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革命时机已经成熟

作者:布赖恩·克罗泽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12

|

本章字节:14494字

“革命时机已经成熟”,这句话是杰出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60年代用来描绘非洲革命形势时的名言。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正是革命者鼓动革命的好时机。孙逸仙博士是这场革命的先驱,他因此而名垂千古。后来,有两个年轻人对他的政治遗产发生了分歧,他们是蒋介石和毛泽东。


“革命时机已经成熟”,这句话是杰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60年代用来描绘非洲革命形势时的名言。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情况更是如此,清王朝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帝国的秩序动荡不安,这正是革命者鼓动革命的好时机。


孙逸仙博士是这场革命的先驱,他因此而名垂千古。后来,有两个年轻人对他的政治遗产发生了分歧,他们就是蒋介石和毛泽东。


几个世纪来,中华帝国体制稳定,国泰民安,但到清朝统治时期国势开始衰落。其中一个原因是人口爆炸。1778年统计时,全国人口已达到242,956,613人。人口增加了,但并没有新的土地开发出来。清廷更担忧祸从国外起,于是限制向海外移民。中国人滞留国内,人口不断增加。


本来工业革命能够解决人口问题,但中国没有产生工业革命。更为严重的是,洋人带来的贸易和工业品已深入内地,破坏了农民们赖以生存的传统手工业。中国人毫无出路,因为工业化国家通过关税壁垒来限制中国手工业品的出口。


接着,洋人进来了,在我们这个交通发达,通讯便利的时代,要理解洋人来到中国后对中国人及其统治者形成的变化与心理冲击,并非易事。与其他文明不同,中国在封闭中发展了自己的文明。沙漠、高山与大海把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离起来。


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的中心”,比境外的“夷人”以及汉族周边的“南蛮”、“北胡”都要先进。在这种情形下,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概念,在中国是无法被理解的。


中国皇帝认为接受“夷人”来朝是屈尊大驾,和“夷人”没有进一步交往的必要。


中国还有独特的表意文字——汉字。汉字复杂难懂,必然导致大量文盲。能够掌握汉字的人就有升官发财的机会,而那些家境贫寒、智商低下的人则被排除在外。然而,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即使家贫,如果得到地方慈善机构或富人的资助,也有受教育的机会,中科举,取功名,从而走上仕途。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并没有森严的等级界限。


但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概念对中国人来讲是非常陌生的。中国社会有过森严的等级制度,最高等级享有至上的尊严。中国俗语“天无二日”意思是说,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中国是天下唯一的大国。在皇帝独裁之下,违抗皇帝命令是十分危险的,简直与背叛无异。


中国社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法制不如其他国家发达,虽然有刑典制裁犯罪分子,但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法典。


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也不同一般,上帝的启示在他们的人生中没有作用,他们显得宽容大度。


中国人崇尚迷信,信仰佛教或道教。


西方人认为儒教是一种宗教,其实这是误解,事实上,儒教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模式,是中国的国教。不断的动荡,改朝换代,都需要儒教来确保社会的稳定。


然而,长期的稳定也有副作用,它带来社会的僵化与停滞不前。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建立了举世无双的伟大文明,他们的聪明才智与发明创造都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的农业技术领先于欧洲。皇帝大兴土木,把洪水泛滥的黄河流域及其他江河流域开发出来精耕细作。在农业、艺术、文学以及国家制度等方面,中国人认为在过去的黄金时代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因此,点滴的变化均被视为异端,任何革命都得不到鼓励,似乎一切已达到完美的顶峰,不可再臻一步。


在这种秩序下,君主享有精神统治权,他的权力是绝对的,但不是永久的。人们认为君主是正义的化身。如果他不代表正义,就有可能被取而代之。


中国历史上的“犯上作乱”都因此而起。如果失败了,起义者就成为历史上的“叛逆”;如果胜利了,起义领袖就会黄袍加身,改朝换代,而被废黜的君主则失去其“天子”地位。


与绝大多数的外国人不同,中国人既不受讨厌的法律的桎梏,也不受基督教原罪概念的约束。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信仰,他们忠于自己的家乡、家庭和家族。在这种“家”的环境下,长者仲裁纠纷,一人得道,全家沾光,一人遭灾,全族救援。


当外国侵略中国时,中国社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中国统治者妄自尊大的思想被粉碎了。他们发现外国技术比中国先进,同时他们又自我安慰,说外国的哲学没有中国的发达。但是,这种观点经不住事实的考验。


