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心武
|类型:耽美·同人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3
|本章字节:17370字
画外音: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在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原著中,已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精明强干而又八面玲珑的“凤辣子”形象,同时在第五回中,暗示了她最终的悲惨命运。高鹗在续《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中,虽然也写到了王熙凤有一个悲惨的结局,但有关她的情节安排刘心武先生认为和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有很大的出入,包括漏写了王熙凤扫雪拾玉的故事,以及错写了王熙凤女儿巧姐的婚姻大事,那么刘心武先生是根据什么这样认为的呢?让我们同刘心武先生一起走进《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敬请关注第九集,王熙凤巧姐之谜。
刘心武:
这一讲我来之前啊,一位红谜朋友找到我,说你这一下要讲到王熙凤了,王熙凤可不好讲,不好讲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去分析研究这个人物的那个著作太多了,各种专家学者,包括业余的研究者,关于王熙凤的分析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有什么新鲜的呀?我一听,一开始有点“二乎”,我就读了很多关于研究王熙凤的这些著作,包括大家知道有一位美学家叫王朝闻先生,写了一大本《论凤姐》,王熙凤就是凤姐,掰开了,揉碎了,从各种角度来分析王熙凤,我从中受益很大,但是我今天之所以到这儿来讲,我就觉得还是能用我自己比较独特的角度,能够为大家提供比较新鲜的信息,就是我要讲王熙凤扫雪拾玉。
有人说王熙凤扫雪,说我看过前八十回啊,里面哪有王熙凤扫雪的镜头啊?高鹗续的后四十回里头也没有王熙凤扫雪啊?没有扫雪,更无所谓拾玉。您这么说您有什么根据啊?那么现在我先不把我的根据抛出来,我先给你稍微温习一下,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面对王熙凤命运走向的一个基本的概括。那就是第五回里面关于王熙凤的册页上的画和那个判词。那个画大家都记得,关于王熙凤的这幅画,是冰山上一个雌凤,那么判词里面呢,就使用了拆字法,我在前几讲里面已经给你讲过了,什么叫拆字法,那么关于王熙凤的判词,就更突出体现了拆字法的妙处。它是这么说的,说“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就是把一个“凤”字拆开了,成了两个字,这个很清楚,好解释。“都知爱慕此生才”,就说明曹雪芹写的王熙凤虽然写了她很多罪恶,王熙凤做了很多坏事,做了很多不雅之事,但是王熙凤总体而言的话,是一个巾帼英雄,是一个女中豪杰,作者对她不是全盘否定的,甚至于对她呢,还充满了欣赏和肯定。底下这一句,历来的读者有争议,它是拆字法,不太好理解,不像凡鸟,一看就知道是凤字拆开。叫“一从二令三人木”,最后一句叫做“哭向金陵事更哀”。哭向金陵事更哀说往王熙凤最后的结局,那可能都要超出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情节单元了,现在咱们分析的是曹雪芹已经写出来的,八十回后的,九十一回到九十九回的这个情节单元。那么王熙凤的整个她的沦落,她的命运最后走向死亡的终局,可能要延伸到下一个情节单元了。最后她是死掉了,死之前很惨烈,痛哭,而且朝向的是金陵,就是她的祖籍,这个我们以后还会再说到。现在咱们就来说什么叫一从二令三人木。
它实际上就是概括了王熙凤和贾琏,他们两个人的夫妻关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一从,从前八十回你看得出来,贾琏是一个怕老婆的这么一个男子,对于王熙凤基本上是依从的,王熙凤她虽然是个女性,但是她很强悍。第二个阶段叫二令,就是王熙凤越来越不行了,甭说别的方面了,在和她丈夫贾琏的关系上,就从她让贾琏服从变成了贾琏向她发命令,她得服从了。到第三个阶段,更凄惨了,叫三人木,这就是拆字。第三个阶段是人木,什么是人木啊?一个人,一个木,什么字啊?休,什么叫休啊?过去男子把自己的妻子强行地解除婚约,休妻,叫休了。所以王熙凤她最后是被贾琏给休掉了。
画外音:
刘心武先生通过拆字法合理的解释了王熙凤判词中一从二令三人木的意思,推测出王熙凤最终被贾琏休掉的命运,但这只是猜测,那么在曹雪芹原著的前八十回文字中会埋下这方面的伏笔吗?
