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大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7 23:30
|本章字节:11044字
慈禧借用医生之手害死光绪之计未成。她不得不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两个死心塌地的走狗袁世凯和李莲英身上。其实这两个人早就慌了神。他们惟恐慈禧一病不起,更怕光绪复辟,所以他们积极参与谋害光绪的活动。
袁世凯身为大臣,无法直接与光绪接触,不可能亲手加害。他也采取用重金买通为光绪治病医生的办法,以求用药致之于死地。但未得其成,因为他所收买的两个人不但未呈其志,反而披露其谋。程家柽远逃日本后揭露了袁世凯之谋,梁铁君不从袁计,竞被毒死于天津。
最后致光绪于死地的是李莲英。当时在慈禧身边任女宫的德龄作过断论:“万恶的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经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发生问题了。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待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不如还让自己先下手的好。经过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这个毒计就是在光绪食物中下毒。(德龄《瀛台泣血记》第357页)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日,年仅三十八岁的光绪死于囚地——瀛台之涵元殿。
光绪之死的消息传来,群臣为之惊异、悲哀,慈禧却露出了得意的神色,“我不能先尔死”的誓言终于实现了(《清鉴》卷一十五)。接着她传出懿旨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义为帝。因其年仅三岁,故令载沣为摄政王。但是权力仍在慈禧手中,摄政王只不过是挂名而已。因为慈禧的懿旨写得很清楚:“所有军国政事,悉秉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清德宗实录》卷五百九十七)权力,在慈禧看来是高于一切、不可予人的。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在中南海仪鸾殿的御榻上,慈禧太后正在静卧。这几日,她明显地感觉到病情加重了。尽管御医们费尽心血为她医治,但病情未见转机反而日甚一日。全国各地奉诏入京的名医们轮番请脉,医案、药方开了一堆也无济于事。这些医林高手们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这几日,特别是自光绪死后,慈禧像是卸下千斤重担似的那么轻快。虽然病情弥留,但精神尚佳。或许她业已感觉到末日即将来临了吧,像普通人一样在离开这个世界前要忏悔一番。她忤悔什么呢?
七十四年,弹指一挥。幼年时的事情已经记不得多少了。那些琐碎小事早已忘却,只有叶赫那拉氏英雄的誓言至今记忆犹新!父亲曾以此言鼓励自己奋斗,让自己这个叶赫那拉的后裔踏着先人的血迹前进。是的,在这个誓言鼓励下,自己不是跨入皇宫了吗?在这阴森可怕的地方,明争暗斗,一次次同爱新觉罗氏斗争,先是依附取宠,后是崛起称雄,使爱新觉罗的皇帝们一个个死于非命。
忍让是成就大事的先决条件,这是七十四年生活的总结。不是吗?自中选秀女之日起,本想凭借天生丽质即会得宠,升为嫔妃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没有料到入宫后竟被派往圆明园充当宫女,任洒扫之役。那时,真是满肚子委屈无处诉,美好的憧憬化泡影。不过,咬咬牙,终于忍下来了。幸亏自己还有些手段,终于经过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得宠当然是快乐的,可是也因此惹来了麻烦。后宫的情敌太多,妒嫉风生,冷嘲热语。这也罢了,而那皇后钮祜禄氏竟又借故欲大打出手。当时可真有些气不过,后来忍了忍,终于没有与皇后闹翻。幸亏如此,不然的话,在热河怎么能与皇后结盟,又怎么能击败肃顺呢?!自步入皇宫以后,就是靠忍让、奋斗才夺取了大权,这不直至今日,这大清帝国的大权还死死地握在自己手里。