英国人来到中国的大门口,因其要求被中国拒绝而向中国宣战,中国方面认为英国发动战争是强迫中国进口印度鸦片的帝国主义行径,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鸦片战争”。英国毫不费力地打了胜仗,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南京条约》。广东失去了对海上贸易的垄断,中国被迫割让香港给英国,开放口岸,并赔偿2100万英磅。《南京条约》标志着“夷人”对中国皇帝的朝贡制度的结束。


外国的欺侮远没有了结,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接踵而来。


1844年、1858年、1879年、1881年、1883年、1885年和1895年,几十年间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国家丧权失地,民族屈辱日深,美国首先在中国获得了治外法权,在中国领土上设立法庭,其他国家群起效尤,也取得了这种特权。如果一个英国人或法国人杀了一个中国人,中国法庭无权审判被告。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人趁火打劫,掠夺阿穆尔河(黑龙江)与黑龙江省,建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人比白种的西洋人更为险恶。东洋日本——后起的亚洲强国强迫中国割让了台湾。


1897年底,法国占领了胶州。于是,瓜分租借地的狂潮随之而来。外国侵略者随心所欲,中国已无主权可言。此外,国内接连发生民众造反,皇帝的权威受到挑战。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起义风起云涌,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令人吃惊,在西方国家的内战史上,只有西班牙内战和美国内战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西班牙内战历时三年,损失50万人,美国内战历时四年,也损失50万人。


太平天国起义时间更长,损失更大。在长达十四年的战争中,有2000万人丧失生命。在更为重要的意义上,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一个世纪后毛泽东农民革命的预演。


太平天国起义的伟大领袖洪秀全不同于一般的中国人,他还是一个基督徒,他主张人人平等,财产公有。他是一位天才的领袖,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规模宏大的军队,攻占了南京,统治了中国中部与南部。1853年,洪秀全及其信徒宣告“太平天国”诞生,此刻北京清朝统治者惶惶不安,洪秀全虽是一个勇敢的征服者,却不是一个英明的行政建设者。1855年他开始走下坡路,革命运动面临着分裂。


起义四起,全国混乱。1900年,一场独特的起义爆发(义和团起义——译注)。这场运动受到统治者的鼓励,目的不是灭“清”而是灭“洋”。起义者利用传统的中国拳术,进行自卫,故称“义和拳”。义和拳运动迅速蔓延,席卷中国北部乡村。他们烧毁洋教堂,处死成千上万的教民。7月13日,义和团冲进北京,包围了外国使馆。第二天,一支国际部队(即八国联军)攻陷天津、进军北京,并于1个月后击败了义和团,救出了避难于使馆的外国人。此刻,这些人已惊恐万分,饥饿不堪。西太后则携员出逃。


八国联军洗劫了北京,强迫清朝政府于1901年9月7日签订了《辛丑条约》。其条件极其苛刻,列强要求中国赔偿738亿美元,包括利息,分40年还清。清廷官员受到惩处,列强使馆得到加固与扩大。通往天津的铁路沿线允许列强驻兵。中国遭受了奇耻大辱。


在后来的20年里,有两个人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是将军出身的政治家袁世凯,另一个是医生出身的革命家孙中山。


袁世凯打赢了朝鲜战役并升为朝廷驻韩大臣。袁本该满足,但他野心勃勃,试图夺取最高权力。公开的起义代价太大,充满危险,因而他选择了阴谋背叛。慈禧太后变化无常,凶暴无情。她唯一的宗旨就是反对变革与改良。光绪皇帝思想进步,他企图囚禁西大后,推行他那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筹设京师大学堂,修建京汉铁路,使军队近代化。


袁世凯得知了光绪皇帝的计划,并向西太后告了密。起初,西大后感到震惊。1898年9月22日,她将光绪皇帝囚禁起来。


袁世凯估计他时运亨通,于是向西大后进言说:著欲保住帝国的天下,须建立新军,而他则是建立新军的最合适人选。创建新军需要资金和放手大干的自由,袁世凯都得到了。1905年,他已建立了六支训练有素的新军。然而,三年之后他的一切计划都落空了。


西大后病卧床榻,于1908年11月15日,即光绪皇帝去世后的第二天,命归西天。光绪皇帝临死之前,同意由他的兄弟醇亲王任摄政王,并让其设法处死袁,因为袁在10年前背叛了他的改革计划。


