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鼎立与统一

作者:陈舜臣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8 01:35

|

本章字节:20954字

这次,刘备因同乡公孙瓒的缘故,被提拔为平原国的相,勉强算是加入了两千石的序列里。


东汉仍然实行郡国制。郡的官员由中央派遣,国是皇族的封地,郡和国是平级关系。郡的长官称为太守,国的长官(皇族的王仅是名义上的)则是相。东汉时代的郡国数量据说过百。此外,郡国之上有州,共有十三个。州的长官是刺史,不过刺史原本只负责巡查州属下的郡国,并不直接统治,因此没多大权力,俸禄不过六百石。后来,刺史的权力逐渐变大,俸禄也达到了两千石,到东汉晚期甚至掌握了军权,官名改称为“牧”。


可能是人才不足的原因吧,马商保镖刘备也因缘际会做了平原相。然而在不久之后,占据冀州的袁绍攻打公孙瓒,这位刘备好不容易才倚靠上的公孙瓒在被包围后自杀身亡。公孙瓒的失败之处在于把东方的乌桓族也圈入了敌人行列,而袁绍和乌桓族结盟,消灭了公孙瓒。刘备因此失业,去徐州做了徐州牧陶谦的食客。陶谦死后,刘备继任徐州牧。个中的内情如何不得而知,研究者中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侵占。


因公孙瓒的没落,中国北方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对立的局面。一山不容二虎,建安五年(200),双方比预想要早地在黄河岸边的官渡(河南省)交战。这场最关键的大决战以曹操的胜利告终。两年后,战败的袁绍在失意中死去,他的儿子们虽继续抵抗了一阵子,但因内部纠纷不断而不能再对曹操构成威胁。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南方,据点是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淮河近边的寿春(安徽省)。人们都认为袁术不会做人。虽然是堂兄弟,但他和袁绍是天生的对头,还骂对方是小妾养的,炫耀自己才是名门袁家的嫡系。在袁绍和公孙瓒斗争的时候,袁术站在后者一方。总有一些人实力全无,架子却很大,但是一旦遇到事情就束手无策。后来三国中吴的孙家,原本也归属袁术,但很快就断绝了关系。


曹操迎献帝到许(河南省)的第二年(197),发生了件怪事,袁术竟在寿春称帝,国号“仲家”,设公卿百官,还进行了所谓的祭天。此时孙坚已死,长子孙策的实力已经强于这个曾经的主君,如今正好是个完全撇清关系的机会。但孙策二十六岁时被暗杀,他弟弟孙权在张昭、周瑜、鲁肃、吕蒙等人才的辅佐下,将势力范围从长江中游扩大到下游,还发展到了浙江。


袁术做了皇帝,但谁也不把他当作对手。他想依靠曾被他那般辱骂过的堂兄袁绍,于是北上,不想在半路上被曹操所派兵马击溃。袁术败退,在江亭(湖北省)吐血身亡,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为阻拦袁术北上,曹操派去的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刘备。刘备虽做了徐州牧,但在长安杀了主子董卓的吕布不请自来,霸占了徐州。刘备被吕布赶了出来,投靠了曹操。


刘备以曹操客将的身份阻止了袁术北上,时间是建安四年(199)。献帝和他的左右对力量过于强大的曹操深感不安,他们期待刘备把曹操赶下台,于是发出了密诏。但是计谋泄露,曹操攻打刘备,刘备被迫逃往袁绍那里,而关羽则成了曹操的俘虏。


第二年就是官渡决战了,刘备放弃战败的袁绍,投靠了荆州(湖北)的刘表。刘表是西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的后裔。他保护儒者,令人撰写五经章句,因对文化的贡献而知名。跟同样出身名门的袁术不同,他心胸要开阔得多。收留刘备虽然恶化了刘表和曹操的关系,但对刘表来讲,他是不会赶走这只投来的穷鸟的,尽管他明知这只穷鸟干过侵占(陶谦的例子)和背叛(曹操和袁绍的例子)的事情。


