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建位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9
|本章字节:7206字
要赚钱就不能爱面子
巴菲特5岁开始卖口香糖,6岁开始挨家挨户推销可口可乐。
但这些都是单干,巴菲特第一次组织类似于企业的商业组织干的是什么呢?和我小时候一样—捡废品。
我和我弟弟加上邻居家的小孩儿,一块儿捡废品,包括牙膏皮、废铁、废纸等,卖了钱,去买我们最喜欢的小人书。
巴菲特捡的废品比我捡的贵,是高尔夫球。
当年美国最流行的体育休闲活动是打高尔夫球,看谁能用最少的杆数,把球打到草地上的洞里。
巴菲特八九岁时,到奥马哈乡村俱乐部给那些打球的有钱人当捡球的球童。他老家奥马哈夏天非常热,简直能把人烤焦了。巴菲特照样天天来,就为了干一天挣3块钱。巴菲特又瘦又小,结果那些客人都不好意思让他背球包,宁愿自己背,照样给他小费。
巴菲特注意到,经常有人用力过度,或者方向失误,把球打飞到球场外面。球飞得太远,没法捡,也没人捡。
巴菲特脑子一转,这是一条发财之路啊。巴菲特动员了半条街上的小孩子,去捡别人打飞的高尔夫球。
很快,他的卧室里就堆满了好几筐高尔夫球。巴菲特做事非常仔细,他按照不同的品牌和不同的价格,把这些球码放得整整齐齐。
他怎么不卖呢?
卖,但不是他卖。他给每个小孩子一包12个高尔夫球,让他们到球场上卖,比新球便宜多了,所以很好卖。
这些小孩子卖完一包,赶紧回来找巴菲特,但得先给巴菲特交提成,才能再拿一包球去卖。
巴菲特是小老板,这些小孩子是跑腿的销售员。或者说巴菲特是批发商,其他小孩子是零售商。
原来卖可口可乐时,巴菲特从爷爷的杂货店里批发,自己当零售商。现在他升级成批发商,买卖做大了。
巴菲特后来又想了一招,要把高尔夫球生意做得更大,他在高尔夫球场旁边建了一个简易棚子,挂上招牌:高尔夫租球店。
他们不卖了,改成租。租更便宜,租球的人比打球的人更多。但要是租客把球打飞了,就得交罚款。然后巴菲特让小伙伴们把球再捡回来,接着租。
他们的生意实在太火了,火得那些大人开的专业租售店也眼红,就向警察举报,把他们赶走了。没办法,他们是无证营业。
没想到世界首富巴菲特是从卖口香糖、卖饮料的街头小贩干起的,甚至连捡废品这样的活也干过。
很多成大功、创大业的人,都出身贫贱,从小做过很多人们认为卑微的工作。比如朱元璋当过和尚,丰臣秀吉是喂马的。
孔子周游列国时,太宰问他的学生子贡:孔子是不是圣人啊?要不怎么会这样多才艺呢?子贡说:先生当然是天生聪明了,才会如此能干。孔子听了却摇摇头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甚至许多国家的政党领袖人物,很多也是从最普通甚至最低端的职业干起来的。
为什么很多创业者很成功,但他们的后代很不成功?
不是后代不聪明、不能干、条件不好,而是条件太好,反而不像他们的祖辈创业者,因为条件不好只能干卑微的事,反而能够了解世俗人情,积累处理各类事情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如同打球一样,不是传授给你技巧就行了,你光用脑子记住不行,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提高,才能培养出真正的综合能力。
年轻起步时多做看似低级的、别人都不愿意干的小事、琐事,才能最直接地体验人情世故。当过下属而且把下属当得非常好的人,才有机会和资格做领导,年纪大了才有机会和能力去做大事。
李嘉诚只给两个儿子很少的零花钱,两个儿子只好从小当高尔夫球童。李嘉诚是故意的。
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巴菲特吗?让他从小去打工吧。
读遍图书馆:书中自有黄金屋
2008年5月3日,25万人从全球各地来到美国中部只有40万人的小城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一位旧金山的17岁小伙子幸运地得到提问机会,他问的是所有人都想问巴菲特的问题:“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投资者?”