精确地分析与果断地决定是夺权、固权的重要保障。在热河时那是多么惊险,三奸遮天、大权独揽,真可谓不可一世。那时自己身为妃子,而且是已经失宠的妃子,三奸进谗压抑,皇帝不召侍御也罢了,可他竟被三奸欺蔽也与自己过不去。在那时,如果错迈一步,可能早就身首异处了。不过,自己凭着一双锐利的眼,密切地注视三奸动向,观察时势风云,作了多方面的分析,果断地迈出了第一步——与皇后结盟。这一步迈得多么艰难、多么果断又多么重要啊!它确是击败三奸至关重要的一步;奕留驻京师,趁机发展了他的势力,而且是一股能与三奸抗衡的势力。当时自己对他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对三奸专权十分不满,而这一点是双方联合的基础。当时自己清醒地认识到:不同奕联合要击败三奸是不可能的。于是,果断地迈出了联合奕共击三奸的第二步。形成了后妃势力与宗亲势力的联盟。正是这两步迈得果断,为自己夺权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铁的手腕是巩固权力不可缺少的。人云巩固权力比夺取权力更难,此话一点不假,四十八年的掌权生涯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辛酉宫廷政变,终于打倒了三奸,破除了祖宗的辅政旧制而实行垂帘听政。自那时起自己便成为大清帝国的统治者。自掌权的那一天起,自己是多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权力,为了巩固它又花费了毕生的精力。不过,自己倒是有个原则:手中的权力只能加大、巩固,不能减小、削弱。朝中诸臣(包括皇帝在内)任何人只要想从自己手中夺权,或者全部、或者部分,都只能是妄想。奕是何等的精明能干,打倒三奸实行垂帘他立功非少,但他也有些不自量力,居功自傲,扩张他的权势,甚至有时抗旨不遵,这怎么能行?于是,尽管在处理他时有些顾虑,但还是要坚决地打击他,决不能看着他成为肃顺第二,再过热河那仰人鼻息、受气担惊的日子,所以便借蔡寿祺疏劾之机,罢了他的议政王之职,迫使他收敛了一下。此后又多方限制,使这个精明能干之人也不得不拜倒在自己的脚下;慈安,虽心地善良,但并非庸俗之辈,这在同自己结盟共击肃顺,又共同抑制奕势力扩张中已见端倪。但是,她日见自己权势渐增,竟拉住小皇帝起而反对,幸亏皇帝少,无权力,加上自己早已密切注意,才未使她与小皇帝成什么气候。为了实现大权独揽,也免得二帘并垂,于是自己就送她一盒糕饼,让她到地下找咸丰去了;同治,本是自己的亲生子,可他辜负了自己的期望,竟同慈安联合与自己作对,并时时处处发泄对自己的不满,更使自己难以忍耐的是他听信谣传,将亲生母当仇敌,于是,断然下令绝其饮食医药,令其早归西天;光绪,本来是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为了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孝子,一个惟命是从的人,自己也是花费了一些心血的。可是,这个光绪竟不循己意,要变着什么法儿从自己手中夺权,这怎么行?于是自己断然决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从他手中把归了的一点政权也全部夺了回来,并把他囚于瀛台。没有想到他复辟之心不死,总想有朝一日重新掌权。还是让他死了心吧,于是自己又破例立了大阿哥以绝其复辟之望。可溥隽本身不争气,再加之洋人从中捣蛋,溥隽被废,自己打了自己一记耳光,光绪却欣喜异常。可是,还是不能便宜了他,为泄私恨,也为身后之计,终于在自己的筹划下,也把他送上了西天,这才使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见这铁的手腕是多么必要啊!软心肠是不行的,如果软心肠,怎么能掌握住大清国的命运呢!如今,如果再有人胆敢动一动自己手中的权力,那么他的下场前车有辙。
这一连串的联想,给慈禧带来了安慰。今日想起这些,在她那苍白的脸上掠过一丝丝的笑意,使她那苍白的脸上皱起了几道皱纹。
今天,在临终之际,慈禧想起了那些太监,时至今日,她对太监有特别的好感。她回忆一生奋斗的历程,深感自己迈出的关键之步、取得的每个胜利,都与太监分不开。在圆明园那凄凉的地方,是身边的太监把她推入了咸丰的怀抱,改变了悲凉的处境,这是她的一个转折点;在热河那激烈斗争的日子里,心腹太监安德海立下汗马功劳,是他千方百计搜集三奸情报,这些情报为她决策帮了大忙。为了联合奕共击三奸,又是安德海充当黄盖之角色,忍受皮肉之苦,潜回北京与奕联络。终得双方联合打倒三奸,实行垂帘;继安德海以后是李莲英,这个李莲英比安德海更显机灵,成为自己一个得心应手、不离左右之人。特别是在同光绪的斗争中,他可谓尽心尽力,把光绪这条活龙困得死死的,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这不,在自己病重之际,经自己筹划支持:他竞干得那么漂亮,前日把光绪送上西天。直到今日,他还是那么忠心耿耿地为自己东奔西跑。打心眼里说,自己喜欢这些人。如今想起来重用太监要比重用外戚好得多。吕太后、胡太后、武则天不就是在掌权之后重用自己的诸亲而出大乱了吗?!幸亏自己总结了这些历史的教训,不允许外戚干政,只不过是予以闲散之职,赏赐一点财宝而已。这难道不比以前垂帘诸后更明智一些吗?
