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讲经(2)

作者:李叔同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9:44

|

本章字节:9234字

般若法门具有“空”与“不空”二义,从“以无所得故”以前之经文,皆从般若之空一方面说。依此空义,于常人所执著之妄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使破坏至于彻底。“菩提萨埵”以下,是从般若不空方面说,复依此不空义,而炽然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以完成其圆满之建设。


亦犹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世有谓佛法唯是消极者,皆由不知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精神所在,故有此误解也。


今讲正文,讲时分科。今唯略举大科,不细分。


大科心经大科┬初显了般若─┬初经家叙引


└二秘密般若└二正说般若


由序 再就说法之由序言,此译本不详。按宋施护译本,先云,世尊在灵鹫山中入三摩提(三昧、译言正定等)。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学。而观自在菩萨遂说此经云云。


经文


观自在菩萨


┌约智 观理事无碍之境,…自利之妙用┐




└约悲观 一切众生之机,…利他之妙用┘


菩萨,“菩提萨埵”之省文,是梵语。


┌菩提——觉…………………………以智上求佛法。


└萨埵——有情(即众生)…………以悲下化众生。


此外有多释。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浅……人空般若——二乘人入(人空者、人体为五蕴之假


和合、其中无有真实之我体)


└深……法空般若——菩萨入(法空者、五蕴亦空、如后所明)


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旧译之五阴也。世间万法无尽。欲研高深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先于万法有整个之认识,有统一之概念。佛法既含有高深之哲理及正当人生观,应知亦尔。


此五蕴,即佛教用以总括世间万法者。故仅研五蕴,与研究一切万法无异。蕴者,蕴藏积聚也。五蕴亦称为“五法聚”,亦即五类之义。乃将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于此五类中也。


┌色蕴…障碍义 即一切相障有碍之处境。──┐


│与物质之义相似而较广。──┴境处


├受蕴…领纳义 即对于外境或苦,或乐及不苦不乐等─┐





 之感受。此与今时人所习用之感情一│





词(即是随官感印象而生之官感感情)│





甚合,若作了别解之感觉释之则非,├内心





 因了别乃属识蕴也。



 │


├想蕴…取像义 即取着感受之印象而思想。




├行蕴…造作义 即对外境之动作。






└识蕴…了别义 即了别外境,变出外境之本体。───┘


┌由外境色…………而感着种种受



 轮转


├由种种受…………而引起种种想



 生死


├由种种想…………而发起种种行


├由种种行…………而薰习内心之识



循环


└由内心之识………而变成外境之色



不绝


“空”,此空之真理及境界,须行深般若时,乃能亲见实证。


今且就可能之范围略说。


五蕴中最难了解其为空者,即色蕴。因有物质、有阻碍、似非空也。凡夫迷之,认为实有,起诸分别。其实乃空。且举两义。


(一)无常


若色真实不虚者,应常恒不变,但外境之色蕴,乃息息变动。山河大地因有沧海桑田之感,即我自身,今年去年,今月上月,今日昨日,所谓我者亦不相同。即我鼻***入息,此一息我,非前一息我;后一息我,非此一息我。因于此一息中,我身已起无数变化。最显者,我全身之血,因此一呼吸遂变其性质成分,位置及工作也。


