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池莉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1
|本章字节:12258字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结婚生子,代代繁衍,生生不息,这是自然规律,哪里有那么复杂和可怕?!在人类进化的几百万年里,学校这种形式才诞生两千五百多年,学校之前的人类不照样文武双全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吗?我们现阶段恶性膨胀地以分数取人,以重点学校取人,完全是近三十多年来被拜金主义侵蚀的结果,严重戕害着孩子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谁说我们的幼儿从小非得接受培优班、课堂和老师的授课?!
其实,孩子的生长和生活能力,比我们以为的,要强大得多。
小亦池快三岁了,该上幼儿园了。我首先征求她的意见。小亦池说她特别想上育才幼儿园。育才幼儿园正好就在我们单位附近,是大屋顶红墙的教会房子,像图片和动画片里头的房子一样漂亮,亦池已经多次看见幼儿园的绿树红墙秋千架了,她非常喜欢。
好吧。那么我们就去上育才。可笑的是,我没有想到,育才幼儿园是市直机关幼儿园,是全市最好的重点幼儿园之一,人家只接受干部和官员的孩子,不接受我这个事业编制人员的孩子。作家又怎么样?作家这个职业是好听不好用,中看不中吃的。平时发表作品,频频获奖,被读者认出来要求签名,自我感觉还是良好的,可是一旦遭遇铁一般的体制现实,立刻就跟霜打了一般,蔫蔫的一副倒霉相,哪里还有什么感觉。多次托人,多次都没有结果了。哪里知道,小亦池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最后我灰心丧气地与她爸爸商量,说求人太难了,我们干脆上别的幼儿园算了。
小亦池忽然插话了。她说:“不!我不上别的!”小亦池理直气壮地说:“妈妈你不可以直接进去告诉一下幼儿园的人吗?他们可能不知道我们离得很近,小朋友应该都是就近入园的。”
就近入园?!就近入园是政策规定,小亦池竟然知道并运用得如此恰当!
“你怎么知道‘就近入园’?”
“这是规定呀,杨柳妈妈这样说,石头的妈妈也说,你和爸爸总在这么说呀。”
我破涕为笑。我被小亦池逗乐了。我觉得我不满三岁的孩子好生了不起,啥幼儿班都没有上过,显然自然成长已经给了她生活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好吧!我再去找人!孩子让我增添了无穷勇气。小亦池参与家庭事务了,并且有条有理,像模像样的惊喜大大提升了我的精神,使我这个特别不善于求人的人,也尽力克服自己的怯意,想方设法去求人。终于几经周折,我找到了人事局有关领导。领导给幼教科科长签了批条,幼教科科长终于肯接见我一下了。科长口气很大地对我说:“目前我们正在搞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教育体制都在改革开放,幼教事业也不例外,也要上新的台阶也要发展,因此局里有规定,指标以外的学生必须交纳赞助费。”
我立刻明白是要收钱。我早就做好心理准备了,这个社会潜规则我明白:所谓“重点”,就是收钱。我马上表态完全赞同,当即就去财会室交了800元赞助费交得心里直哆嗦,那可是一大笔钱。那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加上小保姆,两人工资半月就用光,其余日子全靠我的稿费度过。
但是,我们同样还是那么狂喜:毕竟,小亦池的愿望实现了!而且,这是小亦池自己参与的决策!小亦池人生第一个明确的社会目标,在她自己的坚持和参与下,得到了圆满的结果。我们加餐,喝酒,给小亦池喝汽水,一起举杯,表扬她,夸赞她,祝贺她,手拉手唱歌。
如愿以偿的一天终于到来:小亦池要上幼儿园了。
不过我想,亦池毕竟还不满三周岁,孩子毕竟是孩子,一般小孩子在妈妈身边和家里待习惯了,口里说是喜欢幼儿园,实际上进了幼儿园,最初一刻没有不别扭的,开始几天大哭大闹不吃不喝的不算奇怪的事。我两个朋友也陪我们一起来幼儿园,她们同是准备帮我哄孩子的。
办完入院手续,我牵着亦池的手把她送到班级。她班级的小朋友正围坐在草坪上,老师是一个年轻姑娘,她微笑着向亦池招手。我松开了亦池,鼓励她自己走过去。亦池慢慢走向陌生的老师和班级,忽然,她停住了,转身跑回来。
我想:坏了!要哭鼻子了!要打退堂鼓了!