慈禧的遐思有一定的道理,未重用外戚确是一大优点,可是,她最得意的重用太监不也是一大弊政吗!慈禧此时是只计其一,不计其二了。
慈禧回味自己的一生,觉得有很多值得自豪的地方,尤其使她最感欣慰的还是那闯劲和辩护力。虽然她指责别人,特别指责光绪变法破坏了祖制,并把这作为光绪的主要罪状。但她自己又何尝不破坏祖制呢?她刚刚回到北京,不就是联合奕破坏了顾命辅政祖制而代之以垂帘之制吗?公主,特别是固伦公主之封号,是不得随意加封皇帝姊妹以外的任何人的,更不能召入宫中,这是祖制。可是,就是她自己偏不依祖制,竞一箭双雕,把恭亲王奕的女儿加封固伦公主召入宫中既示笼络,又作人质;祖制规定,大行皇帝的嗣位人必须是晚辈,大清二百余年就是如此的,又是她自己不顾他人的谴责,又一次破坏祖制,在同治死后竟立了一个同辈的光绪,而且还耍出花样,让继位者承咸丰为嗣,这在大清是独一无二的创举;立大阿哥当然各朝均有,但像给光绪这样一位年轻无子的皇帝,从宗亲中选子立为大阿哥可是前所未有。但是她干出来了。她自己清楚她之所以能按己意破制,这一方面是因为大权在握,反对者无能为力,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靠她那很强的辩解力。她在每次破祖制之后,总是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有时还能引经据典地说明必须如此。而经这一说服,人们没有不佩服的,因为她见到的全是点头颔首。就这样她合理合法地一次次破坏了祖制。
慈禧不许光绪破坏祖制、变革旧法,而她却屡次破坏,这是否是矛盾呢?是啊,咋看起来很矛盾,但细思一下又不矛盾,因为她不允许光绪破制变法是怕光绪“变着法儿夺权”。而她自己屡破祖制是为夺取和巩固其权力服务。只有如此,才能使权力永固于她的手中。这似正是既保又破的症结之所在。
慈禧想到自己一生的奋斗历程,为自己的天才感到无限的欣慰。但是,当她想一想大清帝国的命运时,又不觉有凄凉悲惨之感。是的,在她统治时期的大清帝国可是境况日衰。
兰儿降生的时期,正值大清帝国中衰之际,已跨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列强向往着东方的富庶,更对地大物博的中国垂涎三尺。他们试图撬开中国大门。在兰儿六岁那一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列强接踵而至,大清防不胜防。兰儿步入宫中得宠之时,洪秀全闹起了太平天国,席卷全国。不久,英法又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在内忧外患不断加剧之际,干脆纵情声色、不理朝纲,任大清帝国衰亡下去。在专制集权的封建社会,大权独揽于最高统治者皇帝。如果皇帝纵情声色不理朝纲,必会出现大权旁落的局面;或宦官专政,或外戚专权、后妃干政,此乃制度之使然。所以当咸丰纵情声色之际,他已把部分朱批权交给了当时为懿嫔的慈禧。到热河以后,经过明争暗斗,奠定了垂帘之基。回到北京,发动政变终于垂帘听政。慈禧上台之初,还能与慈安、奕协力共济,外辑洋人,内平太平天国,出现了所谓“同治中兴”。但是好景不长,中法战争中,虽然中国军民击败侵略者,但还是签订了让步性的《中法和约》,造成不败而败的局面;此后的中日甲午战争,偌大中国竟被日本打得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丧失了主权,加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列强势力在中国的膨胀,经济、军事侵略的加剧,激起民愤,山东直隶闹起了义和团。慈禧剿抚并用,落得仓惶西逃的下场。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如今列强仍在攫取利益……
这辛酸的回忆,使慈禧也感到痛心疾首。可是到底怨谁呢?慈禧认为她自己是有一点责任的,但更大的责任在于道光、咸丰、肃顺、奕、慈安、光绪、康有为、载漪等人。慈禧没有想到她的策略导致国家衰落,她想到的却是:“我不逊于任何一个男性的统治者!”在她看来;我接的是咸丰一个破烂摊子,如今能收拾成这个样子也就不错了。四十八年,历史上有几位皇帝能超越它?只有屈指可数的西汉武帝、清康熙、乾隆等数人而已。历史上又有哪一位男性统治者能在内忧外患下统治四十八年,而且在列强争雄、内忧频仍的情况下,竟然没有出现分裂割据局面?!不管怎样,这大清帝国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慈禧临终之际的忏悔,虽然有自我检讨,但更多的却是自我陶醉的自豪,当然最使她快慰的是在她离开世界走向天堂的前一分钟,这大清帝国的统治权还把握在她的手中。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也就是光绪死后的第三天,慈禧在中南海仪鸾殿的御榻上闭上了眼睛。她,一个七十四岁,统治大清四十八年之久的慈禧永远地睡去了。在她那张苍白的脸上留下了喜怒哀乐。那一丝永久留下的微笑,使人们见到了她临终之际的自慰。它向人们表明:在她一生激烈的权力斗争中,她击败了所有的对手。这是一个“常胜将军”的微笑。那深深的皱纹,展现了她的忧愁与悲哀。这是一个女人特有的悲哀,也是对大清帝国前景的忧虑。大清帝国在她去世不久,便在武昌起义的炮火声中灭亡了。她同慈禧一样永久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她在大清帝国日趋衰落、风雨飘摇中登上历史舞台,又在大清帝国面临衰亡之际退出历史舞台,这样一个女性统治者——慈禧,千秋功过很难一言九鼎,历史的评判恐怕还要历史的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