在逗留荆州的这段日子里,刘备有了极大的收获。他以“三顾茅庐”迎来了二十七岁的青年军师诸葛孔明(本名亮)。关羽已经从曹操阵营逃回,结义兄弟之一的张飞,还有赵云等人才都聚集到刘备身边。不过他们全是野战的司令官,刘备阵营中缺乏参谋。因诸葛孔明的加入,在用兵谋略方面的实力就有了关键性的增强。如果没有孔明的加入,刘备还会像此前一样,漂泊在乱世诸将之间,以过客的身份了此残生。


诸葛孔明提出的天下三分之策非常有名。当时,一下子就统一天下是不可能的。曹操如果实力渐长,就有可能实现统一。刘备阵营要参与争夺天下,至少要领有荆州和益州(四川)两州,而且只有联合东吴的孙权,才能抵挡曹操。为此就需要仔细谋划。


在加入刘备阵营的第二年(208),诸葛孔明亲自拜访孙权阵营,缔结了同盟条约。同年刘表死去,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消灭袁绍后的曹操握有北方霸权,目标就是统一天下,于是开始南下。不过,因孙权和刘备结盟,曹操在赤壁(湖北省)大败,雄图落空,只得返回。


要列举曹操在赤壁的败因,主要有不惯水战,没有防备火攻之计,补给线过长因此兵战非常吃力,并且军中疫病流行等。


刘备得到了刘表的遗产荆州,接着进入益州(四川省),此后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天下三分的局面。


2


魏蜀吴三国时代可以从刘备被四川之主刘璋迎入蜀之时算起。时间是建安十六年(211)。因还未完全掌握荆州,孔明和关羽没有入蜀。孔明入蜀是在建安十九年(214),关羽留在荆州继续打拼。


孙权于建安十七年(212)定建业(现在的江苏省南京)为国都。以孙权的吴为首,共有六个王朝在江南交替。吴、东晋、宋、齐、梁、陈,国都都是南京。这里地形虎踞龙盘,真的是咽喉要地。据说以此为据点是听取了访吴的刘备使节诸葛孔明的意见。


虽说是三国鼎立,魏的实力要大幅领先于其他二国,所以实际上这只三足鼎就有些瘸。曹操于建安十八年(213)做了魏公。公在侯之上。在汉代,刘氏以外不能为王。而提到公的称号,会让人联想到以前篡夺了西汉的王莽,他曾经做过安汉公,所以人们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在建安二十一年(216),非刘氏的曹操做了魏王。这时,谁都会认为曹操此举距离篡夺只有一步之遥了。曹操因是宦官的孙子,即使是在上流社会也肯定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本人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心理也有些扭曲吧。


与刘备、孙权不同,曹操既是优秀的学者,还是个诗人。他为兵法书《孙子》作注解,还创作了优秀的诗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也继承了他的文才。尤其是曹植,可以说是2世纪到3世纪间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以曹家为中心,建安文学一派繁荣。这个时代的七个优秀文人被叫做“建安七子”。其中的陈琳原来是袁绍阵营的秘书官,创作了大量批判曹操的檄文。然而曹操爱其才,将他录用在自己的阵营中。不过,陈琳的檄文中写曹操的祖父是个贪婪的宦官,父亲像个要饭的,曹操仅是说了句


——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


而且这句话引用自《春秋·公羊传》,可见曹操的学问有多深厚。


《三国演义》以蜀为正统,把刘备作为主人公,因此曹操被当成坏人来描述,但必须承认这跟实际情况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正史《三国志》赞扬他能很好地起用人才,“不念旧恶”。曹操是个合理主义者,平定黄巾之乱做了地方官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邪教淫祠。一占领荆州,他就杀了以前刘表引以为豪、重达千斤的牛,煮了牛肉让士兵们吃。这头巨牛食量是一般牛的十倍,但让它搬运东西甚至不如母牛。他认为这样的牛除了用来吃,没什么其他作用。


