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七十年(一):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晚清七十年(一):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

《晚清七十年》这部著作,原是海外史学家、胡适先生的高足唐德刚教授用英文写成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导论篇,后经不断增删和改写而成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本书由于作者观照历史的角度非同一般的历史学家,也因其极富个性和魅力的语言而在海外有极大影响;也正是因作者的历史观点与一般的历史学家晚清观点大不相同,《晚清七十年》在中国大陆迟迟未得出版。本版为国内首版,全书由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五部分构成,并附有数十幅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原始照片,极富历史震撼和可读性。 晚清七十年(一):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唐德刚(1920年8月23日-2009年10月26日),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1920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西乡山南馆唐老圩,就读于舒城中学,1939年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4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年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学,195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1959年获史学博士;后留校任教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负责口述历史计划中国部分;1972年受聘为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亚洲研究系系主任;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2009年10月26日,因肾衰竭卒于美国旧金山佛利蒙家中,享年89岁。 唐德刚先生是中国近代史大家,长期从事中国史、亚洲史、西方近代史、西洋文学史以及传记文学的研究、教学和写作;从整理、抢救史料的重要性、紧迫性考虑,他萌生了搞口述历史的念头,并成为华裔史学家中口述史的主要推动人物。 50年代后期,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口述历史协会,动员美国的社会力量参与此事,意在把中国旅外的各界要人过去的经历通

教父

教父

《教父》是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创作的一长篇小说,本书于1969年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头号畅销书,据小说改编的三部电影有两部获奥斯卡奖。连续70周排名畅销榜,37年销量达2000万册。据小说改编的三部电影有两部获奥斯卡奖。 《教父》的故事提供了某种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可怕的愉悦因素,使读者近距离观察到一个令人震颤的黑暗而暴力的非法阶层,献给读者一场凶险生活方式的飨宴。 汤姆·汉克斯说:它就是我们男人的圣经,那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的家史,记录的是一个家庭不惜用枪、用斧、用绞刑具、用攻心战来实现自己对整个美国地下势力集团体系的独霸控制的详细过程…… 这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普佐的表现技巧颇见功力:在他的笔下,一个本来令人感到义愤的情节都十分入情入理。一切感情冲动,一切杀戮,一切粗鄙的两性关系,都同他所刻画的人物所处的情境协调一致。但同时他又能把他所塑造的人物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气质烘托得具有人情味,真实可信。《教父》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成功之作……是揭露阴险的犯罪集团的权威性的小说。 麦可是柯里昂家族人,是一名“乖乖的大学生”,他的父亲是黑道人物,但因不肯跟其他帮派合作贩卖毒品,险遭暗杀。在谈判时他杀掉了五个帮派的代表和一名警察局长,为了避风头躲到意大利。麦可的大哥被杀。回国后的麦可成为了黑手党新的领袖。 教父:马里奥普佐(19201999),出生于纽约,第一代意大利裔美国人。二战时加入美军赴欧洲作战,战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社会学。一九六三年成为自由撰稿人,着手创作有关西西里黑手党的小说。一九六九年《教父》的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他的其他作品,如《西西里人》和《拒绝作证》等也都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家族》为其临终遗作。 马里奥普佐的作品继承批判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作者忠于艺术规律,既不抽象地肯定,也不概括地否定,而只是客观地把美国社会最隐蔽的本质赤裸裸地揭示了出来。作品是通过引人入胜的场面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剥开富丽堂皇、令人眼花缭乱的遮羞布,人们不难看出:这里绝不是无忧无虑的人间天堂,而是地地道道的尔虞我诈的冒险家的乐园;这里处处布满了陷阱、明枪、暗箭;这里人人自危;这里,除了表面文章以外,骨子里根本没有什么自由、平等与博爱。 作者以艺术家的手法让不是美国社会生活中漂浮于表面的璀璨夺目的现象,而是隐匿于深层

