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就这么“心甘情愿”地进入了一个彻底守成的阶段。私人的海外贸易,这条路早被朱元璋堵死了;如今官方的朝贡体系,也坐等四夷来朝,而且经常任性,要么对朝贡口岸时开时停,要么对某国实施经济制裁,敕令“尔等别来了”。
此时的明朝还是世界第一大国,然而,这样一个保守的老大哥,在近代化的前夕将会把整个东方世界带向何方?是带往大海星辰的征途呢,还是带进沟里?
嘉靖一朝(1522―1566),中国的海禁进入史上最严时期。嘉靖帝的政策,居然比“祖训”还要严得多,简直是比朱元璋还要朱元璋。
肇因其实很无厘头。嘉靖二年(1523),日本一下子来了两个使团,都想跟中国进行朝贡贸易。明朝政府根本没有人了解日本国内情况,不知道当时日本处于“战国时代”,别说来俩,来四也很正常。大明官员摆出一副“我们只承认一个日本”的姿态,导致两个使团为争正统,在中国家门口打起来了。
这场使团仇杀,最后殃及宁波、余姚等沿途官民,被政府扣上“倭寇侵扰”的帽子。
大明官员们借此大做文章,搬出“祖训”是最高指示那一套说服皇帝。嘉靖帝一怒,都别搞了。于是连市舶、朝贡口岸都关闭了,省得生事。
官军出动,在海上巡逻,缉捕出洋走私者。以走私起家的海商们,和靠权力寻租获利的官绅们,这下都坐不住了。
他们暗中联合起来,武装反抗缉私官军。一场海禁与反海禁的战争,开启了。而在史书上,反抗者都被贴上“倭寇”的标签。事实上,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
大海商许栋、李光头势力最强,与巡抚浙闽的朱纨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二人均被俘。朱纨在给朝廷报捷的奏疏中,指责浙闽的世家大族与“倭寇”有勾结。这不啻于在浙江、福建的沿海豪势富贵家族中扔下一颗炸弹,炸开了。
两地的豪门大族开始反击,说被俘的许栋、李光头等人都是良民,不是贼党,更不是倭寇,要求从轻发落。
求情无效,被俘者96人均处死刑。
这一下,浙江、福建籍的朝廷言官纷纷出动,弹劾朱纨。转瞬之间,“禁海”名臣朱纨,成了待罪之徒。
朱纨无限感慨:“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
衣冠之盗,指的是那些主张开放海禁的朝野士大夫。
朱纨陷于绝望之中,自知民愤极大,“纵天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喝下毒药自杀。
这场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表面看来势均力敌,各伤五百。但在十年后,继承许栋崛起的大海商汪直被诱捕后,胡宗宪明知海禁才是制造所谓“倭寇”的原因,但他为了自保,却不敢说出来。
可见,支持海禁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顶峰。
▲明朝中后期的倭寇,基本都是中国人假扮的。
四
物极必反。1567年,隆庆帝继位。一名福建官员斗胆上疏请开海禁,居然获准。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