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2

藏獒2

《藏獒》的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延续,内容描写高原雪灾时期藏獒和人的表现,尤其是藏獒与狼群等野兽间的搏斗故事。 百年不遇的大雪灾降临了,百年不遇的狼灾来临了。四面八方的狼群聚集到了多吉古草原,向人类进行疯狂的报复。势单力薄的藏獒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忠勇和生命保卫牛羊、保卫人类……还是《藏獒》那般惊心动魄,甚至更惨烈、更英勇无畏,而天地间善良依旧。 藏獒2:杨志军,19年5月出生于青海西宁,祖籍河南孟津,现定居青岛。著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失去男根的亚当》。作品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2008年,杨志军以1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9位,引起广泛关注。 杨志军当过兵,务过农,上过大学,做过记者。代表作《藏獒》三部曲发行百万册,在全国引发巨大的争议浪潮,关于獒性与狼性的争论持续不绝,进而催生了人需要獒文化还是狼文化的道德反省,影响深远。 杨志军著有荒原小说系列:长篇小说《海昨天退去》、《失去男根的亚当》、《隐秘春秋》、《天荒》、《支边人》、《迎着子弹缠绵》、《无人区》、《无人部落》(纪实)及中篇小说《大湖断裂》等;藏地小说系列:长篇小说《环湖崩溃》、《大悲原》、《亡命行迹》、《敲响人头鼓》、《藏獒1》、《藏獒2》、《藏獒3》、《伏藏》、《西藏的战争》及中篇小说《原野藏獒》等。 纵观杨志军出版的重要作品书目,我们就能大致了然杨志军的创

千只鹤

千只鹤

《千只鹤》表现了爱与道德的冲突,对日式风物与心理的刻画细腻到极致,字里行间仿佛有洁白的千只鹤在晚霞中翩翩飞舞。 在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中,《千只鹤》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之一,而且这部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的独特风格。同时,《千只鹤》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 《千只鹤》和《雪国》一样,是曾长期在报纸上连载的作品。这部小说共五章:《千只鹤》发表于1949年5月《时事读物》别册,《森林的夕阳》发表于1949年8月《文艺春秋》别册,《志野彩陶》发表于1950年《小说公园》,《母亲的口红》发表于1950年~12月的《小说公园》,《二重星》发表于1951年《文艺春秋》别册。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伊豆的舞女》曾先后6次被搬上银幕。影片表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伊豆的舞女》描写的是一位19岁高二学生,为排遣内心不可言喻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旅行,途中偶遇流浪艺人一行,并对那里的小舞娘产生了似恋非恋的思慕之情。伊豆的舞女薰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文章写了从一件件小事,一直到最后“我”和薰子的离别的过程。 《伊豆的舞女》是以作者19岁(1918年)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说到作品创作背景首先要从作者的身世开始入手。作者幼失怙恃,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由祖父母扶养,在姐姐和祖母相继去世后,16岁时他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年幼失去双亲,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孤儿气质”“受恩惠者气质”。这种性格以及它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在东京的喧嚣对比下显得愈发明显,为了从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逃脱,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岁舞女的纯真和美貌所牵动,不由自主地随同舞女等一行巡回演出的艺人,从修善寺经汤岛、汤野一直辗转到了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之后怀着依依之情,告别了舞女。而这其中的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来源。而小说的发表是在距伊豆之行的8年后(1926年),其间作者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并曾在19年怀着“不堪忍受的自怜”的心情重返伊豆,并在此创作了一篇未完成、也没有发表的长篇写生文《汤岛的回忆》,并且以它为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这两篇小说。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描写的一段经典的日式爱情,恬静清淡而又蕴含了极其深厚的人生况味。同时,也描画了一个在悲哀中由于人们心灵的互相交流、相互抚慰而产生的和谐幸福的理想境界。这个爱情故事的唇纹眼角都浸渍着东方民族的神韵,在欲语还休中细腻刻骨地勾画出迷离忧郁的南国风情。在邂逅与告别中,令人忘却现实与创作的界限而随着川端康成神奇的笔触缓缓沉入空灵美好的唯美境界。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平安时期王朝宫廷的生活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之间,“物语”是日本的文学体裁,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是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本书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败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 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四代天皇,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下层者族、宫,己诗女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侍女的种种或凄婉或美好的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爱情纠葛事件。从体裁看,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加上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90余处,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的气氛,我国读者读来有读本国小说那种强烈的亲近感。而且该书与《红楼梦》一样,所涉人物都是皇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 《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这数千年来《源》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著作。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物哀”即见物而生悲哀之情。此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主要讲述的平安时代日本皇族、贵族阶层的生活状况,以主人公光源氏为故事核心,讲述着他的生活以及和众多女性角色之间的暧昧关系。这点上和中国的《红楼梦》很相似。虽然《源氏物语》比《红楼梦》早了七百多年,但是也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场人物达到四百之多。《源》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人还包括胧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对于异国读者而言,弄明白这部著作的首要问题是心随意动,在没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涂之前先领略到日本文化里美丽和暧昧交错互动的气氛。书里有许多关于性爱的描写,所以日后出现《失乐园》或是《感官王国》一类日式作品实在无须惊讶,毕竟1001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用他们的严肃态度来享受这道人生易垮的堤防。 源氏物语:紫式部,(约978约1015),日本平安中期的著名女作家。1004年4月,紫式部丧夫寡居,同年秋开始创作《源氏物语》。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长篇小说《源氏物语》,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并由此产生了源学。另著《紫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和歌等,该成书于公元1010年秋。 她创作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幼时从父学习汉学,通晓音律和佛典。1004年4月,紫式部丧夫寡居,同年秋开始创作《源氏物语》。36岁那年冬天,紫式部受召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彰子。紫取自物语中主要人物紫之上,式部来自其父兄的官职式部丞。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作品描写人物心理细腻,文字典雅,情节曲折,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对往后日本文学之影响极大。另著《紫式部日记》,概成书于公元1010年秋。 按照日本后人给她写的作品上加题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自本书在日本问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销出1500余万册 《挪威的森林》本是披头士的歌曲,书中主角直子每听此曲必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冻的森林深处,这正是年轻必经的彷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表征。男主角渡边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时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一代,在都市空间愈狭小与人的疏离愈大的对比中,令他们失去与人接触的欲望,恰是年轻一代避免受伤的保护罩。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 美国华人学者李欧梵教授在他的散文集《世纪末的反思》将《挪威的森林》列为20世纪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十部文学译著之一。其根本原因,按译者林少华先生所说的,不妨用评论家白烨先生十多年前的话加以概括最为明白:《挪威的森林》以纪实手法和诗意语言注重表现少男少女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对于纯真爱情和个性的双重追求……超出了一般爱情描写的俗套,而具有更为深刻的人生意义。 关于小说《挪威的森林》的主题,作者村上春树曾经坦言是恋爱现实主义。但这种现实主义的恋爱只是小说的表象,笔者认为小说的真正主题是自我救赎。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 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马桥词典

