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占领金马奖?华语电影三大奖的“初心”与格局

发布:2018-10-17 10:27 · 娱乐圈那些事儿

总体来说,金鸡奖作为专家奖,重视的是技术水平和主旋律价值观,几乎完全忽视票房成绩和电影传播度。既有《智取威虎山》《中国合伙人》《我不是潘金莲》这类院线热门电影,邓超、范冰冰、周迅等流行影星斩获大奖,也有大量的普通观众未曾耳闻的电影、影人出现在名单中。

内地占领金马奖?华语电影三大奖的“初心”与格局

这样较为“任性”的评选标准,加上“两年一选”的时间滞后,使得金鸡奖很难激起太高的话题度。但作为三大华语奖中唯一代表着政府主旋律声音的奖项,对行业内部意义始终重大。

总体而言,如今的金像奖随着香港电影没落而没落,金鸡奖因评选时间、标准原因对观众而言意义有限,金马奖则最为开放,在随着电影行业的变化而变。

港台电影产业下落

无碍于金马奖的波襟

“面向所有华语电影”,评选地域要求最为开放的金马奖在2018年被内地电影占领,坚持“鼓励香港电影创作发展”的金像奖影响力下降,背后原因首先是港台两地本土电影人才的北上,7411产业走弱。2018年金马奖几大热门内地电影《影》《我不是药神》《大象席地而坐》《邪不压正》《暴雪将至》《地球最后的夜晚》各有重点――

论票房,有《我不是药神》压阵;论视听美学,《影》不遑多让;论文艺、小众、锋芒,《大象席地而坐》《地球最后的夜晚》足够深刻;段奕宏凭《暴雪将至》早已斩获东京电影节影帝;《邪不压正》刚被选为内地奥斯卡参选电影。

内地占领金马奖?华语电影三大奖的“初心”与格局

台片方面呢?唯一保持着竞争力的仅有一部《谁先爱上他的》,这是一部LGBT题材的故事片,已经在台北电影节获奖。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台湾地区宣布同性婚姻合法化后第一部同志电影,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

即是说,在以地域开放、注重文艺、思想性的金马奖上,一贯精于此道的台湾文艺片也失去了以往的优势。曾经以电影、偶像剧、歌星等文化输出内地引领潮流的港台7411,如今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市场有限人才凋零,被内地电影从各个方面超越是大势所趋。

内地占领金马奖?华语电影三大奖的“初心”与格局

内地、港台影视产业此起彼伏现象的另一个体现是北京电影节、上海电影节的规模与热度的提升。2018年上海电影节线上出票数8分多钟就突破23万张,在一个小时之内超越了去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日的线上出票总量;2018年北京电影节12分钟破900万票房,火爆程度同样惊人。

但与电影节逐年火爆的同时,“放映事故”频发等丑闻也暴露出国内电影节的底蕴欠缺。规模虽然火爆,但也并未吸引到足够优秀的国际片源参加,受邀的国际大腕多以组委会名义只是参与走红毯、评奖,与国际一流电影节相比差距仍然巨大。

回过头来看金马奖的提名变化,其实更能看出其包容性。笔者以为,这是金马奖能够保持权威性、适应各种经济发展背景的原因,对华语电影而言,也难能可贵。

华语电影三大奖中,能够对电影观众起到最大参考作用的逐渐只剩下金马奖一家――金鸡奖评选时间滞后,限制条件众多,影响力集中在业界内部;金像奖随着香港电影起伏,限制了它作为电影奖项的大众参考价值;唯有金马奖既无地域限制,又对高票房大片和思想文艺电影并重,因此笔者认为对电影观众而言,金马奖并不会随着台湾本土电影的弱势而边缘化。

内地电影占领金马奖,或许更凸显了金马奖的眼界与波襟。

(1)
写评论
相关阅读
作品评论

暂无评论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邮箱:yuanyeer@hotmail.com

Copyright(C)2017-2025天使文档 ALLRights Reserved 天使文档网 版权所有