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浪声息,巨流难渡――读《巨流河》后写

发布:2019-05-10 21:59 · 文化

倒并不是在批评当今青年们的婚姻观与爱情观。自由恋爱与人格独立让当代人有了更多自由的空间:和谁谈恋爱、和谁结婚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只是一种选择。只是这种选择时常草率,缺少了责任感,仿佛从一而终的爱情和婚姻渐渐只存在于小说和电视剧中。

身边的人进入大学开始保持一颗“捕猎”的心,觉得在大学一定要谈恋爱,甚至有些人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突然地在一起然后又匆匆分手,似闪电般地完成着一场场该隆重对待却时常草率的仪式。看得出,他们眼中的缘分就是不停试探。其实那不是爱情,而是不成熟,像是一场场毫无责任感的“过家家”游戏。

也罢!他们又怎知何为含蓄?

洪浪声息,巨流难渡 ―― 读《巨流河》后写

晚年齐邦媛

齐邦媛在大学期间与空军张大飞通信,每次看到那浅蓝色的航空信纸怎会不泛起少女情怀?只是在她心中,他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在他心中,她是积极上进的妹妹,纵有千种情愫,亦“未曾一语触及内心,更未及情爱。”她与黄君及俞君交友,也保持分寸,尽管此二人钟情于她,她只当那是一种“纯洁的相知相惜情怀”,也得到旁观者 ―― 门房老姚的中肯评价:“这三年你倒是很本分的。”青春美好的时令,她将感情把握得很好,直到遇上那位可以托付终身的罗裕昌先生。

之前和母亲闲聊时说到她与父亲的婚姻:他们算是媒人介绍,长辈点头成婚。外婆在母亲十五岁时早逝,家中大小事都要外公点头,即将结婚之时,母亲突然对外公说:“我不想嫁了。”外公瞪着她,“家里还有条麻绳,你拴在房梁上,自己上吊死。”母亲终是入了我家门槛,这么多年来,和父亲虽时常拌嘴,但是大事原则面前从来不让父亲难堪。一晚,她犯了贫血症,眼前一黑便欲昏倒,正碰上村中停电,我正不知所措间,她声弱道:“喊你爸过来。”父亲搀着她坐上床沿,母亲倚着他,二人都不言语,直到电来灯亮。

彼时,我脑中只有一词 ―― 相濡以沫。

洪浪声息,巨流难渡 ―― 读《巨流河》后写

巨流河解冻

父母相扶半生,在农村的黄土地里找寻生计,养育一双儿女,在烈日下将腰板挺得笔直 ―― 那是庄稼人的尊严;二三十载斗转星移,子女成,双亲老。如今我与姐姐常年在外,往后还得他们互相搀扶,共赴白头。

或许有人会说,“从一而终”是思想守旧的象征,如今的青年应该突破传统去追求个性与自由。但是我认为,“传统”也未必就是错误的,毕竟坚贞不渝的爱情无论是在中西方的7439语境中都是褒义的,不是吗?

理想的力量

整本读完最让自己有感触的便是书中所提人儿为了理想而认真对待生活的韧劲。

齐世英是个十足的“台面人物”,一生大起大落却性格温和,他在战火与政治斗争的间隙前行,全靠得一身正气与满腔对故土与民族的精诚之爱。夫人离世后,他近乎无言,“回忆往事大约占据了他的心思意念”。这个戎马一生之儒将,晚年回望故土却时常惋惜,半梦半醒间仍有“铁马冰河入梦来”。倘若他也苟全于乱世,又何来“铁老”,何来《时与潮》?只是对齐老来说,当年兵谏失败渡巨流河出逃,离开了东北广袤的故土,终此一生也再未归去,渡不回的巨流河竟成其一辈子的遗憾。

洪浪声息,巨流难渡 ―― 读《巨流河》后写

台南哑口海

齐世英的夫人若不是心中念念不忘丈夫之家国重任与家庭子女之重要,何以在喃喃喋血之时还从鬼门关惊醒,这种生存的韧劲全凭心中所念想的那口气支撑。那为国殒身的张大飞,父亲被侵略者烧死,饮恨参加空军,身为基督徒的他厌恶杀戮,但为了大多数人的美好生活,他祷告着,在飞行与血战中求得内心的平衡。还有为了台湾火车中央控制行车制奋斗终生的罗裕昌先生、为台湾畜牧产业发展奉献终生的戈福江先生…

无论是在书中亦或者在现实当中,理想的实现或破灭,对于那些在彷徨、黑暗、动荡与未知中挣扎的人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心中所想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对他们来说,光就在心中。

洪浪声息,巨流难渡 ―― 读《巨流河》后写

齐邦媛和她的小儿子罗思平坐在哑口海畔礁石上

谈起理想,即刻想起数月前刷爆朋友圈的一篇长文 ―― 吴予敏老院长为《新闻专业毕业设计》所做的序言《理想是有温度的》,当中第三言的小标题是《终究可盼是少年》所述皆为新闻系从《新新报》到毕业设计答辩相关事情,读之热血沸腾而又倍感亲切。就如文章结尾所言“理想是人之为人的存在的支撑,而任何理想都不仅仅是为个人的,理想是有温度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催人奋进的话语沦为“鸡汤”,“丧7439”开始为众多青少年追捧,“咸鱼”、“失去梦想”、“葛优瘫”等网络新词更是成为时尚标签。年轻一代的积极性日渐丧失,更多呈现出一种未老先衰的堕落姿态。儒家讲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今之青年很多既无“兼济天下”之情怀,也无“独善其身”之上进心,有的只是枕着手机屏幕在宿舍被窝中浪费掉的青春。

信息获取足够廉价,很多人只愿动手指不愿动身,各种通过数据流量及无线网络传递的负面消息侵蚀着很多青年原本该有的棱角,让他们不经过打磨就趋向“圆滑”。更有很多未知是我们本该去尝试的,只是通过网络,很多人看了,就怕了。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