人生的枷锁

人生的枷锁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毛姆的主要作品。书中主人公菲利普·凯里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辛酸遭遇,大多取材于作家本人早年的生活经历,但作家打破了事实的拘束,虚构了某些重大情节,塑造了菲利普·凯里这一人物形象。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曲折遭遇,揭露了社会从精神到物质上对人的折磨和奴役。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始终未绝版,至今广为世界各国读者所传诵。。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经历了伤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凯里,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巨著《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书中主人公菲利普·凯里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辛酸遭遇,大多取材于作家本人早年的生活经历;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更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切身感受。但是,“《人生的枷锁》并非自传,而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里面事实和虚构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作家是依仗事实的启示,“使用小说家的权限,炮制了若干故事来写我创造的人物。”换句话说,在这本小说里,毛姆打破了事实的拘束,虚构了某些重大情节,塑造了菲利普‘凯里这一人物形象。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曲折遭遇,揭露社会从精神到物质上对人的折磨与奴役。虽说在菲利普·凯里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毛姆早年的某些影子,但他更像狄更斯笔下的大卫·科波菲尔,更像塞缪尔·勃特勒笔下的艾内斯特·蓬提法克斯和康普顿·麦肯齐笔下的迈克尔·费恩。因而,《人生的枷锁》成为继塞·勃特勒的《众生的道路》以后又一部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揭露维多利亚时代末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从而真正确立了毛姆在英国文坛的地位。 菲利普·凯里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青年,患有先天残疾(跛足),性格孤僻、敏感、执拗。他自幼双亲亡故,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进寄宿学校之后,饱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跨入社会,又在爱情上遭到残酷打击。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他每跨一步,都要经受一番痛苦的折磨,并在身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小说着重描写他如何挣脱宗教和小市民习俗这两条禁锢人类精神的锁链,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到人生的真谛。 菲利普自幼由当教区牧师的伯父威廉抚养,后来又在附属于教会的皇家公学念书,所以他是在浸透着宗教气息的环境里长大的。然而,他很早就切身体会到宗教的虚伪。他十二岁那年,学校里掀起一股笃信宗教的热潮,菲利普显得十分虔诚。他先是在《福音书》里看到,而后又在大教堂牧师布道时听到关于“信念能移山”的基督信条;圣诞节回到家里,再经过大伯的一番解释,他对上帝具有回天的神力这一点深信不疑。他热烈而虔诚地祈求万能的上帝在新学年开始前治愈他的残疾。随着指定日期的临近,他愈加心诚。到了开学的前一天晚上,他冒着严寒,赤裸着身子,跪在光秃秃的地板上向上帝作祷告,可是他的跛足依然如故。他旁敲侧击地询问大伯:“假如你祈求上帝做某件事,心也够诚的,结果事情却没发生,这说明什么?”牧师回答说:“只能说明心还不够诚。”菲利普想起保姆给他讲过的关于捉鸟的故事:如果能在小鸟尾巴上撒一撮盐,就能轻而易举地将鸟逮住。可惜谁也没法挨近小鸟。想必“信念”也是如此:谁也没法心诚到足以挨近上帝。于是他得出结论:他大伯一直在耍弄他。如果说菲利普这时还只是朦胧地意识到宗教信仰的虚妄,那么,等他年事稍长,有了选择判别的能力,便自觉发出“人何必非要信奉上帝?”的呐喊,毅然与宗教决裂了。后来他在寓居巴黎习画期间,进一步摒弃了以基督教义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观。所有这些无不形象地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作者对宗教的愤懑充满了字里行间。毛姆还运用他那支解剖刀似的笔,勾画出作为“社会栋梁”的牧师的伪善面目和肮脏的灵魂,他们不论对信徒、同行,还是对妻子、亲友,一概冷酷无情,所谓“教义”,始终只是挂在嘴上的骗人鬼话。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其实是“认定上帝是不存在的,在此生结束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他对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宗教,进行措词如此激烈的抨击,这在当时文坛上还不多见。这是《人生的枷锁》不容忽视的现实主义成就之一。 菲利普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不愿为了“侍奉上帝”而虚度自己宝贵的一生。他不等毕业就断然离开了死气沉沉的皇家公学。他辗转于欧陆与英伦之间,念书学画,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他在阅历人世的同时,还潜心研读古今哲学著作,探索人生的奥秘。但是他的这些努力一无结果,他只能从落魄诗人克朗肖的玩世不恭的奇谈怪论中寻找精神寄托,为自己勾画出一套所谓“尽可为所欲为,只是得留神街角处的警察”的处世“准则”。