刘心武:
那么这个方面的伏笔在前八十回里面是有的,比如说酸凤姐打破醋坛子,她过生日,最后贾琏去和别的下等女人去偷情,她发威,发怒,后来发生家庭纠纷,她还打了平儿,风波平息之后,那么李纨见到了她,李纨平时是一个很平和的人,说话很少尖酸刻薄,但是李纨在见到王熙凤以后都说,说你居然伸出你的爪子打了这个平儿,说我真是气不忿儿,大意是这样的。然后就说你们两个啊,很该换一个个儿才是,这就是一个伏笔,就说明贾琏最后要把王熙凤休了,王熙凤的地位和平儿的地位互换了。
大家知道平儿什么地位啊?书里面是有交代的,在贾琏和王熙凤婚姻关系很稳固的时候呢,平儿是一个通房大丫头,什么叫通房大丫头,和一般大丫头不一样,就是男女主人行房事的时候,她可以在旁边,在男女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她可以参与,这是过去那个时代,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的一个规范里面的一种现象。所以这个通过前面这个李纨的话,等于也是一个预告,最后王熙凤,她因为忠顺王来查封了荣国府,荣国府的府主贾政等于是被罢官、待查、待判,那么这个时候,就要进一步来查府里的问题了,那么除了去查藏匿甄家的罪产,以及关于姽婳将军的诗篇的事情以外,其他事情当然也纷纷要根据各种人等的检举揭发,进行清查,那么当然就查出来王熙凤,她首先弄权铁槛寺,她有两条人命。这件事情可能爆发的还比较晚,把它查清楚还比较费劲,但有一件事情是很容易查出的,就是她在府里面,她管总账房,向她支银子,她发给府里面的女眷,还包括公子、小姐,包括丫头、婆子等等那些月银,那么每次总账房把月银给了她以后,她不马上发下去,她拿它去放高利贷,放短期的高利贷,期限越短,利息就越高,因为有的商人临时需要一笔流动资金,无法筹措,就可以向王熙凤来借这个银子,在多少天之内,高利息来返回。那么王熙凤得到这个利银之后,本银、本利银子都回来之后,再把银子发下去,这引起很多人的不满,甚至于书里面写到连袭人这样的很忠于家庭的封建主子的这种女仆,这种丫头都表示不满。所以这个事情肯定就被率先地揭发出来了。
这样一揭发出来以后,在清朝的法律里面也规定,就是说你可以放贷,但是它有一个关于放贷利息的限度,不能违例,不能放超标的高利贷,那么她就是违例取利,第一个例就是规则,例则,第二个利就是利益,她违例取利,这是不行的。
那么这个事情爆发以后,当然清查的人首先要追究贾琏,因为过去名义上都是男子是一个家庭的法人,那么贾琏当然对王熙凤就深恶痛绝,你给我惹事。因为王熙凤她的违例取利一度是瞒着她丈夫的,她是这么一个人。因此这个情况下,贾琏又很厌恶她,包括她把尤二姐迫害致死,所以贾琏就把她休了,把她休了以后,就把平儿扶为正妻,她就成了通房大丫头了,是一个很悲惨的社会地位的互换。这是王熙凤她在八十回后,她命运发展的一个阶段,她逐步地走向衰落,走向死亡,那么她第一步就是被她丈夫给休了,她居然和她原来的丫头平儿互换了位置,那么她就进一步地要被整治了。
画外音:
刘心武先生根据曹雪芹原著《红楼梦》中第五回的内容,也就是册页上关于王熙凤的文字和判词,认为在曹雪芹遗失的文告中会写到王熙凤的沦落和最终走向死亡的结局。虽然在高鹗的续书中也写到了王熙凤的悲惨结局,但刘心武先生认为,高鹗仍然漏写了一个很重要的情节,那就是王熙凤扫雪拾玉,刘心武先生的根据是什么呢?