不料,我的小亦池,走近我,愉快又平静地对我说:“妈妈再见!”然后再一个转身,坚定不移地汇入了属于她的那个群体,她将生平头一次与陌生人在一起度过一整天,对于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生活巨变。
我在幼儿园的栅栏外面偷偷观察了好久,我的孩子已经坐在小朋友的圆圈之中,她始终没有惊慌失措寻找妈妈的迹象。没有哭,没有叫喊。我的朋友们很吃惊,说:这孩子少有!只有我明白,不是我孩子特别,是我孩子事先就已经知道,她能够进入育才幼儿园呢,是来之不易的,其中就有她自己的一份努力。如果不是她勇敢地对妈妈要求,给父母建议,不是后来我们有意识地与她进行一次次的讨论,而是突然给她断奶,把她从妈妈身边扔进一个陌生地方,我想小亦池同样会畏惧、害怕、哭喊和逃跑。小亦池虽然年纪小,通过与父母共度时艰,她那小小的心眼里,什么都明白了。我以为,这就是教育。
我的小亦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在进入社会大环境之后,过于文静温良的她,没有接受幼儿课本学习的她,能够在幼儿园生存得好吗?据说幼师也会把小朋友们划分为三六九等。幼师会宠爱和表扬一些学会了更多文字和数字的孩子,同时嫌恶和批评另一些不爱学习、不墨守成规的孩子。我的小亦池实在太野了,她太喜欢大自然,太喜欢小朋友之间的疯逗追跑。她会不会让幼师不待见呢?会不会受到小朋友的欺负呢?
很快,小亦池就以她在各方面的出色表现让我放下心来。主动入园的孩子,精神状态和各方面的能力,当然胜过那些被动入园的孩子。初进幼儿园,孩子们遭遇的最大困难,莫过于“大便”问题。幼师最郑重宣布的纪律之一,就是小朋友们不可以在幼儿园大便。据说这是为了全班的集体荣誉,为了保持班级的清洁和空气良好。幼师要求孩子们要么在清晨入园之前,要么在黄昏放学离开幼儿园之后解决大便的排泄问题,绝对不能在班级拉“臭臭”!如果哪个小朋友在班级拉“臭臭”了,那天他就得不到象征荣誉的一枚小红花。小红花由幼师用红纸剪成,每天放学之前颁发给当日的好孩子。孩子们的名字和照片悬挂在教室的一面大墙上,小红花则逐日粘贴在孩子们的名字下面。
这种管理方式很残酷也很奏效,入园三天就能唤醒所有孩子的荣辱感,谁都希望自己每天都挂小红花,每天都让接送自己的家长有脸面。为了小红花,许多孩子都能够做到把双手背到身后,直挺挺坐一节课;能够认真学习写字、画画、数数和唱歌;能够好好吃饭不管是否有食欲;若有饭粒掉在桌子上,都会立刻捡起来飞快塞进嘴里;也能好好睡午觉,一旦躺下来就再不敢吭声,更不敢和其他小朋友说话逗闹。可是,孩子唯独做不到的就是憋大便,这种要求超过了孩子的生理控制能力。
最初我并不知道这条纪律,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了两点古怪。一是几个表现挺好的孩子,名字下面经常空白,总是得不到小红花。这些孩子在家长接送的时刻面红耳赤,羞惭地拽自己父母的手,要他们快快离开,不让他们看光荣榜;二是亦池每天放学回家,进门就直奔卫生间,有时候简直迫不及待。在我的追问之下,亦池才说那些得不到小红花的孩子,是憋不住大便“出丑”了。
怎么出丑呢?亦池说:“他们睡午觉的时候把大便拉到床上了,还有人是拉在棉裤里头了,他们污染了班级的空气,所以不可能得到小红花。老师骂他们是傻子,说他们太出丑了。”
闻此“纪律”,我大吃一惊,当时就愤怒了。我说:这是幼儿园吗?简直太不人道了!别说刚刚入园的三岁孩子,就是成年人,也不可能被这样约束啊!俗话还说得有:拉屎放屁,天经地义。当今社会,一个大城市最好的红旗标杆幼儿园,居然不让孩子大便!