三国鼎立时代,蜀的刘备阵营一致反曹操,而吴则有亲蜀派的鲁肃和反蜀派的周瑜,舆论并不统一。鲁肃认为,要抵抗曹操,就得和拥有共同敌人的刘备结盟。周瑜认为,为了拥有打击曹操的力量,就必须打倒刘备,和曹操二分天下。此外也有团体认为,此时投降曹操,保全江南一部就可以了。据说有一段时间,孙权自己就在考虑投降。


建安二十二年(217),在亲蜀派的鲁肃死后,吴和魏讲和。接下来当然是要共同对抗蜀的刘备,但他们首先必须面对的是在荆州对东北方虎视眈眈的关羽。虽说是魏吴讲和,从力量对比上来说,意味着吴对魏的服从。


此刻,魏的曹仁坚守樊城,关羽久攻不下。因魏吴结盟,吴将吕蒙攻陷了蜀控制的江陵(湖北省)后,挥师攻向关羽。关羽军只得撤退,进入当阳(湖北省)的麦城,但吴军攻势不减。关羽虽从麦城逃脱,但退路已断,在漳乡(湖北省)被俘,和儿子关平一起被斩,时间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二月。


次年正月,曹操亲眼确认了关羽的首级,但在那之后马上就死了。大破关羽的吕蒙身患宿疴,随后病死。这也倒罢了,可就连年轻的副将孙皎也死了。人们担心关羽显灵,为了平息怨灵,在各地建起了关帝庙。


建安二十五年(220)十月,曹操的长子曹丕受汉献帝禅让登基,东汉灭亡。魏王朝建立了,但天下仍未统一。


刘备于次年登基,称为蜀昭烈帝,年号定为章武。魏把受禅让之年定为黄初元年。吴国孙权称王比刘备称帝晚一年,年号为黄武。黄巾张角提出“黄天当立”,大概一般人都相信后来王朝的颜色应是黄色。因有顾虑而选择称王的孙权,也在七年后(229)称帝,改元黄龙。


3


关羽和刘备自然是君臣关系,但据说也“恩如兄弟”。《三国演义》还把包括张飞在内的桃园三结义置于篇首。刘备因关羽被杀,大动肝火,决定亲自出马发动复仇战争。虽然诸葛孔明一再苦谏,但素来基本听孔明话的刘备这次怎么也听不进去。对刘备来说,为死去的关羽报仇是不需要理由的。


这是为了私情而出兵。可是因落入吴名将陆逊精心设置的圈套,蜀军大败。若换作是曹操,他是绝不会因为私情出兵的。过于重视结义兄弟的情谊,是刘备大败的原因,但我认为这也是刘备的魅力所在。诸葛孔明也许是被刘备这样的人情味所吸引吧。然而刘备发动的对吴报复战争,大大搅乱了孔明的天下之计。


不管怎么说,魏是个超级大国,蜀和吴都不能单独抗衡。不过,魏因篡夺了东汉(献帝被杀的消息在当时广为流传),对魏发动讨伐战争是大义所在。显而易见,孔明准备和吴结盟打击魏的计划,因刘备对吴报复出兵而无法推进。


