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发布:2018-11-13 22:28 · 奇闻异事

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利维坦按:提及文中的缩头术,可谓是在我们这些“文明人”看来十分残忍的一种风俗。这种风俗主要集中在南美亚马逊原住民的一些部族中(太平洋美拉尼西亚地区一些地方也有类似的风俗)。其实就是在部族战争中,一方将另一方的头颅砍下,将人头做特殊的干化处理,作为战利品进行炫耀。当地原住民相信,将死者的首级进行干制,能够迫使死者的灵魂成为自己的奴隶;同时,也能防止死者灵魂的复仇。

在上世纪30年代,干制首级在南美洲可以自由交易,一个干制的首级约值25美元左右。一些好事者从医院的太平间里偷取死者的头颅,制成干制首级。在太平洋战争中,有美军将阵亡的日军士兵首级进行干制后贩卖(对日军的仇恨由此可见一斑),曾引起美国民间的强烈不满。1940年,美国立法规定,从国外进口干制首级属非法活动。其他许多国家也先后颁布了相关法令。不过,这也使得赝品首级出现了(比如文中的那一款)。

本文或许包含令你产生生理或心理不适的内容或图片

请酌情考虑是否继续阅读


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这张上世纪60年代的巨幅杂技海报由著名杂技艺术大师弗雷德・约翰逊(Fred Johnson)创作,尺寸约为8×9.5英尺(约2.4×2.9米),海报所绘是著名的“人体火山”表演。图源:Potter & Potter拍卖行

1999年的一天,作家兼电影制片人劳里・格温・夏皮罗(Laurie Gwen Shapiro)走在回家的路上,到了曼哈顿下东区克林顿街她看到一个身材高大,黝黑而英俊的男子正站在人行道上表演吞火。“哇!”夏皮罗喊道,“你是什么人?”这位就是广受热捧的吞剑表演者,魔术师和收藏家约翰尼・福克斯(Johnny Fox)。两人聊了一会儿,福克斯便邀请她去参观他的博物馆。二人走到“畸形堂”:疯狂博物馆(Freakatorium:El Museo Loco),夏皮罗望着福克斯身后异彩斑斓的店门,又看看福克斯。他对她说,“别怕,我不会吃了你的!”

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约翰尼・福克斯在2006年马里兰州文艺复兴展上的一套吞剑表演动作。图源:Jeff Kubina

福克斯的“畸形堂博物馆”是一座21世纪的猎奇陈列馆,狭窄逼仄的空间里满是些稀奇物件――有些是真的,比如海象的***骨化石,还有一些是假的,比如斐济美人鱼,就是把脱水后的人头或者猴头缝在鱼尾上,这种“骗术”或者叫“鱼钩戏法”由于备受P.T.巴纳姆(P.T. Barnum)的推崇而得以普及。(译者注:P.T.巴纳姆,美国著名巡回杂技团老板,因畸形人表演而闻名。)“畸形堂博物馆”是19世纪的“巴纳姆美国博物馆”(Barnum's American Museum,和被巴纳姆收购以前的“斯卡德美国博物馆”),20世纪的跳蚤马戏团、畸形秀,以及“休伯特博物馆”(Hubert's Museum)的延续。“休伯特博物馆”曾位于曼哈顿第四十二街,如今早已不复存在,福克斯很小的时候曾去过那里。

走进“畸形堂”,墙上挂满了类似“人体火山”的杂技海报,火焰从人的嘴里和手上升腾燃烧,还有留有胡须的女子,周身纹身的男子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的是另一个时代,那时候杂技是最正统的娱乐形式。那时候,活体动物亲迎八方来客,比如双头龟Frik与Frak,还有大蟒蛇。(译者注:Frik和Frak的名字取自单词Freak,畸形。)

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这颗20世纪早期在南美洲发现的“缩头术”标本一直被视为真品在“畸形堂”展出,不过实际上这可能只是一个用皮革做成的高仿品。图源:Potter & Potter拍卖行