我的小亦池,却比我冷静多了。她居然是安稳和常态的。她要我别这么急,她讲她自己是没有问题的,她完全可以对付,因为她有“办法”。小亦池的“办法”就是:不吃。在幼儿园三餐她都只象征性地吃一点点,回家以后的晚餐才吃饱一顿。“所以,”她说,“大便就可以不在班级臭臭了。”
三岁多的亦池有一段时间特别爱用“因为”和“所以”。她说:“因为老师不高兴小朋友告诉家长,所以妈妈你不要在我们班批评老师啊!因为所有幼儿园都是这样的纪律,你有什么办法?”
我愕然。
亦池又自豪地说:“妈妈你看我都是小红花!”
我心里五味翻滚,又忧又喜。忧的是这孩子怎么如此逆来顺受呢?过于逆来顺受是否会导致她失去个人竞争意识?当然,这是做娘的复杂心思而已了。我也知道孩子如果像我这么凡事较真固执己见也未必就好。倒是眼前喜的成分更多,我喜的是这孩子小小年纪,面对如此不合理的苛刻纪律,居然有如此强的应对能力和包容心态,或许这是更加强大的个人力量呢。
遇事不慌,善于变通,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都难以做到的,三岁的小亦池够可以的了!仅就“大便”问题,就足以使她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显示她的能力、尊严和体面。小亦池从来没有“出过丑”,小红花开满了她的园地。
三年多的幼儿园生活,对于小亦池来说,几乎可以说是辉煌的了。吃饭,喝水,睡觉,穿衣,料理自己的大小便,唱歌跳舞做游戏,小亦池样样都能行。音乐天赋也表现出来,径直走到老师的风琴前面,就弹出音阶来。幼儿课本的学习,那些简单的读写算课程,对于小亦池来说,则完全不在话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超过不少进行过幼儿早期培优班的小朋友。
我大大松了一口气。亦池在幼儿园出色的表现,初步验证了我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和倔强的实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实行的三条原则,逐渐变成了我们的生活习惯。
第一条就是:让小亦池尽情与她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
一个人最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就是与人的相处。与人相处的能力包括识别人的慧眼,是人生一辈子的功课。这门功课如果成绩优异,那么她的生命就会拥有更多的自如和快乐。这一点,已经由我自己反证出来。由于出生于政治运动时期又是被“革命”和打倒的对象,我自小就怕人,极其不善于和他人相处。当然,我侥幸做了作家,无须与他人合作,可以独自劳动靠自己双手吃饭。可我不能够指望侥幸也落到我孩子身上,我孩子不要成为一个孤僻的人,她应该在人群中如鱼得水,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快乐。因此,我的小亦池只要她乐意,她就可以整天和小朋友玩耍。正如李白的诗词:“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至于我的亦池将来是否有青梅竹马的故事,那是玩笑了。我希望的是:我的孩子从小就可以获得广泛的识人与阅世机会。
第二条就是:顺从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让她在最开放的状态中接受自然启蒙。
小亦池酷爱大自然,满月以后每天睁开眼睛,就挣扎着要奔向户外。那时候我们经常在清早六七点钟就到了水果湖儿童公园。好吧,既然我的孩子最早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大自然的好奇和渴望,那么我们就首先与大自然交好,就让我从大自然铺设一条孩子的求知之路吧。
平常好天气,我们都在户外活动。我们在公园、在动物园、在长江边、在湖畔,在草地山坡树林。我们划船。亦池面对老虎、面对大象,她可以耐心地守候到与它们目光交接。我们任由小亦池指手画脚地与动物说话聊天。沿着季节变化,我陪小亦池看蚂蚁搬家,看蚯蚓钻地,听各种鸟儿鸣唱,闻各种花朵的芬芳。蜘蛛的故事,种子与苗芽的故事,风穿越建筑物的声音,雨落在皮肤上的感觉,风的漫长旅行,清晨阳光的美景与黄昏落日的瑰丽,我都带着小亦池一一领略。