马桥词典

《马桥词典》,是中国作家韩少功1996年出版的一部小说,按照词典的形式,收录了一个虚构的湖南村庄马桥弓人的5个词条,这些词汇部分也是作者所虚构(如晕街)。 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这部长篇小说没有采取传统的创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合了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思想随笔、经典小说等诸种写作方式,用词典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使读者在享受到小说的巨大魅力时,领略到每个词语和词条后面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看到了中国的“马桥”、世界的中国。小说主体从历史走到当代,从精神走到物质,从丰富走到单调,无不向人们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内涵。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韩少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马桥词典》1996年出版,曾荣获“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大奖”中的长篇小说的一等奖。 2003年8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西方人对它格外看好,纷纷撰文对它进行高度评价,尽管各自的看法不一。 2000年:《马桥词典》入选海内外专家共同推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马桥词典:韩少功,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代表作品有《月兰》、《西望茅草地》等,另与人合作完成传记《任弼时》。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厚的文化哲学意蕴。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引起各方争论,2000年,由《亚洲周刊》邀两岸三地专家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小说百部经典之一,排名第位。新世纪创作的长篇《暗示》、《山南水北》、《日夜书》等均产生了不小反响。另外,韩少功天涯体散文在当代独树一帜,《性而上的迷失》、《完美的假定》、《革命后记》等作品既有形式美感,又以思想见长。 曾获境内外奖项多次。主要有:1980年、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2年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2007年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