事实上,这套“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行不通”。他进伦敦圣路加医学院学医,爱上了爱皮西点心店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为她荒废了学业,将父亲留下的一小笔遗产,耗费了许多,再加上买卖股票赔了本,一时生计无着,幸亏由朋友介绍,在一家服装店当了个顾客招待员,才免于流落街头。他饱尝人间艰辛,历尽世态炎凉,最后得出结论:生活就像一条波斯地毯,虽说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实质上却毫无意义。尽管在作家笔下,主人公算是摆脱了情欲的纠缠,卸却了人生职责的重负,似乎进入了心清神净的“大悟大彻”之境,最后甚至还有了“否极泰来”的结局,然而我们在这个人物身上,清楚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青年人理想尽遭破灭的可悲命运。 菲利普个人的不幸遭遇,无疑有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他的悲剧命运,应该说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的。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正是资本主义英国急剧向垄断资本阶段过渡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资本迅速集中到金融与工业垄断资产阶级手里,中下阶层在贫困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大英帝国在国外更是疯狂争夺市场,拼命劫掠殖民地的资源。一八九九年,英国殖民主义对南非布尔人悍然发动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侵略战争;“巨人竭尽全身之力”,才算赢得不光荣的“胜利”。接着,各帝国主义之间又在酝酿一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着严重而尖锐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随着固有的宗教、道德、文化、哲学的逐渐解体,人们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维多利亚王朝时期的那种虚假的乐观气氛已荡然无存。西方文明将人类引入了精神绝境。小说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充满恐怖的现实世界”的晦暗画面,画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听凭“命运之神”的驱使,飘忽在“茫茫无尽头的黑暗深渊”之中,“既不明其缘由,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小说围绕主人公菲利普的坎坷遭遇,冷静而客观地揭示了一系列灰色人物的悲剧命运。这当中有贫病交迫、靠给穷学生授课苟延残喘的“日内瓦公民”迪克罗,他年轻时浴血疆场,为“自由”而战,晚年却对整个人类不寄予任何希望,静等从死亡中得到解脱,有立志献身艺术、却无绘画才能的穷学生范妮·普赖斯,她忍冻挨饿苦度了几个春秋,终于落到山穷水尽、炊断粮绝的地步,只得含恨轻身,悬梁自尽;有悲叹生不逢辰、自诩看穿尘世的落魄文人克朗肖,他靠翻译庸俗小说、炮制无聊诗文为生,借杯中物和酒后清谈消愁,最后以病死在贫民窟内而终其贫困、潦倒的一生;有爱金钱、讲虚荣、头脑平庸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她把嫁人当作终身的衣食之计,结果却被人玩弄、抛弃,沦落为街头的卖笑女子,“淹没在伦敦茫茫的人海之中”。此外,更有那些被作家一笔带过的伦敦贫民,他们不少人不堪忍受贫困的煎熬,被迫走上了绝路。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菲利普的不幸遭遇,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大悲剧中的一支小小的插曲。 由此可见,毛姆在小说里直言不讳地描绘出了过去时代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同时也形象而真实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些人物是时代的人、阶级的人、社会的人;他们的个人命运总是同他们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毛姆就是这样冷眼看世界、如实反映生活,就是这样不断地抠挖着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疮疤。这无疑显示了毛姆作为文学家具备着时代喉舌的可贵品质。 作为一个目光敏锐的社会观察者,毛姆不会不看到他借以存身的社会已病入膏肓,而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正是这个千疮百孔的社会所造成的。然而,作为一个脱离人民的资产阶级作家,他当然不会看到西方社会悲剧的根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更不愿承认只有通过变革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类社会悲剧。小说中主人公菲利普最后省悟出的人生“真谛”,实际上也就是作家自己审视了人生、社会之后所得出的结论:生活毫无意义,也不可能改变成另一个样子。只有摒弃人生的幻想,挣脱精神上的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的自由人。显而易见,毛姆之所以选定“人生的枷锁”作为小说的标题,其用意也就在于此。小说原以希伯来大预言家艾赛亚(基督教《圣经》中人物)所说的“美自灰烬出”为题,后来作家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见到“人生的枷锁”一说,欣然作了更改。斯宾诺莎认为: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自由。他主张人们应运用想象和理智,变经验为预见,这样才能掌握“未来”,才不致沦为“过去”的奴隶。当然,毛姆在借用这一说法的时候,理性的内容消失了,而是代之以一套类似东方佛家“清心寡欲”、“四大皆空”之说的虚无主义人生哲理。这是这部巨著的糟粕所在。其实,作家在小说中所阐明的这套“哲理”,说穿了无非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教,一种麻痹人们意志的精神麻醉剂,它既消除不了那些挣扎在资本主义桎梏中的人们的痛苦,更无助于改变造成人世间种种不幸的社会现实。