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节目60分钟,直到三分之二,才来到原著的开端之后:万历十五年的立储之争。
前半部分,用王劲松自己的话说,是万历帝在倒心中的苦水。
它对原书叙述方式的颠倒,将原书中最重要的史观呈现,放在了一边。
作为帝王传记,王劲松的演绎足够精彩。
可这还是《万历十五年》吗?已经不太像了。
毕竟,要把一部学术著作改编成情节剧,天然的沟壑怎么也不可能轻易填平。
那《月亮与六便士》呢?虽说毛姆不像毛姆,可起码情节符合原著吧?
问题就在于,太符合了。
读书类节目的终极目的,是引导观众去读书。
而第一期的编排里,大约集中了全书约三分之二的戏剧性情节。
看完一期节目,观众心满意足,不了解原著的,可以自认为对《月亮与六便士》乃至毛姆了然于波。
对情节的着重演绎,去掉了作家的视角与文笔,也断绝了观众对原著故事的需求。
最终,收获了赞誉的是节目、导演和演员,一小时(自以为)读完一本书,因而大喜的是观众。
书的原貌是什么?会不会有观众会受影响去读书?没人管。
本来应当有人管的。
节目的另两个环节是,作家、学者与演员的解读。
他们完全可以在谈话当中,试着把戏剧情境为观众造成的印象,做出适当修正。
可这两个环节,在节目中被压缩到了极限。
在《见字如面》里,他们的解读之重要,不亚于演员的诠释。
到了《一本好书》,谈话内容被压缩到几分钟,所有人都说不出几句话。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