大败而归的刘备没能回到国都成都(四川省),而是停驻在三峡险要附近的白帝城(四川省),并在次年也就是章武三年(223)四月死在那里。临终之际,昭烈帝刘备向赶来的孔明留下遗言,如果你辅佐我儿子而且他没什么问题的话,就继续辅佐;但如果他实在不才,你也可以取而代之。孔明对此答道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实际上刘备的儿子刘禅并不怎么样。孔明开始竭力辅佐这个昏君。当务之急是修复因报复出兵而恶化的对吴关系。吴因拒绝了魏强硬提出的人质要求,对魏关系陷入僵局。在这样的背景下,蜀吴同盟得以顺利推进。孔明的想法是和吴保持友好关系,出汉中进攻魏。刘备死后过了四年,他才向汉***兵。此前孔明除了修复对吴关系,还致力于在蜀领内南方平定西南夷。他定下的大方针是使其心服,而非武力压迫。如果用武力镇压,他们在蜀军出汉中后可能还会造反。西南夷的首领是个叫孟获的优秀人物,孔明和他交战七次,据说七擒七纵,实施了彻底的攻心战。同时孔明努力发展西南各民族落后的产业和文化,意欲在这方面上获得他们的信任。这其中也有领土开发的意思。


吴国孙权也被《三国志》赞颂为人杰。他最头疼的是统治下的领土虽广,人口却不足。开发领土还必须借助军队的力量。所谓的屯田制对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魏国吸取了赤壁战败的教训,但凡南征,必定将耕地南扩,尽可能缩短补给线。就这样,三国鼎立时期的中国,三股势力展开各种竞争,致力于开发自己的势力范围。时隔两百年后,东汉晚期的户数人口仍略微不及西汉末全盛期的水平。而在黄巾之乱后的三国时期,户数、人口大幅减少。甚至有学者推定当时的人口已经跌落到以百万为单位。尽管如此,这已经是各国在付出了上述努力之后的结果了。各国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尽量把国土的荒废控制在最小限度上。


蜀建兴五年(227),诸葛孔明由蜀进兵汉中。受献帝禅让的曹丕(魏文帝)在此前一年死去。曹操之孙曹睿即位,这就是明帝。诸葛孔明率蜀军出兵汉中,负责迎击的魏军司令正是当时魏的实力派人物司马仲达(本名懿)。


建兴五年出兵的时候,诸葛孔明向后主刘禅献上名文《出师表》,据说只要是人,读了以后就会流泪。翌年出兵,他又写了《后出师表》,期望必胜,但因部将马谡违犯军令,在街亭(甘肃省)战败。马谡是孔明尤其钟爱的弟子,但其因是兵败的责任人,孔明挥泪斩了他。但他给了马谡家人丰厚的待遇。建兴十二年(234)出兵成了诸葛孔明最后的北伐。他在军中病倒,殁于五丈原(陕西省),享年五十四。虽然丧事极为隐秘,但派出间谍的司马仲达不可能没有察觉。蜀军依孔明遗言撤退,魏如果追击就必定大胜。然而司马仲达认为这可能是孔明的奇计,他也退兵了。老百姓形容为


——死孔明走生仲达。


真的是这样吗?司马仲达不想在此立大功的推理也是成立的。魏明帝没有儿子,而司马仲达的实力过于显眼。如果使蜀军溃灭,魏王朝就可能很快会肃清司马仲达这股强大势力。如果蜀军完好回国,就仍然是魏的强敌,集军中威望于一身的司马仲达就是魏不可或缺的人物,自身会很安全。


四年后,司马仲达在襄平击破了盘踞辽东的公孙渊。和蜀、吴不同,公孙家只不过是个地方政权。通过击破公孙氏,魏将势力范围从中国东北扩大到了朝鲜半岛。景初二年(238),魏在朝鲜半岛的带方郡任命官员。随之,东海对岸的邪马台国使者来到带方郡,被那里的官员带到洛阳。一般认为这和司马仲达的凯旋基本上是同时的。


魏明帝于景初三年(239)正月死去,时年三十五岁。司马仲达总算赶上了明帝的临终托孤。明帝拉着司马仲达的手托付后事,让他和曹爽一起辅佐少子,遗言的结尾是


——吾得见君,无所恨。


没有亲生儿子的明帝暗中收皇族的曹芳为养子,病情一加重就宣布了立太子。他拉着司马仲达的手说的“我能遇到你,已经没有遗憾了”,但略微尖刻点看,也可以这么解释:明帝曾经担心,司马仲达从辽东回来的时候,可能会率大军以武力篡夺皇位,但他没有这样做,于是安心了。另外遗嘱中尽管托付了后事,却没有像刘备对孔明那样表示出百分百的信任,而是让他和皇族的实力派曹爽共同辅政。