这是我们在读完小说之后必须进行思考和分析的问题。 小说《人生的枷锁》发表于一九一五年。实际上,毛姆在一八九七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之后,就立即着手写自传体小说《斯蒂芬·凯里的艺术气质》。此书完稿后未获出版,而作家本人再也没有勇气去读它,任其撇在一边。“但是,我忘不了书中的那些人物,还有那些事件和感情……某些梦魂萦绕的往事,成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搞得我食不甘味,眠不安生,最后,我决定暂时停止戏剧创作,先让自己摆脱掉回忆的纠缠。我写这本书(即《人生的枷锁》),整整花了两年时间……我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因为等我看完校样之后,我发现那些缠人的幽灵全都安息了:人物也罢,事件也罢,以后再没在我脑海里浮现过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是美国的一部社会纪实作品。本书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这是一部场景宏大,又描写细腻的历史巨著。作者对这四十年间美国历届政府从诞生到终结全过程中的两党纷争和内部分歧,对这一阶段全世界所经历的每一件大事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叙述;同时,对这四十年间发生在全世界,尤其是与美国有关联的方方面面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从补偿金大军风潮、经济大萧条、总统竞选、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肯尼迪遇刺身亡、尼克松郑入水门事件,到美国人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再到演艺界的奇闻趣事、妇女的流行服装、青少年的时髦追求,甚至英语词汇的最新演变和人们的性观念都做了面面俱到的讲述。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阅读此书是从本质上深刻了解美国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本书在1979年曾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过,它的面世在当时及以后的漫长岁月里曾在中国读者中引起过较好的反响,甚至对一大批中国记者的写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光荣与梦想》初版,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美国各大报章赞誉纷纷。1979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本书的中文简体字版本,在中国广大读者群,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中影响深远,也极大地影响了一大批国内记者的写作手法。这些影响至今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4年,海南出版社再版《光荣与梦想》一书,首版分上、下两卷,2006年出第二版,改版为精装1卷本,不带盒,字稍小一些,与第一版内容相同。 从部头上讲,每当你想捧起本书的时候,你会望而生畏;而你一旦读它,就会爱不释手。曼彻斯特对美国1932~1972年间的精神风貌、社会时尚等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阿尔弗雷德·博厄斯(迈阿密《先驱报》) 作者对这段美国历史进行了精雕细刻,使所有这一代的读者能再次回味他们曾经历过的生活。曼彻斯特所著的这本书获得了非同凡响的成功。——保罗·霍根 曼彻斯特采用实录的手法,不仅使读者想急于知道下面接着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使读者晓得,在什么样的时间条件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约翰·布鲁克斯(芝加哥论坛·世界图书》) 从表面看,《光荣与梦想》似乎过于冗杂,有点儿下里巴人,还常有对历史的自我否定……如果换种阅读角度,本书是一部通俗的史书,是一段怀旧的旅程,或者说,也是对世界上最大的难题的质疑。——梅尔文·马多克斯(《纽约时报》) 是这个国家决定性四十年的出色而引人注目的人物素描。——罗伯特·克里齐(《洛杉矶时报》) 这是一本从“补偿金大军”一直写到“水门事件”的传记。本书内容引人入胜,语言流畅,让人爱不释手。这本美国实录所写的是我们这一特殊环境中令人感兴趣的历史。读曼彻斯特的作品,你完全可能进入角色,同得胜的“补偿金大军”、精神振奋的罗斯福、高举旗帜的艾森豪威尔、紧张的被解职的麦克阿瑟产生共鸣;你也许会有自己的政治观点,会反对冷战、总之,读本书时,你在参与。——纽约《时代周刊》记者阿伯特·凯茜 没有一本小说能与这本充满市井俗话和奇闻轶事的出色的史书相抗衡,书中的故事让人紧张并有危机感。我想,读本书时,你时而会眼含热泪,时而会捧腹大笑;你会一口气读完它。——美国原版编者 光荣与梦想:威廉曼彻斯特(M)(19200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作品除《光荣与梦想》外,他还写出20世纪多位伟大人物之激动人心的传记,包括邱吉尔、麦克阿瑟、肯尼迪和洛克菲勒家族。他的第一本书写于27岁,书名为《和平的打扰者》,是为门肯所作的传记。该书立刻在评论界获得了成功。他共写有18部著作,包括两部小说,但近年来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他为邱吉尔所作的宏篇巨传《最后的雄狮》(LL)。 威廉曼彻斯特(M)(192004),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主要作品除《光荣与梦想》外,他还写出20世纪多位伟大人物之激动人心的传记,包括邱吉尔、麦克阿瑟、肯尼迪和洛克菲勒家族。他的第一本书写于27岁,书名为《和平的打扰者》,是为门肯所作的传记。该书立刻在评论界获得了成功。他共写有18部著作,包括两部小说,但近年来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当属他为邱吉尔所作的宏篇巨传《最后的雄狮》(LL)。 曼彻斯特出身麻省的工人阶层,二战期间效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冲绳两度负伤