山南水北

山南水北

《山南水北》是著名作家韩少功的重要写实作品,韩少功在《山南水北》中记录了对山野自然和民间底层的深入体察,作家细腻的笔调勾画了生动的人物和神奇的亲历,将历史的真相一步步揭示出来;在作品中,多种元素构成了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这是一本对生活与文化不断提出问题的书,是一个亲历者挑战思想意识主潮的另类心灵报告。在《山南水北》中,韩少功力图将被轻率删减的乡村的意义加入正在迅速更新的对中国的想象和认同中去。他力图将那山、那水、那人民嵌入新的中国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去,这是韩少功赋予《山南水北》的重要意义。 乡村七年,韩少功首次讲述隐居生活:《山南水北》一书中记录了韩少功对山野自然和民间底层的深入体察,其生动的人物、神奇的亲历、历史真相的揭示、直指人心的追问,多种元素构成了作品凌厉而温厚的风格。这是一本对生活与文化不断提出问题的书,是一个亲历者挑战思想意识主潮的另类心灵报告…… 《山南水北》是一卷长篇散文,用的是明清笔记的手法,因此阅读起来并不困难,无论从那里入手都是生趣盎然,别有风味。散文用了99个章节,每一个章节大多是在千字以内,且往往是一章一事或是一人一景,用墨精简,颇有古意。近几年,作家韩少功在湖南老家的八溪峒一地购地建房,种菜养鸡,载树修路,在山清水秀的如画风景里过起了半隐居的神仙生活,这册散文集《山南水北》就是他在这里生活的点滴记录。说是半隐居,只是其脱离了城市的喧嚣,背对了文坛的热闹,但还没有像陶渊明那样“悠然见南山”,每年还是有半年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况且现代文明也当然不会遗弃这位当代著名作家,因而隐居只是一种姿态,重要的是内心中对于自我决断的选择。 韩少功记录农村生活的新散文集《山南水北》收录99篇散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山南水北》中,韩少功讲述了他乡居多年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的体验和对农村风土文化的追问,以及对城市生活和现代文明的反思。这个散文集的题目,山南水北为阳,看来似乎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闲适山水之乐的综合,却又隐隐让人联想起“转战南北”的激烈。在浮躁不堪的文字堆积如山的时候,韩少功仍静心静寂地体认生命意义,这个问题在韩少功这里变成了体认城与乡,他执念于此,对他来说,斟酌自我与斟酌城乡是同一件事,韩少功的“寻根”、“回乡”,他二十几年来的写作和生活,演绎着一个中国人在城乡之间的焦虑和选择。 山南水北:韩少功,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代表作品有《月兰》、《西望茅草地》等,另与人合作完成传记《任弼时》。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厚的文化哲学意蕴。19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引起各方争论,2000年,由《亚洲周刊》邀两岸三地专家评为中国二十世纪小说百部经典之一,排名第位。新世纪创作的长篇《暗示》、《山南水北》、《日夜书》等均产生了不小反响。另外,韩少功天涯体散文在当代独树一帜,《性而上的迷失》、《完美的假定》、《革命后记》等作品既有形式美感,又以思想见长。 曾获境内外奖项多次。主要有:1980年、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2年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2007年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杰出作家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

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

像那八九点钟的太阳

三个年轻人在“文革”期间有着青春、性的启蒙和躁动,单纯的梦想和灰暗的现实发生碰撞……著名作家韩少功王跃文方方鼎力推荐的世情小说,一部市井版的、野俗版的、“文革”荒诞版的《红楼梦》 李小二是长沙郊外一个国营肉联厂的普通学徒工,他还有两个最好的朋友——跟他性格迥异的猴子和薛军。三个年轻人在“文革”期间有着青春、性的启蒙和躁动,单纯的梦想和灰暗的现实发生碰撞……最后,薛军为了逃避一段发生在他和一个有夫之妇之间的感情和肉欲纠葛,参军离开了肉联厂;而聪明有才气的猴子,由于偷看女工洗澡,被新上任的领导抓成了“阶级斗争新形态在肉联厂的典型表现”,被流放劳教;剩下百无聊赖的小二,一个人面对着亘古不变的湘江水,继续着在肉联厂“饮食男女”的原生态日子

大号叫人民

大号叫人民

这本新作收集了何立伟新近为一家报纸所作的56篇专栏文章,一律以人名为题,几乎是白描式地叙述了56个各色人物。这其中写到的人,分开看都是零散的不连贯的,当几十个不同神情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面孔被拼贴到一起,就产生了巨大的板块效应,他们无一不在述说着这个纷繁的精彩而又无奈的世界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正如作者所言:“‘人民’其实就是我笔下的这些脸孔,就是具体的你同具体的我,就是我窗前马路上那些匆匆走过的朦胧而又清晰的身影。日头下面,“人民”正经历着这个时代赋予他们的全部喜怒哀乐同生命沉浮……” 大号叫人民:何立伟,男,1954年生于湖南长沙,当代作家,197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从事过工人、教师、文学专干、专业作家、广告策划、期刊主编等职业,现为《创作》杂志社主编、长沙市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 何立伟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在此之前曾经从事诗歌创作,所以后来的小说中诗意比较浓厚。 他的短篇小说主要有《石匠留下的歌》、《小城无故事》、《小站》、《萧萧落叶》、《搬家》、《滋味》、《白色鸟》等。其中,《白色鸟》一篇曾经荣获1984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选入人教版;长春版初一教材,为他带来广泛赞誉。他的部分作品结集为《小城无故事》,1986年由作家出版列入著名的文学星丛书第一辑出版。 中篇小说主要有《花非花》、《跟爱情开开玩笑》、《天堂之歌》、《老康开始旅行》、《北方落雪,南方落雪》等,另有中短篇小说集《天下的小事》、《老康开始旅行》、《老何的女人》。 长篇小说有《你在哪里》,《像那八九点