司马仲达慎之又慎,远离权力中心,不理政务,但这是为了麻痹曹爽。既然司马仲达变得老老实实,曹爽就几乎掌握了全权。可是,司马仲达的秘密威令却渗透了整个军队。嘉平元年(249),也就是明帝死后十年,司马仲达突然发动政变,肃清了曹爽一派。


4


嘉平元年政变之后,名义上的曹魏王朝实际上已全盘成了司马氏的天下。三年后司马仲达死去,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了父亲的权杖。不过,他做了他父亲不能做的事情。司马师杀了发动反司马运动的国丈张缉,废了皇帝曹芳,立了文帝之孙曹髦。在皇帝的废立上,以前就有暴虐的董卓展示自己实力的先例。司马师在这次废立的次年死去,其弟司马昭继承了实权。司马昭杀了准备反抗的皇帝曹髦,让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曹奂即位。不用说也知道曹奂是司马氏的傀儡。


司马昭做了相国,又做了晋公,又被立为晋王。这和东汉末期曹操先做魏公又做魏王的情形简直如出一辙。这就是向人们发出信号,魏灭亡后的王朝名为晋。曹氏对刘氏(东汉)所做的,被司马氏原封不动地奉还。


咸熙二年(265)八月,司马昭死。同年十二月,其子司马炎受曹奂禅让登基,建立新王朝晋。这就是晋武帝。


退位后的曹奂被封为陈留王,三十八年后死去。他比夺去自己帝位的司马炎多活了十几年。被曹丕篡位的献帝被封为山阳公,也比曹丕多活了八年左右。二者有相似之处。


263年,也正是司马昭掌握实权的时候,魏派军远征蜀,刘备之子刘禅投降。诸葛孔明死后,蜀没有出过类似的人才,仅有个姜维在勉勉强强地维持着国政运行。投降后的刘禅被带到洛阳,授予食邑一万户,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想念蜀国吗?”刘禅回答说很喜欢国都洛阳的生活,没有想过蜀国。司马昭心里会觉得此人“不可救药”,但是,展现愚昧是刘禅唯一的保命方法。刘禅在洛阳打发了九年的废帝生活,亲眼目睹了魏被晋完全取代的过程。


蜀被灭国后,南方的吴仍在挣扎。孙权活了七十一岁,这在当时是高寿。可以说长寿过头了,至少吴因为孙权的长寿而在各方面深受“老害”之苦。太子孙登因比父亲死得还早,于是孙权立王夫人所生孙和为太子。本来也不会有问题,但孙权更喜爱孙和的胞弟孙霸,这其中也有上了年纪的原因。他的态度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立孙和为太子的同时也立孙霸为鲁王,这对兄弟的待遇完全一样。大臣们谁也不知道太子会在什么时候因触怒老人而被废,于是分成了太子派和鲁王派,陷入了长久的派阀争斗。鲁王派展开了废太子的秘密工作,而太子派则拼命防守。派阀抗争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阶段,内讧长达九年,因此吴再也不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对抗北方的巨人魏——实际上是司马氏。


孙权对国家已经分裂成两派是心知肚明,但最后还是醒悟过来,要是任其发展下去国家就完了。他各打五十大板,废了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诛杀了积极参与派阀抗争的大臣。作为收场,又将潘氏所生的孙亮立为新太子。但九年内讧造成的创伤实在太深,他在创伤还没愈合前就死了。时间是魏嘉平四年(252),也就是司马师做了魏国大将军那年。


