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对这部作品的写作了,先是各种画面在脑海里险象环生,忽明忽灭。在夜晚,在每一个寒冷的冬天来临之际,徘徊于大风劲吹的山岗或月光照耀下稀疏凋零的树林,倾听着青春日日远逝的脚步,焦虑一次次涌上心头:时光一晃,已在世上苟活数十年,究竟做了些什么?意义何在?W
周蓬桦,男,1964年3月出生于山东聊城。童年时代在故乡的村庄度过,那个地方叫沙河镇。周蓬桦与祖父生活在一个苹果园里,果园离村子有3华里路,其祖父负责看守,教书的父母则带着姊妹在遥远的城里工作。那一段时光对他烙印很深,以至于在他的作品中习惯于对故乡沙河镇往事的梳理,习惯于童年视角关照时代与人生。
他8岁读小学,此后随父母开始了辗转数年的迁徙,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奔波不停,全家曾在一年内创下了9次搬家的纪录。上世纪的70年代后期,父亲进入县委做干部,母亲到一家公司做职员。周蓬桦在山东茌平县城读中学。其间接触到了普希金、惠特曼、泰戈尔、叶赛宁等一批伟大的诗人,随着阅读的增多,终于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开始了最初的写作尝试。
1979年,他15岁时参军去了河北,在部队先后做过炊事员、警卫员、连队文书,后在机关搞新闻报道工作。1985年转业回到茌平广播电台做编辑记者。1986年调到齐鲁石化总公司文联工作至今。其间,在某大专院校进修学习3年。齐鲁石化文联做秘书长和作家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