亚当之子

亚当之子

这是一部讲述战争与财富,爱与恨,贪欲望与救赎的史诗巨著,战争毁灭一切,却无力毁灭人性;恨海滔天,却不会溟灭男女爱、兄弟情;从沟壑到荒原,从波斯到德州,从怀特霍尔到华盛顿,战地与钻井,商战与情场,感动英伦百万读者的除了纷纭财富梦,纠结不完的物欲追逐与最终找到各自爱的归宿,更有两个男人跨越生死的兄弟情。美国读者说《亚当之子》是英伦版的《漫长的婚约》,你怎么看呢?是否像异国读者一样感受到人类灵魂深处的暗黑和豪情的的撞击,并感叹爱最终战胜恨,贪欲最终得到救赎? 汤姆降生之时也被叫做“亚当之子”,只不过他是亚当·蒙塔古爵士家一个下人的儿子。爵士待汤姆如同己出, 只有谈到财产继承和石油钻探时例外。与汤姆同一天出生的爵士的儿子艾伦从来都把汤姆当作比胞兄还要亲的兄弟,玩具、用具、仆人、秘密、财富、战地寻梦都要与汤姆共享,直到有一天,他从自己女人的房间里发现了床上不是躺着一个人,而是两个:莉塞特,还有躺在她身旁一丝不挂悠闲自得的汤姆…… 一对兄弟就此反目成仇。汤姆试图让艾伦相信自己“什么都没做”,艾伦则想像汤姆肯定与自己的女人“做了那件事”超越血缘、跨越生死的兄弟情谊就这样完蛋了吗? 十三天后,一九一六年八月二十三日,这一天也是艾伦和汤姆二十三岁生日,法国索姆河战地的无人地带,距离德国边境只有三十码,艾伦匍匐着,子弹不断擦过他耳边,他却充耳不闻,先屏住呼吸,然后喊道:“汤姆!汤姆!”一点回音都没有。 美国读者说《亚当之子》是英伦敦的《漫长的婚约》,你怎么看呢?是否像异国读者一样感受到人类灵魂深处的和豪情的的撞击,并感叹爱最终战胜恨,贪欲最终得到救赎? 媒体推荐 讲述贪欲与救赎的绝妙好书,直击人类灵魂深处的暗黑和豪情。——《 纽约时报》 大历史风云变幻,小人物冷暖悲欢,《亚当之子》写出了个人抗争命运 的心灵史。——《出版人周刊》 实在令人醉心!——《伦敦晚报》 宾汉对处于压力之中的人性转变有着独到把握,迫使你手不释卷。—— 罗茨·凯文利,著名书评人 亚当之子:

我从战场归来

我从战场归来

1990年,中东火药库被引爆,战争硝烟弥漫海湾,并迅尔演变为20世纪仅次于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远离冷兵器的现代战争,少了荡气回肠万人冲杀的壮烈,多了瞬间殒命变幻莫测的神秘,禁飞、戒严、封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文明战争造就的是人间地狱——精神肉体双重折磨中的无可逃遁。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主动请缨,独自潜入伊拉克。孤胆英雄凭借北大国际政治系的学养修炼,凭借多年对时事的关注和特有的新闻敏感,穿梭交战双方,斗智斗勇,发出一张张珍贵照片,炮制一篇篇战地飞鸿。 在巴格达,他顶着萨达姆共和国卫队的枪口,吸着混杂各种燃烧物释放的气体,暍着被贫铀弹污染的自来水。在约旦,他与外国同行勇闯戒备森严的边防站,深入报道约伊边境难民,混迹支持萨达姆的反美游行,用相机传递战争的紧张。在以色列,他在飞毛腿空袭中奔走街头,记录战争废墟、防毒面具下的恐惧;在戒严的加沙的枪声中,悄无声息地拍下以色列军人与巴勒斯坦人的每一次交锋…… 作为战时涉足国家最多的中国人,也是唯一往返交战国双方的记者,唐老鸭将海湾战争时的工作激情,沉淀为富有节律而流畅的文字,以成本书。现代战争的肃杀氛围、孤单无助的大量难民、并肩报道的各国同仁等,在诙谐而亢奋的文字中淋漓尽现,纪实中游弋着唐式之疯,向我们展示了关于血汗、梦想、死亡和荣誉的战地风云。 这是一本用身躯和生命谱就的一个人的战争史实,他的诗一般的文字十几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阅读的激情在全国大小校园里随着青春荡漾,累计发行超过百万册——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经典。 我从战场归来:唐师曾,毕业于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研究员,荣誉陆军上校,美国柯达联网职业摄影师。在完成新华社图片文字发稿任务之余,在《世界博览》等报刊发表文字数十万字。2001年5月4日,当选全国十大新锐青年 几年来,洪水、大火、地震、骚乱、瘟疫、战争唐师曾多次冒生命危险亲临一线采访,为新华社拍摄了上万张珍贵照片。《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英才》、《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香港《影像中国》画报、《中国青年》、德国《鲁尔日报》、《香港商报》、《约旦时报》、《埃及华夫脱报》、《以色列消息报》、路透社电讯、法新社电讯、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有线电视网、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卫视等近百家传媒多次报道过他的传奇