国家活力衰退的吴希望用一场夺目的胜仗起死回生。在胜利万岁的风潮中,诸葛孔明兄长的儿子,大将军诸葛恪被期待能使吴再度雄起。他不停地发兵攻击魏的边境。和他相对的是反战派,以武卫将军孙峻(孙权叔父的曾孙)为首。


吴国居民已疲惫不堪。孙权家族大概有暴虐的倾向,据说这个国家的刑罚之严酷,都能让人想起战国的秦。有说法认为,和魏、蜀相比,吴匮乏人才也是因为严罚主义。诸葛恪一直寻找重振国家雄风的机会,但军队的士气低下,此外再加上疫病,兵力损失过半,只得沮丧地撤退。就像是已等候多时,反战派的孙峻在宫殿设下伏兵,杀了返回的诸葛恪。诸葛恪是原先的太子派,孙峻则是鲁王派。虽然已经被各打了五十大板,但后遗症还在继续。


孙峻死后,他的儿子孙继承了权力。魏被司马氏所取代,同样的现象也经常在吴发生。不过吴国的情形发生在远亲即孙氏族内。十六岁的皇帝孙亮对孙的专横感到不满,但孙已经具备了废立皇帝的实力。孙亮会同手下试图诛杀孙,兵变未果反被废了皇帝之位,降格为会稽王。孙迎立孙权的六子孙休登基,并且近卫军和皇帝手下全部都由自己的门下把持。不过,孙休已经二十四岁,他和心腹张布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在朝贺的时候逮捕了孙,即日将其诛杀。倘若孙休在位时间长一些,吴的情况可能会好转,但他在位七年即死去。在他死前一年,蜀向魏投降。另外,吴领内的交趾(越南)发生了叛乱。孙休有个年幼的儿子,但幼帝显然无法应付处于多事之秋的国家,因此孙皓被迎为皇帝。


孙皓二十三岁,是被孙权各打五十大板而被废的太子孙和的儿子。虽然已非年幼,但不得不说吴挑了一个最差人选。大概是隔代遗传,孙权所表现出的暴虐性被孙皓放大了好几倍。这位可怕的虐待狂做了吴国皇帝后,据说臣下战战兢兢,一日也不得安稳。刑罚之残忍,大概人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他把不中意的宫女淹到水里。所有人胆战心惊,紧张到一点错都不敢犯,于是孙皓就欣赏不到有趣的刑罚,因而不高兴。有个走狗宦官岑昏,替他寻找各种各样的刑罚借口,比如说谁眼神不好,等等。


孙皓还很奢侈,营造了叫“昭明宫”(后来为了避司马昭的讳改称显明宫)的大宫殿,方圆五百丈。为了伐木,不仅动员了普通人,连二千石以下的官员都被用作监督或其他工作。


晋朝益州刺史王濬向武帝进言,当今正应伐吴。他认为,如果荒淫残虐的孙皓死了,吴立了贤主,就可能变强。所以要讨伐的话就得趁现在。必须得承认,事实确实如此。


晋终于对吴发起南征。进言的王濬为将军,负责指挥军队。和他一起攻打武昌的同僚将军中有个叫王戎的人。四十七岁的王戎因是“竹林七贤”之一而闻名于世。


面对来犯的晋军,吴军兵将都不想拿起武器。又有谁肯为这个让人遭殃的皇帝卖命呢?


吴国兵将最恨的就是宦官岑昏。吴杀了此人,好不容易平抚了兵士,但为时已晚,最终向晋投降。晋咸宁六年(280),三国鼎立时代终结,中国再度统一。后面将要讲到,这次统一也是昙花一现。


正史《三国志》的皇帝中,孙皓是被批判得最严厉的人物。《三国志·吴志》关于他的描述如下


——皓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


说应该把他被碎尸,以向百姓谢罪。《三国志》对他的祖父孙权也没给多高的评价


——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


评价最高的是曹操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可以说,魏晋从鼎立的三国中脱颖而出,构筑了天下统一的基础,靠的仍然是曹操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