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危难时刻的舍与取

作者:古保祥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0:52

|

本章字节:2106字

(1)


小镇蜿蜒在一座小山后方。小镇似黛,小山如额,一条盘山公路偎依在小镇前方,映证着一种原汁原味的纯朴与善良。


小镇缺钱,商业不发达,男人出外打工居多,老人、妇女与儿童镇守着半边天。


一辆商车,被晨雾迷了路,跌跌撞撞地闯入盘山公路上,司机转了向,迷了路,更可悲的事情发生了,车迎头撞在巨石上,血流如注,成群的商品:食用油、方便面,散了一地。


情况紧急,毋须置疑。一位老人率先得知了信息,吆喝着赶了过来。


离最近的医院一百二十公里,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疯狂地向医院赶。


为时已晚,司机当场已经毙命。


一地散落的物资,还有司机驾驶室里留下的三万元巨款。男女老少们将车围住了,成立了一个临时看护小组,物资不是咱的,一个都不能拿,钱更不是咱的,分文不能取。


三日后,卡车司机公司派人处理缮后事宜,商品一个没丢,钱丝毫不差。


公司代表从一大车的物资中取出了若干物品,奖励现场的乡民们。


摆手,示意他们快走,没有语言,只是在收拾他们自己设立的临时帐篷,前一日下雨,几个乡民被淋成了落汤鸡,没有怨言,这是一种职责。


舍与取,也是一种大义,在顷刻间如一朵花绽放地淋漓尽致。该取时则取,这是一种原则;不是我们的,原物奉还,这更是一种道义。


道义高于金钱。


(2)


雅安地震,现场惨不忍睹。灾民们渴望救灾物资,盼星星、望月亮般。


赈灾物资是有方向性的,现运往重灾区或者刚刚打通的灾区。家中无粥,喝了几天的雨水与风,孩子们脸色铁青,男女老少们眼巴巴地瞅着物资从废墟上驶过,一路的怅惘。


不是咱们的,等等看。


上岁数的老人命令着跃跃欲试的乡民后退。


三天了,他们只靠零星的被雨水泡过的食品充饥,眼瞅着矿泉水与方便面从他们眼前晃过,他们完全可以哄抢,因为灾区本来就乱,但他们没有,他们相信,在下午或者明天,属于他们的食品便会辗转而至,不属于他们的,他们吃着心不安。


秩序起源于素养与道德,尤其在大灾大难面前,可以真正检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忍耐性。


危难时刻的舍与取,印证着外国媒体的观点:这样一个经受住各种考验的民族,一定会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