如焉

如焉

如焉@讲述了寡居的女性茹嫣(网名如焉)在其同事、高干子女江晓力介绍下,与副市长梁晋生相识相爱。R爆发后,各方矛盾凸现,茹嫣描写R生活的文章给梁晋生的仕途带来威胁,同样爱着梁晋生的江晓力努力拆散茹嫣和梁晋生……《如焉@》被媒体誉为2006年最火的小说,像一封神秘的、能量巨大的电子邮件,正在撞击、打开越来越多人的心扉。 章诒和:六朝无文,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当代亦无文,惟胡发云《如焉》而已。 崔卫平:我在持续关心思想学术界的发展,也是关注中国命运,关心社会进步。所以这个小说里面的人物达摩,尤其是卫老师,让我觉得,我们的传统仍然在艰难地延续着,借《如焉》的出版,我期待一个传统的复兴。 傅国涌:我关心的是在这块土地上,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小说家中,还有没有人愿意与这块土地共命运,还有没有人愿意把目光关注当下,并承担一个作家应该承担的那一部分责任?在这个意义上,《如焉》的出现也许是改写了21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史。在前苏联,即使在斯大林严酷统治、格杀勿论的年代里,也有一些作家真诚地写出了见证那个时代的好作品。前苏联产生了《静静的顿河》、《日瓦戈医生》,产生了索尔仁尼琴、布罗茨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拥有了什么?在这样一种现实的文学大背景下,我们来读《如焉》,才能真正意识到这部作品的意义,才会发自内心地为这部小说叫好。我真的非常希望,这是个转折点,是个转弯的地方

元红

元红

梦里水乡,摇曳少年男女情爱之美;出世元红,尽染斑斓时代如花人生。 这是一部优秀男人的成长史,同时,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 故事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苏北水乡里下河地区,描写了主人公丁存扣从九岁到三十五岁的人生历程;从懵懂无知的孩童,情窦初开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直到为爱情而弃教经商的经历。期间,有庆芸、秀平、阿香、爱香、春妮等美丽善良的女子与他相恋,由此演绎出人间男女情爱过程中的美好与苦涩并存、快乐与悲怆交替的一幕幕活剧。 小说以美丽、感伤、隐喻、感性的文字向读者展开了辽阔的充满生活真味的通俗画卷,一大批个性迥异而鲜明的人物群像被描绘得生动、鲜活,呼之欲出。对女性美、性启蒙的正面描写贯穿整个作品始终,但绝不刻意和滥用,坦率得近乎天真,干净而唯美。故事情节如行云流水又跌宕起伏,意外连连,令人目不暇接,心醉情迷而又摧心荡魄。同时,对改革年代的社会写真也蕴涵了可贵的现实批判精神。 《元红》怀旧而不恋旧,感伤而又积极向上,别具一番风韵。她是绿色读物,更是心灵鸡汤。 这是一部被淡淡的忧伤情绪笼罩着的、带有自传色彩的怀旧小说。作者文笔缠绵、感情趋势,一个男人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斑斓多彩的乡村生活如风俗画卷般徐徐展开,给人以诸多情感启迪和美的感受。作者虽是年轻人,但走的却是经典作家的道路。这是一条虽然光明但却布满陷阱的道路,祝他走好!——莫言 小说,是写人的。 小说之美,是真实。 中国小说的起源,是讲故事。 中国当代小说的大家之作,多是写农村,写时代的。 我很惊讶在网络上能淘出这样的小说,以讲故事的传统,讲人的性格、人的关系、人的命运、人的历史;讲农村的一个角落,讲时代的一个段落。最重要的是,讲得真实。 这是写给大家看的小说,或许真的会成为大家之作。 ——海岩 《元红》在网上的成功证明了细节的力量,证明这个时代零散片断的、当下的目光对于细节沉迷。 《元红》还证明老故事总是有效,总是能够支配我们对自我和对世界的想象。在这座“大观园”里,所有的女人都爱着男主人公,她们不爱这位哥哥或弟弟是不可能的,正如我们不爱自己是不可能的。 《元红》是我们此时精神状态的一个范本,它很“秀”,很浪漫,它的主人公在经历一切之后仍然没有走到精神上的尽头。它确实是这个时代的人写的,它属于这个时代,它见证了我们的艰辛和我们永不停歇的自我抚慰。 ——李敬泽 元红:顾坚,男,1964年5月5日出生于兴化市陶庄镇大顾庄。高中毕业后任乡村教师数年。1991年秋弃教从商,移居古城扬州。2000年开始业余创作,主要写散文和诗歌;200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元红》,由于采取网上在线写作,故该书纸质出版后一段时间被人称为网络作家,其实纯属地道的传统现实主义写法,现在已经成为描写当代乡村的一部经典长篇小说。《元红》首先在网上走红,出版后一纸风行,被评论界誉为继《平凡的世界》之后经典力作,一版再版,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和常销书,荣获江苏省第七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由于《元红》这部处女作(也是代表作)的空前成功,2009年3月,顾坚被录取到北京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在校期间修改完成了长篇小说《青果》,交付昆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在20年成功申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顺利进入81名大名单,同年10月,《青果》荣获首届惠生施耐庵文学奖,2012年8月,又获得泰州市政府文艺奖一等奖。 20年月,顾坚作为特殊人才从扬州日报社引进到泰州市

