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志坚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2:32
|本章字节:1774字
“汉语八级考试”中的一段对话红极一时,对话中主人公小明那地道的中国式语言足以让老外感觉云里雾里。比如小明去找领导办事,于是产生了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明: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小明: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小明: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明:是我不好意思。
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明白以上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段对话不仅反映了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也确实体现了中国人说话的含蓄。小明和领导都不愿意把话说明,全文没有一个“礼”字,“礼”却已经送了出去,而且不留把柄。
中国文化向来以含蓄为美。西方文化就与中国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西方人喜欢直接讲重点,而中国人则讲究铺垫,熟人见面还要寒暄个半天,七拐八拐才能谈到正事,就连说相声都喜欢在最后抖包袱。
这样看起来,中国人活得还真累,一辈子都要揣摩别人的心思,懵里懵懂的人多半会被人在背后嘲笑。举个常见的例子,你到别人家去做客,如果主人看看时间,说:“该吃晚饭了吧!”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值得你从主人平时的个性、两人的关系、当时的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主人说出这句话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你坐得太久了,他已经不耐烦了,于是暗示你该走了;也许是他觉得你该请他到外面吃一顿;也许是他有心留你在家里吃顿便饭。
总之,一旦揣摩不准,弄错了主人的意思,就会给人留下“不识趣”的印象。朋友之间或许没什么,但如果这个“主人”是你的领导或者某件事的关键人物,日后他想起这件事,难免会认为你这个人话都听不懂,能干什么大事?所以,一句话听不懂,就有可能丧失一次机会。
现实虽然如此,但是,一旦你掌握了人际交往中的诀窍,你会因此获益良多,他人会觉得你机灵、懂事、体贴,你在职场或是生活中,一定会人见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