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切尔诺贝利的苏联院士遗言:他究竟说了什么?

发布:2020-05-25 10:51 · 历史不清不楚

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加索夫,苏联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院化工系主任,是抢救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 众多技术专家之一。1988年4月27日,也就是事故两周年之际自杀。他是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会议上发言的苏联代表,他的死也备受关注。

列加索夫留下了五大卷录音带,口述了救灾经历,鉴于现在西方宣传暗示他带有反苏色彩的科学家,读一读他本人的回忆,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抢救切尔诺贝利的苏联院士遗言:他究竟说了什么?

列加索夫(左)与苏联副总理谢尔宾纳

救灾中的误解

1986年4月26日星期六上午,列加索夫在工作单位接到通知被调到切尔诺贝利专项工作组,而不是在家里接到通知,他见到的第一个高级领导人就是苏联副总理鲍里斯・谢尔宾纳,没有见过戈尔巴乔夫。

他本人很快从能源部得知,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事故,警报代码是1、2、3、4,分别代表核事故、放射事故,火警和爆炸。

工作组里有很多专家和技术人员,这种人员组成贯穿了整个救灾过程。

西方不愿意提及的是,工作组成员不安地谈起了美国1979年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三里岛核电站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9年3月28日凌晨4点发生了严重核事故,美国为此疏散了20万居民,整个救灾过程实际上了到了1986年还没有完全结束。)

工作组从莫斯科坐飞机到了乌克兰基辅,然后坐汽车赶往切尔诺贝利,进驻普里皮亚特市委。

当地干部汇报:数十人出现辐射病症状,已送往医院救治,两人死亡。列加索夫认为当地政府和核电站人员面对事故已经惶惶不安,不知所措。

工作组立即分成几个小组分头工作,谢尔宾纳通知苏军派兵。不久后,基辅军区航空兵的直升机运来了大批防化兵部队,率领航空兵的是军区参谋长安托什金少将。防化兵指挥员是司令员皮卡洛夫上将。列加索夫对苏军的效率之高感到惊讶。

4月27日,也就是事故第二天上午11点之前,谢尔宾纳看到工作组的汇总结果之后就下令撤离居民。起初当地居民提议用本地汽车先疏散一部分人,但是专家们认为汽车也被核辐射污染,所以还是等到从外地调集的车辆到了之后才开始疏散。

抢救切尔诺贝利的苏联院士遗言:他究竟说了什么?

今日切尔诺贝利的遗迹

派出去的小组汇报说,在4号机组房顶上发现烧红的石墨碎片,很多观测任务是用专用的无线电遥控飞机完成的。

专家们意识到事态可能比预想得更严重――反应堆依然还在反应,原子能研究所以及苏联能源部下属的很多专家和工程师都被调动起来参加灭火方案的论证。最终最合理的方案是经过反复推算―试验―改进―试验的结果,而不是像电视剧里那样,列加索夫一拍脑袋,就决定用硼和沙子灭火,最终的方案是硼、铁砂、石灰石、铅和黏土的混合物。

确实有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员参与救灾工作组,但不是电视剧里那些密探躲在暗处,监视别人的一举一动,也是突然冒出来大声呵斥,在密室里威胁恐吓人的那种特工。而是光明正大地参加救灾工作。

列加索夫说,他之前以为克格勃是小说和影视剧里才存在的机构,这一次真正见到了他们,这些人负责文件资料的安全工作。

列加索夫对切尔诺贝利当地民防部门表示不满,认为他们的核辐射相关知识不足,也缺乏相关的训练,所以无力控制局面。另外一方面,他对苏军直升机部队的评价很高:“行动非常出色,组织得力,不怕艰险,谨慎,清醒,每个飞行员都是好样的。”

最艰难的部分是清理事故机组屋顶上的石墨碎片。电视剧里的描述是:苏联人首先调来了国产的月球车,月球车在高辐射下瘫痪之后又买来西德的遥控机器人,结果因为苏联对外国瞒报了屋顶的真实辐射水平,德国人是按照虚假的低水平辐射设计的,所以这台“小丑”机器人压根没法用。

这顺序错了,苏联是先购买了西德和日本的遥控工业机器人,然后才调来国产的月球车。后来发现任何含有电子元器件的机器人在核辐射条件下都终将瘫痪。苏联的相关专家紧急设计了纯机械的遥控机器人――或许称之为遥控推土机更准确一点,才能稳定地长时间工作。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