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事件”背后的“邮递员”们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汉朝时期,对邮政系统进一步细化,设立了州、郡、县的三级邮政管体系,而在郡守管辖的官员里,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官职,那就是“督邮”。

“督邮”这个官其实权力不小,在郡这一级体系中除了分管邮驿系统外,还可以监察官员,审查案件,权力涉及邮政、纪检、公安等各方面。可以想象,想巴结他们的人肯定不少,这也导致“督邮”这个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多以反面出现。

第一个为人所熟知的“督邮”是因为被人痛打而载入史册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二回回目就叫“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说的是刘备自认剿灭黄巾军有功,却被分到安喜县做了个小小县尉(县公安局局长),正闷闷不乐,碰上个来巡查的督邮。督邮索贿,刘备不给,督邮就说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头衔恐怕是自己编辑“百度百科”弄出来的,百般刁难。酒醉后的张飞“冲冠一怒为蓝颜“,将这个督邮暴揍一顿,兄弟三人挂印而去,在夕阳余晖中留下潇洒的背影。

中国历史“大事件”背后的“邮递员”们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督邮形象。在史料中,这位督邮名字都没留下一个

虽然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中明确指出打人的其实是刘备本人,且原因不是督邮索贿,而是让刘备下岗。但不管谁打,为什么而打,督邮终归逃不脱被毒打一顿的悲惨命运。

试想,如果那位督邮当时对刘备敬如上宾,开高薪,给肥差,让他在安喜县安心扎根为人民服务,还会不会有后面的三顾茅庐,三国逐鹿?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督邮”的权力有所下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这个群体为制造流传千古的故事而贡献微薄之力。

公元405年秋天,一个叫陶潜的人到彭泽县做县令,没多久就碰到浔阳郡的督邮刘云(好歹有名有姓了)来巡查公务。督邮还是老套路:索贿。陶潜不肯给,甚至连穿官服去见这个龌龊之人都不愿意,丢下一句:

“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说完,将官印挂好,潇洒离去,又在夕阳余晖中留下潇洒的背影。

这个陶潜,我们更习惯叫他陶渊明,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拜督邮刺激,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

4

到了隋唐时期,大概也因为“督邮”实在风评不佳,这个官职被正式废除。

不过,“督邮”虽然没了,邮政事业却开始空前发达。

在隋唐时期,“驿”取代和合并了以前的各种“邮”,并且不仅仅承担传递公文和军情的作用,还兼有快递站(送小件物品和贡品)、政府招待所(迎送官员)、派出所(抓捕逃犯)、警备区(平息叛乱)、民政局(慰抚灾民)等各种作用。

唐朝时的“驿站”遍布全国,每30里设一驿站,全国共有驿站1600多个,其中“陆驿”1297个,“水驿”260个,水陆两栖驿站86个,全国从事驿站事务的人员共有2万多人。

中国历史“大事件”背后的“邮递员”们

日语中表示“车站“的“?”即当时日本由隋唐时期学过去的“驿”制度演化而来

唐朝发达的邮政系统让很多人受益,其中也包括唐玄宗和杨贵妃。

杜牧那首《过华清宫》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写给唐朝邮政快递系统的一首赞歌: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