爱情与荣誉

爱情与荣誉

本书作者美国作家兰德尔·华莱士是夺得奥斯卡五项大奖且历经多年仍好评如潮的好莱坞电影《勇敢的心》的剧作者及小说作者同时也是轰动一时的卖座大片《珍珠港》的编剧及导演兰德尔·华莱士擅长驾驭宏大的历史题材美国著名的《纽约人》杂志评论他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枯燥乏味、以罗列历史事实为主的研究充满了活力人们在他的小说中见到的不再是史学书中干巴巴的历史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本书讲述了18世纪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奇故事他将小说改写成了电影剧本由安吉莉娜·茱丽主演的同名影片将于2006年上映 一七七四年的美国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生活在这片殖民地上的美利坚人不堪忍受来自英国的不公平待遇,正蠢蠢欲动地寻求独立。英国政府已经察觉到了这种苗头,因此请求当时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派两万名俄国士兵去帮助他们镇压美利坚人。对于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来说,这是她推行自己向外扩张的政策、将俄国提升到与欧洲传统列强分庭抗礼的地位的一个天赐良机。叶卡捷琳娜一旦出兵,美利坚的独立梦想将化为泡影。面对这种危急的形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智者富兰克林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派一名来自弗吉尼亚的骑兵军官基兰·塞尔科克去俄国,加入叶卡捷琳娜的雇佣军,帮助她镇压普加乔夫的起义,然后再设法接近叶卡捷琳娜,说服她取消派兵去美利坚的计划。对于在俄国举目无亲的塞尔科克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使命。他在俄国朋友戈尔洛夫的陪伴下来到了圣彼得堡,他所拥有的只有他的勇敢、胆识、正直、忠诚,他所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英国驻俄大使,以及英国政府专门派来对付他的特工蒙特罗斯。他在这里遇到了欧洲不同国家的名媛淑女,个个丰姿秀逸,出身名门,对他也颇有好感,然而他最后选择的对象却是毫无身份的下人(这当然是作者希望传达的美国式民主思想:不论出身如何,人都是平等的)。他顺利地加入了叶卡捷琳娜的雇佣军,靠自己的胆识和勇敢征服了哥萨克叛军,抓获了普加乔夫,而他自己却差一点命丧黄泉。他如愿见到了叶卡捷琳娜,却发现女皇对他另有所图,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情人,满足她的性欲。他只需顺水推舟就能得到金钱、名利、地位、权势。面对这一切,他该如何抉择…… 奥斯卡《勇敢的心》《珍珠港》原著作者最新力作――《爱情与荣誉》! 你很难碰到什么小说能与本书相比,它内容丰富、令人颤栗、猛料迭出……而且构思巧妙,作者在写作前经过精心调研,读来乐趣无穷。――《华盛顿邮报》 在最初读到《勇敢的心》之后,我就一直在期待着兰德尔华莱士推出这这样的作品。这本书没令我失望!它具备一部伟大的史诗般巨著中所应具备的一切元素:爱情、勇气、光荣、血腥、战争、阴谋、幽默、痛苦、胆识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

