也确有其事。但杨慎最后说“乃嫁之”也就是说周庠替黄崇嘏作主帮她最后成了个家,并没有说是把她嫁给了自己当状元的儿子。
那么,杨慎的这种说法准不准确呢?最早记载黄崇嘏事迹的是《太平广记》中引用了《玉溪编事》一书的说法,其中说到黄崇嘏平常确实喜欢女扮男装,但她被周庠发现并不因为她考了个女状元,而是有一次她正好路过一个失火的仓库,被人错当纵火犯给抓到了衙门,而周庠是五代时前蜀的官员,在审问中发现了黄崇嘏的才能,后来不仅为她平了冤,而且任她为吏,而她的行政能力与文笔都特别强,周庠因此器重她,才有了提亲之事,后来的就跟杨慎说的差不多了。
那么这是不是真的呢?我们看《全唐诗》在卷七九九收了杨慎记载过的这首七律诗,也就是徐渭《女状元》里用到的那首“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它的题目是“辞蜀相妻女诗”,也就是说因女儿身而拒婚的事儿是实有其事的。这样来看,黄崇嘏确实就是我们从《女驸马》追溯回《女状元》的那个人物原型。
试想,虽然没有真的成为女状元,虽然也不可能真的会有女驸马,但那些如黄崇嘏、陈端生、孟丽君、冯素珍般的古代女子该是有着多么惊世的才华啊。而她们就这样被那黑暗的时代给湮没了,甚至被湮没的还有她们本应美丽的爱情。
黄崇嘏不知最后到底是嫁给了谁,但一代才女陈端生却嫁给了一个极其平庸的“范生”,据郭沫若和陈寅恪两位先生考证这个范生应该叫范菼。结果这个范菼既平庸无才,又人品低下,竟考试作弊,请人代考被捉,后来发配伊犁为奴。嫁给这样的人,对于陈端生来说,该是一件多么郁闷的事儿啊?所以古人说“情郁于中,而发乎外”,大概就是因为古来女子心中这股郁郁之气,才激发了陈端生的创作灵感,才让她写出了孟丽君这样顶天立地的女中丈夫来。
所以,说到最后,《女驸马》中的那位男主人公李兆廷也没有什么好委屈的,因为他娶的那位“女驸马”、“女状元”冯素珍,其实就象征着中国女人们那颗对平等、爱情和幸福充满向往的“勇敢的心”。
说到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每一个男人和每一个女人都一样,只是在真的面对时,人与人的差别、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好人与坏人的差别会很快地显现出来。所以有时“面对面的爱”还真的不如“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请看下回:杜十娘的故事——“找一个值得爱的人,怎么这么难!”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