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选择性复杂”vs贾樟柯“真话正能量”

发布:2018-09-26 21:09 · 娱乐圈那些事儿

胡锡进“选择性复杂”vs贾樟柯“真话正能量”

说理辩论现在变得稀缺,粉圈掐架、网络对骂的方式渗透到每一种争辩之中,粉圈中积累了大量的“黑”与“反黑”经验,遵循着“舆论的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的准则,要么是简单粗暴的恶语相向,要么是带节奏的一片祥和岁月静好,总之都失去了理智。

越多越多的“怼”和“杠”体现了人们的不耐烦。只有态度,没有观点,说什么并不重要,说到让对方服气比较重要,观点被强烈的反对情绪所遮盖。

真实、暴露真实、面对真实,变成了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真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变成了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暴力行为,观众承受不了这份“暴力”,电视剧要看甜宠,电影要看喜剧。

“电影工作者,不仅想拍好电影,追求电影的艺术绝对值或满足个人想象。事实上,电影是有机的媒体,电影也在经营观众,在经营电影与社会之间的反应。”

胡锡进“选择性复杂”vs贾樟柯“真话正能量”

拍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发言权,没有人表达的东西,大家看不见的、不愿意看见的东西,拍电影的人来表达,让社会多一种声音,人生多一种选择,多元绝对是好事。

观众的发言权很大,在网络这一工具的传达下,还在继续变大。近年来影视行业习惯于研究观众的喜好,用大数据听观众的声音,去服务去讨好观众,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发言权,题材类型窄化。

观众越来越知道怎么让影视作品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电视剧和电影里,观众听到了自己的声音,通过影视制作这一声音中介,自己输出给自己,可同时,观众也感受到了这种无趣。

电影和社会不能产生好的反应了,原因很复杂,包含了艺术创作、意识形态、市场行为和社会学的诸多因素。

文艺片一出来,似乎总是面对舆论对电影道德价值观的谴责,要解释上半天:艺术和道德不是一回事,艺术和教育也不是一回事。

胡锡进“选择性复杂”vs贾樟柯“真话正能量”

电影是电影,用喜剧或悲剧定义扼杀了它的丰富性,让人笑和让人哭不是它的本来功能,艺术是要“探讨情感的多样性、人性的弱点、情感悖论”,探讨一些“非分”的东西。

法律不可以界定、道德划清不了的,就交给艺术,交给电影来探索。

人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发言权,电影也不例外。

(0)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