亦池再长大一点,我们便一起养蚕宝宝。一起在窗台上种盆花。一起偷偷观察蝴蝶在我们家的橘子树上产卵,然后每天观察它们化蛹为蝶的过程。我要请大自然这位老师开启这个小人儿的感官世界,要她的眼睛、鼻子、耳朵和指尖都开放而敏感,善于感知和接受周围的事物;激发她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让她通过自己的感悟获得丰富的知识,慢慢懂得并且学会愉悦、敬畏、喜爱、同情、怜悯、赞赏与爱。
以我自己幼年的记忆和对先哲圣贤们传记与著作的,我相信,一个小孩子对大自然的印象和情感是智慧种子发芽的沃土。这样的学习,获得知识的丰厚难以估计,而且这样获得的知识,对一个人具有更加持久的影响力。对于孩子来说,智慧的重要远远超过课本知识。拥有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的学习会变得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而缺乏智慧的孩子,课本知识即便强迫死记硬背也是无法消化的苦果。亦池三年幼儿园的经历,极大鼓舞了我们。我们更加大胆自信地怎么更加通俗地说呢:玩。疯玩。到外头去玩。
第三条是古老的常识的做法:为孩子讲故事和。
讲故事和,这是我的拿手好戏了。本来我自己每天都要,只是我要把我自己一个人的,变成两个人的。把我儿时向往却又被“□□”的熊熊烈火烧毁的许多童话,借女儿的东风让我自己重返童年时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以及《西游记》等等,我们百读不厌。当然,已经有电视机了。我们也看电视,主要是看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聪明的一休》等等。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没有谁老在想教育问题。日复一日,岁岁流年度,有人先富起来了,有人有钱了,有人买大屋买小车了,有人把家里装修得金碧辉煌。为了赚钱,为了金碧辉煌的大房子,为了豪华小车,有人忙得完全没有时间管孩子,有人的孩子上幼儿园了上学了都是继续由老人接送,继续奔各种培优班、补习班,据说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我们毫不动心,坚决坚持为孩子现时的幸福。现时的我们家,依然别无长物,清水白墙,自行车接送孩子。只是书籍在日益增多,多得占满了两个房间还不止。最好的是改革开放的到来,图书出版量越来越大,我们可以买到许多我们心仪已久的书籍,包括漫画。尤其是国外那些优秀漫画家的作品,比如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每一册我们都会抢着买回家。自然还有丰子恺的漫画。我们和亦池一起看、一起笑、一起乐,十分开心。我们家书房就是小亦池的游戏室,书籍就是她的玩具。坐拥书城的家庭环境和充满书香的家庭空气,在我看来,人在这种空间里,可以宁静致远心驰神往,是很惬意的。小亦池果然就是十分惬意,一个岁把两岁的小小孩儿,走路都还不够稳当,却最是喜欢大部头书籍。从书柜里搬出她的大部头书籍,一屁股坐地上,胡乱地又认真地翻阅,有时候还作口中念念有词状,真是叫人忍俊不禁。
正是在这样玩耍一般的翻阅之中,小亦池自然就认识了许多字并十分自然就触类旁通了。后来一上学,不仅幼儿园的课本对亦池易如反掌,小学六年,亦池也没有遇到多大困难。我们并没有费什么力耗什么神,我们就是始终和孩子在一起。不离开她,自己去打麻将去打牌,一玩玩一天;不把她丢在爷爷奶奶家里,自己一出差一个月乃至几个月;不离开她,据说是为了她的将来去做做不完的生意赚不完的钱;不离开她,据说是自己也必须有事业,去读这个班那个班拿这种文凭那种文凭;尤其是妈妈,小孩子离不开妈妈,妈妈不离开孩子,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就这样,和她在一起,发现她的能力,惊叹,表扬,鼓励,开心。
?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