燕子

燕子

在处女作《伤心咖啡店之歌》(台湾九歌出版社1996版)甫一面世即意外热卖且引发三年的热议之后,初显身手即跻身畅销书作家、被誉为“台湾的村上春树”的朱少麟女士,又推出第二部长篇小说——《燕子》。 作为台湾新生代代表作家,朱少麟远离媚俗、肤浅的“畅销”怪圈,依然故我地以人物的精神世界展开思辨,追寻、探索自由的意涵。在《燕子》中,叙述者“我”是作家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阿芳。阿芳是一个对舞蹈充满向往的女子,小说的情节便始于“我”(阿芳)进入其崇拜的舞蹈天才“卓教授”的舞团。从初入舞团中的自卑(基于其非舞蹈专科出身及气喘等短处)、自傲(基于其博览群书、识见不凡的优势),进入舞团之后与人隔膜疏离的关系及逃避怯懦的性格缺陷,直到最后——舞剧《天堂之路》演出的成功,阿芳的生命不足被舞蹈填满;而舞蹈联结起不同个体,使其“不同”的人生归于“相同”:不仅仅是“我”拼命追赶同辈脚部的蜕变成蝶的人生隐喻,亦是愈挫愈勇的癌症末期病人卓教授的百炼成钢的生命象征。舞蹈与人生,形成奇妙的互文关系。燕子,飞翔的燕子,是卓教授——一个激情飞扬性格暴烈的创造者;是“我”——一个外表冷漠内心火热左冲右突的彷徨舞者;是龙仔——一个聋哑的被排拒在舞台之外的舞蹈天才;是克里夫——一个因勤奋练舞而损伤韧带告别舞台的落寞舞者…… 不论是彷徨矛盾的“我”、暴烈顽强的卓教授还是集力与美于一身的龙仔,他们都有自身的缺陷,都为不同的外物所束缚;而他们又都不甘于被束缚,各自通过舞蹈自由地释放自己的热情与能量,自在地探索、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他们都有自己的缺憾,亦在“舞蹈”的过程中照见对方的缺陷,然而他们从未停止飞翔,从未停止对自由的诘问…… 燕子:朱少麟,原籍湖北,一九六六年台湾嘉义出生,十八岁起移居台北,辅仁大学法文系毕业。曾威肯政治公关公司研发部经理,之后成为台北上班族。 二十八岁开始写作,二十九岁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伤心咖啡店之歌》,作家马森誉其为天生的作家。三十二岁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燕子》,拥有广大的读者。其写作以透过小说文字与读者对话,以辩证知性的思维记录当代台北生活。为其风格。目前全力进行新的长篇小说写作。 朱少麟有一张娃娃式的美形脸,目光坚定且认真。彷佛生命当中很多忧郁在他的作品中被召唤出来了。最初是因为每日上班打卡的苦闷,而激发她开始写作的动力,以此用来追寻自我。在三十而立的年纪上下写下《伤心咖啡店之歌》、《燕子》、《地底三万尺》三部探讨自由及人性互补成长的作品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