“这里有一种威利・旺卡(Willy Wonka,《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里的虚构人物)的感觉,”夏皮罗形容这座博物馆道。她说自己完全被骷髅和萎缩的头颅迷住了。【译者注:即缩头术,又称为干制首级(Shrunken head),是南美洲亚马逊盆地地区原住民的一种风俗,他们将在决斗或战争中砍下来的人头当作战利品进行一系列的特殊处理来保存。】杂技演员兼杂技历史学家“艾尔小姐”(The Lady Aye)曾多次造访“畸形堂博物馆”,她说“这里看起来像一个建在店面里的怪物起居室”。

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橱柜照片和猎头战利品装饰下的“畸形堂”:疯狂博物馆,由约翰尼・福克斯建于纽约,于1999至2005对外开放。图源:Facebook

福克斯于去年12月去世,享年64岁。他喜欢赞美这个世界的独特性。“畸形堂”(Freakatorium)这个名字在更加包容差异和残疾的进步年代也许会招人侧目,不过与巴纳姆截然不同,福克斯没有剥削边缘群体而牟利的的坏名声。在去年的传记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个十分伟岸的形象――“最伟大的杂技表演艺术家”,不过福克斯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那个可爱又活泼的老男孩,他的人生哲学是“让诡怪的旗帜高扬”。

”在早期的一次电视采访中,他告诉观众,“我记得有一次去看杂技,那时我心想,‘哇,这些都是真正的超级英雄,’因为他们敢于站在众目睽睽之下,自豪地说,‘嘿,没错,这就是我。’”

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婆罗洲野人Waino和Plutanor,约1860年代。图源:Pinterest

“他这个人太有趣了,对事情无比好奇,永远不知满足,为人又是那么慷慨。他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夏皮罗说。有一次,夏皮罗正在筹备制作一部名叫《河水永远在右边:现代食人者故事》(Keep the River on Your Right: A Modern Cannibal Tale)的纪录片,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著名的婆罗洲野人(the Wild Men of Borneo),就是巴纳姆杂技团里两个力壮如神的低能侏儒,而夏皮罗却苦苦找不到他们的照片。于是她问福克斯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她说,“不到5分钟,”他的手里就拿出了一张照片,并且表示同意在纪录片中使用。

这张照片同福克斯的其他数百件收藏品一起,于今年11月10日在芝加哥进行拍卖。拍卖会在素以魔术类拍品闻名的Potter & Potter拍卖行举办。这家拍卖行的联合创始人加布・法树里(Gabe Fajuri)和福克斯早先在魔术团体中相识。他说福克斯的气质中体现着“街头艺人们的伟大传统,他们可以让你大笑,也可以让你倒吸一口凉气,肃然起敬”,他接着说,“约翰尼是个野人。这一点绝对不用怀疑,不过他是一位极有教养的野人。”

缩头术与吞剑者:一个人的畸形堂博物馆

20世纪中叶藏传佛教密宗法器――嘎巴拉头骨(Kapala skull),即人的头骨饰以次等宝石、玻璃眼珠和西藏银制品。图源:Potter & Potter拍卖行

首先,福克斯是一位演员。他先是表演吞火,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表演用到的化学物质对肝脏有害,于是他又表演在鼻孔里楔钉子和吞剑,他曾一次同时吞入16支剑,打破了当时的记录。

在他的第二任妻子苏西・福克斯(Susie Fox)和他儿子的母亲凯莉・福克斯(Kelly Fox)的印象中,约翰尼一直是一位出色的艺人。苏西回忆起有一次她和约翰尼一同去西班牙的一个制剑厂拜访,那次,约翰尼从墙上拔下一把剑,当场吞了下去,博得全场工人的喝彩。约翰尼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和幻术师,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此次的拍品中。比如他的“饼干射击”头盔,这个头盔由一战中的军用头盔改装而成,它是福克斯这套特技表演的重要道具。演出时,他吞下一支装有子弹的枪管,然后开枪打碎观众志愿者头顶的饼干。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