刘心武:
那么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雪芹会写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就叫王熙凤扫雪拾玉。我根据的是什么?根据是过硬的啊。就是在第二十三回,你看古本《红楼梦》,古本《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一个细节的旁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批语,二十三回讲了一个什么事呢?讲贾元春她省亲之后呢,她当然就回到她的皇宫了,大观园是为了省亲准备的,花那么大力气准备了以后,其实就是一个晚上的用途,用完以后呢,因为这是皇妃用过的空间,不能够擅入,普通人等不能随便去用的,就只好把它封起来,封存起来。那么贾元春自己一想这个事,觉得这么好的一个园林,把它封起来可惜了了,下一次省亲什么时候呢,说不清楚,因此就下谕旨,就说让贾宝玉还有那些姊妹们都搬进去住,把这个空间利用起来。那么贾元春的谕旨来了以后呢,贾政和王夫人就要召见这些公子、小姐,向他们宣布这件事情,那么贾宝玉得到通知,他也去了,那么就听到了元春的这样一个谕旨。二十三回写这个事的时候,就有一笔,好像是很随便地那么一说,一般的读者都容易忽略过去,就是说贾宝玉,贾政说完话以后让他退出,他特别怕他父亲,所以他一听让他退出,他如临大赦,很高兴,出了这个贾政、王夫人住的正房以后呢,一溜烟地就往他住处跑,他当时住在哪儿?没搬进大观园之前,他是跟贾母住,于是书里面就很明确的写,他从贾政、王夫人的正房出来以后,就到了一个夹道,穿堂,然后就到了穿堂门,这个穿堂门就是从这个夹道通向贾母的院子的那样一个地方,那样一个小空间。就在这个地方,脂砚斋有很重要的一条批语,叫做“妙,这便是凤姐扫雪拾玉之处,一丝不乱。”什么意思啊?就是脂砚斋当时已经看到八十回后,看到一个全本《红楼梦》了,在全本《红楼梦》八十回后有一个情节就是王熙凤扫雪拾玉,扫雪拾玉的地点在哪里呢?就在二十三回所写到的穿堂门这个地方。脂砚斋就点破曹雪芹的写作技巧,说你看多妙啊,怎么个妙呢?说他在二十三回安排贾宝玉经过这个小空间,那么在八十回后的某一回,他恰恰就要利用这个小空间,来生发出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就是王熙凤扫雪拾玉。而且他认为这个伏笔,这种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安排叫一丝不乱。就是曹雪芹写到后头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前面所设下的伏笔,非常对榫,有这样很重要的批语,这条批语就再次说明,曹雪芹写没写完《红楼梦》呢?是写完了的,八十回后的有关的文字是不是曾经存在过的呢?是存在过的。其中有一个什么样的情节呢?就是王熙凤扫雪拾玉。所以关于这个贾府的建筑结构,它当中的过道、甬道或者是叫夹道和穿堂门这些地方,这些空间你都不要忽略。那么脂砚斋就告诉我们,在八十回后,王熙凤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情节,就是她扫雪拾玉。
那么我们先来说扫雪,说王熙凤原来是府里面的一个女霸王,只有她让人家来扫雪的,哪有她自己扫雪的啊?说句老实话,扫雪的事都不用她开口,平儿就开了口了,平儿可能都不要开口,丰儿,就是一个二等丫头,就可以指使人去扫雪,她为什么去扫雪呢?就是因为根据情节的推演,荣、宁两府都被皇帝打击了,而且第二波打击是更彻底,她之所以没有马上移送监狱,只是因为第一她的身份变得比较暧昧了,按说她已经不是贾琏的正妻了,贾琏的正妻是平儿,刚才不是告诉你了吗,她被休掉了,她跟平儿换了一个个儿。但是府里面怨恨她的人太多了,也不用别人检举揭发,来负责查抄的,比如说忠顺王或者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很清楚,她原来就是府里面拿事的女总管,饶不过她的。所以她是怎么也赖不掉的,她很惨,扫雪。那么扫雪过程当中呢,她就拾到了玉,大雪掩埋了很多东西,你把雪扫干净以后,扫得仔细以后,就会发现一些遗留物,就发现了一块玉,这就值得讨论了,这很有意思。
画外音:
刘心武先生通过古本《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中贾宝玉穿过夹道的一个细节,以及脂砚斋在此处的一条重要的批语,推测出曹雪芹在此处已经为日后王熙凤扫雪拾玉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因为高鹗的续《红楼梦》中没有写到这段情景,而刘心武先生认为王熙凤扫雪拾玉的情节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那么王熙凤拾到的究竟是一块什么玉呢?
