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君|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发布:2019-10-04 21:57 · 书评君

燕子李三:轻功绝顶,劫富济贫,讽刺了下只有当官的把官印当宝贝。

鼓一张:年画一年鼓一张,不知落到哪一方。

洋相:中国人学洋人,装洋人,称为出洋相。

黄莲圣母:庚子闹义和团时期,红灯照,义和团,与洋人的故事,我们虽败犹胜。

甄一口:酒量无边从脚出,能人死在能耐上。

书评(三):作者也是奇人

最近加班蛮重的,每天晕晕沉沉,能够独立支配的时间不多。适逢周六时间休息,想要放松下换下脑子,就把在家里把市井奇人这本书看完了

整本书可以说是以短篇小说集的形式集结出来的册子,文笔流畅,读起来绝对不会磕磕绊绊,再加上故事都比较有趣,入口即化,吃很多也不会腻,消化起来也不会不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让我想起来小时候读故事会的感觉。

顾名思义,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天津卫水陆码头中平头百姓中里面的奇人和他们的奇事,每个故事介绍一个人。每篇故事以说故事或者说书的感觉起头,先对故事的主人公进行简介说出他或者她的“奇”来吸引大家的好奇心、紧接着就开始慢慢的讲故事,拿具体的事情来详细说他的“奇”,中间设置几个转折和几个悬念,最后讲明白事情的真相在或者引出故事的想要交给读者的道理。

故事里面的人物众多,完全可以单拿出其中的几篇写点什么。而这篇里不讲这些、单单讲些我读这本书时候对作者的一些想法。

贵为体制内作协的主席身份、作者的文风和叙述方式却毫无疑问是个接地气的说书人的形象,平易近人不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像邻家会侃大山的大叔一般,娓娓道理肚子里的人情冷暖。可以合理想象这些故事都是他平常从生活中听来的很多原材料,然后再加上他艺术家眼光进行筛选,最后经过妙笔写成。

中国作者从民间劳动人民那里吸取故事营养,在艺术加工形成自己的作品,这种创作形式那是有悠久的传统的,无论短篇小说或者长篇巨著。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老蒲自己摆茶汤铺自己一碗一碗从别人嘴里要来的,再要么是施耐庵和罗贯中这样的直接那人家评书的本子直接改。我这样说不是说贬低人家的工作,而是说他们凭借自己的天才进行了二次创作,而这种模式的确有深远的源流。

想想他为什么以古为师这么写,这里就不得不提Yanan文艺坐谈讲话,在这个影响了新中国几十年文艺工作者创作风格的zz大会上,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这下可难坏了众多作者们。中国作者们,经过及时年新文化的熏陶早已经服膺西方的各种文艺理论和创作文化,并且以此理论和文化为基础,诞生了大量的人才,创造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开展了大量的文艺评论工作,也培育了大量的读者群。并且所有这些产业都集中在当时全国的几个大城市里。

新理论的提出势必要将要改变整个产业的形式,造成部分作家的下岗,一些学习老大哥们搞山药蛋派,比较聪明的部分就想到重试老祖宗们的创作路线,既然千八百年下里巴人都听得懂听得高兴,现在的贫下中农应该也会听得爽歪歪呗。

书评(四):俗世常有,而奇人不常有

《俗世奇人》是一本画风清奇的小书。对,画风!

接骨大夫苏七块交际大师“死鸟”垂钓中的“龙袍郑”

这是非常正宗的中国风,里面有许多非常地道的中国手艺人。冯骥才先生的另一个身份是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曾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可以说,他是最懂民间艺术家的作家。

《俗世奇人·足本》其实是两部《俗世奇人》的合集,冯骥才早期曾写过一本短篇故事集,记录了天津坊间流传的一些奇人妙事,多年后增补的18个故事也是这种题材,因此就沿用了这个名字。相比前作,后来的故事内容上稍有差别:前18个故事主题偏向于“奇人”,人物本身即是亮点;后18个故事的主题偏向于“世相造就奇人”,给人的感觉是一旦脱离背景,奇人便不足为奇了。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