巴菲特的回答直截了当:“读一切可读之书。”并继续说:“到10岁的时候,我已经读过了奥马哈公共图书馆所有标题与金融相关的书,有的还读了两遍。”
但要,而不能只是。巴菲特对小伙子说:“不要只读书,还要去投资,先用少量资金试试。”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是钻进去学习,但你还得从书中走出来,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成金钱,不然就困在书中,饿死在黄金屋里了。纸上黄金毕竟不是真金,不能换饭吃。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书籍学习投资知识,实践练习提高投资能力、增加金钱财富,以知识养知识,不是知识分子的一大快乐吗?
巴菲特正是学而时习之的知行合一的最成功典范。
在同龄孩子中,巴菲特个子不算高,人不算帅,脑子不算最聪明,成绩不算最好,打什么球动作都很笨,但在读书上,巴菲特无人能比。巴菲特是有名的书虫,书读得又多又快,而且过目不忘。只要巴菲特一谈起他最擅长的金融投资知识,就像长江水一样滔滔不绝,像讲评书一样生动有趣,所有小伙伴们都会围成一圈来听。
巴菲特爱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赚钱,他只爱读自己感兴趣的与金融投资有关的书。
从10岁到快80岁,巴菲特大量的习惯始终未改。每年他都会仔细几千份公司年度报告。那些和巴菲特一起搭乘过飞机的朋友们印象最深的是,他只是简短地与大家先聊一下,随后便马上开始已经提前准备好的一大堆书籍、杂志和报告,从起飞到降落,头也不抬。巴菲特传记《永恒的价值》的作者安德鲁·基尔帕特里克说,他们两个一起签名售书时,巴菲特说自己家里还有50本书准备要读呢。
巴菲特回答那个小伙子的提问时,再次回忆起自己19岁第一次格雷厄姆的名著《聪明投资者》时内心的震撼:“我现在76岁了,但我现在作投资使用的仍然是我19岁这本书时学到的思考模式。”
但他并没有建议只读某一方面的书,或者只关注某一类投资方式,因为巴菲特后来反思过:“如果我只学习格雷厄姆一个人的思想,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富有。”他建议要尽可能广泛,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独特投资方式,他说:“如果一本书让你爱不释手,就很可能对你有用。”
,,再,这是巴菲特多年来一直重复的忠告,因为他非常相信这是投资成功的根本所在:“我的建议是大量投资书籍。在投资行业里,并不存在只有少数圣人才知道的投资秘诀。所有的投资成功之道都在书里写得清清楚楚。”
他的老伙计芒格对此非常赞同,他说巴菲特是“学习机器”。在成长过程中,塑造了巴菲特的投资方式,为此后50年投资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基础。芒格在1999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说:“我认为,我和巴菲特从一些非常优秀的财经书籍和杂志中学习到的东西比从其他渠道学到的要多得多。我认为,没有大量广泛的,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投资者。”
2009年11月12日周四,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来到巴菲特获得mba学位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与学生们进行交流,cnbc进行电视直播。
一位学生问:“我想问盖茨先生,你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盖茨回答:“我每天做的事情很多,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大量和继续学习。我现在涉足了很多新的领域,包括健康医疗、教育、慈善基金会等。我喜欢大量。我认为,通过,用大量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然后和那些精通这些领域的人坐在一起交流,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寻找更好的创意,这样能够帮助我支持合适的人,让我确信我知道事情正在如何发展,因此,我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
赚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巴菲特对投资初学者的建议是,大量投资书籍,所有的投资成功之道都在书里写得清清楚楚。
但巴菲特也告诫我们,读书并不能保证致富:“如果学习研究历史是发财致富的关键所在,那么《福布斯》400富翁排行榜中全部都是图书馆的管理员。”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学习的“习”不是复习,而是练习。学重要,习更重要。
读书是钻进去学,但你还得从书中走出来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有可能学以致富。知识就是力量,前提是知识能用,而且你会用,知识不能用或者能用而不用,那就没有价值了。
读书容易,实践不容易。赚钱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你看了书,还得不断实践摸索,经过很多失败挫折之后,才有可能赚到钱。
书中自有黄金屋,能进能出才能富。
巴菲特10岁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