刘心武:
我看到有人在那儿频频点头,表示他已经了然于心,通灵宝玉,这是书里面最重要的一块玉啊,是不是啊?但是我的看法呢,还不太一样,咱们可以讨论,不一定我都对,也可能你是对的。但是咱们可以讨论,应该不是通灵宝玉,因为通灵宝玉,它是贾宝玉与生俱来的一个东西,这是尽人皆知,甚至皇帝他也会知道。因此一般的凡人不太敢碰这个东西,所以这个通灵宝玉,应该是一直还由贾宝玉自己戴着,即便是查抄者觉得这个东西也是一个值得扣押的物品,那也会很郑重的把它存放在一个地方,不会随便掉在雪地里。再加上根据书里面神话式的构想,天界的一僧一道,他们对这个玉还能够进行指挥,如果这个玉没有了,那可能是被一僧一道给呼唤走了,所以不可能是通灵宝玉。贾宝玉自己把它掉在地上就算了,或者是查抄者把它当做一个查抄的物品,不予登记,或者是登记以后很轻率的处置,就把它遗留在地上了,这是不可能的。因此通灵宝玉我就把它排除了,拾到的不是通灵宝玉。
那么王熙凤拾到的是什么玉呢?咱们想一想,书里面提没提到一块玉?被人偷了丢了什么的?有没有这样的情节啊?对《红楼梦》,确实得过细,你越喜欢它,你就应该细读,当然有人说我就愿意粗读,您愿意粗读我给您作揖,也是一种读法。人各有志,但是你如果仔细读的话你会发现是有过一块玉被偷掉的,而且偷玉的主儿还有名字,这是在哪一回写到的啊?就是在五十二回,五十二回讲了一个事,叫做“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平儿她是一个通房大丫头,而且她帮着王熙凤拿事,她手中也相当有权的,在王熙凤生病的时候,有时候就不通报王熙凤,自己先把这个事就做了,这个是一个表面身份很低,实际上,一度在荣国府里面非同小可的人物,所以她戴的镯子非常值钱,虾须镯,金镯子上面还镶着珍珠、宝石之类的东西。
那么这个虾须镯被盗了,因为当时下雪,平儿跟小姐们一块儿玩,吃那个烧烤,吃鹿肉需要把镯子先褪下来,那么就被谁偷了呢?被怡红院那个丫头叫坠儿偷了,坠儿,你听这个谐音,曹雪芹的艺术手法之一是拆字法,艺术手法之二是谐音比喻,坠儿就是一个有罪的小姑娘,果然这个坠儿,她就去把平儿的虾须镯给偷了,结果被发现了,发现以后平儿这个人她还是一个心地比较好的人,她不愿意张扬,她就把怡红院的那个麝月叫过来,她就去跟那个麝月讲这件事,请注意平儿讲这个事的时候是怎么讲的,曹雪芹写的很细,她这么说的。
别把这个事张扬出去,为什么啊?她不是完全为了坠儿着想,她还是为了宝玉着想。她说“宝玉是偏在你们身上留心用意,争胜要强的”,因为大家庭有不同的房,你宝玉是一房,贾环也是一房啊,哪房也不愿意出丑闻啊,说我这房出一个小偷,别的房该伸出食指划脸皮了,所以说贾宝玉又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所以平儿说咱别声张出去,为了宝玉咱也别说。然后就说了,说“那一年有一个良儿偷玉”,她讲这个故事的前史,“刚冷了一二年间,还有人提起来趁愿,这会子又跑出一个偷金子的来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来了。”那么这笔不是乱写的,这就是一个伏笔,就是坠儿偷了金子,偷了平儿的虾须镯。什么叫偷“街坊”的啊?因为平儿她不是怡红院的,不是贾宝玉居住空间里面的人,所以这个坠儿偷虾须镯的行为是很严重的一种罪行。但是呢,平儿觉得呢,先别声张,也别把坠儿找来说你偷金子了什么,而是找一个什么理由,把坠儿就给撵出去就完了。