醇亲王并不象光绪那样主张杀袁以谢罪;1909年1月,他宣称袁患足疾告假回乡疗养,从而解除了袁的一切职务。新皇帝傅仪还是个小孩,摄政王则懦弱无能,宫内的大监与女人明争暗斗,皇位摇摇欲坠,1910年10月、资政院召开会议,主张实行议会制度,这虽然违反醇亲王的意愿,但他还是同意于1913年设立议会。然而,革命已经来临。1911年10月10日,革命终于爆发。袁世凯再次背叛清廷的机会到来了。


孙中山登上了历史舞台。孙中山(1866一1925)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与意志坚强的理想主义者。但是,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后来的几年里,孙中山的敌人袁世凯自私自利,破坏了革命。


从某种角度讲,孙中山与袁世凯都是民族主义者。但孙是一个爱国者、在紧要关头把国家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而袁世凯却不同,”他把国家利益与私利混为一体。


孙中山个子不高,脸庞宽大,留着胡子,他的一生富有传奇与冒险色彩。据说早在1894年,他就于广东建立了第一个秘密的革命团体(指兴中会——译注)。此后他先后发动了十次旨在推翻清王朝的起义,但只有1911年的革命成功了。当时,他是在革命爆发后才得到消息的,他正在美国,直到圣诞节才抵达上海。1895年他首次遭到失败。第二年他在伦敦被绑架,关在中国驻英公使馆达十天之久。他将困境告诉了一位英国朋友。


由于这位朋友的斡旋,孙中山才被救出来。


后来孙中山到澳门、檀香山、美国、东京秘密活动,组织海外华人团体。10月10日爆发的革命本来计划晚一周起义。但是,10月9日一个炸弹在汉口俄租界突然爆炸,于是不得不提前起义。24岁的蒋介石是革命者之一。他率领一支由100名男人与两个女人组成的队伍向驻在杭州的浙江省都督官邪发动进攻。


摄政王吓得胆战心惊。他幸好没有听他兄弟光绪皇帝的话杀掉袁世凯。


现在只有袁世凯能够保佐帝位。然而,当醇亲王召袁回朝的信到达袁世凯手中时,他仍然称足疾未愈,迟迟不肯返京保卫朝廷。八天过后,当袁世凯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时,他才同意返回朝廷。袁世凯回到朝廷以后,受到重用,任朝廷军机大臣,只有摄政王才能罢黜他。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要职。袁率领他训练与装备起来的新军开始镇压革命者。


但袁世凯并非真心实意地想拯救清王朝。他与共和革命者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清王朝应该寿终正寝。但那时他的真实野心不是别的,而是要恢复帝制自任皇帝。


位居袁世凯之上的一位将军遭到刺杀,于是他便处于仅次于摄政王的要职上,1911年11月7日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组织一个新的临时议会,一周之后,袁世凯进入京城。


道路是曲折的,12月30日,临时革命议会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国联省大总统。此前十天,袁世凯的代表与孙中山的代表达成建立共和国的秘密协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应由使清帝退位的人来担任。袁世凯正好是处在这种地位上的人。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含泪接受了袁世凯监督制定的清廷让位令,并决定给予他组建临时共和政府的“全权”。可笑的是,清廷自己宣布共和。这个让位令对孙在南京的共和国只字不提,背叛清廷的袁世凯又准备背叛孙中山。他致电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醒他信守协议,支持迫使清廷退位的人。


如果是列宁接到这样的电报,他肯定会拒绝,但孙中山不是列宁。孙中山抗议由清廷宣布共和。同时,他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而仅有的前提是定都南京。此外,他的政府必须工作至参议院选出新的临时大总统并宣誓就职为止。孙中山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孙中山派遣一个使团北上,迎接袁南下。老好巨滑的袁世凯在北京及其他三个城市发动兵变,诡称:北方未定,何以南下?


