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发布:2019-05-22 09:51 · 娱乐圈那些事儿

在制度面前,你得凭借两张面孔去猜它的心情。猜对了,一人之上,猜错了,万人之下。因“未经允许外出参赛干扰文化交流”之由,科长被禁影五年。2000年,沦为地下导演的贾樟柯,拍摄了自己最想拿给世界去鉴赏的《站台》。身披怀旧基调的《站台》,呈现的依然是与时代撞车之小人物的命运浮沉。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相比《小武》中年轻一代的苦苦挣扎,《站台》里的文工青年们面对的,则是更为抒情化的自我价值探寻。在改革开放的冲击下,他们的价值遭遇稀释,为了生存而不断妥协,最后变得面目全非。原本充实的精神世界轰然塌陷,沦为变迁中不足为提的殉道者。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这也是诸多中国电影人的写照,贾樟柯也好,前段时间的万玛才旦与墨镜王也罢,三无导演们手持短匕朝前奋力地开疆拓土,却被身后的“中国大片”卖得干干净净。也许终有一天,院线会完全成为电影导演的耻辱地,商人们的淘金池。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曾经听说一个关于贾樟柯的趣闻。零二年的某天,贾樟柯走进一家贩卖盗版碟的小店,老板随手抄起张新碟问他:“兄弟,最近有个叫什么贾科长的拍了个《站台》,你要试试不?”科长一称,由此而来。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温柔的反抗

之后的2004年,已被大众所知晓的贾樟柯拍摄了《任逍遥》、《三峡好人》等影片,就算是被称为转型之作的《天注定》,也是通过对多个真实事件的改编,以较为温柔的镜头语言讲述“小武”们的无奈与反抗。

再之后的《山河故人》,时代变迁的落足点放在了以往从未出现过的未来,地点也由县城、内地和三线城市延伸到国外,演员也由足以反应逼真生活景象的非职业演员,逐渐中和职业演员。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不得不说,科长在洪流中也想明白了一些道理。

适当的迎合即可以让他们这些冲在锋面上的战士不至于中弹倒下,又可以让他们辛辛苦苦生出来的漂亮孩子晒晒太阳。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再回到那个光头学生提的问题:从《江湖儿女》中感觉到贾科长变了。纵观二十年来他的所有作品,内核依然是那个内核 ―― 人文、纪实和现实主义,通俗的说便是“小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沉浮”。

《江湖儿女》中有很多科长过往影片的影子,彬彬巧巧、矿泉水瓶、演员……在此无需赘述。贾樟柯手里握着的依旧是他所熟知的笔杆子,这部关于男人女人在变迁中寻找归宿的作品,仍旧是科长身上那股子真实到“矬”的味道。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电影最好的状态,便是商业与艺术的合理交融,心血之作得不到公映与认可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制度。毕竟在当下,决定一部作品好坏的是分数,分数来源于广大观众,广大观众的审美程度仍有待提高。

最后,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万玛才旦默哀三秒钟。

贾樟柯:从县城混子到希望之光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