那么这里面说到一个良儿,这良儿偷玉,坠儿是有罪,良儿这个命名你想一想,它和坠儿是有配伍的,一个是有罪的一个姑娘,一个是我本善良的一个姑娘,对不对?那么从这个命名的方式上你就可以判断,因为曹雪芹他命名都是有含义的,他是为了和坠儿做对比,这个良儿是被冤枉的,她本善良,她并没有偷玉,这玉到哪儿去了?在抄家当中,乱七八糟一抄,那些抄家的兵丁在当中要中饱一些抄来的物品,这块玉就掉在这个夹道的穿堂门这儿了,大雪纷飞就掩埋了,王熙凤扫雪就发现了。这一笔会写到王熙凤在这种情况下百感交集,王熙凤当时怎么对待丫头的?记不记得王熙凤有一次跟平儿怎么说的,她说这些丫头虽不便擅加拷打,让他们大太阳底下跪在磁瓦子上,不给吃不给喝,看他们招不招,王熙凤原来是这么对待下人的。当年良儿就是被冤枉的,肯定就被王熙凤这么处置过,跪磁瓦子,什么叫磁瓦子?瓷器打碎了以后那个破瓷茬子,你给我跪上,大太阳底下不给吃不给喝,你招不招?身体再好的人也受不了啊,屈打成招啊。最后良儿就屈打成招,就撵出去了。现在王熙凤一看这块玉还在,这块玉分明还在,就说明良儿没有偷这块玉,因为过了好几年了,自己是冤枉了人家,当时自己处置另外一个生命是那样的轻率,现在忠王府来查抄贾府,让自己交代贾府还有多少财产,她全说清楚了也不行,你还有,你还得说,跪磁瓦子,不给吃,不给喝,下大雪,衣衫单薄,你给我扫雪去,他会写到这个情景下,王熙凤的良心发现,写到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那种愧悔,那种对人生滋味的那种感觉。
所以这个关于王熙凤的那些判词也好,关于她的十二支曲子里面,她那支曲子里面所唱的也好,我现在不一一引用,请自己回味一下。都会在八十回后的这个情节单元的王熙凤的扫雪拾玉的这样一个重要情节里面体现出来。
所以是关于王熙凤很重要的一笔,我想这个可能是以前那些评论家、研究者比较少触及,甚至于根本没有触及的一个内容。也是我现在竭诚向大家奉献的比较独家的一种讲解。
画外音:
刘心武先生通过细读曹雪芹原著《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文字以及脂砚斋的评语,推测出在曹雪芹遗失的八十回后的内容中,应该有关于王熙凤扫雪拾玉的情景,而这是高鹗续书中漏写的情节,刘心武先生还认为高鹗还错写了王熙凤女儿巧姐的婚姻大事,刘心武先生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对于巧姐小小年纪就出现在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中,刘心武先生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刘心武:
那么,好,有人就说了,王熙凤她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一钗我还能理解,这个巧姐,故事里面她年龄很小,也没有很多的情节,她怎么也是金陵十二钗当中的成员呢?我想曹雪芹他是为了体现对贾氏家族的这些薄命女子的一个立体的扫描,有已经嫁人成为媳妇的,比如说李纨、王熙凤,那么也有跟她们平辈的,一些没有来得及出嫁,或者是出嫁比较晚的这些小姐。那么同时呢,也要有比她们那个辈分晚一点的这种成员,秦可卿,按她嫁给贾蓉来算,那辈分就是比较低的,就跟巧姐应该是一个辈分,那么巧姐安排进去,就使得这个金陵十二钗的这个阵容更加立体化。而且巧姐这个人物的命运也寄托着曹雪芹他很多的感慨。王熙凤千不对,万不对,但是刘姥姥到荣国府来,作为一个穷亲戚,其实根本就不是正经亲戚,很牵强的一个亲戚,来求她救济,最后她善待了刘姥姥,那么善得善报,最后刘姥姥就解救了困厄当中的巧姐。巧姐最终应该是一个什么结局呢?应该是嫁给了刘姥姥的外孙子板儿,这个在书里面是有很明确的伏笔的。