新闻记者托马斯·黑格用详尽殷实的史料,细腻幽默的笔触,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地向读者展映了鲍林波澜壮阔的一生。作者在用浓墨重彩描绘主人公在家庭、教育、爱情、事业上的趣闻轶事的同时,真实记述了他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科学经历,深刻揭示了他不畏权贵、爱憎分明的倔强性格,热情诓歌了他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高度颂扬了他为了和平游说奔走的正义行动。这是一部记录这位巨人成就和命运的传记,也是一部展示主人公心灵活动和情感世界的人生教科书。 本书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鲍林的成长道路、治学经验、学术成就,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社会、教育、科研的发展状况,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给国际关系留下的阴影,促使我们对未来社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这一意义上,这本传记是行将逝去的20世纪的一面镜子,它折射了本世纪的社会变迁。人类进步和高科技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及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和崇高责任。鲍林的人格力量将给我们以无限的启迪。 20世纪的科学怪杰鲍林: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此书是苏联著名军事将领、苏联英雄、苏联元帅巴格拉米扬(1897—1982)根据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亲身经历写的一部战争回忆录。 作者在战争爆发前经朱可夫推荐到基辅特别军区(战争爆发后改为西南方面军)任集团军作战处长,并很快升任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长。战争爆发后历任方面军参谋长、司令员。战后历任国防部副部长、总参军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长等职。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巴格拉米扬所在的西南方面军在德军突然袭击下损失惨重,特别是基辅一役,该方面军四个集团军被合围,仅小股兵力突围成功,方面军司令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参谋长等均战死,巴格拉米扬是突出重围的少数几个负责人之一。他在回忆录中以见证人的身份,并引用了大量文件、记录、来往函电等档案材料,详细介绍了基辅军区在战争前夕应付德军进攻的备战措施、西南方面军在战争头几个月中作战失利和重建后展开反攻的情况,记述了苏军高级指挥员,其中包括铁木辛哥、朱可夫等人的活动,肯定了斯大林在战争中的贡献,分析了战争时期苏军失利的原因,歌颂了苏联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业迹。这些资料,对军内外读者研究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历史教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巴格拉米扬在本书中以很大篇幅介绍了战时苏军高级司令部的工作及各次战役的准备和组织过程,反映了苏军的许多观点,可供军队读者研究苏军战役法乃至战略指导思想参考。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伊万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出生于伊丽莎白波尔,今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基洛瓦巴德。曾任苏联军事统帅,苏联元帅。 出生于伊丽莎白波尔,今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基洛瓦巴德。苏联军事统帅,巴格拉米扬于1915年参加沙皇军队。1917年毕业于准尉学校。参加过建立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的工作。1920年12月志愿参加苏军。 19231931年,巴格拉米扬任亚美尼亚步兵师所属骑兵团团长。19341936年任基辅军区骑兵师参谋长。期间毕业于骑兵指挥人员进修班(1925)、高级首长进修班(1931)、伏龙芝军事学院(1934)和总参军事学院(1938)。总参军事学院毕业后,留院担任高级兵团战术教研室主任教员。1940年被任命为集团军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后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 卫国战争初期,巴格拉米扬任西南方面军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长。1941年先后参加了基辅防御的组织和基辅防御战役的实施、罗斯托夫反攻的计划和实施以及叶列茨进攻战役。1941年12月底任西南方面

巴黎的盛宴

巴黎的盛宴

《巴黎的盛宴》一书向读者描述了1900年至1930年间,来自世界各国的一大批艺术家在当时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的艺术创作与生活。他们集中居住在位于塞纳河两岸、面面相对的两座山丘――蒙马特尔和蒙巴那斯,他们改变着自己的生活,重新创造着艺术和艺术语言。 作者以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料和生动活泼的写作手法,将读者带回到过去的塞纳河两岸。他们推开“洗衣船”和”蜂箱屋”的绘画作坊,目睹了毕加索、阿波利奈尔、马蒂斯、苏万、莫迪利阿尼等艺术大师充满灵感的创作。正是因为他们的天才想像和创新,才使得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一个个艺术流派相继诞生,在艺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巴黎的盛宴:达恩?弗兰克,法国小说家、电影和电视剧作家。1953年出生,巴黎索邦大学社会学毕业。从事文学创作二十多年,出版发行了《一位姑娘》、《离别》、《猫小姐》、《疯人墓地》.《分手》、《裸卧》.《夜行女》、《孩童》、《世纪之爱》等十多部作品。1980年;其作品《希腊的初一》荣获小说头等奖;1991年,《分手》又荣获勒诺多文学奖,该作品不仅被翻译成十七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表,而且被拍摄成电影。 译者简介: 王娠华,1945年出生于山西省祁县。1969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语学院法语系,留该校任教至今。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主要从事法语语言教学工作外,还擅长口、笔译工作。主要翻译作品有:荣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大家族》、由法国外交部资助出版的19931994年版的《法国环境法典》、《外国环境法选编》中的《法国环境法》(1998年版)、北京奥组委赠送给国际奥委会成员的礼品《奥运汉语》、中法文化年项目《西洋美术大辞典》(部分)(2005年初出版)

