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求学海外四不中不西的她回国了

作者:阳武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7 02:19

|

本章字节:4978字

就在宋美龄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如醉如痴地回头啃中国文化的时候,父亲一封又一封的书信飞往美国,催促她回国。


一天,宋美龄又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在信中父亲恳切地说:“美龄,还记得你6岁的时候,得了中风不语病,不几天你的右腿又起了脓包,可吓坏了爸爸。爸爸从来没有落过泪,看到你躺在床上的时候,爸爸平生第一次为女儿掉泪了。一直到你9岁,离开爸爸的时候。如今10年了,爸爸一直为你担心祈祷。前些日子,你来信说不想回来了,爸爸又是几个不眠之夜。……如果你要真是爸爸的血脉,你应该回来,你应该立即回来,爸爸在等着你……”


万里飞书催女儿归,急切之情道出了一个进入老年父亲的心愿。


在父亲的召唤之下,1917年8月3日,告别韦尔斯利大学,告别了与她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怀着眷恋的心情,宋美龄启程回国。


回到昔日的上海,当年那个幼稚的小女孩已成为一个风姿窈窕的美貌女郎。一本传记这样描述她:“她双颊泛着熟透了的桃子似的红晕,殷红的嘴巴像石榴花一样。高高的鼻子,又秀气又端正。一双羚羊似的深眼睛,长着长长的睫毛。弯弯的双眉仿佛是用黑颜料画出来的。乌黑的卷发顺着光洁的额角波浪似地披垂下来……”


当她迈进久违的家,当慈祥的父母亲吻着这位阔别而归的小女儿时,宋美龄才真正感到,她已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自己的家。


在这个大团圆的家中,最高兴的还是她的母亲。她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欠佳,亲自下厨,中西结合,做了一桌丰盛的接风菜。母亲将美龄爱吃的“烧四宝”特意放在了小女儿面前。


美龄深深体会到家的欢乐、家的温馨。


“来,端起酒杯,为我们的小公主接风!”


父亲没忘他对这位小女儿的爱称。


“对,欢迎小妹归来”。大姐接着附和。


一阵阵的玻璃杯的碰撞声。


母亲不会喝酒,一个劲儿地往小女儿的盘中夹菜。


宋美龄沉醉于幸福之中。


她注意到二姐不在场,她听说二姐嫁给了孙博士,似乎家中不乐意。


她知书达理,没有提及这个问题。


这天晚上,父亲专门为她举办了家庭舞会。上海滩的名人杜月笙、陈英士等人应邀参加。


宋美龄翩翩起舞,引来阵阵掌声。


父亲注视着10年别后归来的女儿。


舞会散了。


余兴未了,谈兴且添。


美龄打量着这个十分眷恋的家,格格笑了笑。“爸爸,你名扬海外,这个房子与你的声名不相称啦?”


父亲无言以对。


美龄又说:“和美国家庭相比起来,我们太落后了。我们应有现代化的家和浴室。如果爸爸同意的话,我愿意帮爸爸设计。”


“好,好。”女儿刚回到家,作为爸爸,他不能直言批评女儿。


他在心里想:女儿变了,完全彻底地变了。


他感到,他的这位小女儿要干大事了。


宋美龄留学美国10年,她的世界观,她的思维方式,完全美国化了。她对美国的了解,非一般中国人所能及。


就连他这个早年留学美国的前辈,也自愧弗如了。


他坚持自己的子女教育方针,要女儿补课,补中国文化课。


宋美龄也是这样想的。


她决心重学汉语,学通汉语。


她决心要掌握流利的汉语,精通祖国的古典。


从头开始,她再次做了私塾先生的学生。


不同的是,她坐得住了,她跟随塾师一道,摇头晃脑吟诵,翻来覆去地牢记那些警句,背诵那些章节……


她回头读了哪些书?据她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有《左传》、《史记》……等等,等等。


这些为她日后起草文稿和演讲帮助不小。


宋美龄完全成了一个中西文化交点上的人物,成为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左右历史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