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发布:2019-03-05 10:59 · 娱乐圈那些事儿

故事的开端是生活在乡村的Georgia因为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自己丈夫置身于刚果国内暴乱的消息,于是决定前往找寻丈夫的踪迹。这中间穿插的(近乎泛滥的)闪回戏份有涉及到了丈夫恐遭遇空难的现实,但又同时发现他有着存活的可能性。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性和悬疑最终将Georgia带到了刚果,和当地的旧友开始了寻找。如果说《杰克.莱恩》是典型的“美国大兵式深入不毛之地”,近乎英雄主义式的鼓吹;《寡妇》在本质上和其并没有什么区别,Georgia更是一个使用枪支,坚强的前女战士。只不过剧集里更多驱动Georgia的是对丈夫失踪与否的怀疑以及思念,而她得到的帮助也想对来说多了许多。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于是随着剧集的进行,整个故事变得十分无聊。不仅仅是节奏冗长的叙事和悬念,不同时间线和地点的副线故事(如鹿特丹部分)加入也同样复杂化了Georgia来到刚果的寻夫路程。唯一丰富了故事反而是刚果那群被迫加入战斗的小民兵,足以让观众感受地缘政治的复杂以及其可能面对的险境。视角上,剧集又带有一些居高临下、没有意义的怜悯。很难怀疑这点点故事是否真的需要8集,如若改为4集或许会更为吸睛。更重要的是,在本周的七部剧集里,有点开值得细细品味的质优佳作,有纯当消遣的“罪恶快感”,本剧让人感受不到这部剧进行下去有什么明显的意义,也没有想通它究竟适合谁看。这种模糊的感觉,就好像当时看了Sean Penn演了《火星先驱》一样,没人知道剧集会为什么那么干瘪,也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好吸引人他们去演。(@吉尔伯)

互怼特工 Whiskey Cavalier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70/100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ABC鲜有地将这部新剧放在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后,本来想借着颁奖礼的东风让首播收视好看一点。然而却错误估计了人们对于颁奖礼本身时间就足够拖沓的厌倦,不仅仅没有耐心坚持到典礼的最后追完全程,更没有想法也接着看以下的节目。所以第一周0.8的成绩对于这部新剧无疑是泼冷水的。好在,这个成绩相较于早前续订的《繁文琐事》并没有弱多少,再结合本剧的题材优势或许能够最终突围。

为何会说有题材优势呢?这大概与ABC近几年的节目发展路线有关。在前几年,ABC受部分大牌主创影响,剧集上越来越走向同质化。最明显的,便是“类Shonda Rhimes”在全台的泛滥。然而殊不知真正帮助ABC获得巅峰的还有一批主打轻松,单元性质的剧集--《灵书妙探》、《逝者之证》、《私家医情》、《兄弟姐妹》…或许是继任者终于有心,在近些年来一直琢磨着类似剧集的开发。夏季的《卷土重来》虽然好景不长,但国际销售成绩勉强能看得过去;此次《互怼特工》借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招牌套路归来,将男女主角设置为来自FBI的失恋大叔Will和来自CIA的好身手女特工Francesca,表面上是男女性在工作环境那些老套俗喇的火花与争执;背后又多多少少涉及到FBI和CIA两个在职能上互不相同,做事风格较为不同的部门之间在联合查案时引起的冲突。将这些矛盾一锅乱炖,“斗气冤家”式的故事也应运而生。再加上“每周一案”的单元性设置,套路虽多,情节几乎直接预测,但观众追看着并不累,更不用牵挂有太多反转和阴谋。ABC有心捧的话,应该会看在两位履历丰富的男女主演的面子上,加以培养,给予足够成长的空间,最终可以让其真正获得前面那些举例的剧集播出时所取得的成绩。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除了性格各异的男女主之外,在行动时的国安局技术分析员Edgar还有FBI大后方的调查员Susan,以及Will和Francesca分别的搭档,最终组成了一个性别分布均衡又各有特质的团队。第一集试播集拍得相当风光,横跨欧洲,数个反转,还有几次濒临死亡埋下的悬念,“抢病毒”的剧情更误以为是某个特工系列电影的原版再现。如若坚持这个叙事的节奏以及选材地跳脱美国本土的设计,用来打发时间还是完全可以的。

