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黄之争”是汉景帝时期两个儒生即辕固生和黄生之间发生的一场著名的争论。司马迁在列传中把这件事重点记述下来是非常有眼光的,因为这场争论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后代历史中常常不断复现,甚至在今天的意识形态领域也闪现着它的影子。
那个时期儒家思想本来就成分复杂,既有激进的成分,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以革命驱逐暴君的号召,又有对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等级秩序的固守。
辕固生是齐地人,他坚持革命有理,肯定成汤和周武王推翻暴君是顺天应人,是完全合理的伟大举动。而黄生正好相反,他代表了儒学里比较保守的一面,认为成汤、周武王都是以臣弑君,犯上作乱的反贼。汉朝沿袭秦朝的制度,征召了很多儒生到朝廷担任博士官以备咨询,实际相当于顾问。
在朝堂上黄生、辕固生两个思想对立的儒生发生了激烈争论。黄生说:“成汤和周武王并非受命于天而登上帝位,而是以臣弑君。”辕固生说:“不是那样的。夏桀和商纣残暴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附成汤和周武王,成汤和武王顺应天下民心而诛灭夏桀和商纣,夏桀和商纣的百姓不肯为他们的君主效命而主动投靠成汤和武王,成汤和武王是不得已才代立称王,这不是受命于天是什么?”
黄生听完又反驳说:“帽子再破也应该戴在头上,鞋子再新也应该穿在脚上。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有上下之分。桀纣虽然虽然无道,但他们毕竟是君上;成汤和周武王虽然圣明,然而他们毕竟是臣子。君主有了过失,臣子不能用正直的谏言来帮助君主改正错误以使他继续保持尊位,反而利用君主的过失而杀了他,自己取而代之登上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是什么?”辕固生使出了杀手锏,他说:“一定要按你这么说,难道我们高祖皇帝代替秦朝登上天子之位,也是不对的?”
汉景帝非常尴尬他说:“吃肉的时候不吃马肝,也不算不懂得美味;探讨学问不说成汤和周武王受命于天的事情,也不算愚昧!”于是就强行结束了这场争论。此后的学者都不敢再谈论成汤、周武王受上天之命放逐夏桀,诛杀商纣的事情了。这种探讨成了敏感问题和政治禁忌。
在这场争论中,辕固生以捍卫革命历史合法性的卫士自居,实际也是在捍卫汉朝取代秦朝的历史合法性。黄生极力否认革命历史的合法性,是汉朝“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的内在需要。它需要稳定自己的统治,防止别人再革自己的命,于是就开始强调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等级秩序,就开始对革命造反以下犯上的行动进行否定。
然而汉朝却同样是靠造反起义建立的,汉景帝的尴尬就在这里:他既不能明确支持黄生而否定辕固生,因为那样也就否定了刘邦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合法性,自己也成了“盗贼”的后人;同时也不能支持辕固生而否定黄生,因为那样就给别人再次造自己的反,再次革汉朝的命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合理性、合法性。汉景帝两边都不能明确否定,又不便于明确支持,只好来了个不许争论:你们给我闭嘴!不讨论这些问题,没人说你们是傻子!
辕黄之争的理论困境在后世很多朝代都存在,如果我们观察意识形态领域,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在历史合法性和现存制度合法性互相矛盾的社会,这种现象就显得更为突出,当局的心态也就会更加暧昧。在这种情况下既维持革命历史在表面上的正当性,同时又在实际操作中抽空其实质,将其在实践中否定就成了不二选择。
暂无评论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