袁世凯又得手了。1912年3月10日,他在宫廷举行宣誓仪式,正式就任为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虽然被夺了清王朝的皇位,但他却给退位的清官以优厚的待遇。并非袁偏爱清官,而是位居统治者宝座的袁希望保留清官的尊荣,小皇帝溥仪与宫廷侍从住在宫里,养尊处优,继续享受皇宫的生活。溥仪后来当了日本扶植的“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中共夺取政权后,他成了一个园丁。


袁世凯开馈了另一项工作。起初,他容忍了共和国的存在。


后来、他认为解散共和国的时机已成熟、尤其是必须解散对他有妨碍的革命组织——国民党(1912年8月、孙中山将同盟会改名为国民党,其意似乎是“公民的党”,但通常称为“民族主义的党”)。新政府正因贪污腐化,办事荒唐处于自我毁灭之中。


临时参议员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争吵不休,甚至拳脚相加。1912年底至1913年初,全国大选仍无结果。选票成了金钱交易,许多新议员归属不同的党派。每次议会开会,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讨论议员津贴问题。


袁世凯象一个杀手,1912年他宴请国民党一位参加过武昌起义的将领,后来就把他谋杀了。


孙中山立即赶到北京,要求袁对此进行解释,为了使孙息怒,袁大总统任命孙中山为中国铁路总监。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职务,因为铁道根本没有建设资金,袁世凯资金匾乏。清廷的国库所剩羌几,地方军阀横征暴敛,政府的税收难以实现。袁世凯向外国银行贷款,他以盐税担保,谈判“善后大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磅。1913年4月27日,贷款协定终于签订,但是,不久又出了一个小问题。宪法规定条约审批权在议会,虽然议员们已明确表示准备通过贷款协定,但袁世凯把议员们完全忘记了,于是,他指示他的总理与两名部长在贷款协定上签了字。外国银行实际上只支付了2100万英磅,袁世凯立即支付25万供清廷用,6万供总统与内阁支出。


国民党仍是袁世凯的眼中钉。在1912——1913年的大选中,国民党议员赢得了参众两院大多数席位。


1912年10月,孙中山离开北京,袁世凯立即颁令禁止国民党秘密结社活动。孙中山本可以继续留在国内指导革命的航程,但是,这年冬天,他去了日本,考察铁路系统。


孙中山任命年轻有为的宋教仁任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主席。


1913年3月21日,宋在乘上海至北京的火车时被人枪击腹部而死,年仅31岁。袁世凯的刺客又开杀戒了。


面对如此暴行,孙中山再也不能容忍了。不久,他通电声讨袁世凯:“你背叛了国家,我必须像反对清王朝那样反对你”。


1913年5月5日,国民党在议会中以多数票通过决议,认为“善后大借款”属非法。7月10日,诸省国民党将领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发动武装起义,史称“第二次革命”。但它没有第一次革命组织严密。不到两个月,袁世凯的军队就打败了国民党的进攻。


10月6日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11月4日,他下令把所有国民党议员驱逐出议会。1914年1月10日,他解散了国民党。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计划已快告成。1913年10月,袁世凯政府已获得世界列强的多数承认。次年5月1日,经过修改的临时宪法给袁世凯以巨大的统治权。


1915年8月,他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皇帝的龙座似乎垂手可得,由他一手操纵的全国大会推选他为皇帝。


12月9日,袁正式接受帝位,定于次年登基,并定为洪宪元年,同时发行有袁世凯头像的货币。


但是,上帝并不想把统治权交给这个背信弃义的独裁者。袁世凯很快出人意料地倒台了,而倒袁运动始于东京。


袁世凯解散国民党后,孙中山重新组织力量,又建立了秘密组织,他创立了中华革命党临时总部,设在日本。


1914年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不久,日本人破坏了中国的中立。1915年1月19日,日本向中国秘密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直到5月8日,袁世凯才迟迟接受日本的最后通碟。日本人接收了德国人在山东的特权;日本人在满州的租借期延长到99年;日本公司享有在华商业与工业利益。这是又一个不平等条约。


“善后大借款”已花光了。袁世凯政府已日薄西山。在一片声讨与屈辱中,他不得不延迟复辟帝制的计划。


然而,1915年12月25日云南都督蔡愕在日本人资助下,宣布云南独立,讨代复辟帝制的人。其它诸省先后响应,陕西、四川、湖南也相继宣布独立。孙中山回到上海,发表讨袁演说。


1916年6月6日,辱恨交加,重病缠身的袁世凯离开了人间。


在他死前三周,他企图再以暗杀阻挡革命的潮流——他派人刺杀了孙中山最优秀的追随者、蒋介石的革命导师陈其美,但这次暗杀也没能挽救他的命运,却给他的历史记上了可耻的一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