若进言之,匪惟一息有此变化,即刹那刹那中亦悉尔也。


既常常变化,故知是空。


(二)所见不同


若色真实不空者,应何时何人所见悉同。但我等外境之色蕴,乃依时依人而异。


┌鱼龙认为窟宅─┐


如恒河水┼天众认为琉璃 ├皆依其识,而所见不同


├人间认为波流 │


└饿鬼认为猛焰─┘


故外境之色,唯是我识妄认,非有真实。


有如喜时,觉天地皆春。忧时,觉景物愁惨。于同一境中,一喜一忧所见各异。


既所见不同,故知是空。


上略举二义,未能详尽。


既知色空,其他无物质、无阻碍之受、想、行、识,谓为是空,可无疑矣。


照见者非肉眼所见,明见也。


度一切苦厄


苦,生死苦果。


厄,烦恼苦因。能厄缚众生。


此二皆由五蕴不空而起。由妄认五蕴不空,即生贪嗔痴等烦恼。由有烦恼,即种苦因,由种苦因,即有苦果。


度,若照见五蕴皆空,自能解脱一切苦厄。解脱者,超出也。


“舍利子”等以上为结经家叙引,以下乃正说般若。皆观自在菩萨所说,故先呼舍利子名。


舍利子


是佛之大弟子,舍利此云百舌鸟,其母辩才聪利,以此鸟为名。舍利子又依母为名,故名舍利子。以上皆依《法华玄赞》释。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前云五蕴皆空之真理,以五蕴与空对观,显明空义。


能知色不异空,无声色货利可贪,无五欲尘劳可恋。即出凡夫境界。能知空不异色,不入二乘涅槃,而化度众生。即出二乘境界。如是乃菩萨之行也。


故应于“不异”与“即是”二义详研,不得仅观空之一边,乃善学般若者也。


不异——粗浅色与空互较不异。仍是二事。


即是——深密色与空相即。空依色、色依空、非空外色、非色外空。乃是一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想行识不异空,空不异受想行识。


└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


依上所云不异即是二者观之。五蕴乃根本空,彻底空。


┌断灭空───────┐


├偏 空




 │


├离有之空




├非


又由此应知前云之空┼与有对立之空────┘


├即有即空──────┐


├不空而空之空



├是


└离空有二边之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前言五蕴,此言诸法,无有异也。


空相,此相字宜注意,上段说诸法空性,此处说诸法空相。所谓空者,非是但空,是诸法之有上所显之空,是离空、有二边之空。最宜注意。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出生─┬体


├消灭─┘


├垢染─┬相


├清净─┘


├增加─┬用


└减少─┘


由此可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即佛,而不厌离生死,怖畏烦恼,舍弃众生。乃能证不生等境界。如此乃是菩萨,乃是般若,乃是自在。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一)空凡夫法(经文)是故空中无色(乃至)


无意识界。


┼(二)空二乘法(经文)无无明(乃至)无


苦集灭道。


└(三)空大乘法(经文)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五蕴如上所明,为迷心重者说五蕴。








┌眼处




 ┌眼界








├耳处




 ├耳界








├鼻处


┌六根界 ┼鼻界








├舌处




├舌界



 ├身处




├身界







 ├意处




└意界



 ├色处




┌色界








├声处




├声界








┼香处


├六尘界 ┼香界







 ├味处




├味界








├触处




├触界








└法处




└法界




┌眼识界




├耳识界


────┤



├鼻识界


└六识界 ┼舌识界


├身识界


└意识界


虽分三科,皆总括一切法而说。因学者根器不同,而开合有异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蕴处界三科经文─┼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此乃空二乘法,上四句约缘觉言,下一句约声闻言。


缘觉者,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


声闻者(闻佛声教),观四谛而悟道。


┌无明───┐


├行────┴过去所作之因


├识────┐


├名色


 │


├六入


 ├现在所受之果


十二因缘├触




├受────┘


├爱────┐


├取



├现在所作之因


├有────┘


├生────┬未来所受之果


└老死───┘


此十二因缘,乃说人生之生死苦果之起源及次序。藉流转、还灭二门以显示世间及出世间法。流转者,无明乃至老死之世间法。还灭者,无明尽乃至老死尽之出世间法。


若行般若者,世间法空。故经云,无无明乃至无老死。出世间法亦空。故经云,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


┌苦谛 生死报—世间苦果┐


├集谛 烦恼业—世间苦因┘


├灭谛 涅槃果—出世间乐果┐


└道谛 菩提道—出世间乐因┘


亦分二门,前二流转,后二还灭。若行般若者,世间及出世间法皆空。故经云,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此乃空大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