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君|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发布:2019-10-04 21:57 · 书评君

人嘛,生来就是俗的——眼耳口鼻心,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悲,无外乎此。

所以说,俗不可耐也挺好。起码说明命还在不是?

谁要告你他不想做俗人,啥也别说,你让他倒是先饿上那么几天,保准现原形。

因此,再大的能人,说破天去,也是三魂七魄,七情六欲。

不忌讳俗,人自然不俗。

人生,苦也短,乐也短。管他三七二十一,先活够本才是呀。

这不也能夸一句“真性情”?

书评(七):天津,唯市井烟火中卧虎藏龙~

我对天津这所城市,素来的印象只有狗不理包子、天津大麻花、天津腔还有各类相声曲艺大师,有时会觉得这个城市有点尴尬,比北京和上海差了一点,好像又没有成都、长沙这类二线城市有特色,处在一个中不溜秋的位置。可是冯骥才先生的这本《俗世奇人》让我对天津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什么样的水土才能养成这样一批身怀绝技、怪异玲珑的人呢?这些人不是活在庙堂之上,而是存在市井之中。在冯骥才先生的笔下,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却个个都是隐藏在天津卫里的“卖油翁”。天津人的豪爽,仗义,正直,好面子,让我不觉对这里的人心生好感,真想去那座城市看看那里的人,听听天津口音,看看码头上有没有展现绝活。

我身边倒也遇到过一个天津人,是我的大学同学,一个女孩子,腼腆内向,不多言,静谧如水,但跟她走的近的人却没人说她不好。大四的时候,这个低调到尘埃里的女孩子,居然要参加团支书竞选,理由是为了锻炼一下自己的胆量,当时我已然大吃一惊,再后来毕业季,她又毅然决然地选择跨专业考研,研究她喜欢的中国古典文学,硬是拼了两年才如愿以偿。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一个多热情的女孩子,虽然话不多,不亲近,但每年都给我们带家乡的特产,书法也写的很好,班里的活动也是尽心尽力。尽管现在少有联系,只是偶然翻到她的状态,发现还是那个“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的女子,只是从她偶尔的长抒己见,你还是可以看到那个有主见,敢拼敢闯的天津妹子。

说起天津腔,有个小笑话,一个女同事,28岁,去北京出差,路遇煎饼果子摊,老板是一个40岁的中年男子,开口一句话让这姐们郁闷了一周,老板说:“姐姐,要加辣椒吗?”我这位女同事啊,心里大概问候了这个老板一千遍:你才是姐姐呢,你全家都是姐!后来,有人安慰她说:那个老板是天津人,有口音,天津管女的都叫姐姐,不是三声,是四声!这样,女同事才有所释然。但至于那个老板到底是不是天津人,不得而知,而天津人是不是真的那么叫姐姐,这还得我有机会去天津一查究竟。

玩笑一则,却也有趣。

书评(八):充满着阳刚之气的好书

前几天买了这本书,才看了几页,就满心欢喜,接下来两天就看完了。

我想,这本书竟然有这么大的魔力!能使一个读者迅速爱上它。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现代社会中,年轻人都迷上了网络小说,爱看那种打打杀杀扭扭捏捏的武侠或爱情小说。我认为,在这种社会中,更是需要冯骥才先生这种书!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再配上冯骥才先生手绘的有趣插图,跃然纸上,趣味盎然。刷子李、泥人张、苏七块这些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在冯骥才先生的“神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当时天津卫的“清明上河图”,让人过目不忘,看了又想再看。

冯骥才先生在本书的末尾说过,“作家写人物的时候,这人物的音容笑貌先是清清楚楚在自己心里,然后用笔把它写出来。”这样说的话,作家画出来的画才是书中人物最真实的写照,“我画的是自己的《俗世奇人》,别人画的是他们心中的《俗世奇人》。”

整书大量运用天津卫方言,让人更像是走进了书中的世界,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触摸。对于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这本书。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