恋爱中的女人

恋爱中的女人

《恋爱中的女人》,是D.劳伦斯最伟大、最有代表性、最脍炙人口的两部长篇小说之一(另一部是《虹》),他本人也认为它是他的“最佳作品”;它以英国小说中没有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代表了劳伦斯作品的最高成就,因此它同《虹》成为了的先驱。 《恋爱中的女人》代表了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以非凡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恋爱的心理问题。 小说以两姐妹为主人公,描述了她们不同的情感经历和恋爱体会。姐姐欧秀拉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妹妹古迪兰则是一个小有名气、恃才傲物的艺术家。古迪兰遇上了矿主的独生子杰拉德,原始的欲望点燃了爱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过后,失望而痛苦的她与另一位艺术家又陷入了爱的狂欢。欧秀拉与本区督学伯基相爱了,她一心要让对方成为爱情的囚鸟,而对方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灵上的距离…… 劳伦斯毕生致力于男女性爱题材小说创作,他在揭示男女情爱的同时,将性爱描写上升到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而那伴随着炽烈的性爱体验的,是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 恋爱中的女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20世纪英国作家,是20世纪英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主要成就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游记和书信。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写了色情,受到过猛烈的抨击和批评。但他在作品中力求探索人的灵魂深处,并成功地运用了感人的艺术描写,因此,从他生前直到迄今为止,他的作品一直被世界文坛所重视。 在现世纪的小说家中,很少有象劳伦斯一样,受过世人这样残酷地辱骂的;而同时,在英国现代作家中,要找到一个象劳伦斯一样的,受着精英的青年知识阶级所极端崇拜的人,却是罕见的。劳伦斯的这本书,把虚伪的卫道者们弄癫了。他把腐败的近代文明的狰狞面孔,太不容情地暴露了。 他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可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他的早期诗歌大多带有自传性质。而到了中期,劳伦斯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界。他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鸟兽花草的热爱。在劳伦斯的晚期诗歌中。他主要表达了对死亡和重生的看法。 劳伦斯出生于英

狗年月

狗年月

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狗年月》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一部颇堪玩味、值得仔细阅读的书。 德国当代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狗年月》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一部颇堪玩味、值得仔细阅读的书。这部发表于一九六三年的作品所描绘的维斯瓦河入海口是作者的诞生地但泽-朗富尔地区。但泽在二战前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隶属德国。作者在故乡的文科中学接受教育。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他曾任防空助手,以后当兵上了前线,一九四五年受伤,被俘后关进了战俘营。一九四六年五月获释后,格拉斯曾做过农业工,下过钾盐矿,当过爵士乐手,后来又在美术学院深造,研习雕刻艺术。这些经历为作者创作《狗年月》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本书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三部,描写主人公从一个共产党员堕落为一个纳粹分子,后又竭力报复纳粹分子等一系列的故事,反映德国那段狗年月里人性被扭曲的一面。 磨坊主儿子马特恩和犹太混血儿阿姆泽尔从儿时起便是一对歃血为盟的好朋友,马特恩体魄强壮,为人仗义;阿姆泽尔聪明过人,有艺术天赋。两人形影不离,互相关照,令人羡慕。可希特勒上台后,马特恩摇身一变,投入了纳粹的怀抱,同阿姆泽尔之间的友谊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在法西斯最猖獗的时候,马特恩甚至还当上了冲锋队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居然对昔日的朋友下毒手。之后他因没能继续得到重用而离开了冲锋队,他反思自己的恶行,失望、懊悔和内疚折磨着他,泯灭的人性又开始复苏。他只好去当兵,可不久又当了英国人的俘虏。法西斯投降后,他从战俘营回到德国,开始到处寻找过去的仇人,对他们进行报复;他勾引他们的妻子、女儿,可最终却事与愿违,落得个人所不齿的下场。 小说围绕阿姆泽尔、图拉和燕妮三个男女主人公的故事,同样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 狗年月:君特格拉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铁皮鼓》、《猫与鼠》。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因其语言新颖,想象丰富,手法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最终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他除了在文学界享有盛名,格拉斯还活跃在战后德国的政治舞台上。格拉斯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坚决反对北约在德国的土地上部署核武器。两德统一后,格拉斯更致力于反对逐渐滋生的仇外主义和新纳粹黑暗势力。 君特格拉斯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