有人相信高鹗的写法,高鹗是说,巧姐后来嫁给了刘姥姥所住的农村的一个姓周的一个富户,嫁给这个周家了,这是不对的。因为在里面有一个很具体的描写,就是刘姥姥第二次到荣国府去,贾母就带她游览大观园,而且带她到了贾探春的居所。在这个过程当中,又看到了巧姐,当然那个时候巧姐只能够称呼大姐,因为还没有取名字,巧姐的名字恰恰是刘姥姥后来给取的。大姐当时在干嘛呢?抱着一个柚子在那儿玩儿,板儿当时手里头有个什么啊?板儿在到贾探春的屋子的时候,看见那儿供着很多的佛手,佛手见过吧?佛手跟柚子在植物学上它是亲戚,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的变种。那么书里面就很具体写到,这个巧姐当时应该还是没有这个名字,那么为了叙述方便,我把她说成巧姐。看见板儿手里拿着佛手,这个大姐她就要这个佛手,开头这个板儿还不愿意给,后来经过大人的协调,最后这个香圆就是这个柚子又叫香圆就换到了板儿手里,这个佛手就换到了巧姐的手里。板儿开头还不愿意,后来一看这个柚子能当球踢,他男孩嘛,又很高兴。
那么脂砚斋的批语在这个地方也点破了,他是这么说的,他说“小儿长情,遂成千里伏线”,就是告诉你,最后他们俩结为夫妻了,就成为一个姻缘了。为什么呢?因为“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就是香圆,就是有一个缘分在里面,“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佛手好像手指头似的,但是不是人的手指,是神佛的手,所以叫佛手。佛手是什么?叫指迷津,就是最后你这个人,你的生命到了迷途当中,最后你怎么把它走通,获得解救,起到这个作用。那么解救她的就是这个刘姥姥,就是板儿他们这家人。所以最后他们应该是结为夫妻的。高鹗的写法是不对的。
当然高鹗当中有一笔写得大体上是符合曹雪芹的基本想法,就是在这个贾府败落以后,巧姐的命运一度处在非常危机的状况,就是有狠舅奸兄,要把她卖到妓院,高鹗也写到了这个情节,根据曹雪芹的总体构思,应该有这个情节。但是高鹗他所写的狠舅奸兄是不准确的,狠舅应该说还是对的,他写的是王仁,就是王熙凤的胞兄叫王仁,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谐音,忘仁,过去讲究仁义礼智信,封建道德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一个就是仁,那么他对他自己的这个亲戚,对他自己妹妹的女儿,他就这么狠,他当然是忘仁。
但是奸兄呢?高鹗他想来想去把奸兄派给谁了?他说是贾芸,又说是贾蔷,大错。这两个人根本不是曹雪芹后八十回里面所写到的奸兄,那么这个奸兄是谁呢?我看有人在底下表示很感兴趣,说是啊,应该告诉我奸兄是谁啊?可是又在皱眉头,为什么呢?说你不是预告你讲完这个王熙凤、巧姐,你要讲李纨吗?你怎么横生枝杈呢?我没有横生枝杈,要闹清楚对这个巧姐下毒手的奸兄是谁,就必须要从对李纨的分析说起,请听我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