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气战」、「化学武器」这些令人生畏的名词是战争史上最黑暗的记录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越来越多的化学武器被发明出来投入战场,交战双方都曾大规模使用有毒气体攻击对方,数万士兵中毒后身亡,几十万人受伤、致残。
1918年10月,当时的希特勒下士也中了英军的芥子气,因此而住院,也正是在住院期间得到了德国投降的消息。
到了二战时,欧洲战场上几乎没有使用化学武器的记录,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战中的希特勒
战场态势变了
二战与一战相比,静态战场转变成为动态战场,堑壕战转变为运动战。
德军更是奉行快速向前的「闪电战」,战争初期所向披靡。这种战术指导思想下,显然不适合向敌军施放毒气,否则放完了毒,自己都不敢冲过去。就这么一路冲杀,有毒化学品的运输和储备也是解决不了的难题。
国际公约限制
1925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37个国家签署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简称《日内瓦议定书》。
中了毒气的伤员
简而言之,由于化学武器给人们带来难以想象的痛苦,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践踏了人道主义。《日内瓦议定书》、《海牙公约》和《凡尔赛条约》中都有条款明确禁止使用化学武器。
不过,指望法西斯国家完全遵守条约也不现实,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就使用过毒气弹,贺龙师长在冀中前线因中日军毒气而负伤,731部队更是罪行累累。意大利在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时也使用过芥子气,据苏联塔斯社报道,德军在克里米亚半岛发射过化学迫击炮弹。
希特勒本人是怎么想的?
纳粹德国完全有能力研发、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
1938年末,德国科学家施拉德在将磷与氰化物混合用来研制果园杀虫剂的过程中,意外发明了一种新的神经毒气――沙林,这种毒气起效迅速而且极其致命,在将这一发明结果报告给军方后,很快引起了纳粹的重视。为了这一发现,军队给施拉德等人一笔5万马克的奖励(当时约为2万美元)。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纳粹德国已经生产了大约12,000吨沙林毒气,足以杀死数百万人。从战争爆发起,高级军官就曾要求希特勒对敌人使用沙林。但是尽管有这样的压力,希特勒本人始终予以拒绝。这是为什么?
战场态势改变和国际公约的限制是纳粹德国没有在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原因,除此之外,历史学者还分析这源于希特勒本人的顾虑,甚至有人相信这和他曾中过毒气这一痛苦经历有关。
《华盛顿邮报》报道过,一些历史学家追溯了士兵经历对希特勒的影响。但是说希特勒反对在战场上使用毒气是因为不忍心,这解释显得离谱。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
纳粹系统地使用化学制剂屠杀了毒气室中的数百万犹太人,而且也几乎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希特勒不愿意用沙林对抗盟军,是出于自己20年前的中毒经验。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