罪案剧之所以日益被观众生厌是因为纽约、洛杉矶甚至是芝加哥已经被拍得“无案可拍”。横跨全球的取景,虽然在内核上不能帮助剧情有多少显而易见的出彩,但至少也会让每一周追看时有所期待。《互怼特工》从目前来看,完成了这一点。但是除此以外,第一集观众看到的Will失恋在屋里大唱招牌失恋金曲《心之全蚀》时,这一集对于两位主角背后的生活(也就是贯穿于此的长线剧情)没有太多有效的挖掘。如果是主打好笑轻松而非正经大案的侦查的话,这点还是不足的。再观望两集吧。(@吉尔伯)

问题:人物的背景故事不足,两位演员的火花有限

诊断:扩充一些私人生活上的故事,并且尽量给其他几位主演也增加一些比重

我即黑夜 I Am the Night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75/100

“《神奇女侠1984》到来前,Patty与Chris一起鼓捣的小项目”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我即黑夜》是之前TNT开发时的明星项目,导演Patty Jenkins仍带着《神奇女侠》的余威,Chris Pine则是久违的电视剧演出。然而,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就像当年集结了三位势头不错的演员的《沉默的天使》一样,《我即黑夜》开播后并未在口碑和收视引起什么有效的反响:在Metacritic的媒体综评上,由于大多数媒体已经提前收到了全6集的内容,综评仅有59分不够及格;而收视上也在0.2到0.4的低位徘徊着。虽说本剧作为迷你剧,播完就算完成使命;但是和《沉默的天使》一样,“年代剧+查案+温吞叙事”的组合始终不能让观众入戏,更何况TNT过往多主打情节轻松的罪案剧,如此奇特的节目定位,自然无法满足目标观众了。

还好,在追踪这部剧的时候,发现出彩的地方也算可圈可点。第一集中,作为带出主人公与“黑色大丽花”之间联系的一集中;颇为扎实的两条线齐头并进:原著中Fauna详述了自己在彼时种族关系仍然紧张,自己作为黑人养女又身为白人,在学校以及生活中遭遇的身份认知和探索,这是“悬念解决”以外本剧一个很大的着墨点。她与养母“Jimmy Lee”的对峙以及从中发现自己的身世之谜成为了促使其前往洛杉矶的一个重要机缘。而另一边,Chris Pine饰演的Jay本来只是在沙滩上偷拍下八卦,行事不循规蹈矩经常犯规的八卦记者;但却始终忘不了自己在当时写作的一篇关于George Hodel的报道,从而挖掘者真相,最终被严刑拷问以及遭遇劝阻,原本平行的两个人最终在之后的过程中逐渐相交,最终慢慢找到了当年Elizabeth Short的遇害事件。Fauna的部分是完全基于原著的,而Jay的角色则是虚构再创作的,很高兴看到剧集在专注Fauna的成长之路以及种族运动的大背景时,Jay的设计同样足够丰富―他没有足够的职业道德,还受着PTSD的折磨,更是那个时代不值一提的小人物。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丰富的角色铺垫让《我即黑夜》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但一定要说的,就是本剧在叙事节奏上实在有些缓慢;再加上其本质为悬疑剧的属性,必不可少的夜晚和黑暗画面实在太多,在追看性和7411性上显然差了一截。然而,本身“黑色大丽花”事件也注定是历史悬案,剧集除了能够尽可能提供Fauna的视角以外,在其他方面都显得无能为力。能够让人坚持下去的是从配角“Jimmy Lee”Golden Brooks再到Connie Nielsen(“Corinna”)、Chris Pine(“Jay)等人的演技,以及在气氛上的烘托和营造的当时故事背景的气质(前几集的背景足够抓人,无论是突出洛杉矶白天时的阳光,还是夜幕降临时被肃杀气氛包裹的“罪恶之城”)。该剧注定只能是近年来翻拍各路有名案件,并进行戏说改编的“事件剧”,纯粹当作是《神奇女侠1984》明显回归前的预热了。(@吉尔伯)

肮脏约翰 Dirty John

首集印象:《寡妇》开局平平,《互怼特工》打发时间,《威尔逊夫人》让人回味

首集印象:75/100

“缺乏爆款潜质的主妇肥皂剧”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